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这些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新闻电影所感染,被报纸上那些极尽煽情的英雄们所感动,年青气盛的他们选择加入军队,挥师法兰西为国家效命,国家,对于这些心怀爱国之志的青年们来说,从来都是最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名词。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远征欧罗巴、扬我大汉威!”

南苑军营内无处不在的标语。无时不刻的提醒着每一个身在此处的青年们,他们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而这里作为一个“武魂”培育基地,每天,沉重的军事课业、军事训练都在紧张的进行着,毕竟。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他们只有半年的时间完成全部的军官课业和军事训练。

不过最近,作为模范团团长的蒋百里,却意外的发现,最近一个月,模范团内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太对劲,至于是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他也不曾得知,只是出于一种军人的敏感,或许,那些军官生们训练更加刻苦、课业也更为努力,但气氛依然和过去有所不同。

“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豪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贤者见国衰微征,愚氓犹自舞世间。治乱兴亡恍如梦,世事真若一局棋;……”

用颤抖的手捧着这首刚刚从一位学生那里得到的诗句,蒋百里的眉头却是紧皱着,隐隐的,他意识到,或许,学生的改变正是因为这词,因为这诗句中透出的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情,对于青年人来说,有什么比国家更能触动他们的情怀呢?对于这些怀揣着爱国之情,投身军旅的青年来说,这首诗对现实的披露,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神州革新春空下,男儿连结为正义!胸中自有百万兵,死去飘散忠魂在;腐旧尸骸跨越过,此身飘摇共浮云。忧国挺身立向前,男儿放歌从此始! ……”

念到这里,蒋百里的心头微颤着,这首诗的前半段是揭露现在国内的现实境况,而这一句话,却是鼓励青年人们为改变国家献身,这那里是什么诗,分明就是在鼓响战斗的号角。

“苍天震怒大地动;轰轰鸣鸣非常声;永劫眠者不能寝;中华觉醒在今朝;且观九天云垂野;又听四海浪哗然,革新机会现已到,夜起暴风扫中华;天地之间落魄人。迷茫不知道何方,尘世曾夸荣华者。谁家高楼还可见;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消。人生但感意气过,成败谁复可置评;离骚一曲高吟罢,慷慨悲歌今日完。吾辈腰间利剑在,廓清海内血泊涌……”

吟着这类似于战斗号角的诗篇,蒋百里的内心却是激荡着,而这种激荡更多的却是不安,这首诗会对青年人们造成什么影响?

他们会不会吟唱着“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消。”做出超出纯粹军人应做之事?

作为军官团团长,蒋百里比谁都更了解这些年青人,他深知这些年青的青年军官生和模范团的前几期学员截然不同。他们之中的六成以上,都是毕业自陇海沿线的高中学校,陇海的教育的精神所系就是“国家主义”、“奉献主义”,相比于他地子弟。他们更具爱国热情、更容易受到煽动,更关心政治,当然也更具——牺牲精神。

按照他收到的报告,在远征军于法国作战的时候,那些出身陇海的青年军官,更具牺牲精神,为了国家。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在战场上如此,可……

看着这诗,蒋百里却不由的担心起来,一时间一种前所未有恐惧感在他的心下漫延着,他似乎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青年军官们成为一场变革的推动者。

军人应该是纯粹的,且不涉足的政治的,军人的职责非常简单。保卫国家,而不是……

想着这首极及煽动青年军官情绪的诗词,整个人一时间却是心绪难平。他害怕这些极易热血沸腾的青年人们成为……

“他们可千万不能……”

当夜幕降下之后,初秋夜,似乎有些寒冷,南苑军营内除去执勤的值星官外,其它的军士们,这会早已睡下了,繁重的课业和训练,几乎每天都榨尽了他们的精力,手持步枪在营区执勤的值星官在哨位上站了一会后,听到营房内的动静。便朝左右看去,见似乎没有什么动静之后,便冲着身后的营房挥了挥手,几个黑影便闪出了营房。

“你们去的路上小心一点!”

值星官看着这几名同学不无严肃的叮嘱道,那紧张的模样,似乎像是怕他们被发现一样。

“放心吧!”

“我们可都穿着便装。不会有人注意我们的!”

从这几人的对话中,似乎能看出,这几名军官似乎是想逃出军营,悄悄的出营,不知道是要去干什么事情,对于实施着严格的营务制度的军营来说,夜晚是严禁进出的,显然这几个人不是“乖乖服从的”角色。

也许,他们出去是想找个妓院挥霍一下,也许是……谁知道呢?几个黑影悄悄的穿出营过,越过训练场后,依在墙头边,其中一人立即半蹲着,双手交叉撑于双膝间,立即有一人踩着他的手掌,借着他的抽力上了墙头,他们的动作极为迅速,一个又一个的越过墙头之后,最后一个人又在墙头上的战友的协助下越过墙头,显然仅从他们行动的如此迅速来看,他们绝没有疏于训练。

虽是城外,可深夜时分城外的主要街道上,一盏盏路灯依然明亮着,这些连绵的路灯就像是夜幕中的明珠一般,照亮了这座城市的街道,这些路灯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北京这座城市在过去两年间发生的变化,和中国很多城市一样,现在这里同样在迅速发展着,电力,在这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开来。

在路灯的灯光的照耀下,几名身穿学生装的青年人快步在路边走着,似乎他们不过只是几名在学校呆的有些晚的青年,可是如果有人留意的话,会看到他们在不时用余光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尽管青年人们的的身上穿着便装,但是看着他们的腰板和走路的资势,任何人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青年的身份来。

军人!

只有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才会走出那种步态,如果是一个人,或许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偏偏这却是几个人,而在这个时候,街道上出现这几名青年军人,也许他们是夜间偷偷出营玩耍的军人,管理再严格的军营,这总是难免的事情,不过在这个初秋的深夜,在这个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却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青年人们很快拐入了一处漆黑的巷道之中,在黑暗的掩护下青年来到巷道的深处,然后在一个木门前,轻轻的扣了几下门环,扣动的声响很规则,显然有了事先的约定,当木门吱一声打来的后,他们便侧身闪了进去。

此时的独院内见不到一丝的光线,当他们在黑暗之中推开独院内的正房的房门时。才透过一道光线出来,在他们走进了房屋之中,便迅速随手关上了木门,原本透过一丝光亮的独院再次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而此时。在这个房间内,却已经坐着二十几名青年人,他们中有人穿着军装,有人穿着便装,从他们身上的军装来看,他们中有内务部队的军官、有陆军部的参谋军官、甚至还有警察,他们共同的特点——年青。最岁最长者不过三十来岁的模样,最岁最轻者不过才十八九岁。

此时这间办公室内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这些青年人们大都是吸着香烟在那里沉思着,而其中一位身穿内务部军装剃着军式光头的中校军官,同样在那里凝眉思索着。

“在未来的中国全体国民和整个国家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国家体制是好的,国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而现在的现实是。志士们通过努力,确实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清末式的虐民官员,依然充斥着国家上下,从上至上诸多官员沆瀣一气背弃了共和、平等的初衷,而这些人更是控制了国家政权,即便是总理意图改选国家、造福民众,亦受到诸多制约,如若长此以往下去,占人口占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却陷入了工资奴隶或农业奴隶的状态,这不仅会使得社会发生分裂。甚至可能导致中国发生一场新的暴力式的革命……”

穿着一身西装的赵连佑看着在坐的诸人说道,如果说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恐怕就是他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国家改造”,国家改造是由国社党提出的一个扬溢着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色彩的国家改造方案,而那个国家改造直到现在从未曾实施过。那不过只是国社党的一个远期目标罢了,或者说是一个理论。

“当前,我国之要务,一为对内修以民权,二为对外争取族权,对内,要改善人民贫苦之生活,实现国民真正之平等,剃除国内腐败、恶吏,对外,则采取强硬外交,坚决悍卫国权,收回国权……”

而在赵连佑讲述着他的构想的时候,坐在其对面那位军衔最高的中校军官却是沉默不语着,他只是静静的吸着烟,似乎是在思考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