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向齐国求助,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吕雉掩不住的失落。周勃乃是汉军之中见识高远的将领,如今他说出这种话来,就意味着依靠汉国本身的实力,根本无比抵挡越国大军。至于所谓的荥阳保卫战,凭借城池坚守,吕雉并不希望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让汉国的威严全失。
难道唯有向齐国求助了吗?不可否认,事实就是这样残酷。
“可是韩信的要求过分,汉王已经拒绝了,已经断绝了和齐国合作的可能,何况韩信还趁着这时间,占领了赵地……”曹参说出了心中的犹豫。
吕雉眼神闪烁,心中泛起了一丝对刘邦的怨恨,断绝了和齐国合作的机会,无疑是将汉国彻底推上了绝路。
这个时候去向韩信求援,韩信会搭理吗?可是不若是不争取一下,恐怕……
刘邦啊,刘邦你真是把人害苦了,你现在就求人家韩信又有什么用呢?吕雉念叨着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刘邦已经死了,那么他做出的决定似乎也可以更改,现在决定权在自己手上。至于他得罪过韩信,也不难办,尽可能挽回就是了。只是少不得要多付出一些代价。现在为了生存,有的代价不得已而为之……。。)
第六二一章惊骇消息
临淄,齐王宫。访问下载txt小说
韩信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信函,心情数遍,下面坐着的蒯彻很是疑惑,到底是什么地方来的书信,竟让齐王如此反应。
信函是从荥阳送来的,写信的人却不是刘邦,而是汉国王后吕雉。信函之中吕雉透漏了一个重大秘密,汉王刘邦已经遇刺身亡了,因害怕军心动乱才故意秘不发丧。韩信将信将疑,很是惊诧,刘邦竟然就这么死了。
虽然心中对刘邦是多有厌恶,可是毕竟有昔日的君臣情分的,刘邦对他韩信而言也算是有知遇之恩的。更为重要的,刘邦也算是当世一代枭雄,竟然就这样死了。楚汉两国本来是当世最为强大的两个诸侯,可是不过两年的时间里,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双双死去。
让人忍不住有些唏嘘,有些感慨世事的变化多端。当然项羽和刘邦死去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楚汉两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舞台中央的主角变成了越王尹旭和齐王韩信。
韩信心中感慨,他知道吕雉写信来不是报丧的,将如此隐秘的事情告知自己,必然是有用意的。果然不错,吕雉在信函之中声称,齐王对汉国多有贡献,如今汉国蒙难,汉太子刘盈恭请叔父齐王韩信出兵相救汉国,请叔父韩信永世庇护。
吕雉的话说的很隐晦,韩信却也明白其中的意思。以刘盈的身份求助。子侄拜叔父。刘盈的身份本来就低于韩信,但是这样公开宣称,就意味着汉国彻底屈居于齐国之下。永世庇护,也暗示了汉国会将齐国称臣,这是韩信一直期盼的事情。主要是汉齐两国之间地位的转变,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骤然之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韩信还有些不适应,同时心情也是此起彼伏。
蒯彻看着韩信的表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齐王,发生何事?”
韩信随手将韩信递给蒯彻。一向沉着的蒯丞相也是脸色数遍,惊疑不定。
“刘邦死了?”蒯彻有些难以置信。
“吕雉是这么说的!”韩信这么说,就代表着多少有些疑惑。
蒯彻说道:“这事情太突然了,其中会不会有诈?会不会是汉国变相地请我们出兵帮忙呢?”
韩信点头道:“从情理上看确实有可能。但是……刘邦至于拿自己的生死来开玩笑?他现在可是爱面子,先前不肯答应寡人的要求,现在未必肯退让。即便是有所改变,寡人也宁愿相信他会直接提出来,而非以这样一重耻辱下贱的手段,所以寡人以为是可信的。”
“如此说来倒是确有其事了?”
韩信轻轻点头道:“不无可能,刘邦若真是不在了,吕雉无可奈何,向寡人求助,似乎也合情合理。”
蒯彻沉吟片刻道:“刘邦要真是死了。汉国现在孤儿寡母,想要稳住局面还真不容易。只是吕雉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可是不小,她倒真是舍得。”
韩信道:“被逼到绝路了无可奈何,她只得如此。只是吕雉倒是放心,竟然将刘邦的死讯直接告知,看来他还是很相信寡人。”
“那齐王如何打算你呃?”在蒯彻看来,不管吕雉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刘邦是否确定死亡,齐国如果能参与其中。与汉梁两国一同对付越国的话,倒算是一件好事。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错过一次,绝对不能再错过第二次……
韩信道:“寡人也正在犹豫,荥阳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圈套?现在还难以决定。”
蒯彻道:“如果说刘邦真是被人刺杀身亡了,现在绝对是一个好机会。吕雉已经说的很清楚,将来刘盈是要向汉王称臣的。若是我国不为所动。汉国可就真的只有等死的份了。尹旭的动作委实太快,瞬间便攻破了汉国的渑池防线。而我们进攻河内郡的最好机会也错过了。出于平衡考虑,这个时候帮助汉国是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蒯彻就是想要鼓动韩信出兵,帮助汉国,解除荥阳之围。
韩信迟疑片刻,说道:“先生说的是,出兵吧!打探清楚消息,出兵荥阳,帮助汉国解围!”
听到韩信这样说,蒯彻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
尹旭依旧待在新安的大营里,攻克洛水防线的事情正在谋划之中,暂时没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今晨传来一则消息,让尹旭惊喜不已。蒲俊攻克襄阳城,已经向南阳一带进军。
因为粮草进城之前被越国劫走,致使襄阳城里眼中缺粮,引起了一些混乱。其中一些将士深感汉国前途渺茫,为了生存和荣华富贵,暗中投降蒲俊,里应外合,拿下了襄阳城。至于刘贾则战死沙场,追随汉王于地下了。
汉国在荆楚一带的门户便是襄阳,几乎南方所有的兵力都布置在这里。襄阳城破,致使汉国南方门户大开,根本无险可守。蒲俊立即率领大军北上,一路上势如破竹,向北方进发。尹旭得到消息,心情大为轻松。
如此一来算是断了汉国又一条臂膀,从此之后关中与江东就可以通过武关荆楚一线沟通,沔水水运也就可以良好利用了。最要紧的还是蒲俊调动北伐的六万大军,自己这边主力只有七万,略显兵力不足。蒲俊的到来,可以使汉军兵力达到十三万,兵力短缺的问题大大减少,可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
尹旭松了一口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破敌战略的考虑之中。就在此时,一封信函送到了新安大营。
“昔年形势所迫,不得已行刺尊驾,为此深表歉意。今日赠大礼一份与越王,补偿昔年愧疚!”对于这样的信函内容,尹旭很是诧异。不过当他看到后面的内容和署名时间,顿时惊的何不拢嘴!
汉王刘邦已被刺身亡!
至于末尾的署名则是——魏国龙阳君敬上!。。)
第六二二章形势复杂
大梁城外,青山绿水之间有一座墓地,从周遭的地形环境和规制来看,这应该是一个身份高贵之人的埋葬之所。百度搜索:看小说不过眼前的景象却是荒草凄凄,衰败不堪,与无人问津的乱葬岗没有什么区别。
一位身着青衣,穿戴整齐的老者,缓步而来,远远地便是一声叹息。老者走上前来,轻轻地拨开荒草,掩盖在其中的墓碑才显露出来。布满了尘土,墓碑上的自己已经不是很清楚,老者擦拭一番之后,依稀可见魏安厘王的字样。
彭越接管大梁之后,着意修缮祭祀的自然是信陵君墓,魏安厘王这里没有破坏已经算是不错了,自然不指望有什么修缮。多年来已经是无人问津了,唯一牵挂着前来的祭拜的也唯有他——龙阳君。
刺杀刘邦的人正是龙阳君,当日韩信破城之时,魏豹自刎,罗七拼死为龙阳君换取了逃生的机会。从此以后,龙阳君活下的意义就是为魏国报仇。蛰伏了很久,龙阳君潜入了荥阳城,等待许久之后,终于抓住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成功了,龙阳君亲手将那一剑刺进了刘邦的背后,他肯定刘邦必死无疑。
杀了刘邦,也算是对得起魏豹和罗七了。当然了,要说真正意义的报仇,那就需要灭掉汉国,还有那齐国韩信也在仇人的范围以内。可是多龙阳君而言,苍老的他已经做不到那么多了。唯有将这些寄托在别人身上,于是乎他及时送消息给越王尹旭。就是希望借尹旭之手灭掉汉国。
龙阳君轻松地从汉军追杀之中逃脱了,完成这一切之后,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已经是了无牵挂,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是时候去见挚爱的先王了。
龙阳君倚在已经有些倾斜的墓碑上,眼睛里流露出幸福,嘴角还带着几分笑意,看着他的表情,应该是在回忆昔年和魏安厘王之间的故事。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远远地见龙阳君一边饮着美酒,一边低声诉说着,似乎在倾诉多年离别之苦。说着说着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