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脉绵延,有无数的山口,总不至于每个地方都派军队驻守起来。因此即便是关中汉军枕戈待旦,却也是被动无比,有可能辛苦半天,却起不到丝毫作用。
这才是汉军最大的悲哀,是萧何最大的悲哀!
今日接到消息,项羽在淮水边自刎而死,对西楚国的作战是胜利了,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得知越国的一番作为之后,萧何之后汉国这次是被坑了,而且坑的很严重。
那么汉王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呢?萧何很关心这个问题。作为汉国丞相,负责调运粮草物资,对于国家大军的动向自然是需要了如指掌的。
同时心中也隐隐某种期盼,希望汉王及时归来,帮助自己守卫关中。
……………………………………………………………………………
身在淮水岸边的汉王刘邦也是焦虑不安,越国的指责让汉国处于一个很不利的位置,刘邦对此恼怒不已。
现在必须要尽快解决对汉国不利的舆论,不止如此,西楚国已经灭亡,汉国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了,必须要做出下一步的安排。
汉国的敌人自然是越国无疑,可是要直接和越国开战似乎有些……对此刘邦还是有些顾虑,有些犹豫。因此联军暂时还停留在淮水岸边,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调动。
可是大军就这样驻扎每日消耗的粮草是非常巨大的,若是长久不作战,也是要出问题的,因此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来。
因此刘邦召集了属下的几位重臣前来商议此事,希望能够尽快拿出个办法!
“目前的局势你们也知道,诸位爱卿想想办法!”刘邦的情绪有些低落,火力也少了很多。
“汉王,索性直接渡江与越国人开战吧!”樊哙是个急性子,越国人的在此事上的做法已经让他恼怒不已了。早就想要直接和越国开战,出一出心中的恶气了。
“现在我们七十万大军集结于此,一道淮水拦不住我们的脚步。听说淮南的越国守军不足十万人,我们有与指责一战的实力!”
就连曹参就表示赞同出兵,足可见汉军之中军心所向。
“是啊,七十万大军渡过淮水,横扫淮南不是什么难事。项羽都挡不住我们的兵锋,更何况是越军!”
对此很多人表示赞同!
对此刘邦有些犹豫,但是心中也微微有些心动了,若是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击败越国自然是最好不过。只是能否成功,出兵之后会出现怎么样的后果,都让他很担忧的。故而不敢贸然行事,做出决定。现在被群臣这么一说,心理面又再次动起了心思。
不过见到张良一直站在一百,默不作声,脸色也颇为阴沉,刘邦问道:“子房先生,你以为如何?”
张良这才道:“淮南越军的实力可并不比楚军差,章邯未必不如项羽。楚军之所以败得如此之快,是因为没有准备,骤然间遇到袭击。而越国则是严阵以待,注意力高度集中,情况完全不一样。何况对方现在还有淮水这道天然屏障,开战能否成功还不好说,即便是取胜也是惨胜。
何况现在楚地百姓受到越国蛊惑,全都相信了谣言,越国有民众支持,很多事情都方便了许多,对我们并不是很有利。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知道齐王和梁王是否愿意继续出兵?”
一个问题说到了问题关键,韩信和彭越是否愿意继续出兵?若是没有他们,单凭汉军的实力,刘邦并没有几分底气。何况张良也提到了,淮南越军的实力是何其强大,贸然行事根本不可能取胜。
难道就要这么放弃吗?汉国现在真有些进退失据了。刘邦有些不甘心,或许该问问韩信和朋友的意思!()
第五九六章条条小路通关中
彭越委婉地拒绝了刘邦,表示梁国大军不会在此时继续渡淮水和越军作战!
与越国和对付西楚国并不一样,灭楚之后,梁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得到许多的封地。
但是出兵与越国开战,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便是刘邦许诺,可以得到江东利益,彭越也不会出兵的。
镜中花,水中月到底是虚无缥缈的。再者,梁国的根基在北方,实力有限,江东的利益是他们无法顾及到的,彭越一直认为能够吃到嘴里的才是肉。
越国的实力摆在那里的,是能够轻易战胜的吗?单单是一道淮水防线,必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像当初的西楚国那样,是突然袭击,而且是几个诸侯联合出兵,可以说是墙倒众人推。那时候出兵完全是捡便宜,现在却是啃硬骨头。
彭越更为担心是刘邦把自己当枪使,在对越国开战的过程之中消耗自己的实力,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现在彭越最希望的就是立即返回大梁,稳定灭楚之战获得的利益。
彭越拒绝了,韩信也同样拒绝了。
彭越有效害怕,因为出兵江东无法给梁国带去利益。齐国距离淮南和江东相对近一些,按理说是可以获取到利益的。而且齐国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按道理说是有出兵江东可能。
不过韩信还是拒绝了,而且态度很坚决。
有人说是越国指责汉国的同时不提及齐梁的离间之计,起到了作用;也有人说是齐王韩信担心自己不是章邯的对手;也有人说是齐国已经足够强大。韩信不愿意在继续替刘邦征战……
总而言之,各种各方的说法都有,却没有一个人知道真实原因。
一切都源自于当日回到淮阴时接到的那封帛书,当时韩信虽然疑惑。却也并未太当一回事情打开了帛书,可是看到帛书上的字迹和内容时,韩信如遭雷击,顿时愕然当场。
他能够确定这帛书乃是香凝亲手所书,香凝好好端端地活着,而且地给自己送来的书信。
多年杳无音讯,韩信一直担心了这么久,现在终于有消息了。韩信看到帛书的那一刻,眼眶不由地有些湿润了。
心情激动的同时,他也反应过来了。一直以来没有消息,这个时候突然送来消息自然是就有问题。
果不其然。帛书上的内容证明,香凝和漂母现在在越国。
在越国,果然是越王尹旭!当初蒯彻分析情况的时候,提及并不一定刘邦所为,当时他也怀疑到了尹旭。现在是确信无疑了。
没想到是尹旭抓了自己最心爱的人,韩信心中满是恼怒了。不过帛书上香凝说道,自己在江东的生活过的很好,越王一直厚待。更为重要的一点。当初要不是尹旭接走了香凝,并为其医治。只怕是已经一病不起,香消玉殒了。
单单是从这一点来说。是应该感激人家尹旭的。
这些都不说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香凝在人家手中,少不得要投鼠忌器。
越王在这个时候送来香凝的消息,必定是有所图谋和要求的。
尹旭的要求不多,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韩信率兵回临淄,将送香凝和漂母回临淄。
并且着重强调了一点,只送去临淄,而且必须是项羽亲自迎接,否则他将会永远失去这个机会。
韩信此时心中全都是香凝,自然不敢违拗。
当刘邦提及让他出兵坏那的时候,韩信便明白了,越王是以这样一种方式逼他离开淮水前线,不让齐国出兵。
韩信现在是投鼠忌器,自然不敢有异动。何况出兵淮南的事情对齐国本来就没有多少实际利益,韩信也自然就不愿意趟这一趟浑水。
………………………………………………………………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得到答案的时候,刘邦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没有韩信和彭越相助,单凭他汉军,无论如何也是不愿意和越国立即开战的。
张良劝慰道:“汉王,韩信和彭越都靠不住,还是撤军吧!”
刘邦没有说话,心理面还是有些纠结。
张良续道:“汉王,大军在淮水之畔举步不前。后方空虚,尤其是关中和荆楚,焉知越国没有动作,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趁早撤军回去,布防的同时在从长计议吧!”
一提到关中和荆楚,刘邦心中终于猛地一下触动。根基之地若是受到损伤,那可是完全承受不起的损失。
“好吧!”许久之后,刘邦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样一个决定。
…………………………………………………………………
得到汉齐梁三国联军撤退的消息,尹旭淡淡一笑,完全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香凝这颗棋子总算是起到了一些作用,本来他还想要以此做更多地文章,可又担心适得其反。本来打算向韩信多提出一个要求,不过仔细想想可以以其他方式解决,因此也就放弃了。现在让韩信主动撤军已经算是不错了,淮南的威胁也就兵不血刃地解除了。
如今刘邦尚且在撤军的路上,倒是可以利用这个空档,大施拳脚。
尹旭冷冷一笑,想必巴蜀英布那边已经有动作了,拭目以待,等好消息吧!
随即命人将香凝和漂母如约送去临淄,对韩信自然不能食言。
至于巴蜀那边,英布来此坐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已经完全将巴蜀掌控在手中,也集中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