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到让所有人都有些惊诧……
第187章 三喜临门(2)
“刘兄,今个可是奇怪了。济老先生怎么对苏家这么待见了?你可知道内情?”
刘建扫了一眼这一席上的人,都是与自己一般的年轻才子。这武陵城里,自赵一白,吴宇他们去了金陵之后,便冷清了许多。最近林荣也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再也不见人影。只一个苏三,算是极有名气了,但平时也是老死不与众人往来。这一来,偌大一个武陵城,倒把他给显了出来。
不过,最近又有一些新人冒头,隐隐地抢走了他的一些风头。只是那些人出身贫寒,还够不着和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比美……
刘建嘿嘿一笑,“能有什么内情,无非就是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
刘建这么一说,众人更提起了兴趣,眼看着济老把苏东山迎进了正厅,便一齐小声地问道,“什么风花雪月的故事,刘兄说来听听。”
看到众人‘求知若渴’的样子,刘建也有些飘飘然了。“济老认的干孙女叫任盈盈,但这任盈盈却原是青风楼的台柱子云香,你们可知道?”
众人互看了一眼,便有人小声地道,“倒是听说过一些,这么说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本公子还捧过云香的场,哪里会认不出来她……”
众人眼里充满了兴奋,不由笑道,“这么说刘兄艳福不浅喽?与济老的干孙女有过云雨之露。”
“嘿嘿。不过,你们也知道,青风楼里,出得最多的,便是那卖艺不卖身的女子,这云香也是其中之一。后来一直不见,以为被人赎走了,却不料突然之间成了济老的孙女。”
“可这与苏家有什么关系?”有人想起前话,不由问道。
刘建便揶掖地笑道,“苏府有个苏大才子嘛!才子配佳人,他们是老相识了,咱们这些庸才,人家云香看不进眼里,可是大才子就不同了……若不是二人早就在被窝里滚过,情投意合,满场没有一个商户,济老会只请他一家?”
众人恍然大悟。便一齐大笑起来。自然有对苏三不服气地人下做地道,“什么狗屁的卖艺不卖身,刘兄去的时候,只怕她早就是只破瓜了。”
众人又笑。
边上坐着一桌,便是普通人家的学子。大家凑了份子,给济老上了礼。济老爱才,眼光并不限在士人家的子弟,因此对武陵城里这新近的一批学子,也颇为关注,所以这席间也留了他们的位置。
这一桌领头的叫宋平,家里穷得叮当响,偏人生的豪杰。便是有一文钱在身,也要帮人二文钱的忙。因此在这帮穷学生中,很有些人气。
宋平自然是听说过苏三的,心里也羡极了苏三的才名,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正与同桌说话间,却听到隔壁桌正在调笑苏三与任盈盈。
原本他们声音压得低,现场又吵,倒听不清。后来他们声音略略有些大了,倒让他听了个大概,不由高声对那桌道,“闲坐妄议他人非,尔等也是君子?”
这一句话说得正大光明,把刘建这一桌说得一愣。又心里怀着异样的心思,自然不好公然地反驳宋平。
便有人小声地道,“不过是个放牛的,也敢来教训咱们。”众人便哈哈大笑起来,并不理会宋平。
宋平没有听到他们小声说的话,因此也不好发作,闷闷地坐下时,身边便有人指着院门口进来的一个人道,“看,那就是苏三苏宁远。”
宋平打眼看去,只见苏宁远穿着一领藏青的秋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发髻高高地挽起,五缕轻髯随风轻轻飘荡。一条青丝绦束腰,腰带上系挂着一只红色的荷包。一举一动之间,没有年轻人的轻浮,倒有一股自然的飘逸。
只见他目含星光,极沉稳地朝院子里张眼一望,眼光便定定地落在了自己的脸上……继而展脸一笑,如春风化雨,暖人心田,端地是神仙般的人物……
宋平坐在那里呆看,见苏宁远对自己一笑,不由自主地就站了起来,远远地一揖,这才想起二人并不相识,他哪里认识自己。神情之间便有些尴尬。
那边一桌的刘建也看到了苏三,便招呼道,“苏兄,苏大才子,来,到这里来坐吧。”
席间众人听说这人便是苏大才子,都投来目光看他,苏三却是一派风轻云淡的样子,不紧不慢地朝这边行来。
走到二桌之间,苏三对着众人略略行了一礼,眼光只在刘建脸上扫了一眼,便直接转到站起来的宋平身上,笑道,“都说武陵城里有个黑脸的才子,只怕说得便是宋平兄你吧。”
宋平见苏三第一个与自己打招呼,还认出了自己,而且语态又这么亲近,不由心中一阵欢喜。却被苏三说得挠了挠头,有些不太好意思……
他平时都在家做农活,只有闲瑕的时节,才会做做学问,脸黑,那都是晒的。
苏三早就听老夫子们提起过这个宋平,也知道这是个穷人家做学问的年轻人。因说道:“做学问不容易,特别是像宋兄这样的,既然帮着家里种地,还能把学问做成满城尽知,更不容易。”
宋平愈发不好意思起来……
苏三接着道:“前个儿,宁远还与济老说起,是不是可以在咱们这武陵城里头,兴兴义学。就是由商家,世家,名绅出钱赞助,把愿意进学的,又学不起的年轻人汇集到一起,做学问。若是学问有做的好的,再给些实际的奖励。这个意思与济老一说,济老也是十分的赞同。并且很愿意在闲时,给大家讲讲学,这便是一件大好事。只是济老年纪大了,再让他老人家操这个心,就有些说不过去,因此,宁远想着,这事啊,还要有人从中组织。要选一个实心为众人办事的人来操办。如果你们大家愿意兴这个义学,倒不妨推举一个人出来主事。”
宋平再也没有想到,苏三一开口,便是这个格局,这与刘建等人只知道风花雪月,聊天打屁强了百倍不止。心里激动的同时,却有些担心地道:“兴得起来吗?”
“怎么就兴不起来?”苏三哈哈一笑,先对着刘建那桌拱了拱手,便挤坐在宋平这一桌上道,“这是为了苦学生们的福祉,以前没人想到,没人去做,所以,穷学生们便荒在这里了。你们得上这个心,毕竟都是关系到自己前途的大事。只要上心,就可以兴得起来。有钱的人家,并不在乎出个百把两的银子。可这百把两的银子,就可以给你们整出几间屋子,整出平时的伙食。多邀几家,多集些银子,还可以建一个公用的书馆。不要怕这事难做,宁远这里有个法子,只要请济老主持公帐,又建一块碑,把赞助人的名字刻在碑上传世,我看这钱也容易集,并没有你们想得那么难。”
宋平听得眼前一亮,他现在正是苦于没有时间读书,他一个壮劳力,如果一味地读书,不为家里做事,还要吃着家里的,那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事情……可是呆在家里,便总有事情要做,总无法静心的读书,再这么下去,过了几年只怕自己这读书的心懒了下去,只能在家务农了。
同样的情况,在他身边的这些朋友们中极多,若真能兴了义学,专心读书,那他们也自信不会比那些士族富人家的子弟们差……
何况苏三说的句句在理,有钱人总是爱名的,如果真立一块这样的碑,恐怕还真有人肯赞助的……
第188章 三喜临门(3)
“正是这个道理。明日我就去见济老,跑断了脚,也要把赞助拉来,这件事情,一定要做起来……”宋平动心了,语气也十分的坚定。
一桌上的学子,都是家境比较穷,但却喜爱读书的学子,也都露出一脸的兴奋。
“好,有这个心便好。不过暂时也不用去求爷爷告奶奶。”说罢从袖中抽了一千两银票,往宋平面前一推道:“这算是我凑的份子。你先拿这钱,在城里找个静一点的地方,把书院先建起来。出手大气一点,不要去租,只买。买一块地方,好好地修整一番,修整的要有点读书人风骨。如果弄得泥腿子一样,像个农舍,大抵是不会有人感兴趣赞助的。然后才是拿出立碑的名头,召集城里有些钱的富户,让书院里去参观,边参观边讲解,最后当着所有人的面,请求赞助。操作的好,书院三四年的费用都能一下子凑齐了。接下来就要靠你们努力了,若是明年大考能出息一二个,那书院的名头也就打出去了,这义学就能长久的兴旺下去,到时再请一些有名的大儒来书院驻讲,未必不能办成与大书院等量齐观的学院……”
这一番,既然有细节,又有大节。说得众人心悦诚服的同时,又心怀激荡,再也没有想过,义学也能帮成那样的局面……
关键是桌子上就有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原本只在想象中的事情,倾刻间便可以成为事实。
苏三又道,“你们算是第一批,做的事情很多,能不能办成功,就全靠在你们的身上。你们想不想以后学院有你们的名字,刻在碑上?若想,便放开胆子去做。纵然你们自己成不了千古名士,却可能为许多千古名士造就机会,这样的事情,被你们赶上,也算是难得。”
相似小说推荐
-
斜风 (紫钗恨) 起点VIP2013-03-21完结穿越来到1855年,历史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新的改变,在斜风细雨中前行,英雄美人泪,自信人生...
-
歃血大隋 (墨舞八荒) 青山有幸埋忠骨,鸭绿江边敌千舳,和谈殿中惊四座,频出巧计答万国,承蒙帝恩随猎胡,雁门关前铁骑堵, 单骑钢枪勇救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