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到了这儿,要不要进去看看呢?李佑发现自己现在很有一种去调戏调戏她的骚动,去逗弄一个内心偷偷喜欢自己却又不表露出来的美人(这两个字很重要)想必也是人生一大乐趣罢。
秦员外站在门洞里,本来是准备目送李大人远去的。结果见那李佑站了半天没动,只盯着斜前方的宅院去看。于是又很会意的凑到李佑跟前道:“听说那家是李媚姐的新住处,如今真的闭门拒见外客了,就算是大人你这样的人才怕是也难进去。”
李佑冷哼一声道:“你敢不敢与我打赌?”
秦员外顺势说:“愿赌大人一幅字,在下家里字画皆可为注,输了任由挑选。”他倒是好算计,无论如何也不吃亏。赢了得到墨宝,输了送出字画也是交结上李佑了,以后和朋友也有了话题——我和李探花打过赌的。当然,价值贵重的字画他都秘藏的,才不会真领李佑去挑选。
“一言为定。”李佑抬腿便往李媚姐家走去。
第二集 巡检生涯 第75章 迎接考察团
到了李媚姐家宅前,自有长随李四去叫门。却也恰好,李四刚抬手,里面有人开了门要出去。这人李佑很熟,是婢女月香。
她见了李佑,先呆了一呆,又瞪了李大人两眼问道:“李先生有何贵干?”
李佑也不在意,笑道:“多日不见,拜访拜访媚姐儿。”
“我家主人见谁也不见你!”月香狠狠把门合上。
李佑毫无心理准备的吃了一个闭门羹,这是多久不曾有过的待遇了……企图调戏不成反被调戏,这是哪门子缘故?不是号称被某女真心喜欢着吗?
不过他不会叫第二次门的,转身就走人了,却看秦员外在巷子那边眺望。
对了,这家伙主业是个印书的,以后要用得到。还将是对门邻居,不好太粗暴对待,这年头的社会风气还是要讲究和睦邻里、远亲不如近邻的。李佑想至此,便到秦家门口对秦员外说:“愿赌服输,拿纸笔来。”
就有仆人抬着案几纸笔,搬到前庭中。
李佑声称需要清静,屏退了身边所有人,独自在那里写起字来,片刻完毕便将大笔一丢,上轿离开了。
秦员外激动地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案子前,拿眼看去,只见十六个大字: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乃是百家姓和千字文开篇,著名的幼童启蒙教学用字,尤其这笔法,模仿初次发蒙的幼童真是惟妙惟肖……拿出去都不敢让人相信这是李大人写的……
秦员外的眼光还是有的,又鉴别出这笔风和戴庙祝卖给他的八个字很像……于是心里彻底原谅戴庙祝了。就眼前这字对别人说是李大人写的,也要被当骗子啊。李大人真是爱开玩笑,开涮了戴庙祝又拿他开涮,最终还是不肯留下正经墨宝,实在可惜。
眼看着日已西斜,李佑便去北门外码头接客去,预计来自府城的考察团马上到了。本来作为巡检没必要去,但他是月初负责祈雨的人,受了陈知县吩咐也得出面。
有时候古代这意识形态很令他有吐槽的欲望,为本地因何祈雨如此灵验这样虚无缥缈的事,上司就能派个考察团下来看看,听说还是综合了佛道鬼神各种派别的考察团。
来到码头时,李佑发现自己算是最晚的,比牵头迎接的周县丞还晚,十分的无礼。那周县丞见了李佑,冷哼一声,转过身去当做没看见,他知道去指责李佑纯粹自取其辱。
李佑也懒得去和这位上官见礼,左顾右看打算找个认识的闲聊。
场内是有很多认识的人,佛门代表圆如大师、人间大神关帝代表贾庙祝、阴司之神城隍代表戴庙祝、专业神仙龙王代表柴庙祝、本地士绅代表严老爷……
总而言之,李大人终于发现,自己深陷敌围了……无奈孤独的站在一边去看水面风景。有人过来找他叫道:“李老爷……”
只听这声音,李佑便知道这是戴庙祝,此时上午的气已经消了,懒得骂他。不得不承认,借此得知了那个大蛋糕还是让他的心情很不错。
又过了段时间,江面漂来一艘大船,愈近愈让李佑眼熟。等到离岸边只有十来丈时,李佑终于认出来了,这不是赵良礼大官人的楼船吗?
不错,这正是月初被赵良礼借出去作花船的那艘楼船,李佑博得探花名号引发诸如夜御几女等大量悬疑的地方。
没搞错船罢?李佑愣神间,便下来了一群身穿各色服饰的角色。有佛门高僧、有道门真君、有半道半儒、有南疆巫婆、有赤脚头陀……
还个有身穿官袍头戴乌纱的六十左右的白发老头,据说是带队的五品王姓同知老爷,正由周县丞奉迎着,严老爷也在敲边鼓。
李佑看了这队伍,心里觉得真是无趣,甚至觉得自己来了很掉价。我好歹也是名传……应该有半个江南的人物了,就来接待这群玩意?其实在农业社会因为不下雨引起各种荒诞悲喜剧很常见,有淹了美女祭神的,有神前交媾调和阴阳的,有拖出神像暴打暴晒的(某人这样似乎灵验了)。虽然李佑不认同,但社会心理就是如此。
要说有五品同知这样貌似高官的来了,李佑也不上去奉承奉承?别开玩笑了,要不要奉承,很多时候不见得看品级的。从古到今,官场里的大小岂是这么简单明了的?除了品级,天下的官还有清流、浊流的区分,还有正印、佐贰、武职、杂职的区分,还有官员本人声望和实权的区分,还有他父亲叔叔舅舅岳父的官大不大的区分,等等等等,只看品级认人那就要闹大笑话。
以上都是黄师爷有天好心教导李大人(当时是李典史)时候讲的。
就说这王老爷,或者是王老爷爷,瞧着奔六十了还当人称摇头老爷的佐贰官,即便是五品又怎样,一看就不是陈知县这样的清流进士出身,而且必定没有背景。李佑估计他是熬到这个岁数还死皮赖脸不退休,才能靠雄厚年资得了个同知衔头过过瘾,对李佑毫无影响力,有必要去巴结么?没见陈知县都不屑于来码头迎接,和上次卢尚书驾到时的出城十里跪迎简直天渊之别。
也许同样出身同样遭遇的周县丞和这位王老爷爷很有共同语言,可以好好交流坐冷板凳的经验,李佑心里嘲笑道。这一刻在他身上,笑傲权贵的风流名士意识附体了,忘了自己本尊才是个待任命的九品武职,从流品看远不如被嘲笑对象呢。
人性总是件很奥妙的事情。面对百姓,他是九品官员;面对比陈知县差的“权贵”,他是傲骨嶙峋的风流名士;面对惹不起的……再说罢。李佑最近这些心态转换的愈发自如了,演技大有长进,尤其是在摆脱了胥吏这种卑贱身份的困扰后。或许从世俗功利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好事……
最后下来位华丽的摇扇文士,本船主人出场了。李佑这才迎上去见礼道:“多日不见大官人了,上次承蒙帮着出集子,还未谢过。”
这的确是赵良礼赵大官人,他见了李佑双眉一紧,刷的合起扇面指着李佑痛心疾首道:“你怎的如此自甘堕落!”
李佑想道,我就知道总要有人这么说的。
第二集 巡检生涯 第76章 锦绣胸怀报国恩
只有那些不知民生疾苦的士大夫才会有这种责问,又是何不食肉糜之问啊。一个衙役出身的费劲找个官当容易么?李佑先装了糊涂道:“赵大官人此话从何说起?”
赵良礼便道:“原以为你也是隐没于市井的不俗之人,奈于出身屈居文吏下僚,便好心为你扬名。转眼之间,便听了一出贪求区区九品巡检便娶了有疾女子的消息,却和卖身求荣有何异哉?深负我望!”
再不卖身就要杀头抄家了!要不就得去工地免费做苦力!李佑作色怒道:“赵大官人说的这是什么话!在下岂愿终日蝇营狗苟的度过此生,有这机会自然是效仿班定远投笔从戎,将胸中才学报效国家!”
看着眼前年轻人慷慨激昂的热血模样,仿佛看到了当年他自己当年的影子,赵良礼无奈以手抚额。心里叹道,是我疏忽了,这李先生毕竟才十七八岁,正是年轻意气的冲动年纪啊。
便劝道:“少年人读了几本书却不晓世事,想你家中也没有人懂得这些门道,这巡检和汉唐武职高品岂能混为一谈?以你出身科举无望,还不如学我悠游山水,诗歌传道,尚可成为大家名士,亦能留名后世,方才不负生平啊。”
我家里人就是太懂做官好处了,你这生来享有尊荣的贵人是不能理解的……李佑便发挥特长,双目有神的板正脸皮,慨然一字一句的以诗歌对曰:“锦绣胸怀报国恩,小胥秃笔史难寻。他年若有功成日,再叩空山夜雨门。”
赵良礼反而乐了,一个领群杂役的小巡检还挺拿腔作样的把自己当回事,太年轻了!嘲弄说:“一辈子当个小军就能报效国家了?原先还是个小吏,算半个文人,现在可直接当一辈子兵头了。”
看着气氛缓和下来,李佑便拉着赵良礼到个偏僻地方,法不传六耳的悄悄道:“这个,若有升迁机遇,还请大官人帮忙想想办法,在下肝脑涂地。”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刘尚传 (师友祭酒) 纵横2013-04-11完结三国争霸。哎 成了刘繇的儿子刘尚,老天!现在可是兴平二年啊,小霸王下江东的日子!河北袁绍与...
-
掠国 [精校] (烈焰封侯) 都市小白领穿越来到烽烟四起的架空古代,却不断遭遇香艳情史。魏国蛊术,齐国异兵,楚国腐尸,燕国亡灵,且追随主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