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祭酒长叹一声,“争论无益!当务之急是下面怎么办?每期印数为多少?难道从此每期就印一百份?”
这数目太可怜了,说出去让人笑话。朝廷大张旗鼓的派了一正两副三个官员督办,不惜动用了数十监生、数十工匠的人力,就是为了印一百张报纸?两个副总裁官面面相觑,谁也不答话。
石祭酒考量片刻,又下决心道:“从下期开始,先继续免费赠送!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一百份的笑话继续下去!”
“这也不是长久之道,石大人有什么主意么?”尤少卿问道。
石祭酒瞥了眼两个副总裁官,突然产生了没来由的厌恶感,他发现与尤、孙这样的人比起来,那李佑显得顺眼多了。
要不是这两人空降到办报厅,说不定李佑不会被排挤走,李佑不被排挤走,如今也不会出现这等丢人现眼的状况。
石大人心里想着,面上淡然道:“主意么,本官心里倒是有个,就是不知道成不成,日后再说。”
与此同时,李佑在明理报坊中审看明日的稿件,话说近几天,报坊中士气不错,原本还多多少少带有些不情不愿的监生个个兴致高昂,一扫过往的抑郁颓废之气。
首先,报纸如此红火,明理报坊的众监生与有荣焉,面上有光。监生们都是同窗,国子监办报厅那边的惨淡状况也有所耳闻,还有传言要撤销办报厅。攀比之下,自然这边更幸福。
其次,可以针砭时弊、讨伐大臣,还能引起天子的直接关注。对于被压抑很久普通监生而言,一个字就是爽,这种精神快感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再次投机成功,荣升为四大领班主编之一的白斯文白监生正滔滔不绝的向李佑表决心,“自从见过李大人,晚生体会到了生不用封万户侯,只愿一识韩荆州为何意了,只恨不能早日识荆!如今能在大人门下略尽绵薄之力,此生无悔矣!”
在白主编的马屁声中,李佑点评了几句稿件,忽有人来送帖子。他收下后打开看了,原来是吏部文选司郎中左大人和礼部仪制司员外郎朱放鹤先生两位好友联合做东,请他吃酒。
这两人怎的走到了一处?李佑心里念了几遍后就看出来了,无论是传话也好,还是摊牌也罢,这两人必然是受了些托付。
说不定是某些大佬表示服软了,所以委托他这两个好友来充当中间人。
第六集 名震京师 第623章 群雄逐鹿
这酒宴去还是要去的,不能不给两位好友面子。而且这两人一个是天下第一五品官员文选司当家人,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宗室皇亲、天子的亲信人物。
能请动他们两个来当说客的,地位也不会太低。李佑暗暗猜测,大概不出内阁那几个。
三月中下旬之交天气渐暖,李佑安步当车,按着帖上的时间,在华灯初上时分来到了棋盘街锦绣楼。如今来的次数多了,这里店家小厮都认得他,直接将他引上了二楼某间临窗雅阁。
左邦瑞与朱放鹤却早在里面等候了,正在喝茶闲聊。李佑连忙抬手见礼道:“竟然劳驾两位久候,折煞在下了!”那两人起身还礼道“不妨”,又一起入了座,招呼店家上酒菜。
无论左郎中还是朱放鹤,都和李佑很熟悉,有些话可以直言不讳,不必遮遮掩掩,也不必讲大道理。酒过三巡,左大人就对李佑说:“李贤弟,你如今正行走于悬崖边,稍不小心便要踏空。如此处境,你可觉察得到?”
言外之音,李佑当然听得出来,知道左郎中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仍明知故问道:“左兄是说在下办报的事情?”
左郎中道:“你办了几天报纸,如今惹得人人自危,固然能让你畅快一时。但长此以往,对你未见的是好事情。”
李佑大笑几声,“左兄觉得,这种局面难道能怪在下么?”
左大人奇道:“此话怎讲?”
李佑放下杯中酒,面上做出愤然之色道:“不谦虚的说一句,在下过往种种,足以当得起劳苦功高四个字!但在铲除权阉之后,却被朝廷发去国子监管学生,说的难听些,形同放逐!
即便如此,在下也不敢有所废弛,仍尽心尽力、绞尽脑汁想出了办报的法子,谁知才有开头,某些人又跳出来鸠占鹊巢的抢功,将在下驱逐出国子监办报厅,这又算什么?所以是庙堂诸公有负于我,而不是我有负于朝廷。两位兄长以为然否?”
左大人与朱先生彼此对视一眼,李佑说的没错,他确实是连续两次遭到排挤。不过此乃宦海常态,没能本事的只能先忍着,有本事的自然就有各种“不甘寂寞”的表演,从而衍生出很多笑话和趣闻。
想至此,二人皆点头道:“不错,贤弟受了亏待。”
李佑言辞有些激烈的说:“想必是有人委托你们与在下面谈的罢,具体是谁也不问了!但我的丑话就放在这里,有的人做得了初一,那就休怪我做那十五了!大家比拼手段分个高低,若某些人遭遇什么麻烦缠身或者丢了脸面,那也是技不如人、咎由自取、自取其辱,怨不得在下!”
左朱二人当然意会的到,这确实是李佑的抱怨,但不能只当抱怨听,他同时也是在提出条件。某些人既然想要他李佑消停,就得拿出点诚意来,怎么把他打发去坐冷板凳的,就怎么将他请回来。
作为李佑好友,左大人叹道:“那些人真是何苦来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过你这终非长久之道哪。我不仅仅是来当中人的,其实还是真心劝你一句,适可而止,千万不要继续如此了,有些事情,天子能做,你却不能跟着做。”
大半时间都在一旁静听的朱放鹤此时开口道:“贤弟因此而发愤,固然情有可原,但未免有绣衣使者之讥,叫朝臣心有疑虑,所以不能不谨慎行事。”
李佑冷笑道:“庙堂之上多是目光短浅之辈!我此举也是为了朝廷好,诸公却浑然不知。须知天子终归是天子,虽然年幼势弱,但驭下总会有自己的想法,总要有自己的手段,岂能轻易被臣下所羁绊的?
还是那句老话,堵不如疏!以前的法子是厂卫,比起这个,办几张报纸、发几个批示算什么。
难道庙堂诸公定要让天子无计可施,走上重开厂卫的老路才肯罢休?如果庙堂诸公连这点报纸批评都不能接受,那就别做大明的臣子了,不如造反去罢!”
朱部郎惊叫道:“贤弟慎言!”李佑这话,真是说得很深很深了,君臣关系不是可以随便议论的,不过他细细想了想,发现李佑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天子总是需要独立于官僚体系的手段来显示自己不受约束的君威,比起用东厂锦衣卫,报纸批示已经温和得多了。
李佑已经将该说的意思都说出来了,便收了声。朱部郎却忍不住点评了一句,“你做着五品的官,却操宰辅的心。今天司礼监奉圣谕向各衙门发了揭帖,凡是领了报纸批示的,十九日朝议上都要上殿君前奏对。”
“有劳两位兄长担忧,在下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李佑再尖刻,也不能不识好人心。
及到十九日是朝会日,京城官员入宫大朝。在午门外等候时,几个因为受明理报牵连,需要奏对批示的大臣同病相怜、同仇敌忾,自然而然的站在一起闲谈,商议解决之道。
其实主要就三个人,分别是被点名碌碌无为的工部尚书胡大人、采购腐败的光禄寺卿王大人、狱案昏庸的顺天府尹姚大人。后来国子监祭酒石大人听到这三人议论明理报,便也加入了进来。
此外被明理报点名批评过的还有一个——首辅徐岳。但徐首辅身份太高,是文官第一人,还不至于自降身份的和另那几个交头接耳,自然是静静的呆在首间东朝房里等候上朝。
讨论四人组中,胡尚书年岁最老,品级最高,众人便尊他为首。只听胡尚书侃侃而谈道:“李佥宪受了气要撒气,我等却无辜被牵连,其实如今说这些也无益,首辅大人一样被点名,何况我辈。
这批示经老夫研究过,发现其中最难之处在于全无规矩,究竟如何皆由天子自由裁量,我等实在不好把握;其次,批示的事情大都是那些多少年传下来的旧事陋规,急切之间很难消除,倒让我等为难。”
“难道大司空的意思,除了想方设法顺从天子心意外,暂时没完美法子应对了?”姚府尹问道。
胡尚书却显得胸有成竹,“若是无知小民胡乱议论,老夫或许没法子,毕竟嘴长在别人身上,哪里又管得住。但李佑胆敢如此,只要他还是朝廷命官,不信老夫治不了他!”
这有点大言不惭,附近听到胡尚书这番话的人,第一时间都冒出了这个念头。若李佑是那么好整治的人,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遍了,还轮得到胡尚书在这里胡吹大气么?
光禄寺卿王大人略一思索,言不由衷的赞道:“大司空好胆识!不知计将安出,可否与我等详述?”
胡尚书犹疑片刻,这事儿现在不能细说啊,恰好此刻却听到掖门大开,宣群臣列队入内,当即推辞道:“眼下要上朝,等到朝议时尔等就知道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刘尚传 (师友祭酒) 纵横2013-04-11完结三国争霸。哎 成了刘繇的儿子刘尚,老天!现在可是兴平二年啊,小霸王下江东的日子!河北袁绍与...
-
掠国 [精校] (烈焰封侯) 都市小白领穿越来到烽烟四起的架空古代,却不断遭遇香艳情史。魏国蛊术,齐国异兵,楚国腐尸,燕国亡灵,且追随主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