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时行 [精校] (庚新)


  “你们不说,我又哪里知道。”
  玉尹一脸茫然。
  “大郎没说过吗?”
  陈东扭头向李逸风看去,旋即摇摇头道:“就算没说过,你也应当知道梁溪先生啊。”
  “这个……真不知道。”
  玉尹赧然,颇有些惭愧道。
  李逸风和陈东相视,突然哈哈大笑。
  “也难怪小乙不知,我从未在他面前提起家父名讳,至于家父雅号,也是同僚好友之间流传。小乙每日忙碌生活,怎可能听说过家父雅号?这,确是在下疏忽。”
  说着话,李逸风一挺胸,露出骄傲自豪之色。
  “家父,单名一个纲,表字伯纪,政和二年进士及第。”
  李刚?
  玉尹先一怔,立刻联想到了前世那句极有名的话:我爸是李刚!
  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此李纲不是彼李纲。北宋末年名叫李纲,且进士及第之人,似乎也只有一人。李纲李伯纪?难不成便是历史上那鼎鼎大名的七十七天宰相?
  李纲,字伯纪,江苏无锡人氏。
  政和二年进士及第,政和五年出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后因为议论朝政过失,而被罢免去谏官职事。宣和元年,又因上疏朝廷应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而被徽宗皇帝认为其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年初时复又召回,出任太常少卿之职。玉尹身在市井之中,自然不清楚这朝堂上变动。
  而梁溪先生之名,在坊巷间也不算有名。
  毕竟李纲虽进士及第,却不是苏东坡柳三变那等人物,所以也就不甚为百姓熟知。
  李纲,北宋末年与宗泽齐名的抗金英雄。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李纲出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可惜不久之后,便被投降派所排斥,最终令靖康之变发生。宋高宗赵构继位之初,曾一度启用李纲为相。但为时仅七十七天便被罢黜,故而史称七十七天宰相……
  绍兴二年,李纲复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
  但不久,又被罢免……后李纲多次上书,陈抗金大计,却均未被采纳,最后抑郁而终。
  对于这段历史,玉尹倒也熟知。
  只是关于李纲子嗣,他并不是非常清楚。
  李逸风,居然是李刚之子?
  “梁溪先生方还东京,故而知者不多,大郎勿怪。”
  陈东怕李逸风心怀芥蒂,忙开口解释。
  李逸风笑道:“少阳莫不以为,李大郎是一心胸狭窄之人?”
  “不敢不敢!”
  陈东连连摆手,而后哈哈大笑。
  哪知道,玉尹突然起身,朝着李逸风一揖到地。
  “小乙这是为何?”
  “自家久闻梁溪先生为人刚正不阿,见识高远,心中极是仰慕。这一拜,非是拜大郎,而是拜梁溪先生。可惜小乙出身卑贱,不得梁溪先生真面目,还请大郎他日有机会,代为转达小乙敬意。没想到……呵呵,真没想到大郎竟是梁溪先生之子。”
  李逸风却一脸茫然!
  不错,李纲为太常少卿,主持太常寺日常事务。
  但也仅仅是个正四品的官职,而且是那种主管祭祀,并无太大实权的正四品官员。
  若说李纲闻名,也是他为谏官之时。
  当时李纲长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比如宋金海上盟约,李纲就极为反对,认为与金结盟,并非一桩好事。在当时,着实为不少人所批驳,甚至认为他是危言耸听。
  再后来,李纲言内忧外患,更不为官家所喜。
  所以此次召回东京,徽宗皇帝也仅仅是给了李纲一个虚职,并为委以重任……
  玉尹所言刚正不阿或许不假,但这见识高远,又从何谈起?
  莫非……
  李逸风心里一动,突然道:“小乙以为,燕云可固?”
  玉尹一怔,露出犹豫之色。
  他不知道该不该说,可思来想去,能信他话的人,而今怕除了李纲,再无其他人。
  毕竟,李纲对金人,极为忌惮。
  整理了一下思路,玉尹沉吟良久,轻声道:“若张觉未死,燕云尚可一战……可惜张觉一死,则兔死狐悲,而朝廷信誉也毁之一旦。小乙对这件事,却不甚乐观。”
  李逸风和陈东,顿时色变。
  张觉,辽降宋将领,平州义丰人。
  中辽国进士,后为辽兴军节度副使。金兵入燕,张觉归附,被封为临海军节度使,知平州。后平州升为大金南京,张觉又被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算得官运亨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始终心系大宋朝,不甘这一辈子都做金人奴才。
  宣和五年,张觉降宋。
  金国遣兵马前来,双方斩于营州。
  后金兵退,徽宗皇帝建平州为泰宁军,已张觉为节度使。
  不久后,金国再次遣兵马前来,张觉不敌,逃奔燕山宋军大营。而金兵在攻占平州营州之后,继续威逼大宋朝廷交出张觉。宋将王安中将张觉斩杀,方才是金人罢兵。
  这件事在当时,极为轰动。
  李纲曾私下与李逸风说:官家背信弃义,斩杀张觉,则河北兵马,从此不可复用。
  所谓河北兵马,大抵是指燕云兵马。
  这些宋军有很多是大辽降将,张觉一死,必然会产生动荡。
  可惜对于这一点,宋徽宗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死一张觉而换大宋和平,是一桩划算的事情。李纲在返回东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徽宗皇帝,请求徽宗皇帝与天祚帝联手,攻打金人。用李纲的话说:金人凶蛮贪鄙,有虎狼之心,难以驯服。而辽人虽与大宋百余年恩怨,却受大宋影响,与大宋极为亲近。
  辽存,则大宋无忧。
  辽亡,则大宋必有灾祸。
  可这样一道奏折送至徽宗皇帝面前,直接被徽宗皇帝撕毁。
  而后徽宗皇帝派人警告李纲,休要胡言乱语,破坏大宋和金国之间友谊。今燕云收复,大宋江山固若金汤。若因他之言而造成两国关系紧张,实乃罪无可恕……
  时楚国公,少宰王黼也斥责李纲,要他休多事!
  李纲气郁难平,便卧床不起,直到前几日,才恢复一些。
  李纲有这样的见识,倒也正常。
  可玉尹,一个卖生肉的,居然能看穿这里面的玄机,李逸风和陈东,又如何不惊。
  ++++++++++++++++++++++++++++++++++++++++++++++++
  感谢春葳蕤dafly村支书誑閷曹贼该隐星空的物语乌鸦多多书友慷慨打赏。
  

第三六章 我爸是李纲(下)
  第二更,继续求票,求点击,求打赏啦!
  +++++++++++++++++++++++++++++++++++
  “小乙,此你真心话?”
  “皆肺腑之言。”
  李逸风和陈东相视一眼,而后叹息一声。
  “小乙,这些话,出你口,入我二人之耳,切勿被第四人知晓,否则会大难临头。”
  玉尹闻听,却笑了。
  “自家不过是一个摆摊贩卖生肉的市井小民,便是说了,谁又相信?
  大郎少阳休要担心,若非知大郎为梁溪先生之子,我断然不会说出这种话。只是……河北兵马,不可重要,还需谨慎小心。至于其他的事情,却非我市井小民可以畅谈。”
  李逸风和陈东二人点点头,不再言语。
  三人在庭院里闲聊一阵,又让玉尹使了两回嵇琴,陈东和李逸风,这才告辞离去。
  至于李逸风是否会把这些话告诉李纲,玉尹不得而知。
  但他相信,即便是李逸风与李纲说了这些话,用处也不会太大。而今朝堂之上,六贼当道,蔡京把持朝政。而李纲宗泽等人,并不受重用,甚至为徽宗皇帝猜忌。
  这种情况下,能有什么用处?
  玉尹送走了李逸风陈东二人,把家里收拾一下。
  正午时,从里瓦子来了两名工匠,丈量了一下庭院大门的尺寸,便回到家中赶工。
  午后,玉尹本打算在家写谱,却不想石三来访。
  同石三一起来访的,还有一个文士。
  看年纪,大约在三十出头的样子,长的矮矮胖胖,皮肤黝黑。圆圆脸,小眼睛,蒜头鼻,一张大嘴。颌下长着山羊胡,乍看去颇有些和善之色,但却让人难生亲近之心。
  “小乙,这位便是肖先生。”
  石三拉了一张长凳,在庭院中坐下。
  “可是肖堃肖先生?”
  “正是。”
  玉尹忙拱手行礼,又奉上茶水。
  “罗四六的事情,我听三郎讲述,大体上已经明白。
  小乙放心,有我在开封府,必不会是罗四六受委屈……只是罗四六这罪名确凿,想要开脱,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至少也是个充军发配。若小乙能接受这样的结果,自家便为小乙设法周旋,若不接受,另请高明。”
  肖堃说话很直接,丝毫没有半点遮遮掩掩。
  玉尹听罢眉头一蹙,有些为难。
  天亮时,与石三送罗四六前往开封府大牢,石三便对他说,若肖堃肯出手,说不得能有转机。而这肖堃也确是直接,就告诉玉尹,能保住罗四六性命,却难免其罪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