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刘尚传 (师友祭酒)


一日三餐,这换了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刘尚没来之前,武昌的人里面,也就是那些豪门地主之类的,才能够享受这种福气。不过,随着左伯纸的发明,书籍的出现,大量的商人涌入,不知不觉,原本平常的武昌人家也是突然间富裕了起来。一个个手里有了闲钱,再不肯亏待而来自己的胃。所以,这种至上而下的一日三餐,就在刘尚完全无意之间,渐渐成了习惯,一种只有咱武昌人才有的习惯,。
没错,就是咱武昌人。往常的时候,说起哪里人,很多人都会说豫章人,扬州人,唯独不好说自己是武昌人,因为,武昌虽然资源充沛,刘尚没来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大点的县城罢了。比起中原,也就相当于一个比较富庶的县城,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县长,而不是县令。
这长、令,看起来都是一县之主,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不说别的,就是人口,你县长管的就不如县令多。其他的什么地位,待遇,更别说了。
不过现在的武昌可是不同了。自从刘尚大发神威,很是灭了一部分三心二意的豪族之后,许多在外地的豪族也是纷纷把家搬了过来。这一嘛,自然是越来越繁荣的武昌强大吸引力,二来,也可就近结交各处的贵人,争取入了刘尚的法眼。虽然上次几家豪族的灭门惨案,公开的说法是因为匪徒入侵,不过在这些豪族心中可是各有一杆秤,看得清形式。
这不,虽然刘尚此次的回军并没有特意的通知这些豪族,他们依然一大早的带着仆人,驾着牛车马车出城等候。里面最突出的,当是乔玄。这个刘尚的既定老丈人自从出城后可是一直没有听过嘴。不是这家来拜,就是那家来请。整整一个上午,乔玄的嘴就没有听过。那还是许多自觉地位不够的小豪族没有上前的结果。
不过,随着太阳的高升,原本围着乔玄的豪族门又是老实了下来,一个个虽然没有想那些军卒一样笔挺了身子,也是亲自下了车马,跟着乔玄一道往鲁肃那边凑。
这些人动静,立刻引得围观的群众大喜,纷纷低声道:“大人们动了,看来辅国将军要来了!”
话音未落,突然之间,远处的尽头出现了无数的黑点。随后,一片片军马不紧不慢的奔跑了过来,战马之上,一个个骑士雄赳赳的挺着胸膛。在周围卫兵羡慕嫉妒的眼神下整齐的排在两边,恰好是一棵树一个骑士。
就这样,一个站在地上,一个骑在马上,这地位自然天差地别。当场就令的许多人羡慕的流口水。暗道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够披上这样的盔甲,替辅国将军征战沙场,就是死了,那也值得了。
可别小看这些骑士,就是在北方这等战马泛滥的地方,一个骑士的待遇都是高出步卒数倍,更不要说在南方了。凡是跟着刘尚南征北战的骑兵,那一个身后没有几亩薄田?战功大的,已经完全算个小地主了,这如何不令人羡慕。
但是,羡慕归羡慕,百姓空城而来,可不是紧紧为了看这些骑兵的,而是为了见一见传说中的辅国将军。他们也抬起头,踮起脚,拼命的往远处张望。
只是,他们看见的,依然是一队队的军卒,一片片的盔甲,虽然这些军卒个个精锐,每一批出现,都是赢得无数的喝彩声。可是大家的心里,总觉得空落楼。也痒痒的,恨不能冲过去把刘尚当场揪出来。
城楼上的陆环,就有这种忍不住疯一把的冲动。只是她咬着嘴唇,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一个年轻男子,又是狠狠的攥紧了拳头,硬生生的忍住了这口气。
那个男子很文弱,看上去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偏偏的,这人身上还带着剑,怎么看,怎么有种滑稽的感觉。尤其是,这人看起来斯文,现在的动作可是跟斯文一点也不沾边。只见他一只手飞快的剥桔子,一只手抓起一半,就是往嘴里塞,地面上,厚厚的桔子皮可以把人的脚跟淹没。就是奉命监视他的士卒见了,牙根子也忍不住发酸,恨不能当场跑去下求鲁肃把他们换下去。
只是鲁肃可没有那个闲工夫管这些事,他虽然是武昌的大总管不假,事无巨细都是亲历亲为,不过今日可是刘尚回城的日子。而且,鲁肃也不敢肯定,这些天自己的施政方式合不合刘尚的心意。
虽然刘尚临走的时候曾经拍着鲁肃的肩膀说道:“我信任你就像相信我自己!”
但是伴君如伴虎,这种独揽政权看起来威风,鲁肃却时刻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现在刘尚回来了,鲁肃也可以稍微的松了口气。
拍了拍有些僵硬的腿脚。看到破军营,定难军以及山越营的兵马陆续经过,或者回营,或者护卫,鲁肃也扭头对身边的文武官员道:“差不多了,你等随我前去迎接主公!”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凛然的跟在鲁肃身后。按照品级大小,一个个跟在鲁肃身后。本来,汉朝的官职,是按照俸禄的多少来排定大小的,比如两千担之内的,可是刘尚嫌难听,感觉一个个像是个卖粮的,于是私底下该做了一到九品。当然,这只是私底下武昌流传的,大家可不敢摆上台面。毕竟还有个大汉朝压着。只是隐隐的,凡是接受了这种分法的官员,就可以算作刘尚的心腹,升迁也快,若是不能接受,那只能一张凳子坐在到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一脚踹了下去。比如许邵,虽然也是个大名士,十个鲁肃的名头加起来才抵的过他一个,可是他的身边就是冷冷清清,只有几个童子陪着。
闲话不说,但说官道之上,薛综见了刘尚令军马先行,自己等人却随后,颇为不解的问道:“现今城中诸公望眼欲穿者,只为能早日见到了主公,缘何主公却令军卒先行,自己殿后?”
连日的奔波,刘尚也颇有些无聊,听到薛综发问,不禁笑道:“我能有今日,全赖将士用命,文武同心。没有这些军卒,就没有今日的我,所以,他们应当是最先被迎接的。”
“原来如此!”薛综点头,不禁有些钦佩的看着刘尚。他本来就是走的统兵的路子,虽然骨子里是文人,却丝毫没有这时候那种文人轻贱兵家子的偏见,刘尚的回答,可是说道他的心里去了。
有了薛综开头,刘尚也来了说话的兴致。加上两人的年纪也是相仿,自然也能说道一块。不必面对许靖那种礼数周到的压抑。就这么一路谈笑,渐渐的,刘尚总于接近了武昌的城门。




第一百五十七章 请他吃桔子
城外大道之上,新撒的清水犹未干涸,点点滴滴的落在地面上,印着一排排的轻微马蹄印。
太史慈魏延两个人警惕的跟在刘尚的左右,随时注视周围的一举一动。有心的人还会发现,两人的手里,各自横放着一张强弓,箭壶的位置也摆放的极其突出,可以方便他们最快的取箭。
徐晃则是陪在刘尚身边,他同薛综一前一后,一个超过马鞍。一个跟着马尾。马鞍前的是薛综,他一直同刘尚说话,只落后了刘尚一个马头。徐晃跟在马尾,手里的大斧看似随意的摆放着。脸上依然有些冷漠。也许是天生比较不爱说话,就连他的副手杨阿若也有些受不了,早早的就带着大部分的破军营官兵回营了。
官道的两旁,无数的民众拥挤着,努力的踮起脚尖,昂头往军阵里张望着。时不时的,就有人认出太史慈魏延等人,然后发出一声惊叹。想要赞一声好汉子。
但是,这声好汉子迟迟也说不出口。因为,他们发现,仅仅一个好汉子,是绝不能表达自己心里对于这些将军的仰慕的。尤其是太史慈,作为跟随刘家的宿将,虽然他从来没有过什么争名夺利的举动。但是,他的名气无疑是刘尚将官里面最响亮了。
武昌曾有童谣唱到:刘氏有双虎,陆上有虎胆,水上看锦帆。说得就是刘尚手下的两员大将。只是比起大家对于甘宁的那种敬畏不同,虽然太史慈也是面相威严,但是长的偏于细腻,一缕胡须又长又飘逸,看上去,倒像是一个儒将,而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猛将。所以,大家对于太史慈,也是稍微的偏爱一些。但是也只是一些,毕竟长大长江边上,许多人都是听着锦帆贼的故事消遣的,甘宁的威名倒是更重一些。所谓铃铛一响,长江失声,可不是吹得。
一侧的魏延,明显对太史慈的受欢迎有些吃味。他扭了扭头,看着一脸淡然的太史慈道:“大家如此欢迎子义,子义何不挥手示意一下?”
太史慈淡淡的笑了笑,丝毫没有挥手的意思,他只是轻轻的偏了偏脑袋,示意自己听到了,却道:“这一切都是主公的。”
魏延若有所思,也不再多言,只是紧了紧手中的强弓,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太史慈会那么受到信任。要知道,刘尚对于军权一向握的很紧,规定凡是将领,最多拥有亲卫不超过三百名,但是独有甘宁太史慈二人,特别允许拥兵一千,这样的殊荣,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后面的刘尚,自然也听到了民众的议论,但是,他非但没有任何的不悦,反而向太史慈招手示意,道:“子义过来,今日你当与我并驾齐驱。”
太史慈道了声不敢,虽然过来了,依然落后了刘尚一个马头。一侧的魏延自然不好独自在前,也是微微的落后一个马头,这样一来,薛综自然也不好意思在跟在刘尚身边,也是故意退后,和徐晃在一个位置。以便更加突出刘尚的位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