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天下 [精校] (避世的麒麟)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避世的麒麟
- 入库:04.13
不过,他们这样用功温书,只怕未必有用,因为太子殿下出的题目是什么样的,自己这个做丞相的,身为这次主考官,真的一点也不知道。
王子君还想说什么,就听到有一个鸭子嗓音道:“王丞相,王妃娘娘……奴婢给两位请安了。”
王子君知道眼前这个太监是什么人,他叫姓安,叫什么王子君就忘记了,只知道他是东宫当差跑腿的公公,她当下说道:“安公公,你是不是奉了太子的命令来请我爹到东宫去议事啊?”
安公公说道:“回王妃的话,太子殿下有要事要请丞相到宫中去。”
“爹,你看,你又要忙了,这太子殿下也不知道心疼人的,每次都让你忙得忘记吃饭才好。”听到这话,王子君马上跺着脚说道。
安公公很是无奈地看向王乐。王乐说道:“子君,不得胡说。安公公,殿下请下官进宫,有什么事吗?”
安公公说道:“奴婢不知道,不过殿下还让贵公公去请李尚书了,应该是急事。”
听到这话,王乐马上说道:“请稍等一下,容下官整理仪容就与公公进宫去。”
王乐说着就走到里间去了。
到了东宫之后,太监们将王乐和李响两个人请到了议事厅。
他们进去一看,就见到太子陆青正一个人站在一张地图的下面,盯着那张地图在看,似乎要将这地图看出花来。
这地图好像是西川的地图,莫非太子殿下要出兵秦川讨伐西陵吗?
这样子岂不是要两面开战了?太子殿下当是好大的野心。
楚风看到他们两个进来了之后,不由用手揉了揉眼睛,然后示意左右的宫女太监们可以退出去了。
宫女太监们离开的时候将门给关上了。
楚风说道:“丞相,尚书大人,今天孤王请你们两个人来这里,是有事情要和你们商议的。”楚风说这话的时候,就将一份军报递给了王乐和李响两个人。
两个人看了军报之后,当下的反应和庞涧与文明是一样的,楚风自然就将他们所担心的事情一一给他们解惑。
楚风最后说道:“王丞相,李尚书,因为事出突然,所以庞涧和文明两个人我已经决定让他们负责去征集药材的事情了,这科举考试的重任就落在你们的身上了,科考的试题,我来出,这一点没有变,不过考试的安排由你们来做。”
王乐和李响两个人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太子殿下,就我和李响两个人真的不合适当主考和副主考,因为我家里的两个孩子也要参加这次科考,若是由我来监考的话,只怕……会引人病诟。”
李响也说道:“我家里的小子也要参加这次科考。所以我也不合适!还请殿下你另选一个没有家属参加科考的人才合适。”
楚风知道这两个人都要避嫌,要知道若是真的任用他们为考官,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孩子要退出这次科考。这个时候楚风才发现自己方才只想到战场上的事情,竟然将科考的事情给忘记了。
楚风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王丞相,因为事发突然,孤王也觉得为难你们。你们既然不能够当主考和副主考的话,那么你们觉得这次监考有什么人来做比较合适?人选由你们来推荐。”
王乐和李响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
好一会儿,两个人也陷入了沉默当中。
好一会儿,王乐才说道:“这个做主考的人,必须要公证验明,而且有威望,这样的人除了我和李尚书之外,在朝中大臣当中,确实很难找。如果太子殿下不任用朝中的臣子为监考,这或者并不难找。”
楚风听这话,不由看向王乐说道:“你是说,让我选民间的贤能之士作为监考吗?”
王乐说道:“正是。”
楚风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何人可为?”
王乐说道:“墨家的人。殿下以为如何呢?墨家的人在荆州乃至整个中原都有名望,若是由他们的人作为监考,这或者不是什么麻烦事情。”
楚风听到这话,不由点了点头,可是又摇了摇头,然后说道:“这次开科取士,墨家的人也来参加科举,若是任用墨家的人为监考的话,只怕也不合适。会让人诟病墨家的人的。王丞相我看,我们要任用几家的人共同为这次的主考。”
“几家的人?”听到这话王乐不由呆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说道,“若是这样的话,只怕会使得这几家人会闹起来的。”
李响说道:“他们闹起来还不敢,殿下在荆州,不过也行会相互间新仇旧恨地提起来,那就有些麻烦了。”
楚风说道:“实在不行的话,那就由孤王做这主考官,剩下的四家人作为副考官好了,你们二人也参加这次科考的布置。放心,有这么多人共同监考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呵呵,要诟病的话,也得看了成绩之后再诟病,这次我会将科考的试卷给誊写之后,张贴出去的。这样子的话,他们那些要诟病的人,就找不到理由了。”
听到这话,李响和王乐两个人马上眼睛一亮,心里称赞太子殿下果然是聪慧,竟然想到这样的办法。(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十六章:改革科考(二)
黄河北岸,因为瘟疫,也因为燕军南下,唐军北上,不少百姓都离开了他们的家园,有逃到乡下去的,有跑到黄河南岸去的,那是一片荒凉,一片凄惨。
但是在这样的乱世当中,也有一块净土。
那就是淮南和荆州,淮南经过楚风三年的治理,已经可以说得上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
此刻在寿春,这个如今被定为是豫州的治的城市,也是淮南这一片最为繁华的城市,在城门口那里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各式各样的人种都有,甚至还有色目人,和黑色肤色的昆仑奴。这样繁华的情景,比起当年的长安和洛阳也毫不逊色。
站在城墙边上的守门的士兵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拿着长枪盯着来往的人看,是不是会对进出城的装货的车辆进行排查。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士兵拦住了一个青年人的马车,冲着这个青年人问道。
这个青年人微微愣了一下,然后环顾了一下左右身边的人,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由好奇地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这位军爷,是叫小人吗?”
士兵走了过去,来到了青年人的身边,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去青年人来了。这个青年人的容貌普通得不能够再普通了,估计是那种扔进人群当中就找不出来的那种,身上穿着也是十分的普通,只是医生粗布的衣服,脚下是一双又旧又破的草鞋。双脚似乎还起了水泡的,他手里拿着一根马鞭,就坐在马车上,看到军爷过来,才赶紧下来的。
这马车虽然是乌篷马车,看起来还很新,可是马却是一匹老马。这马很瘦,估计你给它一脚,它就就会趴下的那种。
这些看起来都很正常。平常赶车的马夫也都是这样的打扮,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士兵总是感觉这个青年怎么看就怎么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他又仔细地打量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发现这个青年的头是光秃秃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光头的,那都是和尚,可是很明显,这个青年不是和尚。士兵指着青年的光头问道:“你的头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没有头发的?难道你是想要剃光头假冒出家人不成?”
要知道这出家人,尤其是在淮南这一片的出家人,那可都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够做的,因此有不少假的僧侣被迫还俗了。这个小子莫非是故意剃光头来冒充和尚不成?这寿春城里虽然大多都是良民,可是也有一些骗子和神棍想要混进来欺骗百姓的。对待这一类人。太子殿下可是抓一个砍一个。
听到这话,青年人哑然失笑,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光头说道:“军爷,小人也不想它寸草不生啊,可是小人自小就不长头发的。军爷你看,小人的头顶上没有戒疤,不是和尚,也当不了和尚。”
士兵将信将疑地往了一下青年光秃秃的头顶,这头顶可真的够光亮的,真的是寸草不生。上面还真的没有戒疤。也就是说这个小子不是和尚了。
士兵又指着马车对青年问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青年当下揭开马车的车帘,马车上堆放着一大堆书籍,整整齐齐的,摆列得十分的整齐,而且看起来都是新的书籍。他指着马车上的书籍说道:“军爷,这些都是书,是小人奉命送到寿春书铺的书,都是新的。”
士兵示意青年从马车上拿下书来。
青年当下就从马车上拿下来了书,递给了士兵,那个士兵虽然识字不多,可是还是看得懂上面的书名的。
上面写着的是《三国演义》。
他不太懂得这书的内容是什么,不由问道:“这是什么书?”
“三国演义。”青年连忙说道,“这是一本新书,是开卷有益印刷局印刷的,上面有印刷局的字号呢!军爷,你请看!”那个青年说着就用手指着书的封皮的开卷有益四个字。
相似小说推荐
-
猛虎王朝 [实体出版] (猛虎) 实体全本从小父母双亡的异乡孩童来到远东帝国,成为一名卑贱的角斗士,不甘命运摆布的他凭借智慧和胆识,历经无数...
-
[明穿]奸臣 (府天) [本书已台湾地区出版,欢迎订购]大仇得报的他失足身死来到大明中兴盛世,时值天下升平,金陵妩媚,京城雄浑,歌不尽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