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东汉末年立志传 [精校] (贱宗首席弟子)



当时人人震惊,不知那董卓究竟怀着什么心思,而太子刘辨更是惶惶而不能言,唯有陈留王敢于上前质问。

没想到陈留王那一番话,却叫那董卓乖乖下马叩拜,口称前来护驾。

王允等人当时都以为董卓口中的护驾指着的年幼的少帝刘辨,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其实董卓所指的,是陈留王刘协!

说到董卓,或许人人都会认为他是把持朝堂、祸患宫廷的乱臣逆子,但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要废了懦弱的少帝,而拥立年幼有主见的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呢?

原因很简单,董太后姓董,董卓也姓董,两者虽然不是同出一支,但却有旁亲之情,当时大将军何进把持洛阳,以至于何美人在皇宫之中一人独大,不将刘宏之母董太后放在眼里,而那时唯一站在董太后一方的西园禁卫统领蹇硕已死,以至于董太后在雒阳无人能用,为了避免爱孙刘协像他母亲王美人那样被何美人所迫害,董太后便秘密令人传书于西凉,召西凉刺史董卓入京,与何进分庭抗衡。

董卓率八千西凉铁骑一路赶来,紧赶慢赶,却不想竟然晚到了几日,董太后早已被何进害死于河间,也因此,他这才恰巧遇到了少帝、陈留王并王允、杨彪一行人。

在此之前,董卓从未见过陈留王刘协,见他厉声喝问在先,言语抚慰在后,从始至终,未出差错,董卓心中暗暗惊讶,又兼陈留王刘协自由丧母,由董太后抚养长大,比较之下,与董卓较为亲近。

至此,董卓心中便暗生废帝之心,但是因为来地匆忙,他麾下仅有八千西凉铁骑,因此,他便将废帝之心深藏心中,一面在谋士李儒的建议下,令麾下西凉铁骑白日入城,夜晚偷遁于外,每日反复,叫满朝文武看不清他麾下军队数目,不敢妄动,另一方面则极力拉拢雒阳原有兵马,比如被暂时搁置的蹇硕生前麾下两万西园禁卫、以及已逝的大将军何进麾下八万京郊御林军。

在李儒经过了十几日的交涉下,这两支兵马皆投向董卓,换句话说,如今的董卓,便如同当初的大将军何进。

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刘辨、刘协两兄弟的遭遇也是如此,大将军何进在时,刘辨是朝中当仁不让的皇帝人选,但是如今把持的朝政的,是董太后旁亲一支,西凉刺史董卓!

当真是八千西军入宫廷,从此雒阳不姓何,果然,中平二年六月中旬,董卓见一切准备就绪,遂大排宴会,邀请朝中百官,述说废帝一事。

满朝文武没人敢说一个不字,唯独并州刺史丁原!

丁原是外臣,怎么会在洛阳?

原来,见董卓大肆收编何进兵马,势力愈加庞大,司徒王允心道不妙,连夜下书至并州刺史丁原手中,叫他日夜兼程率军赶来制衡董卓,以免董卓效仿前大将军何进,把持朝纲。

或许是命运使然,丁原终究无法抗衡董卓,兵败被杀,以至于董卓声威更盛,于第二日在宫廷再次邀请朝中百官,叫麾下刀斧手立于庭院两旁,自己则一手手执丁原首级,一手手执利剑,当真满朝文武,废少帝刘辨,拥立刘协为帝。

期间袁绍倒是不满董卓所作所为,然而他手中兵权早已被董卓架空,无奈之下,只有弃官离京。

区区一个袁绍,董卓倒是不惧,只是袁绍背后袁家有些麻烦,因此,董卓便授了袁绍渤海太守一职,也算是给了袁家一个面子。

对于陈蓦来说,这些事显然与他离地太远,不过并不是与他丝毫无关,因为没过多久,出身西凉、做事狠辣的董卓一不做、二不休,竟然鸠杀了少帝刘辨与何太后,算是报了董太后被何进所杀一仇。

而刘辨,那是唐馨儿未来的夫婿,换句话说,唐馨儿未来太子妃的名号,已经形同空中楼阁,不足以吓唬住任何人!

第一卷第四十一章暗流

更新时间:201282618:17:37本章字数:6644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原本屯兵于西凉,为凉州刺史,在宫廷发生巨变时率军抵达雒阳,继而掌握了朝中大权,废少帝刘辨,拥立刘协为帝,改年号为初平元年。

要知道董卓可不比前大将军何进那样昏昧无能,他也称得上是赫赫有名的武人,有主见、有权谋,统帅数万西凉兵马,对待政敌,董卓显然要比何进心狠地多,他从来不和他与他建议冲突的人废话,一个字,杀!

只要杀光了与他意见相左的人,那么剩下的自然会与他一条心,这是这位多年屯守在西凉的武人的思维方式。

作为武人,如今董卓担任相国一职,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显然是位极人臣,世人皆以为他会将幼帝刘协当成自己的傀儡,但是事实上,董卓并没有做出任何逼迫刘协的事。

相反的,他确实是在教刘协帝王之道。

为何大汉皇室频频生乱?为何外戚宦官横行朝廷有恃无恐?

董卓以为,这是皇权威仪已丧的体现!

毕竟眼下大汉,早已不复往日平静,天下盗贼多发,朝中祸事频频,已不再是太平盛世年间,作为一国之君,当是要有气吞山河、睥睨天下的魄力。

正所谓乱世需用重典],董卓想教给刘协的,便是先秦嬴政的霸道,即便是王霸之道,但凡不服者,杀!

倘若唯唯诺诺,自身毫无主见,如何能治理这偌大山河?

为此,董卓将教授刘协孔孟黄老之道的学士尽数赶出宫外,亦尝自称太师,辅佐刘协治理大汉偌大天下。

而他的教育方式,与别人大不相同,毕竟董卓是个武人,并未读过多少书,他仅仅是想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刘协。

董卓认为,自古以来,那位明君不是手染鲜血,秦王嬴政、汉高祖刘邦,比起用德操拉拢人心,最过便捷的方式,不外乎杀人立威。

而如今汉室正值飘零、人心思乱,当用重典震慑天下宵小,重震皇室威信!

从某些角度说,董卓说的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大汉受孔孟黄老学说影响甚深,别说满朝文武无法认同,就连刘协一时之间也难以接受。

或许董卓真的怀着一颗辅佐皇室的心,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大有问题。

首先,他派人鸠杀了何美人与少帝刘辨。

因为朝中多有不忿他废刘辨立刘协为帝的官员,为了断了这些人的想念,出身西凉的董卓一招釜底抽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何美人与刘辨鸠杀,这样一来,不管那些朝官愿意是否,只要还想在朝中为官,便只能辅佐刘协。

要是惹得那些朝官不快,弃官而去,董卓也无所谓,毕竟偌大天下,有才能何止万万千千,倘若那些朝官心中愤恨,聚众闹事,那么董卓便可以以叛逆之罪将他们尽早除去,免得日后生出祸端。

董卓教授刘协的为君之道,那是彻彻底底、非常极端的王霸之道。

或许有人认为董卓自称太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些都是他威逼刘协的表现,其实不然,要知道董卓是个武人,而且是一个久经沙场、多少次浴血奋战的武人,但凡这类人,其实对掌握朝政并不多少兴趣,仅仅只是为个虚荣罢了,人活一世,哪个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而奋斗一生?

至少,董卓并没有逼迫刘协,但凡国家大事,他仍然还是叫刘协自己做主,他只是看不惯朝中有些老臣倚老卖老,以此干涉刘协。

当然了,也不怪朝中官员痛恨董卓,因为董卓在有些方面确实是欠缺道德。

别的不说,董卓曾多次夜宿皇宫,**宫女,见到貌美者,甚至不过问宫内管事便将其带到自家府邸玩乐。

而且,董卓麾下西凉士卒也曾经假冒剿灭事宜,抢掠百姓,掠妇女财物、装载于车,还归洛阳,而对于此种恶行,董卓却视若无睹、包庇麾下西凉士卒。

朝中清流党人,尤其看不惯董卓与他手下如此恶行,其实也难怪,要知道董卓与他麾下兵马久屯西凉,谁都知道西凉是个什么地方,百里无人烟、鸟不拉屎,荒凉至极,而平日里营中士卒用来取乐的方式,便只有饮酒与斗殴,久而久之,世人便道西凉军最过悍勇、却也最无人性,其实那都是与环境有关。

酒水、武艺、女人,这三样不光是董卓最喜爱的,也是西凉士卒最喜爱的,其实那都不难理解,要怪就怪董卓如今太过强势,惹地其他人心中不快,又见太过张扬、肆意妄为,如此才惹得朝中文武大臣心中愤慨。

初平元年七月,因为挚友袁绍惹怒了董卓,如今在渤海为太守,骁骑校尉曹操在结束了早朝之后,也没有了去其他地方玩乐的兴致,准备回自家府邸。

走着走着,曹操回想起了刚才早朝上的一幕,越骑校尉伍孚在朝服内暗藏短刀,于朝上刺杀董卓,却不想反被董卓制服,最终落地个目无天子、以下犯上、行刺朝中大臣三大罪状,施以剖剐之刑。

唉!伍孚确实是个豪杰,只可惜行事太过莽撞,竟然想在朝上当着吕布的面刺杀董卓,这不是找死么?

曹操暗暗叹了口气,他依稀听说吕布的事迹,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一身武艺无人能及,也不知董卓究竟使了什么法子,竟然让吕布弃丁原而投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