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辉解释道:“这种药和以往我们所见到的药物完全不同,它不是以往病人吞服或是擦拭,而是使用特殊的工具直接将这种药物注射进病人的血管内,在病人的血液中奏效!”说完便从医疗箱中取出青霉素和注射针头等,交给苏轼观看,上面一切能够暴露王静辉从后世来的标记都已经被他给小心的刮掉了。
苏轼接过注射器和青霉素,注射器倒是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而青霉素可就不一样了,它可是封装在完全密封的玻璃里面,这让苏轼都有些匪夷所思:玻璃他也见过,有不少朋友请他用玻璃茶具喝过茶,不过他也知道玻璃算是昂贵之物。苏轼眼前这支青霉素针剂让他很迷惑:先不说那犹如白开水般透明的药物他没有听说过,就是怎么把这青霉素装到这个完全找不到一丝开口的小玻璃瓶中就够让人迷惑半天了。
其实别看王静辉是玻璃的“发明者”,但他也不知道具体是采用了什么办法这么无痕的将药剂密封到针剂瓶中。“大体上是采用加热针剂瓶做到的吧?改天让宏叔他们试试,说不定还能开发一个新品种呐!”王静辉心中腹诽着。
正当王静辉在堂屋给苏轼解释苏洵病情的时候,苏辙回来了,他今天由于有朋友相邀所以就没有去华英书院,苏轼看到我打招呼说道:“改之,你怎么来了,稀客啊!”
苏轼在一旁说道:“子由,改之今天过来是为了给爹爹治病的,他说父亲的病情还有希望!”
苏辙听后也非常兴奋,说道:“那就全赖改之施展回春妙手了!我和哥哥感激不尽!”
王静辉不好意思的说道:“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医者应尽的本分,不用谢什么,更何况你们还是我非常崇敬的人,只要事后子瞻兄赠我幅字画便可了!呵呵……”苏轼兄弟听后也不禁莞尔,几个月来围绕兄弟心头的阴云仿佛也被吹散。
王静辉又继续说道:“等伯父醒来后,我还要给他做更细致的诊断,不过我想最好还是把伯父转移到我的平民医馆来,在那里伯父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因为这肺痨之症非常难缠,我这里虽然有比较好的药物来治疗,但就怕病症会反复发作,那就麻烦了,所以在我那里伯父在治疗后还要观察一段时间以确定病症是否完全治好,这样也彻底解决你们的心头之患!”
这个时代病人得病后大多是到医馆看病,在家休养,就是病人的病情严重也不过是把郎中请到家中看病,像王静辉这样把病人接到医馆内接受治疗这还是非常少见的,即便是平民医馆内也建设了专门独立的病房,但除了在医馆内做手术后在住院部休养的病人外,几乎就没有怎么使用过。古人这个习惯在王静辉的眼中是非常糟糕的,如果是一般的病症在家治疗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瘟疫,那岂不是一人得病全家都要跟着受牵连?在给韩琦解释构建城市防疫体系的时候,韩琦也对奏章中要建立专门供隔离病人所用的房屋提出疑问,但王静辉以“得了瘟疫的病人如果由专门的郎中来照顾都会死去,那他的家人就更不行了,至少郎中还会注意自己不会这么容易被病人给传染上,但病人家属可没有这么好的本事,多半会在照顾病人的时候很可能也会染上瘟疫,那岂不是全家死绝的惨事?”为解释,终于说服了韩琦建设专门供隔离治疗瘟疫病人的建筑群。
看到苏轼兄弟在把苏洵接到医馆去治疗这个问题上还有些犹豫,他便耐心的解释道:“子瞻、子由兄,伯父患的是肺痨,其实这种病不仅难于治疗,并且它还会传染给家人,你们来照顾他风险实在是太大,而我作为一个医者至少还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另外,说道肺痨传染,在把伯父转移到平民医馆后,你们的家人如果谁要是有咳嗽、感冒、发烧等症状,立刻到我这里来检查,否则对你们的身体很不利!伯父到了我那里后,你们还怕我会怠慢了他吗?”
苏轼连连摆摆手说道;“改之,你误会了,这倒不是我们怕你会怠慢老父,改之古道热肠当不会做出此等事来,但我和子由身为人子不能在父亲患病的时候守候在旁照顾,心中实在是不安!这还要请改之谅解。”
王静辉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原来是这个缘故,这个好办!我平民医馆那里地方大的很,就是住上诗歌二十个也不算多,你们大可以全家搬到那里,不过在伯父的并没有完全治疗好之前,你们之间接触的时候可要遵守我定下来的规矩,否则你的家人也会得肺痨的可能,这点儿还王两位苏兄注意!”
苏轼愕然说道:“全家搬去?”
王静辉笑着说道:“不错!放心我那里会准备好一切的,你们住过去不会给我造成什么麻烦的。子瞻兄,你可能还不知道,我最近收了一些孩子,他们多是孤儿,是我在去年的时候在街上收养的,我打算亲自给培养他们,不过你看我老是俗务缠身哪能抽得出这么多时间?子瞻兄学问冠盖天下,能够给他们指点一二便是他们的大造化了,还请子瞻兄帮忙,我代这些孩子谢谢你了!”
王静辉的心中可是临时盘算好了:有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来培养那些孩子学问,要比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货色可要强得太多了,虽然要是比背书本,就是N个苏轼绑在一起也不是自己的对手,但那种从骨子里面透出来的东西可不是背书能够解决问题的。就是尤其是李慎那个小神童,他可是将来百分百要去考科举的,能够让他拜在苏门下,那是最好不过的,对李管事那里也是个绝好的交代:天下除了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少数人以外,有谁能够比苏门三父子更厉害?
苏轼、苏辙就这样让王静辉以给苏洵治病为由拐到了平民医馆,王静辉心中简直是乐开了花:有什么买卖能够有如此划算?后世著名的苏门三学士被自己以如此便宜的价钱给拐带到自己的地盘上,如果自己手中有能够立志做学问或是想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人才,交给他们来代为培养,那岂不是容易的多?王静辉这个无赖甚至还在恶意的想欧阳修、司马光之流哪天有个头痛闹热的病别人治不好,也到自己这里来住两天,那就是在完美不过了……
正当王静辉还在堂屋中正在YY的时候,伺候苏洵的丫鬟走进来告诉他们三人:苏洵醒了。王静辉三人立刻就进到苏洵的房中,苏洵正在咳嗽,苏轼立刻扶助苏洵,用手轻拍他的背部,来舒缓苏洵的痛苦。王静辉也走到苏洵床前,从医疗箱中取出体温计和听诊器,说道:“苏先生,在下是子瞻兄的朋友王静辉王改之,听说苏先生身体有些不适,我想给先生检查一下身体,还请您要多配合我一下!”
苏洵由于刚刚经过剧烈的咳嗽,所以脸上还有些潮红,也不说话,点点头表示同意。王静辉看看苏轼,苏轼说道:“改之请吧!”
王静辉让苏洵把体温计含在口中,然后揭开他的内衣用听诊器来检查他的心肺情况,没有办法,没有现代化的医疗器械,王静辉能够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还好苏洵现在的病虽然比较重,但转移一个地方养病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给苏洵做皮试,能不能改变苏老爷子的命运就看这一棒槌了!
王静辉从医疗箱中取出青霉素的皮试液,给苏洵做皮试,过了一会儿看到苏洵做皮试的地方没有什么反应,他有不放心的问问苏洵身体有什么不适应,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长舒一口气,对苏轼说道:“伯父对这种药物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应该可以使用。不过为了保险期间,我想现在就把伯父转移到平民医馆那里,等明天再给伯父注射药物,子瞻兄意下如何?”
苏轼说道:“全凭改之你来安排,家父的病就全仗你施展妙手了!”
王静辉点点头说道:“没有问题,子瞻,我会注意的,现在我就叫人去让医馆的人准备一下,下午便把伯父接过去!”说完让苏府的管家去平民医馆带话,而他则在这里开出一剂安神助眠的药方让苏府的下人去熬制。没有办法,他早把安眠药全都送给颍王赵顼了,不然也会临时找替代品了。
想起颍王赵顼,王静辉才想到濮议虽然现在平息下来了,但他在赵顼那里还有段尾巴没有处理干净呢,怎么来调和好自己和这个未来的神宗皇帝之间的关系,对他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他一想到赵顼那个一脸“正直”的表情,脑袋就头大如斗。
除了弥合自己与赵顼之间的关系外,还有一个问题最让王静辉迷惑不解:韩琦知道自己给颍王赵顼出主意那肯定是英宗赵曙告诉他的,否则第一天自己去找他的时候,他早就接见自己了,不过问题是谁把这件事传到英宗的耳朵里的呢?
王静辉正想得出神,突然被苏轼给排醒,原来苏轼还以为他忙活了一个早上有些累了,所以先让王静辉到厢房中去休息一会儿,等会就准备吃饭了。王静辉的思路被打断,再加上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头绪来,索性干脆先把这件事放着,等有时间的时候在想办法来解决他和赵顼之间的问题。
下午的时候,王静辉在苏轼的家中终于等来了平民医馆派出专门接送病人的马车,王静辉和苏轼兄弟三人小心的将苏洵从房间中抬出来安置在马车上,在嘱咐好驾车人要平稳些后,王静辉和苏轼就在车厢内照顾苏洵顺利的到达平民医馆。此时平民医馆内早就接到了王静辉的通知,专门收拾出一套小院落供苏洵养病使用,其他房间也可以使苏轼等人方便过来居住照顾苏洵。
相似小说推荐
-
征战天下 (雨过天晴) 圣龙历七五三年绝对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呼兰人的南侵;然后是皇帝萧纪驾崩,引发圣龙大危机;危机中风雨乘势崛起,智...
-
天下节度 (克里斯韦伯) 架空历史小说: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