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文士不知道这次自己策划的刺杀驸马事件给王静辉以灵感,决心将武装间谍和特种兵作战移植到这个时代。其实不管怎么样,在保安城之战之后,王静辉从无心和冰封身上看到这两种特殊作战方式的巨大威力,若是没有冰封和无心,保安城之战未必就这么轻松。
王静辉回到驸马府之后并没有立刻写札子,而是陪伴蜀国公主,毕竟这次刺杀事件让自己的老婆极为担惊受怕,虽然自己丈夫没有掉一根毫毛,身上也不比那幸存的护卫一样沾满血迹,但无论谁遇上这种事情都会为亲人担心,更不要说自小就一直生活在父兄宠爱下地蜀国公主了。刺杀事件发生后的几天王静辉除了入宫面圣之外那里都没有去,只是守候在妻子地身旁,希望这样能够减轻妻子心中的隐忧。
蜀国公主是快乐的,看着怀中的妻子,想到原本历史上命运多桀的公主现在已经成为自己的爱妻,并且继续生活在快乐当中,王静辉心中涌起了一阵自豪感,不过因为自己地身份和志向不能给妻子更大的快乐,他心中也多少有些愧疚。
关于武装间谍和特种兵的札子已经递上去好几天了,枢密院对此事有着很大的分歧,这不同于枢密院中武官和文官之间的传统对峙,相反在文官系统中王静辉的札子倒是引起了很大地兴趣,而武官系统包括郭逵本人对此都表示了怀疑,认为这样的军队是否有必要建立。毕竟看起来特种兵更像是御内直班的翻版。
枢密院内的讨论出现了两极分化是王静辉事先就能够想到地,不过这样的结果却和他想像中地完全相反,在和郭逵有过多次接触之后,他才明白武官对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持怀疑态度——特种兵是偷袭对方粮道还有可能,但在深入敌国的情况下后方补给完全断绝,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还有语言上的差异,这样的小股部队若是进入辽国和西夏的话,只要一和人接触就漏馅了,到时候恐怕就是敌人嘴中的一盘菜;要说刺杀敌人将领就更不可能了,高级将领的帅营都是在中军大营之中,层层护卫想要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恐怕也只有外面说书人嘴中传说中的关云长了,这太不现实。
郭逵出于忘年交地情分上没有把话说得很难听,只是把一条条的缺陷提出来,他是在前线和敌人交手半辈子的大将,战场经验丰富,在他看来培养精兵是绝对要做的,但没有必要来专门建立这么一支军队,尽管有解烦军、虎豹营和黑甲精骑这样典故,但他还是非常怀疑一支完全没有后方补给的小股部队能够有什么做为,连生存都是很大的问题,更不要说去实现驸马札子中改变战场上的敌我态势了。
不过值得王静辉庆幸的是枢密院的老大文彦博对此非常感兴趣,在文彦博的影响下,枢密院的文官系统官员或是出于拍文彦博和王静辉的马屁也好,或是真的有自己的见解能够看出其中特种兵的潜在价值也好,都纷纷和武官系统中以郭逵为首的反对派进行了好几场唇枪舌剑式的辩论,不过与武官系统中那些由以前能征善战的将领所组建的“参谋部”相比,他们都多少有些语言多少有些苍白,他们最可靠的论据便是保安城之战中无心所率领的那两千杂牌骑军对党项人的辉煌战果。
王静辉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保全郭逵而凭空设立的“参谋部”居然是这次反对自己建议最厉害的大本营。虽然郭逵和自己有过多次接触,想要试图说服自己放弃这个异想天开的建议,但是和郭逵交换意见的同时,王静辉也终于明白了武官心中的想法——这个时代的作战方式很有问题!
在郭逵这些传统的大宋武将心中,还是有点像中世纪西方的骑士对决一样,更多的是讲求光明正大的战胜对手,很少使用奇谋来制胜。不过这样的作战思想在王静辉的心中简直就是垃圾一堆,他可不这么看战争,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在他心目中只有胜利者才有发言权,才可以在谈判桌上肆意妄为!更要命的是大宋可没有契丹与党项那样“阔绰”——骑兵、不是几千、几万的骑兵,而是十万、三十万的骑兵!在大宋能够像保安城之战中韩琦大方的给予无心的杂牌军两千匹马一样,这在大宋将领中是一种发疯的做法,简直就是儿戏,换做任何一个将领都会把这些宝贵的马匹准备到最精锐的部队中——尽管这支被装备的精锐部队是步军,还没有骑过马!
若不是事先清楚历史的发展,从而设下重重圈套,王静辉不敢想像要牺牲多少大宋精锐部队才能够一举拿下梁格嵬的十几万党项骑兵,这不是击溃、歼灭、而是活捉、围困、这在大宋对外作战的历史上从来不敢想像的,即使是后世宋军中武力超强的岳家军搬到这个时空中来,也不能做到!
在后世生活的时候,王静辉知道即使是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有着绝对的武器优势,还孜孜不倦的探求新的作战方法来改进自己的作战思想,更不要说大宋还没有达到后世美国那样的军事权威!
正文 267章 缓行
“宽夫先生,学生对特种兵部队的一些想法大体上就这些了,虽然在使用特种兵的问题上,先生或许和学生有着很大的分歧,但不容否认的是这种作战方式确实能够改变大宋与敌国之间的力量对比。还是那句老话,学生宁可敌人多流血,也不愿意看到我大宋百姓遭殃,哪怕流血的对象是敌国的平民也亦无可!”
王静辉说完后端起桌上的茶碗慢慢的喝了一口茶,他也不知道今天自己来拜访文彦博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过现在文彦博作为自己在特种兵问题上最大的支持者,他不得不来拜访文彦博,将特种兵的用途阐述的更加清楚明白一些。不过麻烦的是在王静辉的心中,特种部队最大的作用更是类似西夏和辽国一样的“打草谷”部队,在边境结合部肆意抢掠,这里在王静辉的眼中是天然的特种兵训练场,既有实际上的生存压力,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实际作战境况。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王静辉知道文彦博为此也是多次反对自己,他担心文彦博会在这个问题上多有微词纠缠不休。来过王静辉不敢把特种兵和“打草谷”的军队做对比,文彦博这个人比较难缠,他更多的还是侧重介绍特种兵可以在敌人后方造成混乱。
“本使已经明白驸马的用意了,不过本使更看重地是出奇兵制胜!驸马也知道大宋缺少马匹,以步军和敌国的骑兵作战,这样太吃亏了,在目前朝廷想要对外频繁用兵,不止是军费够用就可以,更多的是要获得胜利,我大宋虽然获得了不少马匹,但和党项与契丹动辄数十万的骑兵相比,实在是太少了!正如驸马在札子中所说的那样,若想获胜如火中取栗一般,唯有出奇制胜方是上策。暂且不论如何出奇兵,但是在要出奇兵的时候要先有强兵才可,故本使才对驸马之策赞成,先培养出这些特种兵,至于怎么用主是前线将领的事情了!”文彦博笑呵呵的说道。
王静辉听到心中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不过文彦博虽然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但仅仅靠着直觉便认识到特种兵在战场的作用,尽管这样地直觉有些可笑。但他并不认为是件坏事,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文彦博的判断却是他唯一所能够依靠的。
“宽夫先生高见!”王静辉违心的先拍拍文彦博的马屁,然后说道:“其实不仅仅是对辽国和西夏这样的传统敌国作战中;特种兵部队会有着很大地作用,就是在时常爆发祸乱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种兵部队也有着很广阔的用途。”
“驸马有何见解?”文彦博好奇的问道,他是个文官,对于特种部队的使用还是仅仅存在于直觉的层面上,由于驸马参与大宋立国以来对外战争中所取得最大胜利的保安军之战地策划,文彦博对驸马的军事才能还是颇为推崇地,若是别人提出这样札子,他也许不会这么关注。
“按照学生的设想,特种兵军队的士卒都是从禁军精锐中层层遴选出来的,经过严格的训练,这样的军队人数虽然少。但武力上却是能够发挥同倍军队地作战能力。学生觉得大宋目前国内虽然太平,但在西南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还是不时爆发小的反叛事件,若是派大军前去征讨,姑且不论胜负如何,单单那大军一动朝廷的花费便如流水一般。其实学生认为这些叛乱规模多数不是很大,将特种兵部署到西南重要城市,一旦有反叛的消息,便立刻出动,迅速击杀其首脑,反叛则不攻自破,这样也可以使得朝廷军费得以节省!”
对于特种兵的使用,王静辉想了很长时间,但无奈的发现若是让朝廷大佬同意组建这样的军队,最有说服力的办法便是将特种兵用在对付国内反叛势力上,他有时候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后世老蒋同志“内战内行”了。不管怎么说,将特种兵用在对付反叛势力上是最好地选择,花费不大又能够达成最佳的效果,无疑是特种兵优势的最大体现,由此也可以避开传统武将心中后勤补给不易的想法。不过事先的前提条件是反叛规模不能太大,但是王静辉对此并不担心,据他所知宋朝内部地方叛乱规模从来就没有大出过一路,若是行动反应及时,真的用特种兵先行击杀反叛中枢成员,那基本上平叛就非常简单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征战天下 (雨过天晴) 圣龙历七五三年绝对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呼兰人的南侵;然后是皇帝萧纪驾崩,引发圣龙大危机;危机中风雨乘势崛起,智...
-
天下节度 (克里斯韦伯) 架空历史小说: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