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风 (戒念)


最后赵叶还是向王静辉郑重承诺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太平御览》借出来供他的印刷作坊来印刷。王静辉对于赵叶的承诺并没有太看重,毕竟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最后能不能印制《太平御览》对于他的印刷作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件事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炒作广告而已,有无都可。
印制《太平御览》对于赵叶来说其重要性要比王静辉更为迫切一些,大宋以文治国,任何弘扬文治的事情大宋的任何一代皇帝都是十分支持的,作为这个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赵叶当然把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回到琼林苑后,赵叶立刻恢复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皇子赵顼,并且立刻面见自己的老爹——英宗皇帝赵曙。
英宗皇帝赵曙现在实在是有点烦:今年四月自己刚刚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上书要求讨论他与生父濮王的关系,自己以仁宗大祥后再讨论这个问题为由拖延时间,这是他希望能够降低反对派的声音而做出的姿态,不过慈寿宫里的那个老太太似乎很不愿意,随着正式讨论这个问题日期的日益临近,他似乎有点坐不住了。
赵顼来到了父亲赵曙的书房,看到自己的父亲的头上已经有丝丝的白发了,他才只有32岁,赵顼当然知道父亲正在苦恼什么,对于赵曙对生父濮王的孝心,他也十分赞成,但朝中大臣满脑子的正统思想却不会这么想。看到父亲现在面临的问题,赵顼不禁想到:如果那个王静辉会怎么处理呢?
赵顼马上把这个荒唐的想法赶出了脑海,向父皇行礼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父皇,最近孩儿在宫外认识了一个奇人,他发明了一种机关可以很快的印制书籍且花费非常便宜,孩儿与他交好,他向我提出刊印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希望能够借出国史馆的原本,以防在刊印过程中出现错误,孩儿希望父亲能够恩准!”
英宗赵曙看到这个他最喜欢的儿子来看他感到十分高兴,他的长子早逝,所以对这个次子期望甚高,赵顼也并没有让他失望,他天生好学,常常是自己遣宫吏去劝他吃饭,赵顼的老师王陶对他的评价也十分高。今年六月英宗赵曙加封皇子赵顼为颍王,这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他的太子身份,将来他百年之后,赵顼就是大宋的新一代皇帝。

正文 017章 身份

“顼儿,坐下吧!”英宗先让赵顼坐下,说道:“你刚才说有人想将太宗钦定的《太平御览》刊印?”
赵顼说道:“不错,这个人是城西平民医馆的东家王静辉,此人不仅医术高超,前一段时间传遍汴都给人开刀治病的郎中就是他,他还精通机关制作。他刚发明了一种机关,可以大大加快印书的速度,并且非常廉价,这次他想将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刊印行世,以弘扬我大宋的文治。”
赵曙说道:“这个人我在宫里也听人说过,我吃的药中就有他制作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人的诗词都传到我的耳朵里了,想必已经传遍汴都了吧?这次又想将《太平御览》刊印行世,这也倒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把原本借给他用来校对刊印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此原本毕竟是太宗皇帝钦定并且也是天天阅读过的书,所以朝廷也要从国史馆中抽调一两个官员到他那里监督一下,以防原本被损坏丢失。”
赵顼对于父亲知道王静辉的事情显然是非常清楚的,毕竟王静辉的诗词风格时而清新亮丽,时而磅礴大气,每首诗词都在汴都广为流传,歌女都以唱“王词”为荣,这样的才子名声在这个时代想不知道都很难,在加上王静辉再现了神医华陀的开刀治病的神迹,搞得他医馆人满为患,这样的声名早就使朝廷想招揽他了。
赵顼说道:“父皇说的是,不过孩儿曾到王静辉的印刷作坊里看过,此机关确实是精妙绝伦,他曾对我说过,仅需月余便可以将一千卷的《太平御览》印刷完毕,所以在国史馆中选两个侍制到他那里去当监督也不会太过辛苦他们。”
赵曙听儿子说千卷一套的《太平御览》全部印制完毕也不过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他对这样的印书速度感到非常的震惊:“皇儿莫不是和我开玩笑?那《太平御览》手抄本全套需要一个大木箱来装盛,一个月的时间哪里够用?恐怕连不《论语》都没办法雕完吧?”
赵顼回答道:“孩儿哪能欺骗父皇,那王静辉今日白天就邀我到他的印书作坊里去看过,孩儿亲眼看到那印刷机关印书的速度,几十个伙计仅凭那部机关不到一天便可以排版印制上百部《论语》,价格十分低廉,现在汴都家境比较贫困的学子大都买他印制的书籍。”
赵曙听后虽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但他知道颍王赵顼的本性纯良,应该不会在这个事情上骗自己:“这个王静辉倒是个奇人了?这件事就交给皇儿你去办吧,从国史馆中挑选两个人到你那里去帮忙。顺便你告诉那个王静辉,如果此事办好了,朕不仅给他重赏,而且今后还会将《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籍交给他来印制!至于刊印好的书册,你和国史馆等一起商量一下,确定能购进多少套。”
赵顼说道:“父皇,孩儿还有一事没有和您说,我和王静辉交往,他可并不知道我是皇家中人,我是冒充朝中大臣之子来和他交往的,此事孩儿做的有些荒唐了,还请父皇恕罪!不过此人胸罗万机倒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诗词做的好这当然不必再说,连皇妹读过他的的诗词后都说当今除了苏子瞻,其他人都没办法和他相提并论;难得他一手好医术还心怀百姓,城西贫苦人家没有少受此人的恩惠,连孩儿吃了他所赠的药物后,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不仅如此,此人还擅长治国之术,我常到他那里和他讨论,他言论新颖,立意颇深,让我颇得益处,我这里还有他几篇策论,虽然与天下士子有所不同,但也让人不得不信服。”
英宗赵曙听了赵顼对王静辉的夸奖后,也不禁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你隐藏身世和他交往是有点荒唐,不过这也没有什么,毕竟皇家中人和民间交往,他们总是不会说实话的,你这样做也没有什么错。刚才你说此人擅长治国之术是什么意思?你把他写策论拿来让我看看,他是否真的有这份才学?”
赵顼从书案上把王静辉交给他的那几份策论找出来,交给英宗赵曙过目,还在一旁说道:“此人言论与天下众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也曾因此嘱咐我不要把这些策论散发出去,以免遭人误解,但孩儿观此人所写的文章后,感到虽然言词观点虽剑走偏风,但经过他详加解释后,也让人无可辩驳。”
英宗赵曙从儿子手中接过王静辉的写的策论后便在一旁仔细的看着,当他第一次读王静辉写的策论的时候和他儿子一样,策论的内容和观点对他们来说是急剧冲击力的。王静辉这个无耻的抄袭者所写的策论无疑是综合了一千多年后现代人对古人或是事件的综合评价,在这方面是赵曙父子和这个时代的古人所完全不能和他相提并论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不能理解这种观点,虽然它在现在这个时代下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无论在那个朝代都会有一些实用为上的现实主义者。
英宗赵曙便是这些现实主义者当中的一员,与儿子赵顼现在还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不同的是,赵曙的经历让他与儿子是完全两种人了。尽管他刚刚亲政不过几个月而已,在执政方面并不比儿子高明多少,但他在继位、亲政成为这个帝国皇帝之前,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远高于儿子,这是赵顼现在所不能感受到的,那来自慈寿宫里那个老太太的压力。由于不同的经历,使得英宗赵曙对王静辉的策论的评价要远远高于儿子赵顼,因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这几个月的执政经验来看,王静辉所写的东西要比那些朝堂之上只会满嘴仁义道德的大臣们所讲述的正统原则要高明的多,更加实用和更好的可操作性。
其实王静辉在给赵顼写策论的时候很想把马基雅维列的《君王论》给搬过来的,但一想西方那种强盗主义哲学在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东方古国里百分之百的肯定不会得到认同,所以他结合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和时间为例子进行评论解说。实际内容上就是一部东方版本的《君王论》,把政治家之间的虚伪、妥协、选择等等技巧用比较温和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能够让这个时代的人最大限度的接受这些策论中的观点。
英宗赵曙在书桌前慢慢翻看这些策论,内心中却对王静辉的才华感到极度的震惊:儿子赵顼描述的这个仅仅二十岁的青年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些策论或是讲皇帝与臣子间的关系,或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个国家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或是讲商业、农业、军事……内容丰富的让赵曙感到十分惊奇,他亲政也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对于现在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清楚的,不过此时他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的地位,他是过继给仁宗皇帝的,此时他称自己的父亲濮王为皇考,这显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也许这个年轻人可能有办法解决这件事……”英宗赵曙心中默默的想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