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梦回1998盛夏 (贪杯的饺子)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贪杯的饺子
- 入库:04.13
听得【拾光文创】的股票开始回落,又见的一两位同样中签的股友也纷纷抛售,他也忍不住出手了。
【拾光文创】上市时的股价为3.3港元,到盘中高点时已经涨到了5.2港元。
而马老伯和同伴,赶在了5.1的价格把中签的股票全都成功套现,小赚了一笔。
原本见到【拾光文创】的股票又跌到了4块钱以内,马老伯和朋友们还沾沾自喜,庆幸自己抛的快。
这一次大涨后的抛售,马老伯自己就赚了一万多港元。
这笔横财可是他炒股这么多年,为数不多的好运气了。
可事情的走向却没有像马老伯和同伴预测的那样发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回落,【拾光文创】的股票又开始强势上涨。
截止到收盘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回了4.9元。
不过离马老伯的抛售价5.1仍然差了一点儿,所以他们还不以为意。
经过圣诞节这一天的休市,隔天港交所再次开市,而【拾光文创】的股票开盘就暴涨,再次一路飙升,直奔6块钱而去。
截止到收盘的时候,价格直接定在了6.3港元的位置。
到第二天,涨势依然如此,仿佛股民们对【拾光文创】这家公司盲目的看好,根本不讲道理一样。
这番神奇的操作,把马老伯直接看傻了。此时的他十分懊悔,为什么要听同伴们忽悠,急着抛售干什么。
要是持有到今天,岂不是又可以赚更多。
而且看【拾光文创】的上涨趋势,这股价还远没有涨到顶呢,说不定接下来几天还是一路上涨,直奔10元大关而去。
如果真是那样,当初中签投进去买股票的钱,岂不是要翻个三四倍?
所以马老伯就发出了不甘的呐喊,直呼股友不当人,忽悠他把股票给抛了。
“老马,算了,反正你也算赚了一笔,就当是落袋为安了。”一旁的朋友见状不由地劝道。
马老伯横眉冷对、怒目而视:“哼,就怪你,自己没中签,就一直劝我抛,要不是你,我现在还握着【拾光文创】的股票呢。
你个衰仔以后离我远一点,我再也不想看到了你了!”
说着气哄哄的马老伯就离开了交易大厅,他怕再看下去,自己心脏病都要发作。
毕竟眼看着原本可以属于自己的钱,却像煮熟的鸭子飞走了,那感觉别提有多心痛了。
像马老伯这样的股民,这几天可真不少。
股票涨涨跌跌,是股市的常态,也正因如此才让所有人都捉摸不透。
不少人或是胆小,或是没主意,提前就抛了【拾光文创】的股票,但更多的人却是在不断涌入,纷纷在抢购陆泽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连带着港股整个大盘都受此影响,各路股票都纷纷大涨,一路长虹。
如此踊跃交易的盛况,在互联网泡沫引起的股灾之后是第一次见到。就算放到股灾之前,都能排进前列。
当晚,各路媒体纷纷报道了港交所这一盛事。
有好事的媒体,尽然拿【拾光文创】公司这个始作俑者出来大书特书,大肆戏说了一番。
甚至有财经八卦节目,把这两天的港股大涨,和“丁蟹效应”联系在了一起,直接把陆泽称为了“丁蟹克星”。
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丁蟹效应”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
虽然当今社会财经理论并无客观的证据显示,丁蟹效应能左右到主流投资界的选择或偏好,但股民们偏偏就是这么迷信。
尤其是在香江这种风水术数、五行八卦横行的地方,大家就更是愿意相信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以陆泽如今在华夏商界的声望,加上第一家上市公司带起的股市长虹风潮,股民们纷纷认同了“陆泽效应”这个词。
于是乎,八卦小报们见状更是蹭起了热度,开始推波助澜。
“[丁蟹的克星,港股的福音],华夏之光陆泽为香江股市带来了新的希望。”
“请记住这个词[陆泽效应],以后但凡丁蟹那厮出来作妖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召唤陆泽,力克丁蟹。”
“陆泽一出,丁蟹当灭!香江股民再也不用匍匐在丁蟹那厮的阴影之下了。”
“前有李超人,现有陆大师,香江经济又有了新的代言人”
八卦这事儿,是人的本性使然,不分男女。
香江股民一边吃着八卦小报的各种胡扯的报道,一边兴冲冲地不对追高【拾光文创】的股价。
买不到的时候,就又会顺带着看看其它的股票,港股的势头越来越猛,竟然提前领先于全球股市,先一步复苏。
就连香江交易所董事会主席都公开发表声明,宣称陆泽安排旗下公司来港股上市,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香江的一众商业大佬也纷纷发声,表示愿意和陆泽一起,力挺港股强势复苏,率先走出全球股灾的泥潭,振兴香江经济。
这一下,陆泽的声望在香江直接拉满,隐隐已经和老一辈商业大佬并驾齐驱了。
虽然在财富上,陆泽还比不上香江这些老牌家族的底蕴和积累,但论起名气和声望,香江人民给与了他最大的支持。
起码再没有人拿陆泽的年纪说事儿,尤其在香江股民心里,以后陆泽的名字那就是股市行情大好的代名词。
亏得是陆泽自己并不看香江这些八卦小报,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和丁蟹相提并论,非尴尬死不可。
第739章 科技小巨头
“陆总,【拾光文创】股价连续暴涨,会不会有人故意在搞事情,咱们要不要做什么准备?”张懄担心地问道。
自从【拾光文创】上市之后,股价一路暴涨,现在都已经超过了10港元了。
按照10块多港元的股价,【拾光文创】的市值已经突破200亿大关了。要知道根据公司内部的预估,市值最多也就一百二三十亿而已。
这就意味着,股价已经完全脱离了公司的实际价值,俨然一副概念股的架势。
可【拾光文创】又不是互联网企业,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公司,干得分明就是一个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哪里是什么概念股啊。
所以张懄身为CFO,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可股价上涨,对公司来说总归是好事,多少老板羡慕都羡慕不来,所以这件事实在是让她很是矛盾,只能找陆泽拿主意。
陆泽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由得他去,暂时不用去理会股价。”
他是【拾光文创】的大股东,也是唯一的掌控者,他又不需要对什么股东和董事会交代,股价涨与落对他半毛钱影响都没有。
如今融资目的已经达成,当务之急是把资金投出去,扩大产线,丰富产品,让【拾光文创】进一步拓展才是。
只有这样做,那200多亿的市值就能坐实,到时候又哪用在意股价虚高的问题呢。
就算有人想搞【拾光文创】的股价,一时半会儿陆泽也不会去搭理。
且不说老王他们会帮忙盯着,就算是做空【拾光文创】,他也不会过多干预。
股价最终还是要和公司的业绩挂钩,交易市场的问题,对他来说并不影响大局。
因为【拾光文创】在上市前压根就没有融资过,陆泽的股份一点儿也没有被稀释,他对公司有着绝对的掌控权。
没有人可以利用二级市场的恶意收购,来威胁他对【拾光文创】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陆泽一点也没把这事儿放心上,股价高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除了【拾光文创】的上市,另外还有更开心的事情,让他的心情很是愉悦。
那就是【麒麟科技】这边儿,形势一片大好。
在剪影广告的全面覆盖下,iPrism二代和iPod二代的销量不断攀升,创造出的业绩比前一年要夸张好几倍。
不同地区的市场,产品表现完全不一样。
在亚太地区,iPrism二代要更畅销一些,而在欧美地区,iPod二代的表现竟然更胜一筹。
这也和当地的经济情况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有关,在欧美地区,对很多用户来说,咬咬牙买一个iPod二代,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出现这样的销售差异,也在情理之中。
据市场部统计,iPrism二代的销量,已经突破了500万部之多,而iPod二代的全球总销量,已经达到了330万部之巨。
这个销量看着夸张,但却是实打实肉眼可见的。
前世的乔帮主,都能在发布会后创造200多万部的销量,陆泽把产品做得比他还要优秀,把广告打得比他还要猛,有这个销售成绩就很合情合理了。
数字音乐时代来临,随身听产品市场被MP3这种产品所取代是时代的趋势。
别看iPrism和iPod销量夸张,真按量计算,接下来那些低价品牌才是真正能席卷全球市场的产品。
相似小说推荐
-
天下节度 (克里斯韦伯) 架空历史小说: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
-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起点VIP2023-01-01完结3.28万总推荐扑街导演程玉安回到2002年,他没想改变娱乐圈,只想赚点钱,过上老婆孩子热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