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好莱坞绘制 (我能个儿着呢)


  与其他初来洛杉矶的新人不同,他本身就是一个已经拍摄过电影的导演,有些事情看的相当明白,凭借自己现在的面子,恐怕还没有打断那位好来坞大人物睡眠,临时起床见自己。
  在心里默默地考虑着见面后的说辞,克里斯托弗-诺兰端起咖啡喝了一口,随手翻开了一张报纸。
  “细数过往那些被奥斯卡抛弃的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也是其中最可惜的那一档。
  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举办前,学院大肆宣布,今年他们会进行年轻化的改革,而我们看到的,就是年轻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当选本届奥斯卡影后。这也许就是学院核心成员们,自认为的年轻化改革!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学院核心成员的组成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依旧保持着老派的作风,甚至,这些把持学院的核心成员们,还沉醉在所谓的“黄金年代”中,依旧不肯正视时代的发展。
  就是因为《莎翁情史》的影片风格,更符合他们幻想中的“黄金年代”,这部片子就能压倒一切,收获6项奥斯卡重量级大奖?如果说年轻化改革是这样的,那么,影迷一定不会接受学院的说辞。
  很多人恐怕都在疑惑,为什么学院会视《拯救大兵瑞恩》的优点不见,将所有重量级的认可,全都给到一部小众传记影片上。通过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表现,不难发现,学院并没有进行所谓的年轻化改革,反而愈加表现的保守、老旧……”
  看着手中的《纽约客》,克里斯托弗-诺兰摇了摇头,很明显,在奥斯卡结束的第二天,这份行销全北美的主流报纸,正在堂而皇之的为《拯救大兵瑞恩》抱屈。
  甚至他都能想象的出来,今天的大部分媒体,主题就是为《拯救大兵瑞恩》抱屈。
  “评委们难道真的看不见吗?汤姆-汉克斯的表演深入灵魂,伟大的演技完全不是那个意大利导演可以比的。还是说学院为了搞所谓的平衡政策,彻底无视了伟大演员为之做出的努力?”
  “据相关数据统计公司调查,全北美现存的学院成员,六十岁以上的就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恐怕才是《莎翁情史》成为大赢家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恐怕会有导演或制片人,铤而走险的直接拍摄“黑白默片”来冲奖,毕竟,这才更靠近老年评委们的口味不是?”
  “公关游说团队的伟大胜利,本届奥斯卡……”
  让克里斯托弗-诺兰没想到的是,他接连拿起几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芝加哥太阳报》,《电影》,《娱乐》,甚至就连《华盛顿邮报》上面,统一都充斥着对本届奥斯卡的不满声音。
  很显然,相比奥斯卡举办之前的热度来说,结束后的争议性,反而在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而很讽刺的是,奥斯卡举办前学院宣传要进行年轻化改革,结束以后,媒体却默契的,统一将矛头对准了学院的“守旧”和“保守”。
  “不好意思,我这段时间的工作太忙了。”
  正当克里斯托弗-诺兰,看着手中的报纸出神时,韦恩从楼梯上走了下来。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后,耸耸肩说道:“你知道的,这是我难得能睡懒觉的时光。”
  “早上好,格林伯格先生。”
  急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克里斯托弗-诺兰客气的打着招呼。“是我来早了。”
  他很聪明,即使看到了从楼上下来的两位好来坞女星,也刻意忍着没有乱看,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身边的男人,直接忽略了那两位向餐厅走去的女人。
  没错,主流报纸上面,全都是对于昨晚那场颁奖典礼的议论声。可他也没有忽略,只要与娱乐沾边的报纸上,也都贴着一张韦恩搂着两位好来坞女星,弯腰钻进汽车的照片。
  “报纸上,肯定是对奥斯卡的争议声音占据了主流吧?”
  扫了一眼茶几上的报纸,韦恩没有拿起来观看,他一边向管家海拉招招手,指了指茶几上的咖啡杯,一边随口与这位伦敦导演闲聊。
  “争议很大。”克里斯托弗-诺兰点点头。
  从茶几上摸出一支香烟点燃,韦恩用力嘬了一大口,笑着摇了摇头。“时间长了,嗯,多经历过几届奥斯卡,你就会习惯了。”
  媒体总是这样的,千万别看他们的议论声占据了主流,可实际上他们自己比谁都清楚,任由他们怎么报道,不光改变不了已经结束的颁奖典礼,也照样改变不了接下来每年一届的颁奖典礼。
  说白了,媒体的嗅觉就是话题热度。过往许多年的奥斯卡,分蛋糕的意味浓郁时,就比如那些没有一部影片,能够拿到四座以上小金人的时候,媒体上是一片批评声,批评的主题就是分蛋糕。
  可当今年的第71届奥斯卡结束,出现某一部影片拿到多个大奖时,他们争论声依旧不绝,只是换成了其他能引起热度的话题罢了。
  所以说,别管学院采用的是分猪肉的方式,还是采用的一家独大的方式,全都不可能做到让媒体们静默。
  有讨论才有热度,这里面有着很大的默契度,媒体,奥斯卡上的失败者,学院,可以说所有人都在这个默契当中,存在着若隐若现的影子。
  “媒体们从不关心谁是奥斯卡大赢家,他们唯一关心的东西,就是能不能找到可以炒作的话题。”
  吐出一大团青烟,韦恩满脸鄙夷的撇撇嘴,毫不客气的说道:“前提是能吸引眼球,这些所谓代表群众发声的媒体们,就会向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围上来。只要读着愿意看,他们前脚刚把获奖者夸成一朵花,后脚又会狠狠的将这朵花踩进粪坑里。”
  克里斯托弗-诺兰耸耸肩,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这算是他来到好来坞以来,第一次有人当面戳穿了媒体的本质。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拯救大兵瑞恩》,这几个名词,天然就不缺少关注度,他们在全北美乃至全球,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出现抱屈的声音才正常。”
  扫了一眼摊开的报纸,韦恩随口说道:“看着吧,最多一周时间以内,类似的声音就会消失不见。”
  之所以他会这样说,就是因为太了解这些炒作话的本质了。说白了,这就是几方默契出现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每年都会出现类似的鸣不平声音,其实说穿了,一面这是在对公众赢得同情分,一面也是在提醒学院,自己这次受了委屈。对于那些有意奥斯卡的人来说,这个方法是必须的。
  媒体需要热度,学院也需要公众对于奥斯卡的讨论度,失意者需要同情分,所以说,只要媒体上的报道,不出现类似丑闻那样的失控,大概率会很快结束。
  “我对你有过一些了解,这也是我约你来庄园谈谈的原因。”
  简单的闲聊过后,韦恩叼着烟,放松的靠在沙发上,双眼看着身边的英国人。“一次偶然,我看到过一部叫做《追随》的片子,我记得导演就叫做诺兰。”
  “是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脸上,瞬间露出了一丝喜色,他点点头,解释道:“那部《追随》,拍摄只花费了6000美元,今年被一家好来坞小公司发行到了北美。”
  与新手导演不同,克里斯托弗-诺兰十分清楚,好来坞压根就从没把电影艺术,当成放到桌面上讨论的主题。
  想要打动投资人的唯一方式,就是证明自己的项目,能够不让对方赔钱,甚至能够让对方赚到钱。毫无疑问,这部叫做《追随》的片子,制片成本只有区区6000美元,只要被发行了,那就不可能会赔钱。
  “不错的剧本。”
  翻看着对方带来的剧本,韦恩眼中的欣赏丝毫没有掩饰。手中这个叫做《记忆碎片》的电影剧本,完全没有所谓的创新性和特殊性,故事套路十分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老套的推理悬疑故事。
  而让他感觉更喜欢的,是一份附加在剧本背后,简单的项目计划书。只是随意翻了翻,就能看到上面明确的标注出来了拍摄时间、地点、开支,拍摄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等等。
  每一个能够在好来坞走向成功的导演,必然是一个找钱的大师,通过手中简单的剧本和计划书,韦恩就敢肯定,身边的这家伙,即使在自己这里得不到投资,也肯定能打动其他人。
  因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十分不错。
  “格林伯格先生,这个项目想要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大概需要500万美元。”见对方的脸上带着欣赏,克里斯托弗-诺兰赶紧趁热打铁。“在演员的选择上,如果不邀请成名演员,那么成本可以节省一部分,但是其他地方,很难在挤出来资金空间……”
  “我喜欢你的风格。”
  放下手中的剧本,韦恩稍稍考虑了一下,打断了对方的话,直接说道:“我可以给你三个选择。”
  说着,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我旗下的电影工作室投资这个项目,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个项目只要拍摄完能达到剧本中的效果,那么它就肯定会被送进影院,并且影片发行,会交给华纳兄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