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北方的都问这是土坑还是水坑,南方的不直接就问是谁传下来的。”
“基本上目前能捡到的文物也只有这三个来历。”
天都顽主说完,宝友们直呼学到了。
这种小知识他们还真的不知道。
感慨完,重新看向直播间问起刚刚说的神袍戏衣,旗锣伞扇。
“顽主宝友,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啊?”
“当铺八不收。”
天都顽主转着手中扳指淡淡开口。
“神袍戏衣,旗锣伞扇,不收!”
“这规矩是为了防止有人拿死人的东西或者从庙观里偷东西过来典当,还有就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
“这规矩后来传开,古玩行也基本是这个态度。”
“那这么说,宁大师不是自己坏了规矩?”
“婉容皇后的寿衣,不就是死人的衣服,这不是也收了?”
天都顽主看着问题傻眼了。
他是真不知道宝友还有这么刁钻的角度。
可偏偏这个问题还真的没法说,宁大师亲自收的东西,他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直播间内,宁帆看到这个话题淡淡道。
“宝友,这说的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婉容皇后那件连身都没上过,自然不算在内。”
“而且这个规矩,顽主宝友也没有说透。”
“神袍戏服,旗罗伞扇,这里面也不乏有精品东西,只是当年的当铺不敢收而已。”
“比如死人身上盖的衣服,”
“一般人死了,衣服自然没人收,可是要是皇族那就不一样。”
“金缕玉衣、陀罗尼经被、衔口玉、闭气塞……”
“随便一个东西都是不世之宝,他们不敢收也只是因为这东西收到后会出大问题。”
“这是什么原因?”
宝友们有些不太懂。
宁帆轻轻开口。
“古代这些东西都是王公贵族专享,甚至可以具体到只有皇帝及身边最亲近的皇族才有资格拥有。”
“这些东西也基本都在皇陵里面。”
“能够弄出来这些东西也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敢盗挖皇陵的人。”
“这种人无论在什么朝代都是要被处死的。”
“这……难道挖前朝的皇陵都不行么?”
“当然。”
宁帆说完宝友们都惊呆了。
他们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事情,居然连前朝的都不能挖,凭什么啊?
“很简单!”
“对古代的皇帝来说,和前朝的恩怨在登基之后就没有,毕竟那已经是过去式,一般会发公告昭告天下。”
“内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前朝暴虐失德,本朝应运而生。”
“之后又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老一套。”
“至于前朝皇族的陵墓,大家多少留一些面子,免得被后人在史书上批评一句暴虐掘坟。”
“对他们来说,前朝皇陵里面的宝贝并不重要,想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挖开来取。”
“但是凭借这个获得民众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们仔细看夏国历史就会发现正儿八经的朝代对前朝的皇陵都是持保护态度的,不仅不会挖掘,甚至还会专门安排人驻守保护。”
“这就是所谓的皇帝的默契。”
“而皇陵盗墓者就是一个另类,为了求财,根本不顾及这些事情。”
“只要有机会,不管是什么朝代的皇陵都要盗了宝贝出来。”
“这就让古代皇帝们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现在他能盗前朝的皇陵,以后是不是也要盗本朝的皇陵?”
“既然这样,抓了杀了就好,以绝后患。”
听到这话,宝友们再次陷入沉思。
既然可能发生,为了预防,就直接斩草除根。
这行为也太……太暴力了吧?
可是他们又想不出任何其它话来。
毕竟古代皇帝杀人,也不需要讲什么法律。
只能悻悻咽了口水继续听讲。
“所以,古代说这几样不收,还有一个初衷就是为了避免麻烦。”
“到了现在,是没有这个担忧了,只要这东西不是什么盗挖出来的,来路正经传承有序,也没有什么不能收的。”
“比如八不收里还有伞扇这种当时的日用品。”
“可是如果现在有一个象牙伞,再来一张唐伯虎的扇面,你们收还是不收?”
“收!这肯定收啊!”
宝友们不等宁帆再说直接抢了起来。
“这就是了。”
宁帆说完,不再解释。
重新看向宝友拿出来的罐子。
“规矩我讲了,来历,你说还是不说?”
“说!我说!”
“老板您是这个!”
男人比出一个大拇指,说起这个罐子的来历。
第六十八章 三国谷仓罐,几个博物馆抢疯了
男人开口说着,众人都听了个真切。
原来是男人家里面打井,运土方运出来的。
“当时我看到这个就知道是个老东西,没敢声张,偷偷藏起来,一直到晚上才去取过来的。”
“宁大师,我没有说谎,您看看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怎么来看东西的都是要问价格?”
宝友们都有些好奇。
宁帆却没有一点意外,都是来这里捡漏的宝友,不问钱难道问历史意义么?
还没开口,就听到男人继续说起来。
“宁大师。”
“我就想买个房子再付了彩礼钱娶个媳妇,以后靠存款养老,能够么?”
这话说出来,宝友们都一愣。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愿望还真的是很朴素了。
朴素宝友的朴素生活啊。
只是宝友们看着东西还是有些不确定。
“宝友,这可不兴说价格啊!”
“宁大师,这东西应该不能估价了吧?”
“嗯,你们说的差不多。”
“这个东西是三国的。”
什么?
男人听到话慌了神,身子一晃差点把桌上的罐子都撞翻过去。
“这……怎么可能是三国的!”
宝友们也都诧异起来。
他们看着这个东西本来以为最高也就是到明清,连元代都没想过。
现在听到三国时期都懵了。
纷纷询问宁帆这个是怎么看出来的。
宁帆指着瓶子,淡定开口。
“这东西是三国时期典型的殉葬瓷器,叫做谷仓罐,又叫魂瓶或者魂亭。是从汉代五联罐发展而来的。”
“现在的姑苏博物馆就有一件汉代的五联罐,你们可以调出图片看看。”
众人听到话,找出宁帆说的图片看起来。
只一眼就挪不开眼睛。
这博物馆里的黑色原瓷五联罐和宝友拿来的这个,从器型上来说还真的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除了罐体上面的形状有所不同,其它部分几乎是复制的。
宁帆继续开口。
“这种五联罐,在江南地区发现的最多,而且尤其以吴国晚期墓葬中发现的最为精美。”
“因为古人认为人死后是要去往地下世界,而那里的生活和活着基本一样。”
“这个五联罐最早就是用来贮藏五谷的东西,中间的瓶子就是主人灵魂的居所,所以被叫做魂瓶。”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简单的毛坯房就不能满足当时的富贵人家死后的居住需求。”
“所以就有了更加豪华的住所,也就是这种谷仓罐。”
“上中下分层,像别墅一样。分别堆塑着人物、鸟雀、走兽、亭阙和佛像,有保佑家中六畜兴旺,开枝散叶的含义。”
“而且当时越有钱的人,做的谷仓罐越好!”
“现在夏国还有不少地方保留着老人走了之后有人端火盆的习俗。”
“但是三国时候,江南吴地的人是不端火盆,都是端着魂瓶的。”
“一杆经幡前面招,孝子贤孙后面哭,领头一人端魂瓶,三层楼台装五谷。”
“好家伙!”
宝友们听着话都忘了该怎么评价这个事。
他们还以为住房危机是现在才有的。
没想到早个一千多年的老祖宗就开始考虑了。
果然夏国传统焦虑只有两个。
住哪,吃什么。
宝友们惊叹之后,宁帆继续开口。
“按照三国时候的情况,家庭条件越好,谷仓罐的雕刻越细致。”
“宝友这个,目测也就是中等家庭的样子。”
“民间的,没什么纪念意义,如果要开展大规模考古的话,东西还是不少的。”
“真的要问钱的话,五百到两千不等吧。”
“什么?”
宝友们听着话都愣在原地。
“宁大师,你这个不厚道了啊!”
“这东西怎么才两千块?你是不是少说了个万字?”
“对啊对啊!好歹是个三国时候的东西,要是明清的这个价格还差不多。”
“不,你们错了,明清的反而能高一些。”
宁帆说完,宝友们彻底不明白了。
这是什么世道?
怎么三国的东西还不如明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