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华娱1997 (胖一点)


  但虽是如此,他们也没想到这个活动会火遍全球。
  起先在国内,这个活动在繁星资源的宣传造势之下,很快就有了声势,应者如云,很快每天的上传视频数就从几万变成了十几万,而后是几十万。
  12月18号举办的活动,22号全网平台上传视频数量就超过了100+。
  《少年》+【最喜欢的曹轩歌曲】视频,为歌曲和专辑自发造势。
  在最开始,这个活动虽然是中国曹轩粉丝团官方运作,但实际上背后有繁星的影子。
  这也很正常,之前就说过,很多曹轩乃至繁星艺人的官方粉丝团背后都有繁星的参与和运作,甚至是直接管理。
  像这种组织应援活动,繁星肯定不可能干看着,甚至不少企划和活动安排都是繁星内部做的,还帮着在企鹅和繁星系媒体渠道做了宣传。
  这次也是一样,由繁星曹轩团队和粉丝团的一些大粉联合制定。
  以前也有类似的活动,不过这次算是沾
  上曹轩退隐的光,声势搞的更大。
  但虽是如此,他们也没想到这个活动会火遍全球。
  起先在国内,这个活动在繁星资源的宣传造势之下,很快就有了声势,应者如云,很快每天的上传视频数就从几万变成了十几万,而后是几十万。
  12月18号举办的活动,22号全网平台上传视频数量就超过了100万+。
  这个数据已经大大满足了繁星之前的宣传计划,但没想着这只是个开始。
  因为国内互联网的偌大声势,引得其他国家的媒体也一个劲的跟着报道。
  其实这个活动,繁星也联系了其他国家的粉丝团参与。
  不过毕竟《少年》是华语歌,所以主战场在国内,其他国家粉丝团就是安排了一些铁粉摇旗呐喊,并没有弄太大声势。
  结果不曾想媒体这么一造势,许多国外粉丝觉得这个活动挺好的,另外还有一点跟风的意思,也纷纷拍摄上传在自家互联网上。
  原本只是日韩等东亚国家,结果很快传遍了亚洲,然后又通过外网输送到欧美。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其中很多人就是跟风凑热闹,就像后来抖音火什么视频,一大群人跟风拍摄。
  但同样的也有大量的曹轩粉丝是真心实意参加,很多国外歌迷拗口学着《少年》的中文歌词,为曹轩的最后一张专辑贡献力量。
  是不是曹轩的粉丝其实很好区分,《少年》中文可能唱不好,但后面自己最喜欢的曹轩歌曲肯定唱的熟练悦耳的多。
  能够熟练悦耳的唱出曹轩的歌曲,就算不是粉丝,也颇有好感度。
  《少年》在外网的突然火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一个个老外费劲的唱着《少年》的视频也由外网传回国内,网友们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深深为曹轩的国际影响力所震撼。
  截止到12月底,全球参加这个活动的视频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并且这个数量还在飞速上涨。
  借着这股东风,《少年》也成红透全球。
  在世界范围内登上了四十多个国家的排行榜单,其中包括公告牌单曲百强榜,最高位列第二十四名。
  曹轩在公告牌里大杀四方,冠军都拿了几十周,但还是第一次有华语歌位列其中。
  固然,这其中有很大的意外性和特殊原因,也足够让曹轩高兴和国内媒体疯狂鼓噪兴奋了。
  华语之光的头衔嗷嗷往《少年》头上砸!
  原本就有噱头和特殊光环的《少年》,又多了无数滤镜,或许质量上在曹轩的歌曲里不算第一序列,但影响力绝对是最大的歌曲之一。
  在这个当间,曹轩的另外两首打榜歌曲《消愁》和《LoveisGone》也陆续上线。
  借着《少年》的东风,声势浩大,前者成为仅次于国内的歌曲,后者首周出现在公告牌前二十名。门
  而曹轩的专辑预售数量,也在12月末专辑发售前,积累到了惊人的400万张。
  400万张!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时下场面市场困顿的情况下,很多国际当红歌手整张专辑的销量数据大概也就这么多,然而这仅仅只是曹轩的预售数量。
  微博某位知名营销号少见的进行了拉踩!
  今年某九解约回国,同队队友黄子涛、鹿寒几人也选择回国发展,号称归国四子,人气火热,剑指顶流。
  一帮粉丝也跟着咋咋呼呼,颇有曹周已老,新人当立的架势,
  但此番算是告诉所有人一个乖,曹轩就是曹轩,他只要一天还在娱乐圈,其他人自动一档。
  其他艺人所谓的天花板是
  只能到那个地方,而曹轩的天花板是他自己。
  此番言论被很多网友深以为然,顺便嘲讽一下这两年有些蹦哒的新粉,只有曹轩得知后哭笑不得。
  自己出道快二十年,现在竟然还被拿来打压后辈,这不是欺负新人嘛。
  什么,里面有被判了13年的「国际友人」,
  那没事了........


第703章 什么,淘宝和京东被卖断货了!
  2014年12月31日,也正好是冬二久,曹轩的专辑在这天全球发售。京城,卓越书店
  老徐头溜达着从早点铺出来,慢悠悠的来到自己店前,拉开了卷帘门,店里安了暖气,虽然有点闷,但却是暖洋洋的。
  敞开门透了透风,老徐头烧了一壶水,然后泡上茶,悠哉悠哉的坐在柜台后看电视。
  朱亚闻和周公子联袂出演的《红高粱》。
  这部电视剧也算是舍了血本,请来了周公子,一个人的片酬就花了4000万。
  就这,还不算原著作者莫言的版权费和导演郑小龙的导演费。
  要知道,莫言前两年刚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甚至说这个电视剧一定程度上就是蹭人家的热度,版权自然不便宜,据说要了1000万。
  郑小龙,也是前几年超级爆款《甄嬛传》的导演,是电视剧领域最具号召力的导演之一,这次又有和周公子再次合作的噱头,传闻也拿了1000万导演费。
  郑小龙,也是前几年超级爆款《甄嬛传》的导演,是电视剧领域最具号召力的导演之一,这次又有和周公子再次合作的噱头,传闻也拿了1000万导演费。
  单单这三项支出就高达6000万,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估摸着没有2亿,也差不了多少。
  这部几乎不计成本的电视剧,取得的收视率还算不错,但也没有到火出圈的地步。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红高粱》这部剧让朱亚闻大红了一波。其实之前朱亚闻也不算差,《闯关东》成名,一直出演主角。
  如果多数都是那种民国主旋律或者是年代剧,形象定位有所圈定,也一直走不上流量主流的路子,知名度不低,但人气平平。
  而这次不管是和周公子搭戏,还是出演莫言作品,都让他本身获得了不小的曝光。
  背后的经纪公司也抓住机会,借着余占鳌这个颇具魅力的角色,以及朱亚闻之前的硬汉路线,给他营造了一个「行走的荷尔蒙」人设。
  还别说,在时下花美男小鲜肉盛行的时代,硬汉风虽然算是逆流而上,但也未尝不是另辟蹊径。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那种白嫩阴柔的小帅哥,硬汉风的市场并不小。
  人设立住了,朱亚闻不缺饭吃,而且等这股小鲜肉的热度过去,观众主流审美趋势变化,现在的劣势就会变成优势。
  世界包罗万象,局势变化莫测。
  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副属于自己的牌,就看怎么都能打好了。
  毫无疑问,朱亚闻遇上一个极为专业优秀的团队,把手里并不算好的牌打的头头是道,替他捋清了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
  老徐头都挺喜欢看这个电视剧,特别是高粱地戏份,让他能生起几分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正看得高兴,两个年轻人探头探脑的进来,同他打了个招呼。「老板,听说你这里卖专辑?」
  「卖,要谁的。」
  老徐头点点头,淡然起身把两人引到书店左侧靠墙的架子前。
  与店内的其它书架不同,左侧靠墙的两个架子没有放书,而是满满当当的都是音乐专辑和电影电视剧的光盘,最上层的格子甚至还有磁带和黑胶唱片。
  如果有懂行的甚至能认出来,架子里很多都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经典唱片。
  这其实并不奇怪,卓越书店的前身就是卓越音像店,90年代就是主营音像制品。
  后来随着唱片市场没落和互联网崛起,音像店几乎没了活路,老徐头勉力维持了多年,最终还是在2011年正式改行。
  即便是书店,其实生意
  也一般,主要营收还是以学生课外习题和/漫画售卖租赁为主。
  好在店铺早年被他买下,没有房租这个重大支出,生意不好,却也不至于赔本。
  老徐头也没指着这个店赚钱,他老伴前些年去世,儿子也搬了出去,他自己在家里没意思,故意给自己找点事做,顺便挣点嚼谷,不连累儿孙就行。
  也正因为如此,老徐头愣是在经营书店之余,还保留了音像制品的业务。
  如果说书店还能多少赚点,这个就是彻彻底底的鸡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