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出现的问题就是抢蛋糕、谁能抢下更大的份额就意味着别人的份额下降,整个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内卷化的存量博弈的竞争中,所以就可能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全球格局正在悄然转变,我看到的迹象是逆全球化正在抬头,并且逐渐有走趋势的苗头,这是大的环境背景。”
村支书和陆鸣的父亲逐渐发现越来越听不懂了,索性便找了个由头先闪了。
……
第120章【陆鸣的建议】
屋内客厅,陆鸣和冯书记等县领导班子继续相谈着。
陆鸣:“其实抢年轻人这个事情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因为全国老龄化趋势在加速,年轻人越来越少,你把别的地方的年轻人抢过来就意味着别的地方会衰落。”
冯书记不由得搭话道:“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问题是抢人是要付出成本的,这笔账划不划算呢?我县去年的GDP总量不足50亿元,抢人才的花费的额外代价可能让财政支出不堪重负啊,真的划算吗?”
陆鸣笑道:“当然划算,比如说咱们县出生了1万个孩子,里面最优秀的100个孩子被宁州市吸引走了,那其实整个1万人的主要价值,最为值钱的东西就流失掉了,所以抢人政策是比较残酷的竞争手段,成本是由家乡来承担的。”
“比如刚刚说的那100个孩子,他的成长、教育是由启县来承担,但孩子长大去了宁州市不回来了,那么他长大之后,他的消费、工作、创造所带来的现金流、税收、资产价格的上涨等等都是贡献到流入地宁州市,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启县要发展要用坚定的政策留人还要从邻县抢人。”
这时,冯书记说道:“问题是,我抢了别的地方的年轻人也是有很大代价的啊,我将来要承担他们的医疗保障、养老、建设大量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等,不然怎么留得住人啊?他们将来生孩子,我还要建学校等等,这些都会反映到公共财政负担上。”
冯书记补充道:“而招商引资,我只要吸引了资本顺利落地,和企业家躺好税收比例,虽然在政策上给该企业优惠了,但财政税收是增加的。”
其它几位在场的领导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怎么看都是抢资本比抢人才更划算。
安亦柔给几位领导空空的杯子到了半满的茶水,然后坐在陆鸣的旁边像个好学生一样,安安静静的聆听并学习与思考。
听到冯书记这么一说,陆鸣微笑的:“怎么讲呢,地方都想要加杠杆都想发债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公共预算支出,发债的目的其实就是要现金流,把本息还款推到五年十年后甚至更久的将来,就是把收入现金流拿到现在先用,把代价放在将来偿还。”
“冯书记还有各位领导想过没有,如果把别的地方的年轻人弄过来,请问年轻人会生病吗?得了感冒会去医院吗?稍微扛一扛就好了,所以外地的年轻人在当地落户,从概率上讲他在未来三十年内用当地的医保、社保的支出是极少的,养老保障的支出也是将来时态,那几十年后的事情。”
“但是,一个年轻人从来到启县的第一天起就立马要消费吧?要工作吧?他带着女朋友看场电影,那块大屏幕的现金流增加了,去吃一餐饭当地的餐饮租金就增加了,所以流入的年轻人越多,当地的各种资产价格、现金流都会增加,以这些增加的价值去金融市场再融资就会获得更多的现金流。”
几位县领导们之前还一时间想不通,现在顿时犹如醍醐灌顶般,
冯书记当场精神大振,连忙说道:“陆鸣同志,那以启县目前的情况,如何让本地的年轻人留下乃至吸引外地年轻人流入呢?你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难怪能够成为千百亿量级的超级富豪,不无道理啊。
这下另外几位县领导开始越发上心了,开始还觉得陆鸣是随便说说糊弄他们,内心有点失望,在经过他这么简单的一番解构之后,立刻意识到抢人才的好处是肉眼看得见的,领导干部的理解还是十分迅速的,只是一时半会没有想通而已。
现在意识到了,当场就直接抓重点。
片刻过后,陆鸣沉声说道:“我认为,启县要吸引人才的总方针要围绕着‘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地、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商者有其利、能者有其用、学者有其为’这么几个方略出发,高度概括四个字就讲完了……以人为本!”
冯书记等人点了点头,陆鸣补充道:“具体上来讲,这个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因势利导,启县自身资源并不卓越,以农业为主,工商业并不发达,但经济要发展必定是要工商业的繁荣你才能提供就业。”
陆鸣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启县可以考虑这么一个方略,就是但凡年轻人不管他是大学毕业还是初中毕业,或者说小学都没毕业但只要他是个年轻人,到启县来买房,40万的一套房子首付15万,其中5万首付我地方给你出了。”
“账面上看十分慷慨了吧,但其实呢他为了买你的这套40万的房子,陆家村、李家村、张家村等等年轻人甚至外地年轻人的农村父母大半辈子攒了十几万的钱,是准备在村里盖个房子的钱拿出来,负债一二十年攒出这40万的钱买了启县的房子。”
“这40万中大约60%通过土地拍卖、后边各个环节的税收最终流入到地方的财政上,所以40×60%大约24万变成地方的了,只不过是让利5万,打了个折扣,仍然净赚19万,假如吸引了10万年轻人理论上就有190个亿的现金流了。”
“这还只是在房子上面,他还有各种消费的吧?创业吧?贷款吧?其中带来的现金流就更多了,到金融市场再融资那现金流就更加多了。”
冯书记等人直呼好家伙,这笔账算的简直了,怎么就没想到呢?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种战争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又何尝不是一场隐形的战争呢。”冯书记感慨万千。
这时,另一位县领导说道:“这种抢人方略,岂不是鼓励地方之间恶性竞争吗?”
陆鸣一听不禁反问道:“这个问题并不是从这里开始,难道此前就没有了吗?”
冯书记等人面面相觑,旋即看向陆鸣静待下文。
陆鸣旋即自问又自答:“现在不就是抢资本嘛,你这边给三减两免,他这边土地白给,你这边给税收优惠,他那边给水电减免,你这边干脆直接给他一把手办公室电话,有事直接打电话,一路给你开绿灯。”
冯书记等人一时间哑然,竟是无言以对,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的。
陆鸣补充道:“我的这种建议并不改变原来的竞争格局,但是改变了竞争的方式和重点,把原先用来补贴资本、出口的资金转化为补贴本地在地的年轻人,某种意义上来讲格局抬高了那么一点点,也就是之前的说,以人为本的总方略。”
末了,冯书记畅怀大笑的说道:“陆鸣同志这番话当真是金玉良言,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
第121章【问题不大】
启县的领导班子们越来越有兴致了,恨不得与之促膝长谈个三天三夜。
“陆鸣同志,还有一个核心问题,要留住年轻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吸引年轻人,核心还是就业问题,不是说给你在县里买个房,地方直接给5万或10个百分点的让利优惠就会买,在县城买房了,最大的因素还是考虑当地的就业问题。”冯书记如是说道。
此言算是直戳痛点。
这的确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退一步讲即便一位普通的打工一族,哪怕他真的在县城买房了,但县城给不了他需要的就业,那么他还是得出外地务工,那么他的消费、信贷、税收就都共享给流入地了,带来的资产价格增值也贡献给流入地城市了。
陆鸣思考了一会儿便说道:“就启县目前的情况,还是要靠商业地产来点火启动,进一步推动大力新建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盖房子了要水泥、钢材等产业相关上下游就能发展起来,就业需求就上来了,就能带动在地化的工业发展,工业起来了商业自然会发展,就业需求自然就上来了”
简而言之就是要修路、盖房子。
冯书记连连点头:“有道理,在理!”
陆鸣旋即补充道:“借助商业地产来发展需要注意一些潜在隐患,它可以作为地方经济腾飞的起跳板,但是不能形成依赖,否则就会引发跷跷板效应,当你大力发展商业地产推高房价的时候,助力在翻手之间就会成为阻力,年轻人承担不起房价就意味着吸引力的下降,当失去年轻人的时候,就是衰落的开始。”
“启县再怎么繁荣,一定是比不上一线城市的,所以地方的房价一定不能野蛮无序的膨胀,年轻人会考虑性价比的,当你的县城生活成本和一线二线城市接近甚至差不多的时候,我实在想不出年轻人选择留下的理由。”
冯书记连连点头,认真的询问道:“那么不依赖商业地产经济之后,又该如何维系县城经济的繁荣呢?”
陆鸣笑道:“前面的总方针就是答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启县的未来就不会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的,也肯定是长期持续迸发着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永远不要忽略年轻人的强大创造力,总的来讲就是‘地方来搭台,年轻人唱戏’,地方把这个舞台搭好、搭牢,大方向把舵好关,剩下的年轻人会给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