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爸妈那边……”
徐东连忙摇头道:“什么事都好商量,就这件事不行,说什么我都不会同意的。”
“你听我把话说完行不行,我没说让他们过来,只是如今口粮紧缺,我想给家里寄一些粮食。”杨丽娜干脆道。
就在上个星期,她才偷偷给娘家寄了一些吃食,只是份量不多,大约十几斤的样子。
今晚,她只是想把事情公开化而已,总瞒着也不是个事。
“寄粮食?”
徐东有些迟疑,按理说寄点粮食也说的过去,那边毕竟是老婆的亲身父母,但他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没错,你连张大妈家都送了不少东西,总不能到了我们家,你就一毛不拔吧?”
徐东犹豫道:“你想寄多少?”
“大米我是不想了,我想寄点玉米粉回去,每月三十斤,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杨丽娜不想刺激老公,自家玉米粉反正都是用来喂鸡的,再怎么说,人也比鸡尊贵吧!
“没问题。”徐东痛快答应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送粮食可以,以后还可以酌情多送一些,但人不能过来,我不想见到他们。”
“行了,都听你的!”
尽管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杨丽娜还是答应下来了,毕竟是自家父母有错在先,怨不了别人。
……
同一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瓷都,老杨家却是一片欢天喜地。
老杨夫妻俩一共育有两个子女,老大就是杨丽娜,老二是是男的,叫杨建邦,比杨丽娜小两岁。
当初为了给儿子筹钱买婚房,老俩口拉下脸皮,骗了女婿整整三十万块钱。
后来用这笔钱,加上家里的一点存款,夫妻俩替儿子在市里贷款买了房子,儿子顺利结婚,没过几年就生了一双儿女。
老实说,这笔钱花的很值,老俩口至今都没后悔过,至于女儿的婚事,后来不也好好的嘛!
本来事情就这样了,和亲家闹掰了就闹掰,大不了不相往来就是了,反正女婿一家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沾不了什么光。
可惜世事难料,谁能想到,当初那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女婿,居然发大财了不说,全家还搬到了燕京。
这消息是儿子带回来的,之前杨建邦去沪京出差,顺便去看了他姐姐。
结果到地方一看,房子居然换人了。
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杨建邦直接找到了亲家那边,最后从他们家大哥口中得知女婿一家,早就搬到燕京去了。
经过仔细询问,这才知道女婿一家发大财了,不仅在燕京买了大房子,还把亲家俩口子都接过了去。
每每想到这里,老俩口心里说不后悔是假的,但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没卵用。
眼下最重要的是修复关系。
于是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老杨俩口子隔三差五的就给女儿发消息、打电话,女儿虽然和他们闹翻了,但手机号码并没有更换。
一开始,女儿是拒绝接听电话的,发的信息也不回,但凡事最怕的就是坚持,经过老俩口好几个月不间断的努力,女儿终于愿意和他们说话了。
说起来,他们家虽然有些重男轻女,但夫妻俩对女儿还是不错的,从小到大也没委屈了她,这也是俩口子的底气所在。
从女儿口中,老俩口终于知道了女婿一家眼下的生活,原来女婿居然在燕京买了四合院,价值一个亿,妥妥的亿万富翁。
后来,杨母无意中透露出,想来燕京看望一下几个外孙,女儿倒是没有一口回绝,只是要说和女婿商量一下。
结果这一商量就没了下文,让老俩口心灰意冷了好一阵子。
再后来,国内旱情越来越严重。
老家农村是待不下去了,老杨夫妻俩只能去市里投奔儿子,好在儿子还算孝顺,没有发生狗血的剧情。
就是儿媳妇有些不情愿,经常拐弯抹角地说些难听的话,不想让儿子难做,老俩口通常都是能忍则忍。
一直到两个多月前,杨母在信件里抱怨家里的口粮不够吃,两个孩子都快瘦成麻杆了。
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就给他们寄过来了五斤玉米粉,还有一些晒干的蔬菜。
也是从这一天起,儿媳妇再也没说过一句嫌弃的话,偶尔还给老俩口买件衣服啥的。
夫妻俩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女儿带来的,因此和女儿的联系更频繁了,当前几乎是每个星期一封信。
欣慰的是,接下来的每隔十天半个月,女儿总会寄一些吃食给他们,有时候是玉米粉,有时候是大米。
这大大缓解了他们家的口粮短缺问题,一家人总算能吃上一口饱饭。
今天,他们又收到了女儿的包裹,东西是儿媳妇带回来的,柴涵刚好在邮局上班。
说起来,这份工作还是家里攒了三十斤粮食换回来的,虽然是临时工,但还算稳定,比私营企业好多了。
而且努力一下,也不是没有转正的可能。
“奶奶,快打开来看看。”大孙女杨舸在一旁催促道,其他人也是一脸期待。
包裹不算小,大概有两个背包那么大,杨母用剪刀剪开透明胶带,很快就打来了包裹。
首先是一袋的玉米粉,大概有六七斤,这个几乎是雷打不动;接下来还有两斤左右的干蔬菜;最后是一小袋的干虾,约莫一斤。
柴涵惊喜坏了:“这次居然还有虾子,大嫂真是太客气了。”
“哟喔,有虾子可以吃了。”六岁的杨舸欢呼道,恨不得现在就往嘴里塞一把虾子。
杨母也有些吃惊,她没想到女儿居然如此舍得,瓷都这边的物资很紧缺,除了春节那次,平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点荤腥。
第两百二十六章 爬长墙
因为柴涵下班时间很晚,老杨家的晚饭一般吃的也比较晚,吃早了不经饿,晚上反而睡不着。
杨母用干蔬菜和干虾,临时炖了一个蔬菜汤,两个孩子吃的津津有味,大人们也混了几口汤,感觉无比鲜美。
柴涵忍不住感慨道:“首都的生活果然好,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分到肉,大姐他们搬去燕京,看来是搬对了。”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杨建邦摇摇头,“我有同学,家里就是燕京的,他们家现在一样吃不饱饭。”
“大姐家那么有钱,跟一般人肯定不一样的。”柴涵反驳道。
“柴涵说的对,你姐夫家有钱,她公公你们知道吧,以前和我们一样,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
没想到居然开了大公司,手下管着一千多人呢!你姐夫混的也不差,现在在电力公司上班,听你姐说,现在都成什么大队长了。”
“当初,谁能想到啊?”杨母唏嘘道。
杨父有些沉默,彩礼的事,他才是“主谋”。
柴涵试探道:“爸、妈,不如我们过年的时候,去燕京看看大姐吧?”
杨建邦偷偷拉了一下媳妇,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要是能去,爸妈早去了,还用你说!
“看情况吧!”杨母敷衍道。
晚饭过后,杨建邦把媳妇拉进卧室里,家里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夫妻俩住次卧,父母带着两孩子住主卧。
“你干嘛?”
“以后,别在爸妈面前提去燕京的事了,这事姐夫不会同意的,你这么说只会让爸妈难堪。
如果爸妈真去了,到时候惹恼了我姐,万一她真的撒手不管了,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咱们家,你懂不懂?”
杨建邦解释道。
“姓徐的不会这么绝情吧?怎么说你姐都替他生了五个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你不懂,我姐夫这个人没别的缺点,就是特别爱记仇,他和他亲大哥都闹翻好多年了,现在都没缓解。”
柴涵苦笑道:“我就是想让咱们家生活好一点,这也有错吗?”
“咱们家现在能吃饱饭,已经比大部分人家都要好太多了,你还想怎么的?”
“呃,其实我想搬到沿海地区去,你说我们跟你姐开口借个首付,她会不会借?”
杨建邦疑惑道:“咱们没户口,怎么去沿海买房?”
“你忘了我家就是叁門县的,我们那边刚好靠海,等凑够了房子首付,咱们就假离婚。
到时候,我就带孩子们把户口转回去,接着咱们再复婚,有了户口,还怕买不到房吗?”
杨建邦听了有些心动,但一想到好几百万的首付,他就立马歇了心思。
“不行,就算我姐同意,我姐夫也肯定不会借钱的,你忘了咱们家这套房子是怎么来的吗?”
“咱们这次是借,又不是不还?”柴涵强调道。
“还?咱们拿什么还,光房贷就够咱们还一辈子了。”杨建邦摇摇头。
“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老婆,你就别折腾了,我觉得眼下生活挺好的,咱们好好过日子不行么?”
柴涵撇过脸去,夫妻俩不欢而散。
……
第二天,徐东一早就带着孩子们去了长墙景区,顺便还给小恩雅带了一份早餐。
张恩雅小朋友吃的很开心,拳头大的包子,小家伙一口气吃了六个,惊的乐乐一个劲地摸着对方的小肚子,生怕给胀破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寻宝从英伦开始 (子爵的青花瓷) 起点VIP2022-08-20完结业余的网络写手来到了一个平行的世界。这个世界整体和他上个世界区别并不大,但在很多...
-
这个医生很稳健 (公子骑猪) 起点VIP2022-10-14完结198.37万字 2.38万总推荐你是个父母因病早逝的孤儿。你是个没权无势工资2000+规培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