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寻宝从英伦开始 (子爵的青花瓷)


  他现在有些激动,因为之前的那次调查他并没有获得任何卡牌,毕竟这次调查的东西历史并不算悠久,所以这个箱子里的东西就是他这次全部的收获了。呵呵
  “我也很好奇,毕竟我也很好奇在那个古老的青铜时代中,遥远的东方会有什么有趣的东西?”贞德同样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这个箱子。
  对于她来说经过这段时间追随着梁恩在各处进行挖掘之后,她现在也对那些记录着各种各样历史的古董产生了兴趣。因此她也非常希望知道那些历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随着箱子被打开,放在中间的那个小箱子立刻吸引了梁恩注意力,随着箱子的盖被打开之后,一件青绿色的青铜器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我认识,这个东西应该是个酒爵吧。”看着梁恩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取出的那个青铜器,贞德有些兴奋的说道。“就是古代东方人用来喝酒的东西,类似于酒杯。”
  “啊,你说说对了一半。”看着这个三足的青铜器,梁恩看着贞德笑着说道,“这个东西的确是一个青铜爵,但并不是用来喝酒的。”
  很多人看到爵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和今天的酒杯一样,是用来喝饮料的容器,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爵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当做喝酒的容器。
  比如现在这个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你真的拿起它准备喝酒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不太适合做这件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正常人使用这个东西的时候会选择用右手持着酒爵将酒由流,也就是适合倒酒的那个青铜的u型槽倒进嘴里。
  不过这样的话只能喝到2/3的酒,因为如果继续倾斜酒爵的话,爵口上的两根立柱就会顶到人的眼睛。
  这个时候哪怕把头部竖起来的话也只能喝到五分之四的酒,要想把里面的酒全喝完,非得把头部后仰才可以。但那个时候两根立柱也会顶到人的脸上。
  如果再考虑一下那个时候要跪坐的话,想要喝干净里面的酒姿势就显得过于狼狈了,完全不符合那个年代的贵族们对礼的要求。
  所以可以说只要带有立柱的爵基本上都和饮酒无关,而出现贞德那种误解是因为历史上对于青铜器只提到了这个东西的名字,并没有说这些东西长什么样。
  所以等到宋代对着文物重新命名的时候因为时间过于久远的缘故并不是很准确,结果就这么以讹传讹流传下来了。
  爵就是如此,虽然这的确是饮酒器,但是现在被称作爵的文物有好几种不同的样子,至少现在找到的就有四种不同的造型,而这四种造型的爵未必就是古人所指的爵。
  “所以这个东西肯定不是用来喝酒的。”梁恩简单的比划了一下后对着贞德说道。“毕竟没有几个人愿意用一种耍杂技的姿势喝酒,尤其是在那种古代高档次宴会中。”
  “那你说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贞德仔细的看了看这个爵后说到,“这个尺寸的容器做其他的事情都不方便,如果不用去喝酒,还能做什么?”
  “那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梁恩笑了一下说到上次他跟那几位华夏专家学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这个时候刚好能够拿出来显摆一下。“比如一些和宗教有关的事情。”


第774章 意外发现
  很明显,爵的型制让它不适合作为饮酒器,但如果以酒为立足点向其他方向探究的话,会发现爵无论是用做滤酒还是温酒都不合适。
  温酒和滤酒在今天都属于不常见的做法,这是因为古代人的制酒技术不比如今,运用的是发酵的方式而不是蒸馏的方式,这种自然发酵酿酒难免酒糟和酒混在一起。
  甚至在更古老的时代, 比如说在古埃及或者是古苏美尔文明时代所制作的酒与其说是酒,还不如说是发酵过的浓稠麦粥。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喝酒的时候很多人叫吃酒,那可真的是吃酒,并不是古代的“吃”与现代的“喝”同意。
  古代的酒一般人喝的都是“浊酒”,因为里面参有制酒剩余的酒曲等物,当然了, 如果卫生工作做得不好, 里面有沙子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滤酒就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了,比如说用一些纺织品过滤掉酒里的杂质,而滤出来的酒就被称为清酒。
  往往只有比较好的酒才会过滤,而过滤从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酒水的制作成本并增加制作过程中的损耗,所以往往价格昂贵,李白诗歌中所说的金樽清酒斗十千就是这样的酒。
  至于温酒也和古代人的制作特别说有关于,古代酿造酒的方法很容易产生类似于甲醛或者甲醇一类的东西,加热有利于这些有害物质挥发。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于那些酿造酒来说加热以后味道反而更好一些,所以古代人们才愿意这么做。
  但是爵显然不是为了这两个用途制造的,因为它容积实在是太小了,无论是用它温酒还是滤酒都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现在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件实用器,而是一件古老的礼器。”梁恩对脸上流露出对知识渴求的贞德说道。“一种和觚一起用于裸礼的青铜器。”
  《说文》里有一句,爵“中有鬯酒”,所以想要破解爵的用途就必须要以鬯酒作为突破点, 而这种是什么酒你,郑玄注《周礼.鬯人》说:“鬯,酿柜为酒。”
  同时在《说文》称鬯酒“芬芳条畅以降神”,意思是说, 它是用来给神享用的。但问题是至少在这個世界上神不可能张开口喝酒。于是古人展开想象,创造了两种“喝法”。
  一种是直接流传到今天的一种做法,那就是就是把酒洒在地上;另一种主要是尽可能的挥发酒的香气。《礼记.郊特牲》记载:“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嗅)也。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为《尚书.君陈》作疏也说:“芬芳馨气,动于神明。”鬯酒的配料是郁金香草和黑黍。
  在进行裸礼的时候,会在爵的底部加小火慢烤,被火烤后,郁金香的酒味四散,正好给神闻一闻。这种闻的行为,叫作“歆”。
  爵里的酒,也会用于“灌地”礼一倒在铺在地上的茅草束上,这就是《礼记.郊特牲》里说的“周人尚臭(嗅),灌用鬯臭(嗅),郁合鬯,臭(嗅)阴达于渊泉”。
  也就是说,香气往上飘为“歆”,酒味往下倒为“裸”,一个祭祀, 等于天上地下的神或祖先都享受到了这份祭品, 而作为礼器的三足爵就是做这个的。
  至于真正用来喝酒的爵则是一种瓒形爵。根据郑玄注《周礼.典瑞》称:“于圭头为器, 可以挹鬯裸祭之,谓瓒。”
  在《考工记.玉人》里,郑玄又补充说:“瓒如盘,其柄用圭。”就是说,瓒的形状,前面像个圆形的盘子,后面有个手握的柄,一般是圭形,按今天说法可能像一个大号的汤勺。
  这两个东西看上去完全不一样,至于为什么被认为是同一个名字是因为在1976年宝鸡云塘出土的伯公父瓒。
  伯公父瓒的前面,是个敛口鼓腹的容器,容器下有外撇的圈足,后面有圭形的手柄,柄上铭文写道:“伯公父作金爵,用献用酌,用享用孝。”
  也就是说这个东西上边刻了一个铭文,自己把自己叫做爵,而这种东西的造型显然要比那些三足爵更有利于喝酒。
  只不过因为三足的爵传世品实在是太多的缘故,所以最终成为了爵的代表同时作为理器的一面逐渐被人忘记,而它是饮酒器的说法却在被沿用了下来。
  “至于这个爵很可能是属于某位诸侯的,至少从上边的花纹你样式上来看,只有诸侯一级才能拥有这些东西。”梁恩最后总结到。
  “至于这个东西的来历很有可能是博物馆,因为我在上边找到了一种给文物标号的油漆,而从油漆上来看这个东西很有可能至少在50年前就在博物馆里了。”
  “能看出曾经是哪个博物馆里的东西吗?”贞德看着青铜器上残留的白色油漆问道。
  “看不出来了,因为磨损的太厉害。”梁恩摇了摇头说到,“不过我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放到上次那些法国人捐的博物馆里展出比较合适。”
  因为之前曾经在接受葡萄酒庄的时候发现了一批法国教堂遗失的生物,并归还给了那些教堂,所以那些教堂也选择按照梁恩的要求给华夏交还了一批文物。
  因为那批文物数量不少而且其中有很多精品的缘故,所以华夏人接收到这批文物之后在位于长江口的明珠市博物馆边上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分馆。
  而出于对梁恩的感谢,这个博物馆里面有一个小型展厅就是专门为梁恩准备的,里面放了一些对于整个博物馆的记录以及对梁恩的感谢。
  所以梁恩觉得把这个看上去非常精致的青铜爵这回去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能够进一步的替自己扬名。
  毕竟梁恩的产业主要市场就在华夏,所以对他而言和华夏打好关系明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之前他因为双方之间的关系收获了大量的好处。
  仔细的检查完这个青铜爵之后,梁恩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同一批发现的东西上,不过和这个青铜爵相比其他东西绝对没有这么耀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