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李明柳搭了句腔:“那是因为不讲规矩的都被我们干掉了。”
众人再次大笑。
“不过话说回来,奶制品这个……一时半会我们还真的不能拿远芯那一套。”霍建宁笑这摇头,叹道:“毕竟这个行业……”
霍建宁没能说完。
但大家都明白……有些行业的创业者,确实,出生于草莽。
不像远芯这帮人。
而草莽中成长起来的创业者,相比之下,有时候确实路子要走得更激进一点,点子要多一点——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
“所以,为了避免秀才遇到兵,只要我们的主要目的,奶制品的安全没问题,那么就还是不做过多干涉好了。”霍建宁笑着建议着,然后望向苏远山。
他知道,山总这人……是有点那啥“道德”洁癖的,他就有点担心,山总介入奶制品行业不说,还要把远芯的规矩也搬过去……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苏远山含笑点头。
“但有一说一,如果他们真的干出了过分的事……那我可就不认了。”苏远山回头看了一眼段勇平——老段昨天和他打了赌的。
老段认为,那两家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苏远山则认为,那两家必定要掀风浪。
第989章 沪市之行
段勇平和苏远山的赌约很快便应验了。
很自然的,老段输了。
春节前夕,在过去几个月的风暴中从未发声的奶业协会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扭扭捏捏地发布了一篇公告。
在公告中,奶协协会深刻地反思了国内奶制品行业的各种规则的不统一以及恶意竞争、粗放增长等乱象之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奶业协会认为,这也是发生奶源污染的根本原因。因此,奶业协会在做出深刻检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在奶制品相关标准的定制,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对国产奶给予信心。
……
这篇公告,苏远山自然也看到了。
于是他便在office assistant上给老段发了俩字——“你看。”
老段回了个哈哈哈哈。
“但不得不说,这帮人的脸是真够厚。”
苏远山迅速敲下文字,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以为世人都是瞎子,不知道贪婪才是根源,还有脸定制标准——这个标准对比国际标准怎么样?”
老段很快回复:“不清楚,得问童恩文。”
“嗯……那就麻烦你跟进一下这事儿了,我要在春节前去沪市一趟。”
“是去见新老板?”
“嗯。”
关掉聊天窗口,苏远山闭上眼睛养了下神,随后嘴角露出了笑意。
奶制品行业……当然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事,如果没有接到上面的电话,他不介意亲自跟进,和那帮人较一下劲……
但领导的一通电话下来,让他顿时坐不住了。
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至,未曾偏移。
所以,他要去一趟沪市,以小半个地主的身份,去给球迷朋友接风洗尘。
……
第二天一早,苏远山便搭乘飞机前往沪市。
落地后十分钟不到,他便接到刚来沪市这边的领导的电话,让他如果没别的事就赶紧的,他现在忙得要死。
听到这边电话,苏远山哈哈大笑,直接让傅振华把司机换了下来,然后卡着超速的下限直奔市区。
见面后,两人都没多做寒暄,毕竟两人交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领导当初就任z省还专程来了省城取经,而苏远山也知无不言,推荐浙省利用身处长三角,又毗闽省,拥有小商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线上交易。
并且,他也不是只嘴上支持,而是对浙省的互联网产业,特别是线上交易网站给予了实打实的支持和号召,光是带一帮草堂会的兄弟们就去了那边好几趟。
如今几年过去,al已经崛起成了力压亚马逊的国内第一大电子商务公司,并依靠振华物流在全球的布局,沿着东南亚一路向西,朝着欧洲拓展业务。
“一头懵。”领导一摊手,一脸的无奈。
他在苏远山面前向来不绷着——毕竟早在十年前他就给苏远山吐槽说自己瞎忙。
“嗨,您谦虚啥呢……”苏远山看了一下四周,也笑着叹了口气:“额……确实也是,换谁来都懵。”
“哈哈,不过基本的还是要抓住,就是生产和发展不能乱。”领导望向苏远山:“你是半导体头子,沪市这边又有你们最值钱的生产企业……你肯定是时刻关注的,对吧?”
“嗯。”苏远山毫不犹豫地点头:“您知道的,远芯一直走的路都是技术至上……依靠领先的技术以及国内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来进行全球竞争……所以……”
领导含笑点头:“嗯,我明白,你们这样走就对了。不被外界因素干扰,一心发展,才是一个有理想,有突破精神的科技企业应该秉持的路线。”
苏远山便嘿嘿一笑:“所以我也真帮不了您什么忙,只能说让您放心,半导体这一块,或者说沪市科技圈这一块,肯定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那我就放心了。只要发展不落下……一切都好说。毕竟我们现在还在追啊……”
“是啊……”
两个人用几乎同样的语气感慨着,末了才发现彼此的神情状态都一样,最终对视后哈哈一笑。
……
既然领导忙,苏远山也就没留下来蹭午饭,而是直接打道回了张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张江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年的影子——那些农田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路上汽车喧嚣,街上行人不断。
这里,除了坐落着全球最大的晶圆厂总部之外,还坐落着全球最现代化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首屈一指中霓合资的机械臂生产企业。
当然,自然也少不了全球先进的封测工厂,光刻机装配车间以及全球顶级的光学实验室。
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日渐体现金融化的沪市,依旧熠熠生辉。
……
“你说,如果你给人说你中午吃的是盒饭,会不会有人骂你?”
李明柳办公室内,苏远山坐在沙发上,茶几上就放着食堂打包的盒饭,他慢条斯理的吃着,李明柳则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打趣。
“我为啥要说?不过你们食堂的饭不行。这米便宜了……”苏远山抽出餐巾纸擦了擦嘴,笑了起来:“菜还可以,现炒的吧?”
李明柳呵呵一笑:“山总大驾光临,怎么也不能让你吃大锅菜啊。”
苏远山便瘪了瘪嘴:“说得我平时吃的好像不是大锅菜一样。”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毫无疑问,如果光论身家的话,苏远山就不说了,远芯的高管,有一个算一个,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最起码实现了想吃啥都能吃到的自由。
但具体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工作状态下,他们对吃的东西还真不挑剔。
特别是苏远山,为了让食堂保证饭菜的质量和口味,从远芯创立之初,他就立下了规矩,自己带头天天是食堂,而后这个习惯也影响到了远芯所有的高管——只要是上班期间在单位吃饭,那就吃大锅饭。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除了和“群众打成一片”这种口碑作风之外,最大的意义是远芯的食堂饭菜质量一直保证在水准之上。
那种认为有钱人吃饭就要天天鲍鱼海参,恨不得每一粒米上都要镀金的思维……纯粹是黄帝家的金锄头了。
吩咐秘书过来帮苏远山把餐具收走后,李明柳关上房门,望向苏远山,一脸的关切:“你和新领导聊了啥?”
按理说,李明柳是不关注这些zz新闻的,但他身在沪市,又是科技园的负责人——虽说名义上,苏远山是负责远芯半导体集群的执行董事,但谁都知道……真正操心费力的还是他李明柳。
所以,李明柳不得不关心。
特别是,世人皆知,苏远山和上上任这里的领导关系相交莫逆。
“其实没聊什么,我只是让新领导放心,咱们远芯一直都是规规矩矩的,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
李明柳便松了口气:“意思没有小鞋是吧?”
苏远山一怔,随即哑然:“你从哪听到的小鞋消息?”
李明柳讪讪一笑:“总有些爱分析时事的人传过来嘛……”
“放心吧,怎么可能有小鞋……上面的分歧再大,争得再厉害,也不会对我们有影响——我们一定要认清一个事实,就是上面所有的分歧,包括政策也好,路线也好,最终指向还是为了发展,为了富强。不可能出现给远芯穿小鞋的这种破事儿。”
李明柳嗯了一声,又沉默了几秒后试探地问道:“那你呢?”
“我?”
“嗯……最近网上有谣传,说咱们进入奶制品行业,做得有点太嚣张了……上头有人不满意。”
“你都知道是谣传了,就不要信了。”苏远山看着李明柳,知道这家伙是在关心自己,他想了想后笑道:“老李,你是不是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几个月,我一直没有对奶制品事件在我的微博上发任何消息,就连相关的转发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