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远山这么肯定?
因为星海那边注资了一个目前只有十几号人的、叫idsoftre的小游戏工作室,并摁着该工作室的脑袋让他们升级当前的doox接口的3d引擎。
基于程序员骄傲,该工作室的创始人,卡马克先生原本是不屑于星海这种游戏外行来“指导”自己的。却不料他的态度惹恼了负责3d核心的斯科特,斯科特把一串数据糊在卡马克脸上,说我是不懂游戏,但我懂你们现在搞的这些所谓3d游戏,根本不配用我们的核心。
于是一个暂时名为ake的游戏开始立项,并且双方都憋着一股子劲,想要看看到底是谁配不上谁。
这……
……
第二天,陈静和田耀明先一步返回省城,苏远山继续留下来提供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他是没设计过手机,可架不住他见过后世无数款手机……
比起同行,远芯本来就落后了一年,如果不再设计上取得突破,那将毫无竞争力。
同时,在苏远山的授意下,蒋万超也开始向各个相关的半导体企业发起了邀约。
其中有两家企业,是由苏星河亲自邀请。
一周后,在各个受邀企业来到省城的同时,苏远山也回到了省城。
苏远山并没有参与到股份出售中去——因为从法理上,他并没有远芯的半点股份,全是他爹和他小舅的。
在苏星河教授周转于那些大佬之间时,苏远山则悄悄地约见了ti的文森蒂。
……
“文森蒂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在远芯行政楼前,苏远山用力地握着文森蒂的手。
“是的,苏远山先生。”文森蒂开心地大笑,摇了摇苏远山的手:“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你的决定,但换成是我,我肯定舍不得。”
苏远山笑了笑:“没办法,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基础和工具,eda不应该被某一家关联企业垄断在手里。”
文森蒂笑着点头:“嗯,我理解。”
苏远山带着文森蒂一路参观,然后来到苏远山的办公室。
周小慧为两人沏好咖啡后退出办公室,同时关紧了房门。
苏远山捧着咖啡,冲文森蒂开门见山地道:“文森蒂先生,再合作一次怎么样?”
文森蒂视线落在苏远山脸上,他不动声色,微微一笑:“你说,什么样子的合作。”
“我们一起在沪市建两座八英寸的晶圆厂,两条05微米的芯片生产线。”苏远山笑眯眯的说道。
文森蒂眼瞳微微一缩!
在弄明白只有自己是被苏星河和苏远山亲自邀请时,文森蒂便知道苏远山找自己有事要谈。
所以他一直在猜测,苏远山找自己想做什么。
首先肯定不是入股远芯——如果那样,文森蒂能开心得跳起来。如果说去年的远芯还只是有巨头倾向,那么今年的远芯则已经成为了巨头。
最起码,在大陆是巨头,是所有民营企业中唯一的存在。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苏远山是想建晶圆厂。
作为远芯一直以来的亲密合作伙伴,这……
第148章 说服我
自苏远山重生以来,已经过去了两年半。
而定下要建立晶圆厂的目标,也过去了两年半。
现在已经是1993年八月,即便按照历史轨迹,在半年后,某个麻将组织也会在名义上宣告解散。
因为北方帝国的倒下,八筒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意义,变得名存实亡。
然而就算再名存实亡,只要它依旧存在,也是具备指导意义的。
(此处不详细说。取消八筒主要有四点原因1:冷战结束,2:国内积极入关(世),3:被滥用在“自己人”手里,4:某年已经有专门的对内地的军售禁止,该制裁和八筒重叠。而且事实上,就算哇s那,也主要是军事方面。只有八筒的委员会才是明确涉及了尖端的民用产品。)
在一开始,苏远山定下的策略是与霓方合作,特别是neec已经和首钢合作而尝到了甜头,再加上一直以来双方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苏远山有理由相信,在没有了协议文件的掣肘之后,nec一定能帮自己把晶圆厂建起来——前世的909工程,华虹nec便是如此。
只可惜霓国人向来墨迹,以至于华虹引进时的05微米刚建好便落后了接近三代。
当然,苏远山选择nec合作,肯定不能让他们继续墨迹,而且作为私企,远芯也不会像政府那么研究半天。如果时间控制得好,是能够做到只落后一代的。
但随着星海在硅谷的发展,苏远山渐渐改变了主意。
特别是和德仪的关系逐渐加深,更是让苏远山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可能。
论建厂,再没有企业比德州仪器更快——因为它有个张汝金。
如果能够在94年就破土动工,那么刚好赶上张汝金从新加坡归来。而当他建厂完毕,也刚好到可以拿钱从ti走人的年龄。
有老张,晶圆厂这一块他就不用再担心了。
……
苏远山轻轻抿了一口咖啡,然后静静地等着文森蒂的回复。
文森蒂轻轻咳了一声,脸上升起笑意:“苏,有难度的。”
“你是指合作方面?还是设备方面?”
“合作没问题……设备有问题,但最有问题的是制程技术。”文森蒂很坦然地道:“你应该明白,这些还不能自由出口。”
苏远山笑了笑:“那最多到多少?”
“6英寸08微米,最高了。”
“那如果能够自由出口呢?”苏远山看了一眼远处,又收回视线:“您应该明白,八筒肯定会消亡的。”
“如果能够自由出口……”文森蒂皱了皱眉:“是可以满足你的要求,但……我们现在并没有建厂的需求,特别是芯片厂。”
苏远山轻轻叹了口气。
记忆中的德仪也是没有在国内建厂,而且自从95年之后,德仪便放缓了晶圆厂的建设。而且在几年后的半导体寒冬中更是挥泪大甩卖,卖掉了好些个工厂。
“其实可以建的,目前国内的芯片需求量很大,建一个厂就赚一个。”
文森蒂笑了笑:“不建也能赚钱。”
“……”
这就不免让苏远山有点恨恨的了。
如今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芯片几乎全靠进口,国内的那些生产线几乎是开足马力在生产二极管三极管之类用量极大的基础电子零件——你让他们生产CPU?对不起,一没那技术,二没那空。
就算有远芯这样牛逼的企业设计出牛逼的芯片,国内也没人能搞的定,只能送到国外代工。
所以正如文森蒂所言,他干嘛要巴巴地跑来建芯片厂?等着送上门多好。
他又不是来扶贫的……
“没意思。”苏远山瘪了瘪嘴:“我找霓国人去。”
“……”文森蒂微微一怔:“你不打算说服我了?”
“……”苏远山眨了眨眼,很莫名其妙地道:“为什么需要说服?需要说服你什么?”
“说服我在内地建厂的优势。”文森蒂无语地道:“现在我们的布局已经整体完成,内地市场的需求我们也了解过,现在需求量最大的是基础元器件。如果没有理由,我凭什么要来内地建厂?”
苏远山也怔住了,然后他便拍了下脑袋。
他倒是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内地将来的发展有多快——到最后甚至Intel都会来国内建厂。
就别说自己现在是德仪的“大”客户,一旦建了厂,就意味着ti要出让利益给远芯……
想到此,苏远山赫然开朗,微笑道:“按照内地的芯片设计的发展趋势,未来三到五年内,必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ic设计企业。这个您得承认吧?”
文森蒂点头:“勉强承认。”
“目前内地和霓国、岛上关系都在往上行,这个您也得承认吧?”
“承认。”
“那么就算按照就近原则,这些企业的订单也会流向周边……但如果和远芯合作,能够建起一座国内最先进的芯片厂,这些订单肯定是跑不掉的。”苏远山说着顿了顿:“同时,远芯也必须要一座先进的晶圆厂来满足我们的设计和流片需求。”
最后这句话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这个晶圆厂,远芯一定是要建的。如果德仪你不帮忙,那我们就要找别人。
而到时候,星海因为是德仪入股了的,订单肯定会交给给德仪这个跑不掉。但远芯这边可没有协议,到时候苏远山一个不爽跑掉了……那德仪就亏大了。
文森蒂仔细思索了数秒后慢慢点头:“但限制始终在那里。”
“这样,我们先不谈双方股份……远芯先投入一部分资金进行工厂前期的基础建设。如果一年内什么没有了限制,我们就什么时候建厂,你看怎么样?”
文森蒂惊讶地看着他:“你又准备赌?”
这里的赌,自然是赌一年内八筒取消。
苏远山笑着摇头:“不是赌,而是根据局势的判断。”
“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签署一个备忘录,如果不同意……那我就真要找霓国人了。”
文森蒂摇头:“不是,我很想知道,假如一年后还是有限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