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一点左右到的实验室,等张师兄准备送走宁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前期所有测试的数据也已经拷贝到了u盘里,送到了宁为手中。
“具体情况宁博士应该已经知道了,不瞒你说,现在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分析两到三个小时这些数据,但到目前为止还毫无头绪。在不改变实验方向的前提下,贸然开启第八次实验没太大意义,所以其实这个事还是挺急的。而且你知道这本就是合作项目,另一边也催得挺急的。所以谭教授才想着借助你们的专业知识,帮我们分析一下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出问题我们才好修正接下来的试验计划。”张师兄代表实验室所有人说道。
“没问题,我会尽快研究的。不过先说好,我可不保证一定能帮你们找到问题在哪。”宁为说道。
“这个我知道,毕竟数学也不是万能的。”张师兄点头道。
“不不不,张师兄,数学肯定是万能的,觉得数学不是万能的,只是我们的数学水平还不够而已,毕竟在数学的海洋太浩瀚了,我们都只能说略懂而已。”宁为给出了反对意见。
一句话,让实验室里所有人翻了个白眼,只有张师兄感觉略懂两个字仿佛有点耳熟。
“啊,呵……宁博士可真谦虚,那成不成你看多久能给我们这边个回复?”张师兄咽了口口水道。
“大概一星期吧,如果能找出问题一星期肯定够了,如果找不出问题,那估计给我一年时间也没啥用。反正我这边有什么眉目了,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宁为想了想答道。
“行,我等你的好消息。”张师兄说道。
“那我先走了啊。”
“我送送你。”
“别,我自己回去就行了,众位慢慢忙吧,别耽误了时间晚上又要加班。你看,徐博士头发都快掉光了,我看了都心急。”宁为摆了摆手,走之前还没忘记安慰帮他介绍半天各种仪器的徐博士一句。
……
宁为这边一走,下意识摸着地中海脑袋的徐博士便忍不住开口了:“老张啊,谭老板怎么就把这尊大神请来了?数院那边竟然肯放人?”
“咱们老板面子大呗。”张研成苦笑着答道。
“嘿,我就佩服刚才这位宁博士那句,‘毕竟在数学方面,我们都能说略懂而已’。你们告诉我,这是谦虚呢?还是打击人呢?”小潘同学也忍不住吐槽道。
“那肯定是谦虚了,毕竟宁博士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摆在那里,说不得这次宁博士真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呢!”
“哎,不过有一说一,对于咱们实验室用到的各种方法,他好像还真的挺懂,而且对我们的实验室仪器特别感兴趣,你们说这位宁博士该不会是以后想改行,来干材料吧?想抢饭碗啊!”又有人说道。
“宁博士来干材料?真亏你们想得出来,人家做数学研究不好么?指不准人家菲尔兹奖能拿到手软!而且就算不做数学研究,人家去做算法工程师不香啊?高级算法工程师一年能赚多少你们心里都没点数啊?让宁博士跟我们一样天天泡实验室?谁给你们的勇气开这种脑洞的?你这饭碗有啥好抢的?我恨不得送出去!行了,都干活吧!别想七想八了!”
张研成实在没忍住跟着吐槽道。
主要是这帮人的想法着实离谱,当然他其实也挺奇怪的,宁为的确对实验室设备表现出了超出一个数学博士生的好奇……
这位又想干嘛?
第174章 目标决定规划
走出实验室的宁为径直回了研究院,回到办公室发现鲁师兄挺兴奋的,竟然没有如同往常那般埋头研究,而是在办公室里听起了广播,还是体育类广播。
余兴伟也已经过来,坐在自己位置上老老实实看着论文。
跟余兴伟打了声招呼,宁为好奇的问道:“师兄,咋了?今天遇到啥喜事了?”
鲁东义答道:“没啥,就是我有一篇论文刚刚收到了回复,确定要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
宁为眨了眨眼,嗯,挺好又是一篇数学顶刊。跟鲁师兄比起来,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像个研究数学的,到目前为止,他在数学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为——零。
旁边的余兴伟抬起头钦羡的看了眼鲁东义,怎么说呢,反正他都没法比。
“哎……恭喜啊!鲁师兄,话说又是啥成果啊?你跟数学年刊的编辑有交情吧?这就又发一篇?我记得之前已经在《数学年刊》上发过两篇了吧?这是第三篇?”宁为好奇的问了句。
他还记得鲁师兄曾告诉过他,从建国到现在国内在数学四大顶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超过三十五篇,现在大概已经是三十六篇了。当然他心态是超好的,因为能不能数学期刊他现在还真不太在乎了。
鲁东义答道:“哈哈,其实这还得感谢你。论文还是去年过年前我去郾城跟你讨论回来之后完成的,关于ns流稳定性的,我把临界指数直接干到了1。最初遇到的问题就是gevrey解析空间所有导数可控,无限光滑,而索伯列夫空间又不控制高阶导数,推论的稳定性问题始终很难解决。”
“然后咱们不是讨论出你的宁为空间嘛,就把这个概念引入进去,然后顺利的推出了结论。等到你的论文在《自然》发表后,我就把论文投给了《数学年刊》这篇论文到现在审了大概半年,终于发表了。不过我这篇论文能发表其实也因为你在《自然》上那篇论文已经基本上被整个学界所接受,不然的话估计还要等下去。”
宁为眨了眨眼,点了点头感慨道:“果然数学界还是容不下我,以后我与数学四大顶刊势不两立。”
听了这话鲁东义愣住了,闷声道:“田导没跟你说吗?谁说数学界容不下你了?现在只要你有研究成果,直接投稿,肯定最快速度审核给你过了。现在人家都巴不得你赶紧投一篇,省得好多教授天天被学生烦呢。”
宁为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没说啊,不过就算这样,我也早就决定了,以后都不打算给师兄说的数学四大顶刊投稿了。”
鲁东义愣了,问道:“为什么?”
余兴伟忍不住抢答了句:“大概是小宁总不会给任何人拒绝他两次的机会!”
宁为看了眼余兴伟,点了点头道:“你这个说法很有新意,我先用了。不过还是恭喜师兄了,记得请吃饭。”
鲁东义摇了摇头,懒得再理这两人。
不发便不发吧,反正宁为也不需要考刷论文来确定地位了。而且不投这些综合性数学期刊也无所谓,世界上还有许多分类更细的顶级期刊可以投。
宁为也打开了电脑,他还有正事要干,到不是急着分析数据,而是先了学校的图书馆,开始找关于碳纳米管的各种研究文献。
在把问题丢给三月之前,他还需要多了解一些碳纳米管的各种性质。
刚刚在实验室里关于数学的论述,宁为是认真的。
在他的潜意识里早已经确定,世间万物的运转都有其规律,只要有规律,就可以用数学来表达。数学的确能解决一切问题,数学现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因为还没有出现那个能将数学完全吃透的人。
宁为其实还没注意到,潜意识里他已经越来越自信了,但真的要说道能完全吃透数学,他真不敢有这种妄想。
就好像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说略懂数学是种谦虚一样,无非是他的略懂要比其他人的很懂还要稍微多了点。
科学的殿堂有时就像在登山,当你开始攀爬,感觉自己就要到达顶峰的时候,结果一个180度大转弯后,你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刚登上一个小土坡,真正的山峰还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
更别提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许多人干了一辈子科研,也不过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具体到数学能将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点,那都能成为一方大佬。再此同时能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那就真的是大佬中的大佬了。
尤其是自从将湍流算法变现之后,钱包鼓起来后,宁为发现自己已经没什么在顶刊发论文的动力了,这才是他跟鲁东义说懒得在往四大顶刊投稿的真实想法。对于拿奖的心态大概就是随缘,反正数学类奖项最高也就八十万美元,以前能让他心潮澎湃好一阵,但现在只是无感。
但这并不是说宁为已经对学习没了兴趣,恰好相反,完成他手头的项目,丰满三月的主程序,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已经逐渐代替了之前的想法,成了现在宁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没有之一。
就好像他曾经跟鲁东义说的那样,他想尝试一下,是不是真的能让国家把低保从一千提到两千甚至三千。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宁为觉得他肯定不能将精力太过集中的放在某一个研究方向上,而是应该跟一帮愿意做事的人去合作。
这次跟谭教授项目组的合作,宁为就觉得是个不错的开始,虽然说这个项目就算成功了,暂时也无法实现应用,但说不定以后他能将量产碳纳米管宏观尺度还能保持微观特性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项目立刻就变得现实意义重大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从猫鼠游戏开始 (夜天下) 起点VIP2022-05-29完结猫鼠游戏,谁是猫谁是老鼠,或许今天是兵,明天就是躲在下阴暗角落里的贼,又或者一起全拍死,...
-
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 (你为什么忧伤) 起点VIP2022-06-08完结200.76万字 4.98万总推荐没看过电视剧的,不影响阅读,有些不喜欢看的世界可以跳过,每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