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李晓凡却给倪院士扑了一桶冷水:“倪院士,我认为现在这个CIDM模式可能行不通!”
第424章 PK华州项目与为何万万不可(重发)
(之前章节被蔽,现修改后再次重发,已订阅读者请直接忽略!)
“李董,何出此言?”倪院士与张博士奇怪道。
“两位前辈,你们可能还不一定知道,就在前几天一些国家在维也纳签署了一个协议……”
这个新闻也是李晓凡昨晚在雅虎的新闻版块上刚刚看到的。
李晓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想到了前世张博士在内地创建项目进口设备时候发生的一些曲折故事……
李晓凡于是把自己的担心和自己所了解到的协议情况向倪院士与张博士汇报与解释了一番。
听完后,张博士叹了一口气,终于理解李晓凡所说的原因了。
李晓凡对张博士与倪院士继续道:
“所以,两位前辈,当下张博士您如果下决心出来搞芯片厂,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我们投资上马与台积电在华盛顿州WaferTech那样类似的,全球目前最先进的0.35微米制程晶圆代工厂,我的建议是第一个芯片工厂,要么去先放去新加坡,这样可以避开那些制约因素,而且投资需要的所有10亿美元投资款可以由我为主来负责筹集!”
李晓凡说这番话是有底气的,因为张博士这个大名就可能值10亿美元!
从60年代开始,华人就在米国的半导体行业崭露头角,天才工程师和卓越企业家不断涌现。张博士德州仪器公司工作的顶头上司、他的师傅德仪公司高级副总裁邵博士,就是全球最顶级的芯片制造工厂建设专家。
在同为华人的邵博士提携和栽培下,张博士迅速成长,前后负责参与了全球九大最顶级的大型芯片厂的建设,遍布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他目前已经替代师傅邵博士,成为业内公认的全球顶级芯片项目“建厂高手”。
只要张博士肯出马,李晓凡认为凭着自己现在五亿多美元的身价,加上张博士的名气,融资十亿美元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李晓凡的想法里面,张博士的第一个芯片项目暂时先放去新加坡有着许多好处:
第一是在新加坡设厂可以采购到全世界一流的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可以直接上全球目前最先进的0.35微米制程,与台积电的华州WaferTech项目展开竞争。
第二个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完整保留张博士个人的专利和技术等“知识产权”。
前世,张博士离开德仪之后,赴宝岛创立世大半导体,当时是除了台积电与联电以外,宝岛的第三家晶圆代工厂,从事DRAM芯片代工。
但是不久,台积电为了与联电PK,在张博士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出50亿美元巨资收购了世大半导体公司。当年也正是因为世大半导体公司被台积电所收购,张博士为世大半导体公司所设计的所有半导体工艺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被台积电一起给“收”了。
全世界的半导体设备就那么几家公司生产,所有生产设备基本都差不多的,最大的差异是各自独特的工艺和技术。前世,正是因为世大项目被台积电收购,就此埋下隐患,导致后面张博士投资的内地芯片项目在“知识产权”方面产生的纠纷……
第三是将来张博士创立的这个全球最先进晶圆厂可以为联海微电子等内地半导体设计公司代工,紧密合作。
而且自己投资的英伟达、豪威科技这样的半导体项目等明后年就要瓜熟落地了。如果现在开始在新加坡建厂,两年以后刚好可以承接英伟达与豪威科技他们的订单。最关键,有了自己投资的晶圆厂,李晓凡可以说服英伟达与豪威科技等公司把一部分的研发和设计放来新加坡,再慢慢向内地转移。真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四是新加坡对半导体项目支持力度非常大,产业链齐全。半导体产业是新加坡电子工业两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支持半导体产业,新加坡政府下了血本。
新加坡建立起规模数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和一个群聚发展基金。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对每一个前来投资的外商半导体公司提供非常周到的服务。从投资建厂前规划评估,到建厂中的水、电、土地取得,甚至是完工后的人员招募、长远的财务规划等有一系列的完整协助,可以说对外来投资者尽力给予最大的协助。
也因此,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新加坡可说是半导体产业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当下的新加坡,除了本土的特许半导体公司之外,已经引进了外来投资的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测以及负责衬底材料、制造设备、光掩膜等配套的半导体企业五十多家。
1980年,惠普HP在1980年代率先把芯片设计中心引入新加坡。
1985年,SGS-Thompson公司第一个在新加坡设立前端晶片生产基地。
1987年,惠普公司又在新加坡设立了第一个海外晶片生产制造厂。
同年,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投资设立了特许半导体公司。
1993年,由张博士负责的,德仪、惠普与佳能等联合投资的DRAM公司新加坡TECH半导体项目建成……
前世,新加坡最风光时候引进了300多家半导体项目。他们分别来自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地区,其中包括40多家IC设计公司、14家硅晶圆厂、8家特制晶圆厂、20家封测公司……
新加坡这里目前产业配套齐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政府响应与营商服务环境一流。
所以,李晓凡估计在新加坡设芯片厂的建成投产速度应该会比台积电华盛顿州WaferTech项目要来得快。
第五点也是最最关键的,李晓凡的设想是:在新加坡投资的第一个芯片厂是自己与张博士的“练兵”之作。
等第一个在新加坡投资的芯片厂建成,张博士负责建设的芯片厂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人才储备之后,立马启动赴大陆建设第二个芯片厂计划!
张博士闻言后高兴道:
“李董,您如果能负责建厂资金的筹集,那真是太好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对于李晓凡的话,张博士是高度信任的。
因为最近李晓凡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华尔街的财经媒体上。今天他一手创建的太平洋网络科技公司的成功上市,加上之前投资的雅虎项目,让他身价接近了6亿美元。
何况,从今天参加晚餐的这些客人身份和背景来看,张博士认为李晓凡的人脉资源足以支撑10亿美元这么一个盘子。
张博士喝了一口咖啡,看着边上正在聊天的软银集团孙正义与杨致远等人后,突然问了李晓凡一个问题:
“李董,为什么我们不把第一个芯片项目放去离开大陆更近的港岛呢?”
“张博士,万万不可!”
“为什么不可?”倪院士与张博士齐声发问道。
他们都感觉到李晓凡的这个回答很奇怪。
第425章 第425 摩尔定律与老孙头的好奇
“因为港岛那边可能没有您所需要的半导体产业配套环境和人才储备基础……条件没有新加坡这里好。张博士,以后等条件成熟,我们就干脆直接去大陆投资好了!”
李晓凡含糊其辞地解释道。
其实,是因为李晓凡知道过去的那个故事:前世张博士的芯片项目曾经一度也考虑设在港岛。但是那个时候不少港岛人以为张博士的项目是一个以科技包装为噱头的房地产项目,他们以张博士利用芯片项目来“来炒楼、炒地皮“为由,拒绝了张博士的这个芯片项目。
实际上是当时的不少本地房地产商害怕张博士的芯片项目获得的大量土地,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倪院士开始听李晓凡说要把张博士的第一个芯片厂放在新加坡时候有点着急。后来听李晓凡把每条细细分析下来,觉得也挺有道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便不再说什么了。毕竟李晓凡人家是金主,话语权在他那里。而且先在新加坡建厂的这个步骤确实比较稳妥,避开了许多可预见的风险……
张博士听了李晓凡的一番解释后,觉得李晓凡的思路可行。
因为他曾在92年到94年为建设TECH这个四方合资芯片项目在新加坡待了足足两年,对新加坡非常了解,上上下下人头很熟,对当地的配套和营商环境也是相当的满意。
而且,当时他还说服了经济发展局EDB和移民厅等新加坡政府部门,同意他们去大陆前后招聘了300多位半导体人才持高级的EP雇佣准证来到TECH新加坡工厂工作。
当年这些提供给大陆人才的新加坡半导体工厂的工作岗位起始月薪就达到了1000元新币以上,当时曾经在国内掀起一波来新加坡半导体工厂、电子厂工作的热潮,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们一度纷纷报名应聘,趋之如骛……
这300多位来自大陆诸多知名重点高校的半导体人才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和培养,成长很快,目前已经是TECH项目各个部门的技术骨干,未来这些来自大陆的人才都是宝贵的潜在可用资源。
相似小说推荐
-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欢颜笑语) 起点VIP2021-12-31完结 20WSC227.47万字 5.95万总推荐(原名:我弟子明明超强却以德服人)网友:“七步之外,枪...
-
老兵新警 (卓牧闲) 起点VIP2022-01-02完结 10WSC39.56万总推荐不想退役时脱下了军装。从未奢望过能成为警察竟穿上了警服。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