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洛邑三十六朝)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洛邑三十六朝
- 入库:04.13
林桐编写的这部新编京剧,舍弃了后面比较精彩的《华容道》,而是来了一出《祭江》。
这一折戏在传统京剧《赤壁鏖兵》中是没有的,应该是接《华容道》的,关老爷的戏。
不得不说,林桐的选择是正确的。
经过了前面那么多的精彩场面,忽然来这一出,一下子就把这出戏的格调给提升了起来。
否则,新编京剧,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是《祭江》,但是诸葛亮的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惆怅。
毕竟这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分对错,活下来才是正理。
忽然,胡琴的节奏变得明快了起来。
第三百四十八章 《祭江》升华返场《智斗》
音乐的声音变得宏伟了起来。
林桐的表情也是一整,刚才稍微带着一点内疚的表情消失不见了。
“立赤壁望大江襟怀激荡汛怒潮狂——”
“众将士喜庆功欢声豪壮——”
“我这里满斟酒祭洒长江——”
“一尊酒酹江风告慰东壤——”
“此一战保江东六郡安康——”
“二尊酒酹江流佑我主上——”
“三尊酒酹江涛珠泪盈眶——”
“自古道兵者凶器慎用为上——”
“好男儿如沙场非死即伤——”
“纵然是曹孟德奸雄狂妄——”
“他麾下也都是赤子儿郎——”
“一把火几多家天塌祸降——”
“母唤儿妻盼夫痛断肝肠——”
这一段唱,唱的台下的不少观众都是沉吟不语。
虽然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八十三万大军,在大家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但是,通过林桐的这一段唱,让他们认识到了,这是八十三万条人命,也是八十三万个家庭。
一场赤壁之战,让多少人家天塌地陷,妻离子散。
这就是战争。
战争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灾难。
“普天下谁不想太平安享——”
“盼只盼长风扫却烟尘瘴——”
“诸葛亮在归隐躬耕南阳——”
情真意切的唱段,让不少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出戏的戏词真的是写的好,尤其是最后的这一段,直接把这出戏的剧情给升华了。
用赤壁之战来引出反战的思考,这种值得让人深思的节目,在京剧中是很难见到的。
不少京剧同行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思考。
这出戏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太大了。
大手笔,大制作,而且最重要是戏词精雕细琢,每一句词都是精益求精,而且让人振聋发聩。
他们看着舞台上那个略显落寞的身影,不由的露出了浓浓的敬佩之色。
幽幽的琴声响起,让大家的心情变得安静了下来。
林桐坐在舟中,羽扇轻摇,侧耳倾听。
一个声音幽幽的传来。
“鸟雀飞,蓼花残——”
“涛声咽,江月寒——”
“故垒西边烟尘远——”
听着这声音,林桐不由的靠在乌篷上,闭上了眼睛,仿佛心累了一般。
乌篷船在江中随意的漂游着。
“赤壁排空浪如山——”
“休论英豪,莫说红颜——”
“悠悠岁月,煌煌史篇——”
“多少英雄浪淘尽——”
“万古常新是河山——”
另一侧的舞台缓缓的移动了过来,一众配角们站在那里,中间一道大门,两侧分别站的是曹军和东吴的人马。
鼓声大作,站在大门前的侍者,伸手拉开了门前的门帘。
一个个主要配角从里面鱼贯而出。
黄盖……
孙尚香……
张昭……
步骘……
虞翻……
孙权……
鲁肃……
每一个出来的演员,都会收到观众们如潮的掌声。
这些角色每一个都是活灵活现的,而且这些都是其他剧团里的名角,这一次受到了林桐的邀请,欣然前往,参加了这么一次精彩的演出。
当张晓璇身着一套粉红色的戏服从门中颦颦走出的时候,全场观众自发的起立,为这位明来京剧团的团长鼓掌叫好不止。
虽然林桐才是明来京剧团的台柱子,但是张晓璇则是他身后的大管家,不辞辛苦的为剧团做贡献。
看到大家如此的热情,一向坚强的张晓璇也忍不住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连续三次行礼,张晓璇才回到了演员的阵容中。
接下来出来的便是饰演周瑜的李洪图老师。
英俊帅气的李老师,带着浓浓的威严,从大门中龙行虎步的走了出来。
全场观众大声的叫好和鼓掌,为这位“活周瑜”赞叹不已。
李洪图老师将周瑜这个角色已经拿捏的非常细致了。
真的就像是周公瑾重生一般。
下一个出场的便是饰演曹操的陈玉山。
台下那些明来京剧团的戏迷们,看到这位老爷子,不由的高声喊了起来。
陈玉山脸上的奸诈消失不见了,一副慈祥憨厚的表情,在这张白脸的映衬下,显得有点古怪了!
最后,当然是本场演出的真正的大角儿出场了。
林桐双手一拱,从大门中走了出来,引起全场观众尖叫不止。
林桐冲着台下,做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罗圈揖,观众们的热情让人倾倒。
虽然有些人的嗓子都喊哑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含着热泪,激动的喊着林桐的名字。
这出戏,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京剧,也重新认识了林桐。
林桐站在中间,冲着两边做出了“请”的手势。
陈玉山,李洪图和张晓璇三人一共走了过来。
四位主角儿站在中间,冲着台下的观众们,再次深深的鞠了一躬。
然后,其他三人稍稍退后,林桐伸手向着左侧一挥,左侧的京剧演员们纷纷冲着台下鞠了一躬。
观众们热情的鼓掌回礼。
林桐伸手向着右侧一挥,右侧的京剧演员们也冲着台下鞠了一躬。
观众们同样热情的鼓掌回礼。
谢幕结束之后,两旁的演员们纷纷退场,舞台上留下了三位主角。
李洪图老师婉拒了林桐的挽留,坚持离开了舞台。
毕竟这场演出,林桐和他的明来京剧团才是真正的主角,他只不过是来帮忙的,不能鸠占鹊巢。
林桐,张晓璇,陈玉山三人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全体起立的观众,不由的一阵心驰神往。
曾经的明来京剧团,只不过是一个快要解散的小剧团,入不敷出,连一出整戏都找不齐演员。
没想到现在,竟然能够站在梅兰芳大戏院的舞台上,给这么多的戏迷朋友们唱戏。
陈玉山和张晓璇不由的感慨了看了一眼身边的林桐,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
七点半的演出,到现在已经十点钟了,观众们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返场!”
“返场!”
“返场!”
观众们热烈的喊声,让林桐也是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看了一眼张晓璇和陈玉山,林桐笑着说道,“团儿,陈老,不如咱仨给大家来一段《智斗》怎么样?”
听到《智斗》这个名字,台下懂戏的观众们都是一阵欢呼。
《智斗》是现代样板戏《沙家浜》中的核心唱段。
这一折戏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唱段了。
虽然三人已经很累了,但是观众们的热情不能辜负。
张晓璇和陈玉山点了点头。
三人站好位置,虽然身上的戏服让他们稍微有点出戏,但是能够听到这三位的《智斗》,那也是真的太棒了!
陈玉山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一指另一侧的张晓璇,开口言道,
“你说的是她——”
胡琴声响起。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
“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哄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
“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陈玉山的声音洪亮,唱起这个胡司令来,也是恰到好处。
但是,白脸的胡司令,这还是第一次见!
另一侧作势提壶续水的张晓璇飘然而来,笑着说道,
“胡司令,这么点儿小事儿,您别净挂在嘴边儿上,当时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
张晓璇作势倒了一杯茶,递给了林桐,说道,“参谋长,您吃茶!”
陈玉山问道,“怎么着了?”
张晓璇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我还是真的有点后怕啊!”
三人在舞台上真的是游刃有余,舞台走位也是一丝不苟,虽然没有场面,而且都穿着戏服,但是三人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在剧情之中。
三人在这出戏里的角色分工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