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洛邑三十六朝)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洛邑三十六朝
- 入库:04.13
毕竟术业有专攻啊!
王佩虞则是看的头皮发麻,因为作为余派的传人,她深知这一摔的难度有多大。
而且这一摔,简直就像是在往他们现在这些余派传人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因为林桐的这一摔,才是余派《太平桥》的正确处理方法,而现在的余派传人,基本上都是平地摔。
主要就是怕危险。
因为“僵尸”这种动作,本身就很有危险,可以想想一下,没有任何的保护,人向后摔倒,如果没有技巧的话,很容易就摔到后脑勺的。
过去在舞台上摔死的武生大有人在。
所以,这些年来,武戏的份额越来越少,第一是武戏的好苗子越来越少了,第二就是,怕担责任。
好好唱戏不好吗,非要摔,万一摔死一个,这个剧团就完蛋了。
所以,现在的剧团里,你很少能够见到那种武生从三张桌子上一跃而下的场面了。
林桐的这个动作,赢得了满堂的喝彩声。
这就是武戏的魅力,为什么当年京剧的大轴都是武戏呢,就是因为武戏精彩,全是真功夫。
观众们的心态其实很微妙,不管你在台上唱的有多好,其实有很多戏迷的心里都是不以为然,因为唱的好算什么,我也能唱,未必有你唱的好,但是也差不太多。
但是,唯独武戏,从三张桌子上一个跟头翻下来,落地之后,连续下三个叉,谁能来的了。
观众们看到这些东西,从心眼里就服,因为我来不了!
林桐的这出戏虽然很短,但是,直接将今天的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接下来出场的几位老艺人,虽然唱的很好,但是已经无法吸引到观众们的眼球了。
王佩虞最后一个出场,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才把观众们的注意力给重新的拉了回来。
可以说,这次的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演出非常的成功,林桐的名字再一次成为了大家讨论的对象。
有不少的余派老戏迷都纷纷出来为林桐点赞,表示林桐的表演才是正统的余派风格。
本来张伯驹这个名字在华夏并不算太过出名,但是这一次,张伯驹的名字随着林桐的表演,留在了大家的心中。
……
一张邀请函的到来,让林桐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诸多事情,来到了央视演播厅。
“立国老师,好久不见了!”林桐快步上前,和面前的这个身穿黑色长衫的中年人握了握手。
张立国笑着说道,“小林啊,这一次是咱们《国家宝藏》第四季的最后一期了,我们要选出每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中,评选出一件国宝,成为《国家宝藏》的年度中华文明标识,而这一次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则是强烈的推荐你来作为表演嘉宾。”
“对了,小林,据说你会的行当可不是不少啊,《戏出图册》你听说过吧。”
林桐一听这个,不由的了然的点了点头。
这个《戏出图册》可不是个简单的东西,是出自清宫大内,一共有四册,画了一百六十幅,里面涉及到的剧目有一百多出,是戏曲类的顶级国宝了。
“这一次啊,我们选择了四出戏,《空城计》,《断桥》,《锁五龙》,《四郎探母》,这里面的主角你也清楚,诸葛亮,白蛇,单雄信,佘太君,你是选诸葛亮呢?还是选白蛇呢?”
张立国笑着问道。
林桐不由的心中一动,连忙问道,“对了,立国老师,其他的演员你们都请好了?”
张立国有些疑惑的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目前只请了你一个人,其他人选还在商量当中!”
林桐双眼一亮,笑眯眯的说道,“立国老师,不如咱们这次玩个大吧,你不用去请别人了,这四出戏的角儿,我一肩挑了!”
张立国不由的瞪大了眼睛,你当我是不懂戏的棒槌吗?
诸葛亮是老生,白蛇是青衣或者说是花衫,而单雄信则是花脸,那佘太君可是老旦,这四个行当风马牛不相及,张立国不相信林桐可以一个都给演了。
毕竟这是最后一场演出了,一点差错都不能有,虽然林桐的这种说法让张立国还是有些动心的,毕竟如果一个人分饰四角儿的话,那话题度就太高了。
但是,张立国还是一个稳重的人,摆了摆手,苦笑着说道,“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不行不行!”
而林桐也不废话,直接站在张立国的面前,将这四出戏的经典唱段全都来了一遍,顿时让张立国也是一脸的震惊。
虽然张立国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是他也是一位资深的票友,听到林桐这四段唱,不由的眼光大亮。
这特么也太会了!
不过,张立国也不敢擅专,直接带着林桐来到了总导演于莲那里,将林桐的诉求告知于莲。
当于莲听了林桐的唱之后,直接拍板,这次的京剧联唱就交给林桐了。
本来于莲还想邀请三位京剧大角儿来分别扮演其他的角色,这一下就省了,直接找一些配角来搭个架子,就足够了。
而且于莲的心中也是一阵的激动,一人分饰四角儿,而且还是行当不同的角儿,这一次的节目,肯定会成为一个经典。
一周之后,《国家宝藏》的官博上发布了今晚节目的预告。
林桐只是在预告片中露了一面,就是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的那一幕,后面的三出戏,并没有出镜,也算是留了一个悬念。
林桐的微博上也转发了这则预告片,表示自己将会在这一季《国家宝藏》的最后一期,粉墨登场。
第三季的时候,林桐作为国宝的守护人,曾经登上过《国家宝藏》的舞台,但是,今年由于林桐的工作太过繁忙,就把第四季的邀请给拒绝了。
但是,最后一期,林桐还是来了!
《国家宝藏》的忠实观众们对于林桐的回归,是非常的激动。
因为第三季的时候,林桐的这一段表演堪称经典,石台孝经碑也成为了全国都知晓的文物。
这一季,林桐并没有出现,也让不少粉丝有些遗憾。
但是,这一次,没有遗憾了!
周末晚八点,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国家宝藏》最后一期收官之作,开始了。
看着飙升的收视率,导演于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个个博物馆将自己选出来的国宝展现出来,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长安碑林博物馆!
藏省布达拉宫!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孔子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苏洲博物馆!
……
最后,就轮到了故宫博物院!
第二百二十二章 老生青衣花脸……他到底有啥不会的
“文化遗产里,有千工百艺,二百三十年前,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此后寿诞节令,紫禁城里必少不了京剧的声影!”
看着电视屏幕里出现的《戏出贺升平》,主持人张立国缓缓的走了出来,用他那浑厚的声音讲述着京剧的故事。
他身后的屏幕上出现了四副图画,然后镜头转动,发现张立国仿佛站在一道长廊之中,周围的墙壁上,全都是图画,而这些图画,竟然都是京剧的某一个经典片段。
“一支勾脸画眉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游响停云的唱词,一篇死别生离的传记,当面前这些清宫如意馆描绘的戏出人物逐一破卷而出,会是怎么一番流光溢彩,荡气回肠的梨园传奇!”
观众们被张立国老师这一番如诗如画的描绘听得是如痴如醉,不由的掌声四起。
镜头转动,张立国老师的声音还在继续,但是大幕拉开,一座城楼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一出三国,孔明抚琴观山景,仲达不识空城计!”
背景的大屏幕上,一副图画留在了最后,画面上一座城楼,城楼上一个带着长髯的人正在抚琴,身边站着一位童子,城下的门前,站着两个老态龙钟的看门人,而城外,则是站着三位顶盔贯甲的大将。
这正是京剧《空城计》最经典的片段了!
当大家看到扮成诸葛亮的林桐在城楼上亮相,不由的掌声四起,弹幕上也是疯狂的刷着“桐哥好帅”的字样。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
“打——听得司马领兵就往西行……”
“并非是马谡无谋少才能……”
“皆因是将帅不和才失守我的街亭……”
“连夺我三城多侥幸……”
“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
“等候你到此谈——谈谈心……”
“城内并无别的敬……”
“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到此就该把城进……”
“为什么你犹豫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两个……”
“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