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洛邑三十六朝)


  果然,不但是京剧要学昆曲,就连评剧大师,也不会对昆曲这门艺术置若罔闻的。
  林桐点了点头,说道,“说起《游园惊梦》,就不得不提起华夏明代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了。”
  “汤老的《临川四梦》可以说是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了,《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剧在昆曲中,都是有的。”
  林桐最终拍板说道,“行,那咱们第一期节目的大秀的创意素材,就是《临川四梦》了。有请几位先生,到我们的戏台,为我们进行揭牌仪式。”
  来到了戏台之上,林桐站在挂着红布的牌匾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几位戏曲界的前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请这几位先生为我们揭幕!”
  “三!”
  “二!”
  “一!”
  林桐和四位前辈一起拉下了红绸子,一块刻着“颐和戏社”的黑底金字的牌匾显露了出来。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着这块招牌,林桐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几位前辈抬头看着这牌匾上的字,都是连声赞叹。
  张可先生平日里也是酷爱书法,看着这块牌匾,惊讶的问道,“师弟,这匾上的字可不一般啊,请哪位大家题的呀?”
  林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师弟我自己的拙作,让师兄见笑了!”
  几位前辈都是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林桐,这小子,真是深藏不露啊。
  这笔字,绝对不亚于刚才尚昌荣先生所写的那块牌匾了。
  几位前辈看向林桐的眼光,更加的意味深长了。
  其实每一位京剧名家都会有自己特殊的爱好,不管是书法啊,画画啊,养鸟啊等等,这都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好的同时,对自己的艺术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林桐拿过来一个卷轴,说道,“既然戏社已经开园了,当然我们也是有规矩的,接下来,就是我们的社训了,大家跟我一起来念!”
  “传于吾辈门人,诸生须当敬听。”
  “自古人生一世,须有一技之能。”
  “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
  “我等与时俱进,学艺迭代焕新。”
  “好戏颐和重启,国粹正应流行。”
  不光是学员们都在大声的朗诵,就连几位前辈也都是饱含着热情的念诵着。
  尤其是念到最后两句的时候,几位前辈的表情也都跟着激动了起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跟着昆曲王子学念白
  镜头一转,四位老前辈坐在前面,林桐敬陪末座,身后是颐和戏社的学员们以及两位嘉宾,看着大家真诚的笑脸,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是将这幅美丽的画卷印刻在了心中。
  颐和戏社,开园留念。
  跟随着镜头,大家可以俯瞰到颐和园中的无双美景。
  “接下来,有一个任务,我给你们两个人在颐和园里安排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昆曲王子’,你们现在需要去找到他,他会给你们最好的指导。”
  伴随着林桐的声音,夏雪和周小山二人开启了“寻师”之旅。
  会仙居,知春亭,……
  然后,一声婉转典雅的行腔,飘荡在颐和园中,而且周围人流如织,不少人都驻足欣赏。
  小班事杨涛带着周小山和夏雪,畅游在颐和园中。
  夏雪忽然侧耳说道,“哎,是不是那边啊,我好像听到声音了!”
  周小山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对,我好像也听到箫的声音。”
  跟随着箫的声音,三人来到了一条长廊。
  颐和园中的鱼藻轩,两个优美典雅的身影,正在翩翩起舞中。
  排云门的两侧,各有一座临水建筑,分别命名为魚藻軒和对鸥舫。
  魚藻二字来自《诗经小雅魚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在古代的时候,帝王都喜欢用“鱼藻”来自喻,用鱼和水藻的关系映射,歌颂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
  而对鸥二字,来自《列子黄帝篇》的故事: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喜欢鸥鸟,每天早晨来到海边都有数百只鸥鸟和他很亲近。有一天他的父亲要他把鸥鸟捉回来供自己玩乐。可是第二天来到海边时,鸥鸟都围着他飞,就是不下来。这说明鸟是知道他的企图的,所以才不与他亲近。
  关于这个故事,晋朝的张湛有评论:“心动于内,形变于外,禽鸟犹觉,人理岂可作哉!”
  也就是说,如果人有了诡诈之心,禽鸟都可以察觉而远离。给这个临湖建筑取名“对鸥”的含义就很明显了。
  人不要有不良的企图,要心底坦诚才好!
  当然也是皇帝对自己以及对群臣的警示。
  “咱一片闲情,爱煞你哩——”
  镜头中,出现了一位长相英俊的昆曲小生演员,正是有着“昆曲王子”之称的张君。
  对面的旦角演员是他的助教,思铭。
  “好!”等到张君的行腔结束之后,三人在他们的身后大声的叫起了好来。
  杨涛笑着说道,“没想到,师父给我们找的昆曲王子,还真的是昆曲王子啊!”
  张君哈哈一笑,说道,“你这小家伙,现在都长这么高了!”
  杨涛和张君曾经也有一面之缘,两人曾经在春晚的后台上遇见过,那个时候的杨涛,还跟个小萝卜头一样,现在已经大变样了。
  “老师好,我是周小山!”
  “周小山,你好!”
  “老师,您好,我是夏雪!”
  “夏雪,你好!”
  张君,是魔都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校长,是昆曲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再传弟子,也就是徒孙。
  曾经获得过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由于扮相俊美,被誉为“昆曲王子”。
  “张君老师,我们是想请您到我们的颐和戏社,来教我们唱戏的!”
  夏雪一脸诚恳的说道。
  周小山也是赶紧说道,“是的,张君老师,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不怎么了解咱们的戏曲,所以,我们想要用年轻人的视角,来了解一下戏曲文化。”
  张君点了点头,问道,“知道昆曲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这个问题我知道答案。
  夏雪赶紧伸出自己的右手,比划了一个六,说道,“六百多年!”
  张君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在六百多年前,昆曲就已经诞生了,昆曲又被成为‘水磨腔’‘水磨调’,因为昆曲的唱腔非常的柔绵,有一种在水边的植物,叫做木贼草,把它采集回来之后,蘸上水,用来打磨红木家具,经过七七四十九道工序打磨出来的红木家具,表面就会非常的柔滑,而内里非常的坚韧,用来形容昆曲的韵味。”
  大家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张君一直拿在手中的那一株木贼草,本来都以为这只不过是戏曲中的道具而已,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来历。
  “要不,夏雪,你先来试试,四百年前《牡丹亭》中最著名的《游园惊梦》里的杜丽娘的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觉得非常适合你,也很适合现在的情景。”
  张君老师直接点将,夏雪也是一脸的惊讶,没想到这考核就已经开始了。
  “思铭,你先展示一下!”
  助教思铭走了过来,架势一摆,顿时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手势还是眼神,都是显得那么的专业,一旁的夏雪也是赶紧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好好的学习。
  “三二一,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声优雅至极的念白,将昆曲念白的韵味体现的淋漓尽致。
  别说周小山和杨涛了,就连作为女性的夏雪,都觉得浑身一阵酥麻,太好听了。
  尤其到了最后一个“许”字的时候,悠悠扬扬的行腔,让已经听得有些发蒙的夏雪都快要站不住了。
  这也太难了吧!
  本来夏雪就站在思铭的旁边,但是等到思铭行腔结束的时候,夏雪已经离思铭有两三米的距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退堂鼓吗?
  一旁的周小山不由的调侃道,“这位姑娘的声音竟然有如此大的推力,那么老远,就直接把雪姐给推过来了,佩服佩服!”
  思铭也不由的掩口一笑,而夏雪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
  第一次如此的近距离欣赏昆曲,夏雪感觉到,这也太难了吧,我还是回去拍戏吧!
  夏雪一脸苦笑的说道,“不是说先来一个入门级吗,怎么一开始就是地狱级的呀!”
  一旁的张君老师哈哈一笑,说道,“这本来就是入门级的呀!”
  夏雪重新站在了思铭的身边,学着对方的动作,在张君老师的指导下,倒还是似模似样的。
  “来,思铭,先来第一句,前四个字,不到园林!”
  张君老师显得非常有耐心。
  思铭轻启红唇,开口念道,“不到园林——”
  夏雪跟着念道,“不到园林——”
  不但是张君老师一脸的赞叹,就连周小山和杨涛都是赞不绝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