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可口的橘子)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可口的橘子
- 入库:04.13
依靠蝙蝠传粉的花大小不同,其中一些很大且有宽大的花蕊;另外一些则可能具有向外伸出的花瓣,仿佛是为蝙蝠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蝙蝠接近花蕊时花粉落到它们身上。
还有些吃水果的蝙蝠,它们数量多,飞得远,果实里的种子无法消化,在蝙蝠飞行的过程中被传播出去。
对于住在洞穴里的蝙蝠来说,它们的粪便堆积在洞底,为洞穴里生活的昆虫和真菌提供了食物。
所以说,如果要大规模地屠杀蝙蝠,生态系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第712章 最好的应对方法
主持人道:“我从来都不知道蝙蝠有这么重要的生态作用!看来还真是不能以貌取动物,不能光凭相貌去判断它们的好坏。
不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见到蝙蝠应该怎么办?它们会给人传染新冠吗?”
电视前的观众们,顿时聚精会神地听起来,甚至拿起笔和本子准备记笔记。
这也是大家今天最关心的问题!
王彦道:“蝙蝠作为所有哺乳动物中第二庞大的类群,它们在全球分布有1400多种,物种多样性极高,不同的蝙蝠之间的形态,习性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临海这边常见的蝙蝠有中华菊头蝠、犬蝠、大蹄蝠、中华鼠耳蝠、果树蹄蝠、扁颅蝠等等。
不要一听到菊头蝠就激动啊,菊头蝠一般生活在山区,洞穴是它们的栖息地,它们不会进入市区的。
别的蝙蝠和中华菊头蝠,不是同一个物种,甚至不是同一个科,关系很远,比如之前有人在公园里看见过犬蝠,它们是吃水果花蜜的,身上携带的病毒自然区别也很大。”
方野道:“就好像啮齿类动物,有咱们最常见的家鼠、有松鼠、有竹鼠、甚至还有河狸,有浑身是刺的豪猪,这个是天壤之别。”
王彦道:“没错,所以说大家见到它们,并不用太惊慌,咱们城市里能见到的蝙蝠,并不是新冠的天然宿主。
而且就算新冠天然宿主中华菊头蝠,也不是直接把疫病传染给人类。
因为我们人类和蝙蝠基因的差异是很大的,基因测序表明,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和中华菊头蝠携带的冠状病毒虽然相似度很高,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属于两种不同的病毒。
更有可能是通过某种未知的中间宿主,经过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的。”
方野笑道:“而且咱们城市里,蝙蝠的数量其实很少了,如果能看见一只,那说明你运气好,有福气,这个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总结起来,菊头蝠住山洞里不会碰上!别的蝙蝠携带的不是新冠!不会直接传染给人!蝙蝠数量很少!
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
听到这里,观众们都松了一口气。
对于蝙蝠的担心和讨厌,可以说消失了九成。
剩下那一点对蝙蝠容貌的芥蒂,想到刚才讲的它们的生态作用,也慢慢开始接纳了。
主持人问道:“所以说,见到蝙蝠啥都不用做吗?”
方野道:“没错,之前我们和它们相处了那么长时间,不也没什么事吗。
蝙蝠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没什么好害怕的。只要你不接触它,不吃它,那就没啥问题,就啥都不做最好。”
王彦道:“城市里的蝙蝠一般生活在建筑物的孔洞和缝隙里,昼伏夜出,白天是不会和人照面的,晚上才出来活动。
现在天气冷了,蝙蝠有冬眠的习性,温度低会进入冬眠,缩起来挂着睡觉,等天气暖了再出来活动,和人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且而且它们也会和人类主动保持距离。
去惊扰驱赶它们,反而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
主持人道:“感谢方园长和王彦老师给我们的解答!观众朋友们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发短信来提问哦?”
刚才就有人在发短信提问了!
下面的工作人员把问题写到纸条上,几张纸条递了过来。
主持人看了下纸条道:“有观众朋友提问,小龙虾还能不能吃?竹鼠还能不能吃?”
这个是吃货们和商家最关心的问题!
新冠发生后,听说最初的源头在海鲜市场,海鲜的销售也一落千丈,大家暂时都不敢吃了。
方野回答道:“小龙虾、鱼啊什么都可以放心吃!大家不用太害怕,要说有病毒的话,也只能是运输的过程中,人的病毒粘上面了,那不管是小龙虾还是蔬菜,门把手都一样的。
至于大家迷糊的竹鼠,这个算不算野味,按照咱们一般的理解,野生动物就是生活在野外的那些动物对吧?
那身上不知道携带了什么病毒,寄生虫,把它们抓来吃,不光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而且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可能还伤害了濒危的野生动物,这个是要严肃谴责的。
不过在咱们国家法律上的定义,除了一般猪、牛、羊这些家畜家禽,还有鱼虾蟹,其它的所有动物,都叫‘野生动物’。
所以这次大家就听到一个很搞笑的词,叫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
竹鼠、梅花鹿、豪猪什么的,它们都是在规定范围可以合法商业养殖的动物,但是也叫野生动物。
其实有一些人工养殖的经济动物,对野生种群是一种保护。
比如梅花鹿曾经被大量的捕杀,为了它们的鹿茸鹿肉,现在野生的梅花鹿数量还是很少,在我国属于濒危级别,人工养殖成熟后,野外的盗猎就减少了。
还有暹罗鳄,很多奢侈品的包包钱包用的它们的皮,一度濒临到被怀疑在野外已经灭绝了,现在就都是养殖的鳄鱼了。这个其实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现在因为疫情原因一刀切,情况特殊,宁可杀错一千不要放过一个,也是无奈之举么。
这些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它们养是可以养,但是没有相关的检疫标准。
加上有一些不法商家,拿野生的冒充养殖的,这方面也是良莠不齐。反正这块还是很乱的。
所以这次疫情暴露出来不好的地方,我们之后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规范特种养殖业,对盗猎、买卖野生动物的人加大打击力度。”
“我就一直在纳闷这个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到底是什么鬼!之前为这个还和人吵了一架。”
“不管是啥动物,有检疫才能放心吃啊!”
“心疼嘤嘤嘤的竹鼠,心疼竹鼠兄弟!这真是够倒霉的。”
“有些人就有一种心理,越是吃野味,越显自己有能耐,甚至引以为荣。保护野生动物,最需要改变的是这种观念,什么时候人人以吃野味为耻,就不会有这种事了。”
观众们议论纷纷。
第713章 尊重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主持人点点头道:“吃野味害人又害己!”
又找了找纸条,翻出来一个问题:“这里有人问,为什么蝙蝠现在越来越少,看不到了?”
刚才听几人聊天,谈到对蝙蝠的印象,很多观众都回忆起了童年!
突然惊讶地发现,明明小时候蝙蝠感觉挺多的,怎么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呢?
王彦道:“这个原因就很复杂了!”
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首先是栖息地被破坏,面积减少,破碎,这个也是所有野生动物都面临的问题。
其实蝙蝠是对环境适应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所以以前感觉很常见,但是现在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太大了,很多环境变得不适合它们生存。
蝙蝠它们最常栖息的环境是洞穴,废矿井和树洞,还有一些废弃建筑。现在很多山洞的旅游开发,让蝙蝠的分布范围大大减少,这个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有些蝙蝠住在废矿井里,废矿井关闭或者往里回填,城市建设把废墟拆除,对森林的砍伐,林地清理,把蝙蝠用来栖息的死树砍掉,都会导致蝙蝠大量死亡。
蝙蝠是群居动物,如果栖息地面积变小,或者变得碎片化,都不能维持种群的长期生存。随便还会导致它们的栖息地与冬眠区隔离,无法进行正常的冬眠,导致种群下降。
还有一些对于蝙蝠的错误认识,让人大量地消灭它们。
比如在南美洲,人们为了防止狂犬病,就曾经尝试过用毒药杀吸血蝙蝠,甚至用炸药去摧毁蝙蝠栖息的洞穴。不光是杀掉了吸血蝙蝠,也杀掉了与它们共享栖息地的其它种类蝙蝠。
用杀虫剂把它们在冬眠的时候药死,或者在它们冬眠的时候驱赶,惊醒冬眠的蝙蝠会导致它们过早地耗尽脂肪,等不到春天到来就会因为饥饿死去。
耐久杀虫剂也是一大威胁,蝙蝠体内累计的毒素会影响幼蝠神经系统的发育,幼蝠大规模死亡,会对种群数量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十几年都恢复不了。
另一个就是栖息地气候的微变化,栖息地温度的变化对蝙蝠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哺乳后期的雌性蝙蝠和幼蝠,比如说1974年夏天,寒冷的天气让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群蝙蝠幼体生长期延长了两周,完成迁徙的时间推迟了三周,影响了冬季脂肪的储备量,从而大量死亡。
而且栖息地微环境决定了昆虫的丰富量,微环境不适合昆虫生长时,蝙蝠会因为缺乏食物死亡。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体内封着九世记忆 (轩轾) 番茄小说网vip2021-06-03完结“叮!”“恭喜宿主开启十世善人系统!”落魄的王者因一份协...
-
荒野之我的弹幕能提现 (零点二七) 起点VIP2021-12-19完结周辰是个十八线的户外主播,每天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忽然有一天,他发现直播间的弹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