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港岛豪门 (我是阿斗不扶)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我是阿斗不扶
- 入库:04.13
陈曾熙在一旁沉默不言,他处事低调;
相比之下,不甚伶俐的郑裕桐,比陈氏还要强上几分;
其实,港岛的四大家族除了李超人能说会道,其余三人都是比较沉默寡言;
在举行一些聚会的时候,这三人都是在一旁听,偶尔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不错意见。
吴光耀直白的说道:“各大银行应该都拒绝了你们吧!”
两人脸上一红,各大银行何止拒绝了两人;
还有几家银行的经理,甚至对两人现在还执迷于发展物业感觉到好笑,也自然不会成全两人的‘天真计划’。
默认之后,郑裕桐说道:“你不是很看好地产的发展嘛?”
吴光耀笑着说道:
“这就要看你们怎么理解了,我说的是看好香港长期的发展。
相信你们也私下讨论过‘中英谈判会有什么结果?’‘地产低潮会持续多久?’;
因为大家是合股经营,只宜作发展物业,而不宜作收租物业;
那么楼宇建成之后,地产任不大可能转旺,售楼也必不可理想;
这样,会给整个财团造成庞大的亏损。”
两人一听,顿时觉得吴光耀神机妙算,将他们讨论过的事情抖的清清楚楚。
郑裕桐失望的说道:“可是我们已经交了4亿港币的挞订,如果放弃,就白白损失4亿港币!”
陈曾熙似乎已经想了很久,下定决心的说道:“亏四亿,总归亏十亿港币的好!”
郑裕桐见陈曾熙这样说,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今天拉下脸面来求吴光耀(恒生和光大已经拒绝了贷款),还不就是为了不亏钱吗?
郑裕桐知道,别人也许等不到地产转旺,但眼前的人一定可以等到,因为他有无穷的财富;
所以今天来找吴光耀,最好的希望是吴光耀承诺给这个财团贷款,再不济也是希望吴光耀将整个项目接下来,让大家不至于损失4亿港币的挞订。
吴光耀笑着说道:“那倒不至于损失4亿港币的挞订!”
话音刚落,两人果然脸上露出喜色!
吴光耀接着说道:“两个方案:第一个,如果大家真看好这次的投资,完全可以在股市上泵水,以及向多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相信凑齐这18.2亿港币的补地款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股市低潮时集资,所厘定的估价对大股东不利,但地产转旺后,一切都可以弥补过来;
吴光耀说出这个方案,也是在试探这群人对未来形势的乐观程度;
如果他们乐观未来的地产形势,那自己也不必抢他们的项目。
陈曾熙听完,毫不犹豫的问道:“第二个方案呢?”
吴光耀说道:“既然大家没有实力等待黎明,那么我私人接下这个项目。相信大家也清楚,我对优质物业的态度一向是以收租为目的,假如大家也愿意以收租来发展这个项目,那么我来牵头,你们做股东也行!”
两人大喜,等的就是这句话!
不过两人也识趣,因为吴光耀根本不需要和大家共同持有收租物业。
郑裕桐连忙说道:“你来做吧!我们退出这个项目!”
吴光耀把目光看向陈曾熙,陈曾熙连忙高兴的点点头;
要知道他们本来就是穷途末路来找的吴光耀,如果吴光耀这里没有办法,那么大家只有损失4亿港币的挞订;
如今吴光耀入手这个项目,按照恒隆地产占股37.5%的持股计算,仅恒隆地产就足足‘赚’了1.5亿港币;
这1.5亿港币拿去抄底或者应对银行的催债,岂不是更好!
吴光耀见两人都无条件的同意了,也大方的说道:“一共是4亿港币的挞订,我该支付你们95%;不过你们忙前忙后的,我也不亏待你们,一共支付你们4.5亿港币补偿如何?”
郑裕桐连忙说道:“给我们4亿港币足以!毕竟你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吴光耀笑着说道:“我不觉得我在承担风险,香港的地产迟早会转旺,我从来不考虑十年之内的收益。所以,4.5亿港币就这样决定了!”
两人一听,还真是这样!
如果考虑十年之内的利益,吴氏家族就不会花57亿港币的高价拍下中环地王了。
大家虽然羡慕这种为未来收租的投资方式,但其实做不到;
在港岛,华资地产商讲究的是‘货如轮转’,意思是房子要快速的卖出去,哪怕是极个别地盘有些亏损也无妨,重要的是回笼资金,再重新开发下一个楼盘。
........
港府工务局
吴光耀带着儿子吴显朔前来交涉,打算看看,能不能在金钟二段的补地费上讲讲数!
工务局负责人是位英国佬,毕竟这是港府的核心部门,华人担任的几率很小。
“亨利先生,金钟二段的补地费能不能优惠一些;你也知道,港岛的地产情况,如果没有一些利好的消息来刺激市场,我相信损失最大的,应该是港府的财政。”
“吴先生好久没有来工务局了,没想到这次会为一个补地费大驾光临工务局。”
亨利和气的开了一个玩笑,别人来讲金钟二段的价格,工务局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但这位前来,港府多多少少会给面子的!
这些港府官员大多数都是光大证券的客户,光大证券为他们理财赚了不少;
终于立法院和行政院,大多数议员更是在吴光耀旗下公司挂了职的,享受丰厚的袍金。
吴光耀笑着说道:“这不是一个补地费的事情,而是当前的香港地产形势,不宜再用去年的价格来衡量补地费。市场需要一些好消息来刺激,这样才能稳定地产下跌的趋势,而港府财政也能避免赤字太大。”
不用去调查也知道,港府的财政即将出现赤字,因为在1981年地产收入占港府财政收入的35%。
亨利闻言思考了一下,下定决心的说道:“那你认为多少合适?”
吴光耀说道:“这次来工务局,是有两块地皮的补地费,希望港府能给予一些优惠!”
亨利马上反应过来,说道:“黄埔船坞?”
在地产危机前,和记黄埔就多次和工务局交涉,关于黄埔船坞补地价的事情;
当然不够理想,港府只肯答应23亿港币,这还是吴光耀面子够大。
这显然太高了!
前世,李超人利用地产暴跌的时机,可是谈到了4亿港币的补地费,再加上2亿港币的道路费。
吴光耀点点头,说道:“对!我希望金钟二段的补地费为14亿港币,和记黄埔的补地费为8亿港币!”
亨利一听,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可能,这实在便宜的离谱!金钟二段的补地费15亿港币,我可以答应你!至于黄埔船坞的补地费至少18亿港币,这还是港府希望稳定地市做出的让步。”
吴光耀见自己声东击西的目的达到,马上开口说道:“黄埔船坞高大18亿港币的补地费,再加上现在住宅楼宇的低迷,我怕是不能置股东利益于不顾,所以我打算暂不开发了。那就先补金钟二段的14亿港币吧!”
亨利目瞪口袋,这也变化的太快了吧!
最终,吴光耀达到了这次前往工务局的目标,那就是金钟二段补地费减至14亿港币;
至于和记黄埔,吴光耀压根儿就没有考虑现在谈拢补地费;
因为就算有吴氏家族的大举托市,但中英谈判不利的影响将实实在在的存在两年;
这两年香港地产注定只能是‘萎靡、停滞’状态,能不产生大跌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后面慢慢再谈呗!
第671章 【不太平的港岛!】
1983年开始,港岛开启‘大浪淘沙’,时不时传来一家公司清盘的消息。
佳宁集团在1月份正式清盘,陈青松等人也因为串骗他人讹诈股东及债权人的罪状被指控;
相比前世,这一世关于陈松青等人的证据比较充分;
首先,裕民财务的主管没有被陈松青杀人灭口;
其次,佳宁集团的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也没有自杀;
最后,警方还收到了匿名人递上了的证据。
佳宁集团的清盘、以及再次传出中英谈判不顺的消息,导致港岛人心惶惶;
这种社会形势,倒霉的势必是银行业;
事实就是如此,多家财务公司接连开始清盘,一时间港岛再次发生了银行挤提事件。
对于银行来说,储户存钱之后,银行需要拿去放贷,是不可能全部作为流动资金的;
那么就是说,储户的钱永远是大于银行的流动资金;
所以,不管是哪一家发生银行挤提事件,都有可能濒临破产。
唯一的差别就是,信誉好的银行是不会发生大规模银行挤提;
加上这种银行,一般都拥有存款的25%以上的流动资金;
所以,信誉好的银行风险极小!
那么一旦发生社会恐慌导致的银行挤提事件,最倒霉的就是港岛的‘财务公司’;
港岛并不是只有银行才能开柜存钱,财务公司也是能吸收储户资金的;
但财务公司之所以不称之为银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力不够,还未拿到银行牌照。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级巨星:我爸比超红的 (鹤唳青空) 番茄小说网vip2021-10-21完结万万没想到,楚河会成为超级巨星。他写的歌,横扫音乐榜,支配各大音乐奖项;他的电影,...
-
我的识宝系统 (罗飞羽) 起点VIP2021-11-30完结146.71万总推荐看小说还能看出超能力?普通员工罗浩,从小说中获得识宝系统,连连收获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