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港岛豪门 (我是阿斗不扶)


  吴光耀点点头,听的很认真!
  说实话,这么大的项目,对于吴光耀来说,诱惑力都是极大的!
  而吴光耀至今只开发过1900个住宅单元的大型屋邨,怎么能不心动!
  施约克之所以告诉吴光耀和黎星,也是因为太古洋行已经规划好了,近期准备向市场公布。
  吴光耀给黎星一个眼神,黎星立马领会,诚心的对施约克说道:“施约克大班,我想你一定在置地和长江实业两个公司考虑一方合作!但是我在这里说明一下,论地产实力,港岛没有公司可以和我们媲美;同时,我们愿意和太古昌组成合资公司,双方出资比例一样,太古昌占股52%,我们只占48%。新的公司组成之后,向太古洋行购买太古船坞地盘,进行开发;合作的同时,我们愿意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让步,当然,这些都是吴光耀提前和黎星沟通过的。
  这个时候,显然不适合带着占便宜的心思,去谈合作;
  否则,太古洋行一定会转向置地公司;
  毕竟都是英商,如果吴光耀不拿出诚意,太古洋行是不会选择长江实业的。
  在港岛,有地就是老大,谁要是有靓地,保证想合作的公司排起长龙!
  施约克和太古洋行高管,也没有想到,和一开始的买地不同,吴光耀和黎星变得‘谦虚’起来了。
  不过想想也是,太古洋行要不是没有把握和技术,绝不会拿出前面几期项目和别人合作的。
  整个太古城项目,一共分为十期;
  在太古洋行高层的想法里,最多拿出三期住宅项目,交交学费!
  后面的六期和太古广场,一定要自己进行开发。


第560章 【长江实业的短期方向】
  经过三天的高层磋商,长江实业和太古洋行达成了协议:合资组成新的地产公司——施利亚地产,双方各自出资0.5亿港币;施利亚地产向太古洋行购入第一期地盘,面积为6万平方尺,价格为6000万港币。
  ‘太古城’首期住宅项目规划的是5幢‘双十字’造型住宅大厦,一层八户,每幢楼26层,总计1040个住宅单元;
  建成之后,拥有楼面面积80万平方尺左右!
  合同签订之后,太古洋行也大方展示出太古城的设计蓝图,哪怕是吴光耀也不由得佩服起来;
  按照太古洋行的设计,‘太古城’十期住宅项目逾10000个住宅单元(50幢住宅大厦),每个住宅单元600平方尺到900平方尺不等,这样算下来太古城住宅面积有800万平方尺;
  吴光耀倒抽一口冷气,由于太古城的地皮成本非常低,楼面地价仅为70港币每平方尺;
  按照目前的人工、材料等成本,每平方尺楼面造价预计在60港币左右;
  也就是说每平方尺楼面成本价格,只有150港币不到!
  那么能卖多少钱呢?
  按照历史,1976年太古城首期两幢楼的售价为230港币每平方尺;
  到了1977年,每平方尺售价将达到300港币每平方尺;
  到了1981年,地产达到巅峰,每平方尺将达到1300港币。
  获利之丰,可想而知!
  而且,太古城还规划了300万平方尺的‘太古城中心’,号称全港最大的商场(后被海港城超越),经营方式只租不售;商场内可以容纳数百家精品店、百货公司、超级市场、酒楼餐厅、电影院以及溜冰场等各种娱乐设施。
  整个太古城就贡献了1100万平方尺的物业,但就算如此大的面积,整个太古船坞地皮的建筑比例只有25%;
  按照港府规定的35%建筑比例条例,太古城拿出了将近40亩(24万平方尺)的土地,用来开辟花园、娱乐场、休憩场地;
  所以,太古城的居住环境堪称一流。
  太古洋行的地产策略虽然保守,但吴光耀是真心的佩服。
  ...........
  长江大厦,董事长办公室。
  吴光耀对着沙发上的黎星说道:“大型私人屋邨将成为香港住宅市场的主流,这也是我这些年到处收购老牌公司的目的!”
  黎星听的心情澎拜,长江实业如今也算拥有了几块大面积地皮,可发展大型私人屋邨。
  “老板,我们要马上发展大型私人屋邨计划吗?”
  吴光耀有意考考自己这个得意高管,所以说道:“你打算怎么利用薄扶林、铜锣湾、赛西湖、太古山谷1号段,说说你的计划?”
  长江实业目前拥有的地皮储备情况如下:
  一、230万平方尺的小型地盘/旧楼,这些是在六七事件中,趁低吸入的地盘(原本380万平方尺);这些地盘地理环境较好,普遍位于本岛和九龙繁华地段。
  二、500万平方尺的新界乙种换地权益书/新界地皮,这是这些年来长江实业矢志不渝的结果。
  三、大型地盘,包括薄扶林(90万平方尺)、铜锣湾(130万平方尺)、赛西湖(86万平方尺)、太古山谷1号(50万平方尺),这些地皮都是可求而不可遇的好地皮。
  这样算下来,长江实业已经拥有1000万平方尺的土地储备,可谓是强悍之极。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光耀在这次地产大跌30%之际,并没有趁底吸纳新的地皮;
  其中也是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1982年还有一次大机遇,可以储备大量土地;
  第二,吴光耀有意让自己旗下的地产公司,专攻私人屋邨项目(1500个住宅单元加各种商业的项目,相当于前世的内地小区。);小型的住宅项目(几幢楼的底盘)不是放弃,而是减少数量。
  黎星想了一想,认真的说道:“按照目前的形势,我预计港岛的地产将在1976年开始旺盛,按照香港的地产周期,一个旺市会持续四五年....”
  黎星话还未说完,吴光耀鼓掌称赞他的预判性!
  可以说,黎星完全摸透了香港的地产趋势;
  当然,不是说在1981年以后,长江实业退出地产市场,而是提前减轻债务、减少楼盘开发、减少大规模投资,以此来抵御风险而已;地产业务当然不会停,否则公司的职员、以及合作的判头、工人该如何安置。
  得到吴光耀的肯定,黎星立马信心更甚,开口说道:“所以,关于四块大型地盘,我的想法是:赛西湖地块,立马修建一个集娱乐、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活动场所,和赛西湖景区连成一片;并预留10万平方尺的住宅用地,在1976年进行开发私人屋邨;在10万平方尺的地盘上,可修建12幢26层住宅大厦;届时,总楼面面积预计在160万平方尺,逾2000个住宅单元。”
  吴光耀点点头,由于整个地盘高达86万平方尺,那么修建12幢住宅大厦,自然不可能超过建筑容积率,甚至说非常低。
  吴光耀插话道:“1976年开发住宅的话,我们可以分别在1978年、1979年、1980年,分为三年进行销售。”
  虽然知道1981年的高达住宅可达1300港币每平方尺,但是考虑的市场、财务等各方面,长江实业也不可能捂在手里这么多年。
  据吴光耀所知,1976年港岛的高级住宅就达到了300港币每平方尺,而到了1981年,将达到1300港币每平方尺,涨幅为3倍左右。
  黎星点点头,老板既然说分为三年销售,那么自己只需将12幢住宅大厦也为三期工程即可;
  这样一来,既减少了财务压力,又不会被人说!
  此时,黎星已经通过吴光耀的话语,而清晰的明白了港岛地产走势,所以信心十足!
  黎星接着说道:“太古山谷1号地盘,和赛西湖地块的操作方法和时间差不多。”
  吴光耀再次点点头,补充道:“可以选择在1975年底就起楼!”
  虽然在1974年到1976年,这几年长江实业起楼的面积较小,但是不影响长江实业:
  第一,长江实业的财务状况可以支撑这两三年的相对空白期;
  第二,港岛一建这几年也有很多商业楼宇项目,并不会让工人和判头大量失业!
  想到于此,吴光耀提醒道:“我预计到了1976年,港岛会出现抢工人,抢判头的情形,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黎星的内心深处,对吴光耀的佩服无疑又增加了许多!
  事业如此庞大的老板,居然连这种场景都能预判出来,可谓真的是脑容量大的出奇!
  “恩,老板放心,我会拿出方案的!关于铜锣湾的那块地皮,我已经做好的规划!铜锣湾是港岛的第二商业中心,而铜锣湾的那块奶牛场地皮更是高达110万平方尺,还有一些制冰厂等地盘,也有20万平方尺。所以,我打算在这些地盘上面,修建五幢高档商业大厦,以及一个包含购物中心的高档私人屋邨及高档住宅项目。而五幢甲级写字楼计划,我打算最近就开始进行!”
  换做是其它地产公司,五幢甲级高档写字楼,绝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对于长江实业来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它的原因暂且不说,就凭长江实业的背后是吴光耀;
  管理层也知道,哪怕因为发展速度过猛,而导致出现财务状况,也不是大难临头;
  因为吴氏家族随时可以私有化这个公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