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摊主 (青檐阁主)


  老吴说道:“一个空壳公司,拍卖会用来走账的名头。”
  “哦。”苏年恍然。
  话不多说,大屏幕上顿时出现了几张图片,上面显示的是一个有点残破的陶瓷罐子。
  “清乾隆年间的民造……”拍卖师简单做了介绍,后面便有人将古董捧了出来,放在桌子的中间。
  苏年听得昏昏欲睡,不是他不感兴趣,只是买不起,听了也没什么意思。
  “老吴,这是真的假的?”苏年问道。
  老吴没好气地说道:“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懂!”
  这也是个二五眼,苏年确定指望跟着老吴长见识是不可能了。
  最后,这个半残的罐子被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花了三十万拍下来了,胖子的脸上没有丝毫波动,根本不在意这点小钱的样子。
  接着又有几件苏年根本就看不懂的古董出手,还夹杂着几件贵重珠宝。
  这个拍卖会好像什么都卖,有名的没名的,只要有人喜欢,就能拍出合适的价格。
  紧接着苏年就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油画,油画的内容居然是一窝小猫,说实话感觉还不错的样子。
  拍卖师介绍是一个名字叽里咕噜的什么大师的作品,苏年听都没听说,底价二十万,每次加价五万。
  最后这张画被一个鬓角斑白的中年富豪拍走了,似乎很喜欢的样子,的手之后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苏年一扭头,就看到老吴睡眼惺忪,顿时无语了。
  你带我来看这个拍卖会,你自己先睡着了?
  “接下来的拍品,也就是我们本次拍卖会的最后一件拍品。”
  终于到最后一件拍品了,苏年心头顿时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向了大屏幕,就看到上面显示着一本线装书。
  古书?
  果然,拍卖师说道:“明代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族谱孤本,起拍价一千万,每次加价五十万。”
  好家伙,徐达的家谱孤本?苏年有点震惊了,他是不知道徐达到底有没有家谱,现存的有没有其他的版本。
  但是如果这真是徐达的家谱孤本的话,那就真的大发了,这种东西是能随便在国内拍卖的吗?
  看了看四周,苏年发现在座的人也都是有些沉默,没有人叫价。
  苏年心道果然如此,像这样级别的宝物,估计一旦出世,确定是真的之后也不知道是几级文物。
  偷偷地拍卖,别说你从哪弄到的,就算你能证明是祖传的,估计也要被上面死死地盯住。
  拍卖场里面一片寂静,拍卖师似乎也并不着急。
  过了大概两分钟之后,一个牌子才从另一边举起来。
  “一千零五十万!”拍卖师报价。
  然后又是一个牌子。
  “一千零一百万!”
  有了带头的,不少的人开始频频举牌,价格一瞬间就效果了一万五百万,而且还在往上涨。
  这就要两千万了?苏年长了张嘴,小声说道:“疯了!”
  老吴不知道什么时候醒的,嘿嘿笑道:“到这种地方来的人,不都是来发疯的?徐达的家谱啊!”
  苏年突然想到老吴昨天跟自己说过孤本的事情,便问道:“老吴,你不会是冲着这东西来的吧?”
  “我哪有钱?”老吴翻了个白眼。
  这个时候价格已经超过了两千万,渐渐地在两千三百万左右停了下来。
  苏年是不懂这方面的行情,也不知道这个价格是贵了还是便宜了,但是两千三百万的价格是真的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一直到离开拍卖场的时候,苏年还在懵逼当中。
  “怎么?小子,被吓到了?”老吴随便从酒会上用叉子叉了一块蛋糕问。
  苏年点点头,这种一掷千金的场面实在是让苏年有点后背发凉。
  在电视上看是一回事,战争身临其境又是另一回事。电视上的演员,绝对表演不出这些有钱人的状态。
  苏年说不好是一种什么状态,就好像他们根本就什么都不在乎,不管是钱,还是命。
  冷漠、淡然、压抑,就像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座山,那种和脸上的表情截然不同的内心波动,若有若无的扩散到整个拍卖场。
  让苏年这样的小人物心脏都被压下了几分。
  老吴扔下叉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用在意,你这就是心理作用。就跟小学生考试被老师站在旁边看一样,等上了大学你还会怕老师吗?”
  苏年老老实实点头:“怕!”
  “废物点心!”老吴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那你没救了!跟我走!”
  “干嘛去?”苏年很想坐下来歇会儿,可惜老头出了拍卖场和酒会大厅之后,便带着苏年下了楼,朝着一个人追过去。
  苏年认得出来,这位就是刚才拍下了孤本的那位,相貌平平无奇,中等身材,一身深枣色的西装。
  “老吴,你要干嘛?不是要做什么杀人劫货的事儿吧?”苏年问道。
  “年纪轻轻的,平时少看点小说,还杀人劫货?”老吴鄙夷着,带着苏年到了大路边上。
  站在酒店旁边的喷泉后面,老头不动了,假装在看风景的样子。
  但是苏年知道,他的目光一直在那个卖家的身上,一直看着他上了车,老吴还掏出手机拍了一下接他的那辆车。
  “我说,你不会真是刑警吧?”苏年问道。
  “怎么?是不是被我娴熟的手法给震撼了?几乎要五体投地直呼内行?”
  苏年撇了撇嘴,觉得这货绝对不是刑警,估计是想找机会认识认识那位卖家,到时候借孤本看看。
  吴老头拍了照,便心满意足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一辆车上下来,三步并两步跑到老吴的面前。
  “哎呦我的老爷子!你怎么自己就来了?”年轻人问道。
  老吴问道:“怎么?我自己不能来?非得带着你才行吗?你要监视我?”
  “不敢不敢!”年轻人连忙说道:“这不是怕出现什么突发状况吗?老爷子,你可不能在一个人乱跑了,快跟我走吧!”
  苏年说道:“老吴,有人接你,那就告辞?”
  老吴摆摆手:“告辞!真是他娘的扫兴!”
  说着,老吴跟着年轻人上了车,年轻人临走之前还看了苏年一眼,倒也没什么恶意,只是有点好奇。
  看着老吴离开,苏年也抻了抻腰。
  莫名其妙地就被老吴拉着参加了一个没头没脑的拍卖会,结果老吴的秘密自己还是没有猜到,真是累人。
  这样想着,苏年想着换个心情,便兴致勃勃地到了汌河边,这边地摊已经排开了。
  看着眼前连天的摊位,苏年这才感觉心旷神怡,一天的心累都烟消云散。
  一个如此庞大的地摊行,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研究透的。苏年决定了,这几天下午到晚上,他就要泡在汌河边。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吸收先进经验,总结出来之后应用到澜城!


第六十九章 老吴求助
  接下来两天,苏年就一直扎根在了汌河地摊行。
  上午在宾馆整理自己的发现,把心中所得全都记在本子上,下午就去地摊行里面一泡到晚上。
  卖碟的花臂大哥也跟苏年混熟了,晚上还一起喝了顿小酒。
  他这生意倒是方便,把后车门一关,直接上锁就能走了,也不用人看着,收摊就直接开车走人。
  经过了苏年的指点之后,大哥的生意日渐好转,对苏年那是感恩戴德,直说在鄯殳道儿上有什么事儿尽管找他。
  花了两天的时间,苏年也开始把汌河地摊行的特点摸得差不多了。
  首先,汌河地摊行和其他的地摊行不一样,这里的地摊没有过断档,60后传70后,再传80过后,然后是90后。
  地摊上的人成分很复杂,有些身上还有其他的工作,有些是专职摆摊,大多数还是没有工作的居多。
  几个城市几乎一小半的散人都聚集在这里摆地摊,可见地摊行是鄯殳相当受到认可的一个行业。
  因此也就没有了年龄代沟和鄙视链,以一种老带新的形式一直发展到今天,传承有序,发展和谐。
  当然有利也有弊。
  在平稳的传承发展中,创新当然也就成了老大难,到现在为止汌河地摊行的经营模式依然还是老式的地摊经济,也就是商品开始变得更多样了。
  其次,汌河地摊行的斑纹状分部,也是取决于这种老带新的模式。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这边的地摊也是乱七八糟的,但是有了新人来,老人带了新人,其他摊位就开始给腾出位置来了。
  这也就是汌河边,整个河边都是宽敞的,换了什么位置生意都一样做。
  所以渐渐地新老同行都扎堆了,各个种类的摊位都在老带新,就形成了这种斑纹状的分布。
  渐渐地,这种布局也就成为了汌河地摊行的规矩,后来的人也是这样一路排到底,并没有什么人刻意地去维护。
  当然,也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全凭自觉的时候,不自觉的人就会搅乱这个布局。
  苏年也见到了一个跟人抢位置的,后来一群人打的头破血流,全都被带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