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哲,还是大城市好吧,我们这个小镇一天到晚就是应付这些事,真没劲”,
许娇娇从小就生活在这个骑自行车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够绕一圈的小镇里,镇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她都了如指掌,每天就是进货,理货,点货,看店或与人讨价还价,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大潮她也赶时髦在某宝上购物,晚上看直播,但困于围城的感觉始终困扰着她,有的时候她真的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可第二天早上醒来一想到超市就又骑着自行车赶过去了。
许哲道:“外面灯红酒绿是少不了,但不是谁都能玩的,在大城市的人多是背井离乡,压力很大的,城市再怎么繁华也跟他们没关系,我倒是觉得这镇上很好,山清水秀的,空气也清新”,
他笑道:“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家里的时候羡慕我,我在外面的时候何尝不羡慕你呢?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世上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事”,
“嗨,在外面压力大正常,机会不也多吗?姐这辈子最后悔的事一是以前没有好好念书,二是当时没敢狠下心来到外面去闯一闯,三是在找男人这件事上瞎了眼,找了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憨货,哎,这日子过的”,
许哲笑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谁对谁错还不一定呢,我还想着在家里做点生意;姐,你这超市生意怎么样?”,
许娇娇磕着瓜子道:“能怎么样?就那样呗,一年下来到我手里能有个十来万,去掉花销根本存不下来几个钱”,
许哲道:“镇上的平均工资还没超过三千吧,这个收入在这里不低了”,
“话不能这么说,咱们这种做小生意的多累啊,起早贪黑的,为了削减成本这超市我就雇了一个人,男人的活也得我来做;听说你们在外面有什么五险一金,这些我们都没有,这超市吧生意稳定,镇上都是熟人嘛,可稳定也有稳定的坏处,你想把它做大一点真是难,还是你们上了大学的好,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凤凰呢”,
“那得看命”,
“诶,对了,小哲,你有对象了吗?要不要姐给你介绍一个,你别说,后村有一个姑娘还真适合你,那模样就跟你姐我年轻时长得一模一样”,
“有了,不过姐你一会儿见了我妈可千万不要提起这个话头,不然她又要唠叨个没完了”,
“哈哈哈哈,知道了,姐懂”,
......
从超市到家里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自行车路程,小镇上的柏油路早已经修了起来,以前赶集的地方变成了闹市,街道两盘门店林立,更让许哲注目的是镇里一座座新奇的楼盘,立在售楼部外面的广告牌也打起了特价房和学区房的噱头。
“这里新起了不少楼盘”,
许哲道,在他的印象里镇里的房子还是都是自家请泥瓦匠盖得老式农家别院,红色的砖瓦房,很少有现代的大户型,小户型,两居室,三居室,更不必说什么售楼部和学区房的概念。
而说起楼盘,许娇娇的怨念颇重:“这些盖楼的都是奸商,以前咱们家盖房子,请几个泥瓦匠,一天管三顿饭,花个万把块就能盖个大院子;现在镇里一个八九十平的小房子就要四五十万,不买还不行,不买的话小孩以后上学都难;我爸是不在乎,说什么读了书也是浪费钱,但我们这一代人怎么敢像他那样养孩子?”,
许哲点头道:“教育是很重要的,读书的钱不能省,现在国内的楼市和教育都变得畸形了,人的阶级因此而固化,这种情况下上学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区房也就成了刚需,这因果已经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
“谁说不是呢,我们家两个孩子,想起以后的事就愁,房子要买,书也要念,我们就这点存款,买房吧没赶上零八年那会儿的好时候,现在就瞻前顾后,也不知道以后房价是涨还是跌,暂时只能买些理财产品,先赚点利息在手里,备个不时之需嘛”,
“你买了理财产品?”,许哲心中一动,道:“这小镇上也有理财公司了?”,
许娇娇道:“买了啊,买了二十几万呢,一年利息16%,不过不是什么理财公司的东西,是在镇里的合作社买的,镇上很多人都买了”,
“镇里的合作社......”,
“对了,小哲你就是做金融的,应该对这个了解吧,你说合作社这种公家的机关应该不会有什么风险吧”,
许哲摇了摇头:“零风险谁都保证不了,不过合作社总归相对要可靠一点”,
第176章 鱼龙(上)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经历了很多苦难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后就一直向西方国家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许多先进的东西也引来了很多的糟粕。
二十世纪之前,国内一改积弱的现状,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而二十世纪之后则开始改变国内积贫的状态,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许多行业都呈井喷式的发展,房地产、互联网、金融、3G,4G......而这些大行业衍生出来的小行业也有很多,譬如装潢装修,中介,电销...,诸如此类的新兴事物都是先出现在西方,然后出现在帝都,魔都等一线城市,继而在二三线城市开花,最后连县里,镇里也快速跟进,许娇娇所在的这座小镇就是其中的典型。
售楼部退出特价房的广告和招聘电销工作人员的招聘广告离得很近,许哲还看见了二手房中介门店和私人的理财公司,投资公司及借贷公司,这些民间的借贷公司还停留在一个很原始的阶段,是在报亭或超市里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地人凭身份证可贷款XXX元,手续简单,24小时到账”云云。
有混混模样的青年正蹲在旁边看那块牌子。
这是典型的高利贷,与校园贷,拍拍贷一样是火坑;在许哲看来,这是很显眼的火坑,应该不会有人往里跳,可听吴异说这种看起来很傻很明显的民间借贷还真能骗到人,且他们骗人的手段五花八门,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多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
吴异给他讲过一个地方性的借贷机构,借款的凭证不是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这类重要的身份凭证,而只是一部水果手机;它们借款金额很少,只会借出几千块,扣掉七七八八的手续费能到手的只有一千出点头,而还款分期是按周来还,每周要多还好几百块,一旦哪一期还不上了放款方就有权利把押在他手里的手机卖掉。
这是典型的火坑,高价值的抵押物,高利息,短周期,种种缺点集于一身,简直是对借款人的压榨;在许哲看来借这种钱的人纯粹是脑子有毛病,可据吴异说借这种钱的学生和网瘾少年并不少,他们上网没钱了就把家里人买的手机拿去当掉,前两周分期还能还得起,等到第三周还不起了也就索性不再还了,还有的愣头青就是把价值近万元的水果机拿到这里换个两三千块钱......
那混混模样的青年蹲在牌子旁边看了看,走进店里寻询问起来......
从二爷家里回来后又拜访了两家亲戚,亲戚间约好了年初一到年初五的行程;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趁着父母都在看电视的功夫许哲回到自己的房间拨通了可可的电话。
“喂,许哲”,
可可一直在等许哲的电话,接到他的电话后看了一眼沙发上的父母和弟弟起身回到自己的卧室里。
“可可,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许哲...你还有其他想对我说的吗?”,
“有...想我了吗?”,
两人的恋情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才分开几天的时间,许哲心中对她着实挂念。
电话里传来可可吃吃的笑声。
“臭美”,她娇嗔道,旋即却又小声道:“许哲,你初几回来?”,
“初七回去,初十上班,我回去后你要留几天时间来陪我”,
“知道啦”,
......
和可可说了几句体己话,许哲心中逾越;公司的群里也已经热闹起来。
许哲加入了银叶财行的总群,产品部的群,公司精英群,东部大区群还有东部大区内部群。
总群并不是囊括了银叶财行所有员工的大群,而只是总部的群;产品部群是部门群,而精英群则是行政部为董事部建的群,只把公司重要部门的员工拉进来;东部大区群和南部大区内部群则是李兵让东部大区分属行政部建立的,许哲培训课之后李兵让分属行政部的经理把许哲也给拉了进来。
年三十的晚上群里忽然变得热闹自然是因为有人发红包,总群里董事长秦怀民的秘书代董事长发了五十个二百元的群红包,产品部群里陈东辉的秘书胡眉代陈东辉发了二十个二百元的红包,最豪的是南部大区内部群,李兵的资金实力虽然不及秦怀民,但他身上很有一种草莽气息,发达以后自觉财大气粗,对手下的人也很大方,一百个二百元的红包在内部群里下了一场红包雨;在两个群里发了红包他又私人给许哲转了两千元,转账下面的备注则是“新年红包”。
对于李兵的示好许哲大感意外,他忙回了句“谢谢李总,新年快乐”然后点击收款,转手把其中的888转给可可。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激荡年华 (皇家雇佣猫) 起点VIP2020-10-18完结一个即将读博的学霸研究僧重生在平行时代里的2008年,附身17岁的高中生,于是那些璀璨青...
-
重生香江的导演 (武醒) 起点VIP2020-10-02完结1.8万总推荐听说了吗?有作家拍摄电影了。这可能吗,机位怎么走他知道不?嘿嘿,人家可以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