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真是万亿大佬 (雅玩居士)


  盲盒也基本就位,北上广深试试水,二十家门店配合五百自动贩卖机。爱德华代言,其他主播拼命吆喝,丁薇砸钱让各种公众号跪下叫爸爸。


第168章 零用钱才是王道
  “同袍?”
  沈锋看着眼前的李维,点头道:“名字不错。”
  亲耳听到大佬认可,李维兴奋道:“去年消费人群已超过两百万,规模破二十亿,今天最少还能涨三倍!”
  “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有了新的高度,富人们带起的教育潮影响力逐渐扩大,纷纷送子女穿汉服,进私塾,汉服不仅是一种服装,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尤其是高客单价,高毛利率,高复购率,高转介绍和高增长速度……”
  沈锋看着李维侃侃而谈,市面七八个汉服APP,最后锁定这家伙。算是最少一批资深玩家,圈里口碑不错。
  李维越说越没有底气,也见过不少投资人,但从来没有沈锋这么强的压迫感!
  这可是传说中的大神!
  “原本我们是行业第一,可去年花夏和古桃入场,人家背后是财大气粗的阿里和虎牙,所以……”
  李维只能实话实说道:“这两个月数据不太好。”
  沈锋点点头,这种事太正常,用钱砸谁不会?
  “我们已经跟徐娇达成合作关系,就是演星爷女儿的演员。”李维赶紧自救道:“创立织羽集品牌,她不仅是形象代言人,同时也参与设计团队提供建议。”
  沈锋看过行业调研,玩汉服可不便宜!
  随随便便大几百,好的几千,最牛逼的几万都有。目前销售模式多为小批次量产,预售和定金支付。
  发货长短取决于款式的复杂程度和商家供应链的处理能力,畅销品牌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在于能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同时保证产品工艺。
  说白了还是有钱。
  好就好在市场尚未出现一个国民认知度高的代表品牌,通过线上开店获得现金流是多数商家的玩法。
  但淘宝的缺点在于价格提不起来、利润薄,大平台获取流量越来越困难,实体零售渠道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我认为汉服体验馆肯定会成为年轻女性消遣周末时光的热门地,非汉服粉丝或无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也能获得尝鲜入坑的机会。”
  李维认真道:“纯租赁和体验+销售模式,商家参照古风场景进行装修为拍摄提供场地和道具,消费者可以自行穿戴汉服到店拍摄……”
  “一家最少购置五十套以上,且汉服材质轻薄,多人穿戴磨损率较高,这又是助推销售的新途径……”
  沈锋摆摆手,打断道:“销售无所谓,主要是流量如何获得?”
  李维打起精神,打开APP,展示道:“我们的主界面包含古风、打卡、发布、消息、我的五大功能。其中古风包含“热门”和“关注”两个板块……”
  “热门页顶部横向排布大量站内活动,囊括点亮打卡、相册制作、拍卖等,用户戳中相应话题即可抵达参与界面……”
  “页面下翻,能浏览感兴趣的图文和视频。关注板块,则向用户展现已关注账号的内容……”
  “特别是打卡,会定期分享适合同袍拍照聚会的地点,如黄埔古港、沙湾古镇等。以打卡场景收集用户画像,并用悬赏征集的福利,利用地缘+趣缘推动交友互动……”
  在沈锋看来,汉服十几年前就有,也是这两年才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说白了就是汉服传播方式、受众属性带来的巨变。
  所谓汉服热,是戏精的胜利,也是短视频的胜利。
  去年的汉服热,一度被网友戏称:披床单的孩子们长大了!
  再次应征赫柏迪格的预言: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的过程中,消费主义是重要动力。
  它将本来具有边缘性和圈层标识功能的亚文化符号,迅速收编和改造为主流文化中可贩卖的元素。
  布局汉服社交,最先需要解决用户是谁的定位问题。这影响着产品功能开发、传播方式、宣传渠道等后续问题,是决定平台格局的关键。
  想到这里沈锋开口道:“”想要瓜分同袍,汉服社交软件至少要能给用户带来增值体验!”
  “然而现有产品几乎都是根据同袍的网络痕迹,对其互动形式进行简单机械整合。比如你们这个所谓最具特色的图书馆功能,应该是照搬lo圈的玩法吧?”
  李维瞬间懵逼,大佬难道是同道中人?
  沈锋继续道:“与其苦战社交,不如转做工具型产品。你们要是能整合识图、电商、换脸功能,提供虚拟换装、种草购物的一站式体验,更能解决用户的实际刚需。”
  “至于看似新颖的打卡机制,不过是想将脱离地缘社交的年轻人拉回原地。但对于多数同袍来说,频繁的聚反而会消解圈层特殊性,反而导致她们追求的梦幻感破灭。”
  盯着李维,严肃道:“千万不要产生成为下个毒的美好愿景!”
  “球鞋产业规模高达百亿,且全球市场逐渐扩大。汉服虽增势迅猛,但量级实在差太多。”
  “什么lo圈、汉服圈,抵制炒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用户消费习惯的差异,意味着圈层社交终将走向不同道路。”
  就在李维面露绝望的时刻,沈锋突然笑道:“这样吧,两千万要你百分之六十股权如何?”
  搞定合同,让老宋带走乐的屁颠屁颠的李维,沈锋伸个懒腰,又一块拼图完成。
  盲盒、潮鞋、汉服……
  妥妥的三板斧!
  想到这里拿起最新的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不得不说去年是一个风口稀疏的寒冬。
  相较于17年的消费升级、18年的新零售,19年直到现在,一级市场依然沉寂,缺少行业性的投资主题。
  但在资本看似风平浪静之下,新的用户消费行为特性,正在推动各种新生商业细分领域迅速勃发,一个个大众注意力之外的角落,创造新的财富与机遇。
  汉服、Lo裙、JK制服……
  曾经那些叫不上来名字的服装派系,正随着亚文化的发展壮大,逐渐走出漫展、游戏、文化节……
  变成九零后零零后的最爱。
  八零后甚至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为这些宽袍大袖的古装买单?
  为各种五花八门层层叠叠的公主裙一掷千金?
  简简单单的女生校服凭什么令宅男痴迷不已?
  在自己看来,互联网原住民、Z时代等一众标签的年轻群体,相比起前几代人,不单单与互联网连接更加紧密,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社会发展带来更强的物质基础,允许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个性特征更强烈,服饰选择更为多样化,这才是关键。


第169章 论店大欺客
  当然也仅仅是一个开端而已。
  同样受制于受众个性化、圈子小众化等特点,小众服饰目前也面临着市场集中化程度低、获客缓慢、服饰定制化要求高,以及产量、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等问题。
  按照沈锋的理解,首先是对应亚文化的受众,对于相应的亚文化及对应的圈子,他们往往有更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汉服圈彼此之间互称为同袍,取自《诗经》中的与子同袍,
  Lo裙的爱好者,则被称为Lo娘,
  校服女是JK党,
  二次元号称COS……
  这就使得小众服饰的核心消费者品牌意识极强,对于版式、制式等问题很敏感,最突出的体现就在于非常强调山正之争。
  所谓山寨,在小众服装市场里指的是自己不做原创设计,抄袭、模仿原创店款式的店家。
  由于山寨往往仅需要缝纫机布料等简单工具就能开工,能用数个马甲与正版店家进行游击战。
  原创店上新后,山店马上通过更低的价格取胜,吸引不明道里,或希望省钱的消费者。
  山寨横行,不高兴的不只是店家,更不高兴还有购买正版的死忠粉。人家省吃俭用砸钱,等待好几个月,凭什么你们这些不要脸的穿山甲能跟老娘享受一样的待遇?
  网上经常出现李逵遇见李鬼,指着鼻子骂街的盛大场景。
  虽然很LOW,但足以看出对于圈内真爱粉来说,正版已经成为某种信仰。强烈的自发信念也使正版店家得到稳定消费群体,原创才是最大竞争力。
  当然鄙视链到处存在,汉服圈就存在正统汉服对改良汉服的鄙视,宋明服饰对魏晋唐的鄙视……
  比如大名鼎鼎的仙汉分家,两片式齐胸襦裙和魏晋风,由于不可考据的形制,被人诟病不应该被称为汉服,只是商家自创的好看衣服,只能叫仙服!
  JK制服和Lo裙则有日牌和国牌之间的骂战,说到底还是谁贵谁贱的问题。
  Lo裙日牌价格随随便便千元以上,贵的甚至破万。而国牌更平易近人,几百就能美滋滋。
  JK在发源地岛国分校供与非校供,名校的堪称限量版,一裙难求。
  沈锋陷入沉思,盲盒很简单,丫丫刘鹏就是原创。潮鞋也不难,有钱就是大爷,直接从原产地打包,大不了不赚钱,初期赔本赚吆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