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夜幕下的九尾)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夜幕下的九尾
- 入库:04.13
能够参与到这种改天换地一般的项目之中,那种成就感比割粉丝韭菜的成就感要强得多。
看着顾牧站在高地指指点点,脑海中突然生出了“指点江山”这一个词,感觉大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趁着顾牧高兴,方浩又不失时机的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议——明天的金山基建成立仪式上,让大家都戴上口罩,防范感冒。
这个提议顾牧没有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原本方浩收购这一家口罩厂就有一些犹豫,因为口罩的销路并不好,那个时候顾牧就承诺了给他生产出来的口罩包销。
但实际上方浩收购这家口罩厂都有了几个月的时间,顾牧却没有包销过一个口罩,都让方浩自己给解决掉了。
在这件事情上,顾牧算是欠了方浩一个人情。
虽然这个人情早已经在别的事情上还了,可是能够帮助方浩的口罩有着更好的销路,顾牧还是没有拒绝。
在外人眼中,方浩就属于顾牧的小弟,让小弟生产的产品出现在更多的场合之中,这本来也是一件长面子的事情。
就这样,方浩的口罩又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展示机会。
第二天的金山基建成立仪式上,所有的嘉宾以及工作人员都戴上了浩气口罩厂生产的口罩,包括参加这个仪式的省市两级的领导。
这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成立的当天,顾牧还特意跟基建公司的总经理打了招呼,就说现在这一座城市已经出现了感冒流行的征兆,让他给那些员工安排口罩,强制性的要求他们都戴上口罩,避免传染感冒。
总经理知道顾牧和方浩的关系并不一般,听到这样的要求,当然知道老板的意思,第二天就向浩气口罩厂下了两百箱口罩的单。
——一箱就有一百包口罩,一包有五十个。
这等于是下了一百万个口罩的单。
不过这个基建公司的员工很多,100万个口罩,每天都换的话,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单个口罩的价格也不高,就一两毛的样子,100万个看上去很多,实际上也花不了多少钱。
能够在感冒出现的季节买来一个安全,也是值得的。
那一天金山基建的成立仪式,到场的人挺多的,层次也比较高。
来的媒体也比较多。
只不过没有哪一家媒体是属于娱乐板块的。
方浩这么一个流量混杂在剪彩的队伍中,多少显得有一些违和。
哪怕是请一个二三线的影视明星,感觉都正常一点。
方浩这一次算是硬蹭了一次财经版的热度。
不过没有多大的意义。
因为关注财经方面的,年龄都偏大一点,心性也偏成熟一点,成为他韭菜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他只不过是通过上这样的新闻,让他的脑残粉们多了一些骄傲的理由。
——我的偶像可以上财经版,你的偶像呢?
剪彩之后,再过一天,他就跟着顾牧一起回鹏城了。
这时候,罗小虎已经进入了那个电影剧组拍摄电影。
浩然文化公司的广告片拍摄小组没有了这一员大将,但是多了几个专业的人才,还有一些当过几年群众演员的员工,团队的实力并没有因此减弱,反而加强了一些,越来越专业了。
不过他们的风格还是照旧的沙雕。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成功的核心,这个风格不能够放弃。
但是,他们也会尝试正规的风格,制作比较专业的片子。
在柳青的策划之下,这个团队在拍摄那些广告片之余,也开始制作一个关于方浩非洲之行的片子。
用上了一些原始的素材,一些新闻的片段,又加上了一些补拍内容——包括采访参加那一次慈善活动的各个明星,还有仁德慈善基金会的秘书长,要做出一个正规的纪录片来。
这个片子准备在一个多月之后推出,那个时候,正是方浩那一本非洲慈善之行的新书推出来的时候。
第四三零章 野心
招了几个专业的人才之后,浩然文化公司也有了更大的野心,要向更专业的领域发展。
沙雕只能做一时,不能做一世的沙雕。
那样的风格一开始会有一些拥趸,但是时间才了,老是那一套,就会让人厌烦。
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观众还没有厌烦的时候,弄出不同风格的东西来,留住这些观众,吸引更多的观众。
制作方浩非洲慈善之行的片子,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并不只是配合着那一本书的推出而立的项目。
通过这样的尝试锻炼队伍,提高团队的制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柳青弄出来的一个三年计划中,浩然文化公司至少要弄出一个美食节目制作团队,弄出一个旅游节目制作团队,弄出一个音乐节目制作团队,弄出一个搞笑视频制作团队。
反正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不需要电视台就可以自己制作那样的节目内容。
浩然文化公司现在不缺乏资金,缺乏的就是专业的人才。
只是挖墙角有点费钱,而且他们这些核心队伍的水平追不上那些专业人才的水平,会形成倒挂。
所以他们选择的并不是花大钱挖人墙角,而是慢慢的培养自己的核心力量。
柳青在浩然文化公司就有着百分之五的股份。
刚开始的时候那百分之五的股份长得有点像一个笑话,到现在可不是一个笑话了。
按照公司今年的业绩,年终要是分红的话,他都可以分到七位数的红利,可以一跃而成全村最能赚钱的那一个。
有这样的利益激励,他的干劲更足了,目标也更远大了。
为了让公司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离开了方浩还能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要在没有方浩的情况下,也拥有着造星的能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公司不会主动的跟方浩进行切割,只要能够蹭到他流量的,就会尽量的去蹭。
拥有着自己的造血能力,主要是面对方浩出现人设崩塌的极端情况。
没有出现那种情况之前,当然是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
这一段时间柳青甚至还做了一个尝试,那就是给自己仅剩的那一本完本网络小说拍了一个广告片。
然后,那一本已经完本大半年的小说,完本时订阅数量只有可怜的几十个的小说,均订一下子涨到了八九百,也给他带来了一笔小钱钱。
这也验证了他的一个想法——现在公司拥有的平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星能力。
如果这个平台的影响力继续的扩大,造星能力就会更强,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者,就能够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利润。
他们的新媒体矩阵,可不只能够是由文字形式的自媒体账号组成,还需要有影响力比较大的视频账号。
只要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未来就算是开发属于自己的综艺节目以及新闻节目,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方浩再三强调这家公司不能涉及到时政方面,柳青早就开始做政论节目了。
——那个是最简单的。
华夏人对政治的兴趣最高,这个东西又没有什么进入门槛,哪怕只是看了几本地摊文学,就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在京城随便找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能够对国际大事侃侃而谈。
而且,跟一些时政大V的观点都没有多大的差别。
只要敢谈,又有平台来支持,随便找个人都可以成为时政大V。
如果时不时的来一个“这国怎,定体问,我陷思”的灵魂之问,甚至还能够成为大众追捧的公共良心,再来卖卖酒,卖卖有机蔬菜,日子可以过得美滋滋的。
这样一个套路柳青在学习新媒体的时候就已经吃透了,现在有了公司新媒体矩阵的推广能力,一年推出几十个这样的公共良心,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惜的是,方浩怕弄出事情来,严厉的禁止公司做这样的生意,只能看着别人分那一块大蛋糕。
不过现在公司能够赚钱的门路已经不少了,少那一块大蛋糕也不要紧。
随着存款越来越多,柳青也慢慢的体会到了方浩的良苦用心。
有些方面确实不要触碰的好一点。
能够安安全全地吃上这碗饭,没必要去那个遍布着地雷的区域讨生活。
现在不只是柳青的收入提高了,跟着他过来的那几个前网络写手,熬过了开始几个月的辛苦经营之后,现在月收入都已经过万了。
底薪是不高,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掌握了几个自媒体账号,每个月的分红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工资收入。
以前是人人都看不起的扑街写手,现在摇身一变,俨然都市白领。
和柳青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日子比以前要好过了很多,回老家的时候也用不着向父母亲戚掩饰自己从事的行业,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公司承诺过,在年底让所有的员工都摆脱农民房,都住进商品房。
这件事情也在进行之中。
当然不是给这些员工们分配房子,浩然文化公司还没有财大气粗到那个地步,只不过是给他们提供小区的房子作为宿舍。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手艺人 (暗黑小鬼鬼) 起点VIP2020-10-01完结251.2万字 3.18万总推荐刘星重生到了1993年,发现好多事情他都记不住了,但刻印在骨子里...
-
全能农民的幸福生活 (三思) 凤凰网书城VIP2019-08-21完结大学生为尽孝道,回村养殖陪母,偶得灵泉,获得催生万物、治疗疾病等神奇能力。 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