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说着冲杨元得意的一笑,意思是说,看吧,我就说肯定行的。
“没问题,这个项目我也参一股,有资金问题,尽管来找我。不过,我有个要求啊,到时候在这个位置给我建个别墅。”
袁公瑾抬眼四处望了望,港岛那边,富人们都住在山顶别墅啥的,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这里给自己整一个。
“哈哈,你来晚了,这个位置我先占了。”
没想到李默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指着脚下的地方说道。
“不过,那边还有位置,到时候,咱俩可以做个邻居。”
几人打闹了一阵,说起正事。
杨元和李默说道:“项目团队组建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默点头道:“我委托了一家代建公司,由其全权负责,他们会尽快核算出拆迁方案,一切顺利的话,差不多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动工了。”
那么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时间上倒是很充分。
几个人商量了一番,这个项目现在有三位出资人,杨元,李默和袁公瑾。
为了方便管理,准备注册一家公司,负责整个项目,这些就交给李默去办。
因为他是三人里面最闲着的人,倒是有了个正经的工作,不至于天天不着调的玩儿。
这个项目暂时不提,因为需要有许多准备工作去做,光是图纸的设计,就需要很长时间。
按照目前的预期,整个度假修养村,完全建起来,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所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着急也没什么用。
这边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动静,但是苏眉那边,却是准备开业了。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后,苏眉的工作室已经建好,准备工作也完成了。
“你这进度很快啊。嗯,像个样子了。”
杨元跟着苏眉参观已经装修好的工作室,点了点头。
现在工作室内墙上贴着漂亮的刺绣图案,后面一一大排丝线,红黄蓝绿像是一道彩虹,在缝纫车间里,摆了十几台缝纫机,已经有工作人员在干活了。
杨元看了下,是在做鞋垫底模。
“那当然,这都快两个月了。”
“是吗?这么长时间了?”
杨元最近比较忙,村里都没有多待,大部分时间在县城里。
“你这么个大忙人,当然不记得了。怎么就这么不看好我们的手工鞋垫啊。”
“怎么会不看好?不看好的话,我就不投资了。”
看来怨念颇深啊。
“正式开业定在什么时候?”
“下个星期一。”
“那好,剪彩仪式准备的隆重点,咱们大肆的宣传一下,也好为接下来的销售造势。”
星期一,杨庄村来了几十辆车,停在马路边上,这是杨元邀请来参加传统手工刺绣鞋垫的开业典礼的。
并且政府领导也来了几位。苏眉的工作室打的是振兴传统工艺,发扬民间艺术的口号。
因此不但武灵县,云州市的文化局的领导也受邀请而来参加典礼。
如果做起来的话,完全可以作为一张文华名片。
十分具有意义。
上午十点钟,开业典礼开始,杨元,苏眉,还有相关领导一起用剪刀剪开红色的绸布,宣布正式开业。
不仅如此,市电视台也参与了拍摄,准备做一个专题报道。
开业这天,工作室摆出早就已经做好的成品,摆在外面让大家观赏。
不是杨元自夸。
这些鞋垫做的相当精美。
同样是手工制作,但是论精美程度,绝对比农村人自己做的要好看太多。
有点民间文化的样子。
苏眉作为负责人,做起了解说工作,向大家解释使用了什么材料,刺绣的工艺手法,头头是道的。
最后压箱底的是一双金线绣成的鞋垫,整双鞋垫华美异常,光是图案就十分的繁琐,在双小小的鞋垫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针脚。
据苏眉介绍说,这是由工作室的多位资深绣工,花费两个月时间才绣出来。
当作镇店之宝,看的大家爱不择手。
第260章 半年
六月的时候,杨庄村的改建终于开始,首先是先对村南边原来的住房全面拆除。
杨元在五月底的时候,经过多方协商,终于将拆迁补偿计划定下来。
每户人家,一间原来的旧房子,直接换一套新居,作为拆迁补偿标准,到时候从新建的住宅区里随即抽号。
家里的房子多的话,两种补偿方式,一种是按照这个比例,可以多分几套住房,另一个是按照新居的费用,折合成现金方式。
这个补偿方案,最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同。
拆迁从来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尽快杨元已经将价码开到很高,但是有许多人借着这个机会,想要多捞点,做思想工作,就费了许多时间。
也幸好杨元之前在村里声誉好,即便是有些人想当钉子户,但是架不住村里很多人的口水,最终妥协。
最闲补偿的是原来在村南边区域居住的村民,因为最先动工的就是这个地区,只有将全村的住宅区域建起来,大家搬过去后,将村子腾出来,其他地方才能施工。
因为事先做好工作,村民很很快就搬离原来的住房,尽管有许多人家的房子是新建设的,这样拆掉有点舍不得。
但是村里已经贴出了新房的蓝图,比原来的房子简直好上几十倍。
而且在拆迁补偿中,新旧房屋的补偿标准也不一样。建设年份短的新房子,要比原来的旧房子要补偿的多。
所以大家并没有什么不满。
村南的这八十户人家,除了有部分在外居住,没有在村里的,其他人先搬过村北面,这些人在村北面有不少有老宅子,收拾一下,暂时还能住人。
没有房子的,由杨元补贴费用,和其他有多余房屋的人家租用。
村南的搬迁工作,持续了多半个月的时间,这才全部搬迁完毕,工程队马上进场,各种工程车辆停了半个村子,原来的旧房子,全部推倒,紧锣密鼓的开始建设工作。
杨向东的房子正好也在村南,前期的拆迁,将他的房子也推了,他老子虽然在村北面住着,但是只有一间房子住不下,把杨元家的南房收拾了一下,一家子住了进来。
杨向东将猪场搬进养殖基地后,张丽清闲了下来,苏眉的鞋垫工作室开了后,跟着学习刺绣,每天和杨妈在家里绣鞋垫。倒是半点不闲着。
今年杨庄村工程非常多,大棚,果园,手工鞋垫,工程建设。
整个村子热火朝天,根本不愁找不到营生,就连村里的妇女都有活干。
原来的大棚里里不少男性工人,村里的工程开张后,都跑到工地上干活了,大棚里的工作交给了家里的女人。因为工地上开的工资高,这样一家两口就有两份收入了。
不仅如此,连附近不少村子的村民都来找工作干活,每天晚上下班后,各种山轮车突突的拉着人回自己村子。杨庄村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
杨庄村的工程由省建设公司投建,进展很快,这批工程的工期很短,在年底前就要交付使用,到时候全村人要搬进来。
由于委托了代建公司,作为甲方的代表,所以倒是不用杨元这一方时刻盯着。
今年上半年,田园食品公司那边进展顺利,除了云州和京都的办事处,在苏眉的老家,并州也新增办事处。
这样一来,本来就销量非常大的大棚就供不应求了,不过杨元早有计划,经过商讨后,三月份在邻村后堡村,新建设了一个大棚种植基地。
由于后堡村和杨庄村紧挨着,所以选取的大棚种植地方,就在大溪坪的西边,新旧大棚紧挨着。
不过这个地段是属于后堡村。
后堡村原来的想法是,自己村子学习杨庄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大棚归属自己村里人,由杨元的田园食品公司收购。
不过杨元因为管理不便,没有同意。
只能接受以后堡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并且招收后堡村的村民作为工人。
这样的好处是杨元不必和后堡村的村民直接交涉,直接的合作对象是后堡村村委会集体。
到时候后堡村对于集体土地入股后,大棚的收入如何分红,这不管他的事情。
并且新建设的大棚有田园食品公司直接委派部门管理,避免了走当初皇越管理不善,滥竽充数的事情。
有这上千亩的大棚加入,直接补足了产量的问题。
所以这上半年,杨元可忙得不轻,真的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新买的车都跑了上万公里,快成了跑长途的了。
这天杨元回了杨庄村,晚上加上杨向东一家子一起吃了饭。
本来杨向东就和杨爸的儿子似的,杨元这半年几句不着家,家里就杨爸杨妈两口子,他们搬过来后,杨妈没让他们单独开伙,两家人直接在一起吃。
晚上和杨向东喝了点酒,杨元就没开车,慢悠悠朝山上走去,他家里的房子让给杨向东儿子虎子住了,他回山上住。
过了河,村南边是个大工地,周围用彩钢板围着,阻止闲杂人员进入工地。
相似小说推荐
-
无敌修仙在校园 (山村小伙夫) 黑岩VIP2018-07-20完结仙尊重生校园,爆惊天丑闻,被美女偷窥,该如何应对?怎么说呢?这是一个让各位大大爽了又爽欲...
-
女总裁的终极保镖 (拉姆哥) 凤凰书城VIP2020-08-28完结“不许贴近我!”“不准睡,这是我的床!”“不许你跟别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