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啊……关键时候借景抒情……抒情篇幅的多寡……作文名不会起就稳着来,可不能写偏……诸如此类。
除此之外,至于试卷前段的诗词、改错、注音,前世的记忆都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上不会失分。
下午是数学,陈许最有信心的一块。
这场考试陈许要做的就是克制,切记不能直接引用超出大纲的知识点。等到试卷全部写完之后,草稿纸刚刚用了两行,陈许四周观察一下,发现大家连一半都没有做完。
没法等了,时间宝贵,我的时间不允许我这么低调。陈许心想,随即举起了手。
监考老师是从二中抽调过来,陈许并不认识。
监考老师走了过来:“你有什么问题?”
“做完了,想交卷。”周围考生都不由偷开关注的目光,有的心态一慌,无意之间直接用笔在试卷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口子。
监考老师看了看陈许填的满满的试卷,说了一句:“再检查一下。”
陈许只好有检查了一遍,在几何题里补上一条更加直观的辅助线,再一次举手。
监考老师再也没有理由阻止,只好让陈许交卷离场。
趁着大家考试,陈许去找了陈彦中教授聊了一会。
陈教授果然要走了,半年之后,等这一届学生毕业之后就走。考虑到医疗卫生条件,对于陈彦中这样的大学者,安城确实不是久留之地。不过地点不是首都,而是沪城,至于具体单位更要等到陈教授去了之后再选。
陈彦中说:“你的论文我已经帮你发了出去,虽然上不了《经济研究》这样的一流期刊,但是其他期刊还是绰绰有余的。我有一些同学现在还在清北任教,我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但还是需要你过去面试一次。”
陈许给陈彦中添了杯茶:“其实我觉得自己的实力不用加分也能上。”
陈彦中说:“广峰跟我说过,你的文化功底应付高考绰绰有余,但是加一道保险总归是好的,高考不比平时,错过一次,就要等一年。”
陈许只好欣然接受。
陈许在陈彦中办公室里免费蹭了蹭《参考消息》,接着上面的新闻两人又谈论起现在美国的经济危机。
传统经济学的定义里,失业率和通胀总是呈现的此起彼伏的态势,统计成图就构成了经济学教科书上大名鼎鼎的“菲利普斯曲线”,政策制定者也常常会根据这个规律来调整政策。同业率上升,就发点钱来刺激经济,控制通胀的过程也不得不以牺牲失业率为代价。自凯恩斯开始,这样的规律屡用不爽。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之后,美国则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高失业率和高通胀同时并存,这样的情况被称为“滞涨”。
现在正是欧美最头疼的时候,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失灵”了,两三个月前刚刚摔了一跤的撒切尔夫人只能靠出售国有资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从此之后“铁娘子”的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
陈彦中最后总结道:“政策的介入深度不仅仅在我国是一个重要话题,全世界都一样。但是政策的介入与否并不是‘滞涨’的关键,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才是‘滞涨’的根本原因。”
陈许夹着私货补了一句:“发展生产力才是硬道理。相对于分配方式的讨论,现在把饼做大才是关键。”
陈彦中颇有深意望了一眼陈许:“你不比我们半截入土的老人,以后说话谨慎些。”
……
第10章 副业进行时(改
辞别陈彦中,陈许又进入了备考复习的状态,力求不丢掉任何不该丢的分,拿下所有该拿下的分。
除去语文和数学,接下来是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即便是再有把握的人,这一套下来也得休息一阵子。
连续两天的紧张考试,模考终于结束。安城一中的同学们却来不及休息,又回到了日常的学习状态之中。
县图书馆夜晚的灯光也开始亮了起来。
相对于陈许、高一玮和杜成松三人,徐广峰的学习任务更加的沉重,明年二月份就要去首都参加人行研究生的笔试面试,现在满打满算下来已经不足三个月。他已经开始不时的请同事帮忙开始代课,节约下来的时间都扑在图书馆看书复习。
徐广峰今年已经将近三十,孩子都有了两,之前一直在家看书,效率低,但是家里人不担心。现在他长期泡在图书馆,老婆担心,过来看了两次,发现生活条件意外的不错,有地瓜,有茶水。徐广峰老婆又送了两袋炒面给大家吃,学习小组的伙食水平又提高了。
人行研究生的笔试除了语数外之外,专业课的考试并没有参考书目,徐广峰只能托着陈彦中和图书馆的关系订了大批量的报刊杂志,《经济研究》、《读书》、《参考消息》、各类外刊……工资的完全不够支付,幸好只是两三个月的时间,不是常态。
陈许也有侧重的多花精力在徐广峰身上,不仅仅是高中数学、大学数学,还包括经济学、金融学,想着法塞些私货给徐广峰,希望他能在面试的时候更多的展示自己。
高一玮在三人的带动之下,开始进入状态,为了不被陈许甩的太远,他也是拼了。一时之间,竟然找出了学习的乐趣,有些乐此不疲。理科方向基础弱的科目,就按着陈许搭出来的框架重头开始巩固基础,文科方向基础弱的就靠杜成松、徐广峰指点,少走了不少弯路。
杜成松和徐广峰两个数学困难生有了陈许帮助之后,数学方向应试技巧突飞猛进,陈许又变着花的出题让他们做,题海战术暂时做不到,无法形成条件反射,但是一对二的针对式出题足以弥补这个缺陷。
就是抄试卷太浪费时间了,陈许一心想多招几个人进来,专业分工,把那台油印机给用起来。
但是杜成松和徐广峰完全没有这个感觉,这个年代文学青年谁还没有抄过几本书呀。陈许这个用惯了电脑、打印机的自然不能比。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二人即便书写一天,笔锋依旧有力,不像陈许,字体自始而终如同鳖爬一般。
总而言之,四人小组的一切都越来越好!
只有陈许的心思不在学习,除了每日抽出固定的时间背诵一阵子《政zhi》,每天都在捉摸着怎么赚钱。
刚到这个世界开始还不觉得,现在越来越无法忍受每个月每人定额四两的肉票,即便现在可以用钱买到农民上城私卖的肉、蛋,但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个年代的万元户大多来自农村,新时代的春风还没有刮到城镇职工这里。
如果不是陆大有、沈长河平日里还要学习,陈许早就让他们带他去河里捉鱼摸虾,补充蛋白质了。
至于挖掘第一桶金,陈许现在是想都不敢想。
今年二月,温州“八大王”事件事发,至今仍有余波,明年二月就是东北“二王”大案,兄弟二人流窜多省,伤人无算。之后就是全国性质的严打,陈许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做活靶子。
一直到九二年之前,整个社会思潮也多有反复,环境多有动荡,左右之争仍然未有结论,陈许这个小身子板,没有太多的靠山,可经不起大浪。
更重要的是,现在经商,困在安城这个地方,大生意做不了,小生意不想做。陈许估摸一下,觉得性价比不高。
所以,经商第一时间就被排除了,除此之外,就只有写作了。
也就是在前年,国家出版局党组制定了新的稿酬标准,适当提高了基本稿酬,著作稿提高到千字3至10元,翻译稿则是千字2至7元,同时恢复了印数稿酬,每万册按照基础稿酬的3-20%分配。稍微好一些的作家,写两本书就能变成万元户,比较一下这个时候的物价水平,这就是作家最辉煌的时代!
写些什么呢自然是武侠小说。
后世对这个时代认知最多的是朦胧诗、伤痕文学之类,但是若论印刷术和影响力还数武侠小说最厉害。陈许前世看过一个统计数据:自1984年12月至1985年8月,半年多的时间出版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就达164种、4406万册。逼得出版局下发通报,限制印量,因为武侠小说的用纸量太大了,严重挤压了其他书籍。
而且说实话,八零年代武侠小说如此火爆,但是霸占大家书桌的主要还是金古梁,并没有一个大陆作家留下大作。整个二十世纪,陈许唯一有印象的大陆武侠小说作家可能要算得上是“金庸新”了。
陈许越想越觉得路走宽了。
说干就干,又买了一沓稿纸,提笔直接写上《铁血天骄》。
不错,陈许想要抄……借鉴的正是凤歌所著的《昆仑》。
《昆仑》系列作为二十一世纪后大陆新武侠的典范,争议颇多。价值观方向被人诟病,金庸痕迹太重,每个桥段在金庸小说里都有原型。但依然瑕不掩瑜,天机宫、三才归元掌、谐之道、八百贤人像、归藏剑、滑翔伞……即便你通读金庸也不得不佩服凤歌自身的想象力。
而且纵使有缺点也没有办法,没有其他合适人选,黄易太黄,温瑞安太过于古龙。
相似小说推荐
-
超品农婿 (一个包子) 黑岩VIP2020-09-09完结郑宇意外得到小世界,研究之后,发现在小世界里种植蔬果能很快收成,他开始种植花椒,并且很...
-
都市之至尊狂少 (大苹果) 原首发于飞卢中文网他,意外身死,在死神世界徘徊,终于他逆天归来,携一身惊天动地的能力,却发现自己的死亡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