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科学院轶事(第二更,求月票!)
地球,联邦科学院。
孟林从冥王星基地调任联邦科学院分院工作转眼已过去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他在汤伟的照顾下很快就熟悉了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在几个最新的项目中作出了不小的成绩。
联邦科学院的院长田老即将卸任他的院长职务,虽然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来看,继续担任这个职务也没问题,可这一次卸任是田老亲自提出的,按照他的话来说,自己这个老头子尸位素餐这么多年了,随着联邦科学院的不断发展,他作为院长的任务也完成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是属于那些更有前瞻性的年轻科学家们的,为了联邦科学院的将来,他卸任是很自然的事。
其实除了这个原因外,田老在这院长的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可以说几乎奠基了整个联邦科学院的基础。虽说田老一直说自己没有这么高大,联邦科学院的发展关键还是所有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努力,还有早就离开地球前往宇宙深处的苏逸辰他们的功劳,他作为院长只是适逢其事而已。另外,这些年的院长工作也让他有些心力交瘁,精神上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这时候他主动退下来无论对科学院还是对自己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田老卸任后,续任联邦科学院院长职务的接任者将由委员会在几位候选人中产生,其中呼声最大的就是汤伟的老朋友依莲娜博士,不过依莲娜博士本人似乎对这个提议不是很感冒,这些日子一直忙碌着她的一个课题研究,但按照委员会内部透露的风声来看,依莲娜博士接替成为院长几乎已经是实打实的消息了。
这次来到联邦科学院总部孟林是代表分院前来参加一个课题讨论会议的,这个课题恰好和孟林目前所负责的项目有着紧密关系,所以汤伟把这个参加名额交给了孟林。
联邦科学院总部,这地方孟林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这个地方之前是中国的西北基地,多年前孟林曾经跟随苏逸辰在这片土地上工作过。可以说这里曾经留下过他生命中最深刻的回忆。
说它陌生,因为现在的联邦科学院总部已和当年的西北基地完全不同了,放眼望去,根本就再也找不到以前的痕迹。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和扩展。整个联邦科学院面积已远远超过了当年西北基地的规模,而且除地下部分的轮廓还保持一部分外,所有建筑都是后来重新规划建造的,就连在不远处早年一览无余的沙漠现在也都变成了绿洲,站在楼前。凉风吹过,居然感觉到一丝湿润的水汽,犹如像在江南一般。
课题讨论会议在孟林抵达的当天下午开始,整个会议一共进行了三天,这三天中孟林收获颇多,通过和不少优秀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们相互探讨,为各自的研究项目打开了另一个突破口,这使得孟林很是欣喜。
而且,这种纯学术的课题讨论会议也是他们这些搞科研工作的最爱,大家在一起能够随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地提出假设,或者针锋相对地进行辩论和探讨。会议结束后,无论在会议中争吵得多么厉害的科学家们又像是依依不舍的老友一般分别,各自约定等回去后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联系,以继续各自在研究方向上的判断和猜测。
今天是会议的结束一天,同与会地同行们告别,孟林却没有像他们那样马上返回分院,而是在联邦科学院继续多呆了一天时间。这倒不是他的工作不忙,因为来之前汤伟曾经托他帮忙给依莲娜博士带一份礼物,可几天连续的会议孟林根本就脱不出身。等会议结束后联系上依莲娜博士的助手,她的助手告诉孟林,依莲娜博士今天正在实验室工作,肯定没时间接待他。预约了明天中午见面。所以孟林只好暂时多呆一天,等明天中午把礼物亲手转交给依莲娜博士后再返回分院。
地球联盟成立后,各地区的时区重新进行了调整,原来西北地区是以中央时间为准的,但是鉴于时区的差异,往往给人带来许多不便。就比如说晚上的时候,中国东部都已经是黑夜,而西北地区的太阳依旧没有落下。而现在,时区的重新调整,使得这个情况好转了许多,虽然西北的夜依旧晚些,可至少给予人们生活习惯上有了许多便利。
当地时间傍晚六点,孟林送走了最后一位离开的同行后,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摸摸微饿的肚子,居然觉得有些饿了。因为会议已经结束,会议安排的用餐也没了,孟林必须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其实这对于联邦科学院来讲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联邦科学院内部有着完善的食堂机构,而且按照庞大的科学院分区划分一共有九个大小不等的食堂,孟林只需要凭着自己科学院分院的身份卡直接找个食堂就行。
恰好空闲,孟林也不急着先找食堂,而是在联邦科学院内慢慢走着,他打算好好看一看这个自己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走出了一个半区,依旧没有找到自己曾经熟悉的景色,孟林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这时候感觉又饿了几分,找人询问了下这区的食堂位置,孟林顺着路走去。
不多久,他就来到了一所食堂,每个食堂的外形稍有不同,别看它仅仅只是食堂,可它的建造设计却是科学院最著名的几个设计师设计的,而且由科学院的建筑专家监督建造,可以说这些建筑拿到外面去随随便便就是吸引不少人的眼球,感慨其设计的精美和独特。
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几乎不可想象,可在这里却是很常见的情况。要知道联邦科学院最不缺少的就是各行各业的尖顶人物,在科学院内部来来往往的人中,随便拉出一个不是有博士的学位就是有教授的头衔,最不济也是个副教授或者双硕士,“学者多狗,博士满地走”这句玩笑话早就成了联邦科学院的自嘲语,别说这些食堂了,就连一些厕所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那些闲余中无聊的设计师、建筑师们直接拿身边和自己所工作的建筑练练手又有什么不可呢?
第338章 九年之别
科学院的食堂是24小时营业的,这当然是因为这里是联邦科学院,在这里的科学家、研究员们一旦工作起来就没什么时间概念了,往往忘记了正常用餐的时间,从而导致错过用餐而影响健康。所以,考虑到这点的科学院行政人员就把食堂从最初的定时改为24小时营业,这虽然增加了食堂管理的难度,可同样受到了科学家和研究员们的欢迎,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科学院的食堂经常会有三三两两,带着倦色的科研人员赶到食堂用餐。
现在的时候是食堂人最多的时间段,毕竟科学院里还是有一些科研人员习惯于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再加上普通行政人员等等,当孟林走进食堂大门,发现已有不少人在排队取餐了。
用餐方式基本是自助的,食堂的食物琳琅满目,可以说之前地球上各国的口味基本都能在这里找到。喜欢吃米饭的自然有米饭供应,爱吃牛排的也可以拿一块大眼牛排,惯于面食的,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面食制品,就算连非洲黑人常吃的那种玉米糊糊这里同样也有供应。
在一侧拿了个盘子,孟林跟着排队的人挑选了些自己爱吃的食物,等盘子里装满,他端着盘子找了个空位坐下吃了起来。
刚吃没几口,就感觉有人似乎站在他身后,孟林也没注意,只以为对方是想询问自己身边的空位是否有人。他嚼着嘴里的食物含糊不清地说了声这里没人,而对方却没任何动作,反而从他身后走到身侧。
“小孟?”
“老李?!”
听到招呼声,孟林抬头一看,这才认出了对方是谁,那站在自己身侧端着盘子笑眯眯瞧着自己的人不就是李晓么?
“哈哈!还真是你,我前面瞧背影就觉得像,你怎么来这了?”李晓和孟林是老相识了,当年他们同在西北基地工作,再加上两人和苏逸辰之间的关系。算是很不错的朋友。不过后来各自的工作有所变化,战争爆发后,李晓留在了西北基地,而孟林却去了冥王星。这一分别就是许多年,虽然双方平日里有所通讯,可算下来也有许多时间没有见面了。
李晓乐呵呵地在孟林身边坐下,老朋友见面双方都很高兴,孟林告诉李晓自己这次来是参加课题讨论会的。同时询问李晓怎么也会在这?要知道李晓在孟林回地球之前就去了火星基地,协助火星的建设,难道火星基地的工作已经结束了?
“早着呢,建设火星哪里这么容易,火星又不是冥王星,所有事都要一点点干呀。”李晓笑着回答道,火星的建设虽然很快,而且随着火星基地的扩张,一个新的火星城已经拔地而起,人类从地球向火星移民的工作也早就开始。现在在火星上居住的人类已经超过了2000多万人,根据预计这个数字将在几年后达到一个亿,等到那时候火星就会成为和地球一样的又一颗生命行星。
可就像李晓所说的那样,改造一个行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类要把火星改造成为又一个地球,这恐怕还需要许多年的努力。在这过程中,火星城是以类似太空城方式建造的,整个火星城被保护在一个力场区内,这个力场区等于替代了打气层的作用,以免受火星城被陨石撞击,另外防止火星城的初步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相似小说推荐
-
都市之至尊狂少 (大苹果) 原首发于飞卢中文网他,意外身死,在死神世界徘徊,终于他逆天归来,携一身惊天动地的能力,却发现自己的死亡不是意外...
-
死宅飞行员的日常 (梅子徐) 起点VIP2020-09-12完结徐清是一个死宅,因为一次意外的招飞,成为了一个飞行员。他以为自己要平凡一辈子,直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