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谁?”
闻昌晋没有回头,声音不大地介绍道:
“此人法号净逸,是宝华寺主持亦安法师的大弟子,亦安法师圆寂后,这个净逸和尚去了天竺,研习佛法三载归来。
据说,他对星象有着独到的见解,所到之处开坛讲经论经说法,吸引力一大批学子与之辩论,目前还没有遇到敌手。”
朱炳渝努力去想着,这宝华寺他倒是知晓,就在京城东郊的山上,香火鼎盛,母后似乎还去过那里进香,不过大梁更信奉道教,服侍丹药的就不在少数。
他脸上带着疑惑,看向闻昌晋。
“宝华寺本宫知晓,不过似乎这里已经有些消沉,难道御空法师很有名气?”
闻昌晋摇摇头,脸上带着笑意。
“亦安法师倒是一个资质平庸之人,不谙世事,主持宝华寺没有几年就圆寂了,不过他的师祖是虚云大师,算是我大梁佛教真正的第一人。”
朱炳渝这才点点头,“原来如此,听说那个虚云大师就是去天竺修习佛法,最后回到大梁开坛讲经的,难道这个徒孙的弟子也要效仿前人?”
闻昌晋点点头,脸上带着笑意。
“虚云大师已经多年未曾露面,七十年前去天竺的事儿,很多人已经不大记得,据说二十年前在大同的法华寺讲过经,可有谁听过。
而这个净逸和尚,并未按照先人选取的路线一路向西,他是一路南下,到福州乘船,再向西行,直达天竺求取真经,回程更是从福州一路讲经到京城,信徒和听过他讲经的人,多大数十万,影响极为深远。”
朱炳渝脸上有着震惊的表情,赶紧再度趴在窗口朝下看了一眼,似乎那净逸和尚的超凡气度,确实有些不同,举手投足之间不比他这个太子差几分。
“看着这个阵仗,他来京是受人所邀了?”
闻昌晋脸上的笑容瞬间扩大了几分,抬眼看向太子的眼神带着精光。
“太后听闻此人,希望净逸和尚能到宫中觐见,并且为陛下消灾去难。”
朱炳渝一顿,瞪大眼睛,谁人都知,父皇是一个常年服食丹药的人,对道家那一套推从的不得了。
今天怎么如此意外,竟然允许这和尚觐见?
难道……
“难道,父皇的身体不行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陛下召见
闻昌晋一顿,没想到太子竟然口无遮拦到这个程度,赶紧微微垂眸。
“殿下,这不是臣可以非议的,似乎是太后全力建议,陛下不过是为了表达孝心而已,只是没有之前排斥和尚。”
朱炳渝微微点头,似乎他也觉得自己口无遮拦了,赶紧瞥了一眼闻昌晋。
“本宫妄言了,父皇似乎近年来确实温和了许多。”
闻昌晋摇摇头,对于这个脑子不算灵活的太子,有时候什么话真的要说透彻,不然他就是反应不过来。
原本不如三皇子一半聪明,更不如五皇子会讨巧,连外放的二皇子都能保命,他却总是触怒皇帝,虽然这里面有老三和老五的算计,可他本人也总是自视过高,才屡次犯错。
“太子殿下,最近进宫要少说话,即便陛下要做任何决定,想要征求你的意见,不要直接给出结果,只一句一切单凭父皇做主即可,因为分析的话,不可能提前准备很多,应变起来,看着反倒生硬,还不如简单直白一些。”
朱炳渝想了一下,似乎听出点儿门道,虽然是好言相劝,却是觉得自己的那些客卿上不得台面。
不过说来也是,脑子不好使是事实,客卿写的都是之乎者也的话,压根记不住几句,只要跟着父皇说几句这样的话,父皇脸色就会大变,还不如实打实说几句心里话能得到垂怜。
“本宫记住了,这净逸和尚此刻是要去宫中吗?”
闻昌晋摇摇头,“只听说是今日抵达京城,至于觐见这个要等待陛下宣召,太子殿下知晓此事就行。”
朱炳渝点点头,现在能帮自己的人,少之又少,朝中原本自己阵营里面很多人都已经倒戈,唯独这个闻尚书算是一直支持自己,还对皇太孙非常照拂。
那朱孝昶就是皇太孙的同窗,这样的情谊,自己继位,或者是今后皇太孙继位,这都是从龙之功,自然是堪以大用。
朱炳渝想到这里,赶紧起身,朝着闻昌晋躬身施礼。
“一切仰仗闻尚书了,那本宫先行一步,如若父皇传召也能尽快进宫。”
闻昌晋笑着点点头,“恭送太子殿下。”
太子戴上斗笠出了茶馆,直接回到府中,这边换下衣衫,还未坐下想想闻昌晋的话,一个小子快速跑进来。
“殿下,宫中传旨,太子即刻进宫。”
朱炳渝赶紧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和慌张,毕竟自己刚刚去见了闻昌晋,不应该这么快接到消息啊?
“可说了,什么事儿?”
那小子摇摇头,“传旨的太监似乎很着急,还要去别的地方,只是说让殿下速速进宫,有事相商。”
朱炳渝稍微安心一些,恐怕宫中也知晓这个净逸和尚来了,这种从外面求取真经回来的人,似乎人也是镀金的。
这会儿没空感慨,朱炳渝赶紧朝身侧摆手。
“速速给本宫更衣!”
穿戴完毕,朱炳渝快速进宫,直接来到御书房,一般时候很少能到这里觐见皇帝,朱炳渝还是有些小紧张。
迈步进去,他微微抬起眼,此时已经来了一些大臣,刚刚见面的闻昌晋也在其中,仿佛没有见到自己一般,拿着笏板闭目养神。
微微侧眸,那位事事都跟自己争一筹的三皇子朱炳熏,更是早已到场,站在右侧目光微垂。
太子缓步走到三皇子的面前,直接站到他的上首位,还朝着三皇子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三弟倒是来的早。”
三皇子朱炳熏似乎这才看到太子,赶紧做出惊讶的表情。
“皇兄来了。”
朱炳渝环顾一周,一挑眉带着一脸疑惑问道:
“不知父皇今日叫众人进宫,所谓何事啊?”
三皇子笑着摇摇头。
“皇兄都不知晓,臣弟怎么能知道呢?”
太子收起笑容,赶紧转身,因为他看到闻昌晋瞥了他一眼,这时候少说话多听多看,瞬间想到闻昌晋的提醒,虽然不喜欢这个老头,但是他说的话一定是对自己好。
微微垂头,等待了片刻,五皇子还有几个重臣已经赶到,这时候方纪中扶着老皇帝从外面走进来,众人见礼后,他摆摆手。
“急着召你们入宫,是有一事要说,听闻净逸和尚去天竺取得真经,已经回到大梁,一路北上不断传经,是个非常有见地的和尚,他已经派人来请命,希望能重修宝华寺。
毕竟他的师父就是原宝华寺主持,此刻求取了真经希望能在宝华寺供奉,以供天下人诵读,并且开坛讲经三个月,要给宝华寺募集资金为佛像重塑金身。”
这句话让御书房的人都没了动静,老皇帝环顾一周,一个个的样子,他早就猜到,让他们来并不是想让他们出银子,可一个个谨慎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怎么无人说话,是朕没说明白吗?”
此言一出,这些人坐不住了,一个个都互相望望,兵部尚书卢平北倒是个直肠子,赶紧躬身施礼,随即说道:
“臣是个粗人,对这些一窍不通,反正陛下如若觉得他是个得道高僧,那就讲经,臣反正听不懂。”
老皇帝原本阴沉的脸,听到卢尚书的一番话,瞬间没了刚刚的郁闷,抬手示意卢平北起来。
“起来吧,听不听得懂,都不要紧,听说这次在宝华寺讲经,会有倭国的和尚来,所以这是大事,脸面还是要的。”
一听这个,很多大臣开始纷纷施礼,口中说着陛下圣明。
老皇帝叹息一声,想听这些人说什么心里话,看来自己是想多了,目光看了一圈,最后落在太子身上。
“钦天监的人也去听听,据说这位净逸和尚对天象很有研究,太后如若愿意去,就由太子陪同吧。”
说到这里,老皇帝似乎要起身,看来这事儿他是因为太后的说辞要重视一下。
至于星象,还有和倭国和尚的讲经论法,倒是没有太过重视,所以直接将差事丢给太子。
在场的人也明了,一个个没有多说话,形式走完了这就该撤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跑进来,赶紧跪倒说道:
“启禀陛下,徐阁老求见。”
老皇帝一怔,随后目光落在闻昌晋和太子的身上,这徐阁老自从收了朱孝昶为关门弟子,无形中就成了闻家阵营的人,老皇帝的目光不善,闻昌晋倒是还是那副样子,仿佛随时都要睡着。
太子就没有如此淡定,瞥了一眼门口,目光落在老三的身上,二人似乎较着劲,老皇帝眯起眼,摆摆手。
“既然来了就叫进来吧!”
说着那个小太监赶紧出去叫人,不多时两个小太监抬着徐阁老的椅子,将人给拎进来。
徐阁老这次倒是不敢托大,想要从椅子上爬下来,被老皇帝制止了,这个时候朝中重臣和皇子都在,该有的面子还是要给。
相似小说推荐
-
一代兵魂 (翅膀是风) 红薯网VIP2019-01-31完结他是特种兵,两个家族之争,漂流海外,参与危险的战神之影行动,在这次战争之后,他威名大震,...
-
第一序列 (会说话的肘子) 起点VIP2020-08-17完结 废土之上,人类文明得以苟延残喘。一座座壁垒拔地而起,秩序却不断崩坏。有人说,当灾难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