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制药师系统 (二将)


  “你不是说不考研嘛,怎么好好的又想起来去考研了?”
  “老王天天在我耳边念叨,给他一个面子嘛。”
  “……你牛逼。晚上聚聚啊?”
  “晚上啊……行。”
  挂断电话,坐对面的陈若冰笑呵呵道:“你现在那么忙,怎么还有时间考研的?”
  “时间是靠管理出来的。只要你想,你也可以的。”
  周文说完才想起来,陈若冰25岁PhD毕业,28岁当上药物临床研究所副主任,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忘了,你本来就是天才。”
  陈若冰呵呵笑道:“在你面前,我哪敢称为天才啊。”
  陈若冰心里真是佩服死周文了。
  成功改造水稻蚜虫基因,常规情况下提取到朊病毒蛋白,独立解决变异隐球菌,这样的水平,全世界都找不出几个来。
  而且他今年才23岁啊。
  陈若冰不敢想象,等他33岁时,将达到一种什么样的高度?
  也许只能是仰望吧!
  随后陈若冰又笑道:“说真的,我现在很后悔把你招进我们研究所了。”
  周文笑问道:“为什么啊?”
  陈若冰说:“因为你让我感觉很自卑,尤其是你还天天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时刻提醒着我,我有多么的无能。”
  “……没那么夸张吧。”
  “有。”陈若冰笑得很甜美,就像一朵盛开的蔷薇花,孤傲中透着妩媚,“不过我不会认输的,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加倍努力,在制药领域全面超越你……”
  ——
  ps:对不起,求……


第113章 有理想的人
  (章末有关于本书的定位想法)
  ……
  周文原本打算,趁着礼拜六礼拜天,花点钱,找个教练单独练练车的。
  不过酵母系统那边安装完成了,需要进行调试。
  秦海涛他们不是周文,根本没有遗传学基础,生物知识储备也跟周文差了好几个台阶,别说理解酵母系统的运行规则了,连说明书都不能完整的读下来。
  之前说过,生物专业,有非常多的生造词。
  尤其酵母鉴定系统又是冷门技术,更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没办法,周文只好放下他的练车大计,坐镇实验室。
  他本来打算培养秦海涛,作为朊病毒项目负责人之一的。
  可惜秦海涛的天赋实在不行,手把手教了他两天,连酵母系统的说明书都没能看懂。
  周文叹息了一声,这个真得没办法。
  还有黄兴中以及刘彬也是一样。
  两天讲下来,两个人都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看这个样子,如果他不坐镇实验室,这里连正常的运作都进行不下去。
  可问题是,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啊,不可能一直待在实验室的啊。
  如果真要他像斯图尔特说的那样,手把手教他们一两年,那样这个朊病毒研究小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这个时间,他还不如去研究药物制作呢。
  说到底,还是国内生物学基础太薄弱了啊。
  导致他想找一个尖端人才都不容易。
  坐在办公室里,周文拿出手机,在薇信群里发消息问道:“各位大佬,有没有朊病毒方面的年轻人才,帮忙介绍一个。”
  十秒钟后,夏家老屋回复道:“你问问南教授,他们学校原来搞过朊病毒方面的研究,可能有这方面的资源。”
  夏家老屋刚说完,南宫青灯便回复说:“小周需要几个人啊?”
  周文:“1~2人吧。”
  南宫青灯:“好!我帮你问问,如果有去的话,让他们直接联系你。你电话号码多少?”
  周文把号码在群里发了下。
  南宫青灯:“OK。”
  周文:“谢谢南教授。”
  ……
  董文颖第一次做创新报告。
  光整理新型生物素和亲和素的数据就搞了一个礼拜,然后又花了几天时间把实验数据打印出来。
  2号晚上发给周文过目。
  确定没有问题后,9月3号礼拜一早上,等曹慧上班后,董文颖过去找她。
  “咚咚咚——”
  “进来。”听到敲门声,曹慧头也不抬的说了声。
  董文颖推开门走进来道:“曹主任您好,有点事情向您汇报一下。”
  曹慧看过董文颖,知道她现在是周文的手下,和颜悦色道:“怎么啦?”
  董文颖有些羞涩的把手上报告放到了办公桌上,“我们在研究朊病毒过程中,改良了生物素和亲和素,与ELISA偶联起来后,使得灵敏度比原来提高了120%。”
  “噢,真得?”曹慧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连忙拿起了桌上的报告看了起来。
  作为技术出身的曹慧,当然知道灵敏度提高120%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是真得的话,十几种常见癌症的检测时间,将缩短一半时间以上。
  这对于检测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创新技术。
  曹慧快速翻看了一遍报告。
  报告里面有大量详实的检测数据,还有分析对比图,还有鉴定结果报告等等。
  曹慧抬起头,脸上满是惊讶的神色,“这是……真得?”
  董文颖笑道:“真得,我们经过反复验证了,数据不会有错的。”
  “那……你这个……”曹慧一时间脑子有些不够用,不知道说什么了。
  董文颖知道曹慧想问什么,于是说:“这个是周组改良的,具体的改良思路我不是太清楚。”
  曹慧楞了一下,问道:“这样啊……那你们现在是什么意思啊?”
  董文颖说:“我们想申报团体创新,可以吗?这也是周组的意思。”
  曹慧笑着点点头,“申报团队创新是吧?行,那我打电话问问他,只要改良技术是真得,团队创新应该没问题。”
  董文颖说:“那主任,我先回去工作啦?”
  “好的~”
  等董文颖走后,曹慧仔仔细细看了遍创新报告,然后拿出手机给周文打了个电话。
  ……
  上午10点,南宫青灯介绍的两个人才到了科技园实验室。
  两个人一个叫张鹏飞,清华生物PhD。
  一个叫李娜,北大生物PhD。
  两人是情侣。
  在办公室里,周文看了一下他们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关于散发性克雅氏病(疯牛病)方面的。
  有一定的深度,也有一定的创新性。
  但是由于缺少关键性实验数据,论文大多都是发表在国内期刊上面,只有两篇被《Cell Research》收录。
  周文笑问道:“人家都说,生物PhD都不差钱,你们应该也是吧?”
  张鹏飞自嘲一笑道:“你看我们俩像不差钱的样子吗?”
  周文打量了一下他们,两个人穿的都很朴素,眉宇间也郁结着愁绪。
  看样子混的并不如意。
  周文心里大概清楚两人的处境了。
  生物行业在国内确实比较惨淡,尤其如果是国内博士毕业,大部分竞争不过海归。
  实验室很多只要海归毕业的,回来做博后的工资大概也就20k左右一个月,但是文章要求很高。
  海归博士啊……
  何况张鹏飞两人,研究方向还是生物中最冷门的朊病毒。
  混的不如意,也是情理之中。
  周文问道:“既然如此,难道没有考虑过转行吗?”
  张鹏飞说:“钱人人都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理想。”
  周文:“所以这是你的理想?”
  “对!”张鹏飞点点头。
  周文了解了,拿起桌上的酵母鉴定系统说明书,递过去道:“你们看看怎么样。”
  张鹏飞接过去后,和李娜一块看了看。
  很快张鹏飞便惊讶道:“酵母鉴定系统?你们提取到新型朊病毒蛋白了?”
  周文脸上露出了笑容。
  光凭他们一眼就看出这是酵母鉴定系统,就不由得让他高看一眼。
  不像秦海涛他们,讲了两天,连系统的运行规则都没听明白。
  “你们继续看,看完告诉我什么想法。”
  张鹏飞说:“我知道这套系统,三年前汉大也想搞的,当时我也研究过,不过因为太复杂了,需要持续的投入,而且看不到产出,最后汉大放弃了。”
  张鹏飞顿了一下跟道:“说实话,我很佩服你的勇气,但是我不看好你们这个实验,没有几年的时间,这个根本做不出来。”
  周文笑道:“你知道就行。咱们先做做看吧~”
  随后又谈了一下薪资待遇。
  除了每个月5000块的基本工资外,朊病毒实验小组每个月再补贴他们每人5000块。
  后续根据科研成果产出,以及商业化发展情况,会给他们适当增加。
  当然,也有可能几个月后朊病毒研究小组裁撤,他们失业。
  一切都是未知数。
  随后周文便又投入到了研究当中。
  ……
  张鹏飞和李娜的到来,让周文如虎添翼。
  不愧是国内最顶尖学府出来的学霸,智商不是吹的,凡是周文讲的东西,他们全部一点就通。
  周文像一把手术刀一样,在前面冲锋陷阵,横扫无敌!
  张鹏飞和李娜,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断扩大战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