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渔狂 (忧伤的蓝刀鱼)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忧伤的蓝刀鱼
- 入库:04.13
“要称下重量吗?好歹也算解锁一条新鱼种!”文东探手将吞的挺深的鱼钩摘下来说道。
“称啊,这可是战绩!这么远的距离,鱼带回去有点费劲,不过拍点素材,称下重量,这是最起码的尊重!我去拿称去!”
()
第701章 意外发现
没多会儿的功夫,电子秤拿过来了,大伟用控鱼器将鱼提起,然后电子秤的挂钩挂上。
显示屏上的数字不停的跳动,很快超过了十公斤,最终停在了12.8公斤的数字上。
12.8公斤,也就是25.6斤,这么大个头儿的鲶鱼算得上极为罕见了。
“东哥牛批!这么大一条鱼,二十多斤!”
“这条鱼咋办啊?也栓起来?”静雯在文东身后皱眉看了一会儿,小声问道。
不等文东接话,旁边的大伟继续说道:“我来栓!明天中午不行就炖了它!野生鲶鱼这么大个头的挺稀罕的,这玩意儿肯定好吃!”
“不行咱们放了吧!”文东停顿一秒,语气挺平静的说道。
“放了?干嘛放了啊!”
大伟一听急眼了,好不容易钓到这么大个头的鱼,价值多少先不说了,就算自己这帮人尝尝也不错啊,没想到文东竟然根本就没这个打算。
“我是这么想的,失手绳上拴着那么多草鱼鲤鱼呢,咱们也不差这口肉,鲶鱼本来就稀少,长这么大也不容易!
既然是钓鱼拍片子,就拿出点思想觉悟来,遇到比较稀有的鱼种,咱们给它放了,也呼吁下看咱们栏目的观众,提高保护鱼资源的觉悟!捎带还能提升一下咱们节目的逼格!”
一番话说完,大伟没声音了。
道理谁都懂,可是真正落实到个人头上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副执行标准了,文东能混到现在这个程度,说实话已经脱离了普通钓鱼人这个层次了,这次的决定算是有感而发。
“我赞成!”崔浩举手小声说道。
“我也觉得放生不错!这种鲶鱼在美国很多,吃各种腐肉跟小鱼小虾,其实并没有多好吃!”李查也附和了一句。
“艹!那就放了!突然觉得我这觉悟有点低啊!”大伟一咬牙,也不再坚持!
“哈哈,为了表扬你的觉悟提升,这条鱼给你过手亲自放生!”文东心情大好,笑呵呵的打趣道。
“行!哥们也当一回放生员!”大伟痛快答应下来。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崔浩简单的调整了下灯光位置,给了大伟一个放鱼的长镜头,硕大蜿蜒的大鲶鱼,重新入水之后缓了片刻恢复活性,很快消失在水中。
有了这么条大家伙的经历,再钓那些罗非就没啥激动的心情了,团队几个人一直坚持到半夜一点多鱼情逐渐变慢,这才收杆休息!
第二天一早,又开始下雨了,天气急剧降温,整片做钓水域在也没有了鱼饵开口。
贵州这边的天气跟北方大不相同,这边的气候比较湿润,隔三差五就是阴天下雨的天气,阴天伴随的就是降温,非常影响鱼情。
原本以为跟前面的小雨差不多,下点就停了,结果一连两天的时间,一直都是淅淅沥沥的状态,气温比较低,就连床上的被褥都感觉有点湿漉漉的。
一连两天的时间都没有鱼钓,可把这群大老爷们给憋坏了,幸好带来的物资比较充足,前两天又钓了不少鱼,基本大部分心思都用在做各种好吃的上了。
方明那边同样没口,混熟了之后文东经常喊他们来一起吃饭,一桌人在这种不算舒服的天气里,吃着美食,喝点小酒聊聊天,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趁着没事儿干,一直不太喜欢表态的崔浩自己想了个采访下方明的点子,额外录制了一段素材。
这段采访时间也不长,但是比较典型,将工薪阶层钓鱼人的喜怒哀乐都多少的概括了一点,算是丰满了一部分游钓途中故事的情节。
又过了一天,小雨总算停了,这已经是文东他们来到万峰湖的第六天,按照行程原计划,明天一早就要结束这次游钓了。
时间过得很快,刚来的时候大家没太注意,好似一转眼似的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趁着天气变好,文东他们小队结结实实的在水边坐了一天的时间,鱼获尚可。
第二天一早,船老大早早的就开船来接文东他们了,当看到文东他们钓获的鱼的时候,大大感叹了一下,已经好久没有钓客能钓这么多鱼了。
别看中间歇了两天几乎没开张,文东他们每个人至少钓了五六十斤的野生鱼,这还不算中途大家吃掉跟放生的。
一个团队,鱼获足有两三百斤,这么多鱼肯定是带不回去的,船老大听说之后倒也爽快,表示可以帮忙联系个开饭店的朋友,可以将这些野生鱼全部买下来。
大个头的罗非市场价值其实挺高的,像过了公斤的野生大罗非。如果卖到识货的地方,一斤恐怕要十几二十元。
可是船老大喊来的朋友在看到数量超出预期之后,面露难色。店里也用不下那么多鱼,一时间就僵持住了。
文东本来也不指望卖鱼发财,干脆大手一挥,十块钱一斤,不挑不选打包!
这种价格跟白送基本差不多了,买家痛快答应,将鱼全部买了下来。
最终,五个人钓获称重273斤鱼,卖鱼拿到2730块,虽然距离花费还有很大的窟窿,但是已经非常满意了。
看着小船载着鱼获离去,文东他们也正式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将所有行李,装备物资全都装上船,直奔停车的二号停车坪。
不等船靠到岸边,小码头上的搬运工们已经蜂拥而至在岸上等着了。
这时候,文东在人群当中看到了一张有些熟悉的面孔,这个妇女跟船老大挂在船舱里的一张照片好像。
文东好奇的跟船老大问了下,船老大抿嘴笑笑,说就是自家婆娘。
这下,就连大伟都有些诧异了。
别看船老大打扮的好似跟个乡巴佬似的,其实他们家条件非常不错,有两条船,七八个鱼棚,还有一个跟别人合伙的小型船坞,单单船的价值都要百万以上。
可是他的婆娘,却在码头上混在人堆里帮人来回的搬运行李,赚一趟不足十块钱薪酬的小钱。
这样勤苦朴素的乡人在城市里已经很难看到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勤苦,才能攒下偌大的家业。
()
第702章 钓鱼大侠
原本打算上岸就往回赶了,对这些感人情节最敏感的崔浩果断提议留下来,了解下船老大的经历,这也算一个难能可贵可以深挖的点。
面对文东他们临时提出来的要求,老高倒是没有拒绝,点上一支烟,就在船舱里讲述起来。
通过交谈,文东他们这才知道,老高从小就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十多岁就开始到处干活打工,做过很多底层工作,后来找了个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婆娘,成家之后日子这才慢慢好了起来。
如今,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上大学,家里只剩下两口子,平日里就靠这些鱼棚跟渔船租赁的生意讨生活。
过惯了苦日子的婆娘,家里富裕了之后也没铺张浪费,没事的时候就混在码头的搬运工里,赚着每次十块八块微不足道的搬运费。
……
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来这一趟,文东深有感触,鱼情水情会随着不同的地域而发生极为显著的区别,自己最早的那套固有认知放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并不一定适用。
结束这次行程,文东他们踏上回家归程,加上在路上的时间,文东他们已经出来八九天了,想到回家,有种莫名归心似箭的感觉。
一路上走走停停,第二天下午,总算开回了w市,第一趟出行活动算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
原本预期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想象不到的矛盾跟困难,可是实际情况确实比预期要顺利的多,崔浩在这段时间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其他人基本也都做好了自己分内的本职工作。
最让文东满意的是李查这个家伙的厨艺比文东想象中还要好一点,这些天的饭菜基本就没怎么重样过。就连一向做饭好吃的静雯都被比了下去自叹不如。
回到w市,团队暂时解散,几名主力队员修整,而崔浩跟文东开始进入紧张的忙碌当中。
这时候可能就要有人问了,崔浩负责拍摄跟后期制作,忙碌是肯定的,文东忙啥呢?
忙着注册微信公众号,弄某手号,某客号,对相关的段子内容把关。
在移动直播平台百花齐放之前,文东已经做好了基本的准备,现在某手还不能开直播,但是已经可以发布各种比较短的小视频了。
论后面户外钓鱼直播的商业潜力,某手是明显超过某客的,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丁点苗头露出来。
现在的平台还处于内容相对匮乏,野蛮生长的阶段,正是开疆扩土吸纳粉丝的好时候。
在文东的把关下,一趟游钓当中精彩的集锦被刻意做出来,十秒八秒的视频时间太短没关系,剪辑最刺激眼球的片段上传。
跟那些粗制滥造随便用手机拍点就上传的业余选手相比,文东的超前操作几乎约等于降维打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发布的段子,必上热门,这时候喜欢看户外钓鱼的精准粉丝也开始了最原始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