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徐先生,这位是迪士尼的副总裁艾伦沃克先生。”柯里带着徐志分别介绍着会场里面的重要的人物。
  徐志握手招呼道:“沃克先生,你好。”
  “徐先生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有着更好的合作。”艾伦沃克客气的说道。
  任何公司都存在大量的派系,迪士尼这种存在数十年的企业自然也不例外,华特迪士尼在世时,这些人只是小打小闹,当第二代掌门人上台后,内部争斗就更厉害了。这次的迪士尼易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新主上台,原属于迪士尼家族的一群团队,必然会被排斥在未来的核心管理层之内,那么现在空缺的职位都会是一块鲜美的肥肉。
  “沃克先生客气了,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合作,将迪士尼公司做成整个美国最伟大的公司。”徐志笑着说道。
  高盛的能力的确很强,在他们强势的介入之下,大部分股东都同意了出手手中的股票,而管理层之中,高盛目前只联系了少数非罗恩一系的几位最高管理层,并达成了协议。
  迪士尼公司目前还属于家族企业,现在的罗恩米勒绝不可能同意出售迪士尼公司,因此,前期的和平谈判只是暗中进行,先达成协议,再对现在的最高管理层发起攻击。
  为了稳住迪士尼公司的内部员工,也为了将来更容易的通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审核,徐志对管理层的承诺是两年之内不会裁员,并且在未来3年之内每年注入一亿美元的资金。
  如此的承诺,一个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经济实力,第二个则是收买所有员工的心,毕竟员工上班就是为了薪水,比起之前那个风雨飘摇的迪士尼,将来的这个新老板自然更有稳定的保障。
  与几位管理人员聊过后,柯里又带着徐志来到了迪士尼目前的几位股东面前。
  这些股东所代表的大型基金,他们掌握着整个美国最庞大的资金,因此触角遍布各行各业,这次他们并不反对出手手中的迪士尼股票,但还是表示希望能够与收购方谈一下。
  “徐先生,不知道您有没有考虑过,以美的电子的股份来交易在外的迪士尼股票。”股东代表之中,一个大腹便便早已秃顶的中年人问道。
  国际并购之中,大部分交易并非使用现金,而是双方的股票按照比例进行交换,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按照估值来进行交易。
  这种并购方式实际上类似于企业合并,好处是收购一方不会因为并购而欠下巨额的债务,被收购一方也可以获得一些股份,比较知名的这类收购案例就是90年代奔驰汽车收购克莱斯勒。
  但愿意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并购的,一般是收购一方属于那种股东不强势的企业,当管理层控制公司时,他们不在乎股份被稀释,而且更希望不停的增加公司的股本,以保证他们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同时又可以扩大公司的规模。
  在香江也有这样的一个案例,那就是70年代置地并购牛奶公司,置地以股换股,未花一分钱便收购了牛奶公司,但也因为如此,股权被大规模稀释,为将来的华资觊觎埋下了伏笔。
  徐志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能用钱决定问题,就要优先用钱解决。
  于是笑着说道:“美的公司并非上市企业,如何对它进行准确的估值,就是一件十分耽误时间的事情,我不希望因此而耽误了这次收购。”
  上市公司的市值,是经过了大量内部数据的公布,由无形市场决定后的数值,这个数据大部分人都会承认,所有的交易可以以此未凭证。
  但非上市公司的价值,一般也只能大概估算,一万个评估团队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结果,更何况迪士尼也属于重资产公司,以才刚刚发展的科技行业的新星去一家重资产企业交换股票,那是最白痴的行为。
  秃顶男见被拒绝,却仍然没有放弃,追问道:“那不知道美的公司可有上市的打算?”


第405章 黑石基金与并购开始
  善意收购的一般顺序是,收购方先与被收购方的股东达成收购意向,之后再与管理层沟通,达成一系列的协议。
  这两者的顺序可以调换,毕竟是生意,即使收购不成,“友谊”还在。
  在此之后,则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报价!!!
  前方的谈判一般都是在十分友好的环境下进行,大家开着酒会,共同探讨着未来。
  当然,这是老板的特权,至于一堆手下,则进入了战场,双方会待在一起数月的时间,召开上百次的会议,讨论各种细节。
  但对双方的最高级管理层、大股东、收购方、中介机构来说,合作永远是友好的。
  不过一旦到了报价的时候,那双方就会立刻撕下友善的面具,因为这种时候,退让一步就是千万美金的损失。
  1983年7月11日,美国黑石基金会正式发布公告,对迪士尼集团发出收购要约,根据上一日迪士尼的18亿美元的总价值,黑石基金给出的价格为总价21.6亿美元,溢价20%,同时承担迪士尼公司所有的负债。
  黑石基金,是两年前徐志在美国注册的一家大型投资基金,当年从黄金期货中赚到了十二亿美金,除了少部分用于收购马克卡车及RCA电视业务(这两样也只是出了零头,其他的皆贷款),其他的差不多十亿美元都注入了这家黑石基金,按照徐志的上帝视觉,黑石基金购买了可口可乐、沃尔玛、百事、通用电气、伯克希尔哈撒韦等优质公司股票,随后又以这些股票抵押重新贷款再入手。
  因为准备长期持有这些股票,而且考虑到这些股票本身的规模限制,所以动用的金融杠杆只有一倍。
  为了安排合适的人管理这家公司,徐志邀请了原先历史上的黑石集团创始人彼得.彼得森来管理这家基金,报酬方面自然不低,年薪300万美元外加奖金,堪比美国顶级公司的CEO。
  但这一切都是物有所值,在彼得的管理及徐志“高眼光”的指导下,这家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超过30亿美元,负债则不足10亿,相当于两年之内,净赚了十亿美元,论起利润,比起美的公司也不遑多让。
  这家基金已经成为徐志在美国投资的基石,此次针对迪士尼的收购由该基金发动。
  黑石基金公布收购计划后的一个小时,迪士尼公司立刻拒绝了收购要约,认为21.6亿美元的价值严重低估了迪士尼的真实价值。
  迪士尼虽然已经没落,但也是美国文化之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是无数人童年的回忆,这样的一家公司被提出收购,而收购方还是海外资本,一个来自香江的华人。
  虽然黑石基金是在美国注册,但对于神通广大的记者来说,想找到背后的金主也并非难事,更何况,黑石基金本身就是明面上代表徐志在美国的投资,所以并没有刻意隐瞒。
  背后金主身份是能查到,但黑石基金的规模以及各方的投资却是绝对的秘密,黑石的投资以获益为主,并不追求对所投资公司的投票权,再加上彼得高超的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皮包公司交叉持股,任何外人都很难清楚黑石基金目前的规模。
  一些资历较深的记者,很快就注意到了迪士尼的回答:并非完全的拒绝,而是因为价格不够高。
  也就是说:
  要加钱!
  纽约时报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这次收购进行了分析及预测,断定这次的收购已经是必然的结果,剩下的就是最终的价格以及时间问题了。
  这位记者分析的很对,第二天,黑石基金很快就提出了新的报价,23.4亿美元,比起发起收购之前的股价,溢价30%。
  这个价格已经很有诚意,在互联网企业诞生之前,收购提出的价格很少会出现大幅度的溢价,因为不管是品牌还是资产,都有其价值,只有到了互联网时代,一个产品的价值由其未来前途决定。
  不少股东显然对这个价格比较满意,不少股民已经跃跃欲试,但迪士尼的管理层们,此刻却闹翻了天。
  高盛这种专业的投资银行,收购的企业无数,针对每一家即将被收购的公司,都会做足了功课。
  如果是一家大众公司,当高盛接到收购任务时,自然会直接联系被收购一方的董事会。
  但类似于迪士尼这种家族企业,其掌门人、家族及相关受益人员,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收购,因为一旦公司被收购,那么出局的自然是他们这一批人。
  罗恩米勒作为华特迪士尼之后的掌门人,自上任之处就有着巨大的压力,最近十年来,迪士尼的财务状况日渐式微,这让他更变得易怒暴躁。
  当接到黑石基金的第一次收购要约时,他以为是哪个无聊之人的恶作剧,因为这家黑石基金他从来都没有听过,迪士尼现在再没落,但也仍然是美国的大型上市公司,整个美国能够有能力收购他们的基金,他都一清二楚。
  但“凑巧”的是,当天上午原本就有着举行董事会计划,收到收购要约时,董事会的成员也都在场。
  按照法律要求,这种收购要求提出时,如果否决,是需要董事会的同意,而在场的董事成员之中,居然有人知道这家黑石基金,还表明了,这家基金的规模不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