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流浪de橘猫
- 入库:04.13
跟在王维德身后,徐志很快就到了市高官的办公室。
见徐志到来,黄道涵立刻起身走了过来,笑着握手道:“徐先生,欢迎光临。”
“打扰黄书记的工作了。”徐志笑着说道。
“哪里,徐先生客气了,请坐。”黄道涵带着徐志坐在了办公桌前的沙发上。
黄道涵说道:“这几天马克公司的谈判听说非常的顺利,看来很快我们就能开始正式的合作了!”
“合作当然是越早越好!”徐志笑了笑说道,与上沪市的谈判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厂房地址、合资分配、管理问题、员工安排等等。
地址比较简单,就放在了安亭镇,这也是未来上汽大众的厂房所在地。
合资分配则是美方投资外汇美金,中方则以土地、部分现金、建筑工程等项目入股,具体数字还没确定,至于股份则是中方51%,这是没办法改变的,目前的合资法就是这么规定的。
而管理权美方则是丝毫不肯让步,这也是徐志安排的意思,在这一条上双方争议较大,不过也正常,这么大的投资总会有不少纠纷存在。
总体来说,谈判的进度是远超大众项目,因为美方在国产化这一块让步很大,这对中方的诱惑极大,与之相比,大众项目在这个问题上不知道扯皮了多久。
这也是黄道涵比较满意的地方,卡车是重要的生产物资,全国货物的运输很大程度都要依靠卡车,而且目前国内卡车也异常紧张,上沪市虽然是全国的工业中心,但是在汽车领域也只有一家大型的拖拉机厂,如果马克项目成立,那一片地区的经济将会被带动,政府的税收也会提高很多。
随意的聊了两句话,黄道涵主动弹起了正事,问道:“徐先生,听小王说你又有新的投资计划,不知道是什么项目?”
徐志笑道:“黄书记,不知道上沪市的一些基建工程可否对我们港资开放?”
内地改开之后,一直意图吸引外资进行基础基建建设,不过具体能不能投资还得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同意,而且基建也必须合资,一般情况下中央那边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地方政府这边则是要处理各种细节,也需要考虑到发展需要,又或者未来如何合理的收回投资。
“原则上是没问题,不知道徐先生想投资什么基建项目?”黄道涵笑着问道,这些年上沪市虽然税收全国第一,但大量的财政收入都上交给了中央政府,自己反而经常没钱进行市内基建维护。
徐志道:“最近几天,我一直在上沪市游玩,欣赏各地美景,但我发现如果我想去浦东,就非常的麻烦,轮渡那边要等待太长时间,而且听说碰到上下班时则更是拥挤,以前甚至还发生过踩踏事件,所以我觉得如果我能在浦东与浦西之间建一座大桥,会对老百姓的出行有着很大的帮助!”
“建桥?”黄道涵听完后立刻陷入了沉思,过了片刻后说道:“徐先生的这个提议的确不错,上沪市的百姓的确需要这样的一座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高领导提出的工作要点,这句话是目前内地政府发展的核心要素,这意味着国内的任何事情都得在这个问题上让步,也是每个官员都绕不过去的坎。
但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交通方便,有了顺畅的交通,工厂的货物就能够快速、低成本的运输,老百姓也能轻松简单的出行,前者刺激工业,后者刺激消费。这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必然条件。
胡应湘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港资,投资了未来内地最赚钱的高速公路——广深高速。
想富裕,先修路,这是远古就存在的真理!
徐志说道:“黄书记客气了,我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名下有一家分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在全球寻找合适的基建项目进行投资,我个人也非常看好这座连通黄浦江的大桥,我方可以获得收益,而上沪市百姓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方便,上沪市政府也可以获得税收,一举三得。”
黄道涵笑道:“说得好,我们政府吸引外资投资,不是为了占外商的便宜,而是为了共同发展。
其实说来惭愧,我们市委早就有了建一座连通浦东与浦西的大桥的想法,只不过一直资金紧张,没办法立项,徐先生此刻提出这个计划,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徐志点头说道:“我已经从安排几名桥梁建造的工程师从香江赶来,具体的投资方案、资金什么都先不说,但我有一些想法,在这里想与黄书记沟通一下。”
黄道涵笑道:“徐先生请说。”
徐志道:“虽然上沪市是内地第一大城市,不过就汽车的拥有量其实并不高,大桥如果只为汽车服务,虽然也能缓解交通,但还是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在我的计划中,这座大桥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普通百姓的出行而建造,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时大量骑着自行车的工人,他们也需要方便的通过大桥。”
黄道涵有些不太理解,问道:“桥两边不是有人行道吗?老百姓可以走两边啊?”
“只是两边的人行道是不够的!”徐志摇头说道:“我准备与南浦大桥一样,采用双层架构,上方通行汽车,而下面一层不是供火车通行,而是专门供行人使用。”
“徐先生想的的确很周到。”黄道涵想了想后说道。目前上沪市的自行车持有量估计全球第一,数量以百万辆计,而浦东与浦西之间的人流量也是非常之大,如果只靠正常大桥两边的人行通道,的确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从下方再建一层,专门供行人使用,的确是最佳选择。
“基建么,自然是是以方便百姓为主。”徐志笑了笑说道,又见黄道涵似乎有些犹豫,又问道:“黄书记,还有什么问题吗?”
黄道涵说道:“徐先生应该知道,如果修建这样的一座大桥,按照目前的法律,是必须合资的!”
第288章 步行街
“这点我知道。”徐志点点头说道。
黄道涵问道:“那不知道徐先生准备什么时候建这座桥?”
徐志说:“当然是越早越好,只要你我双方将合作内容谈好,就可以立刻开始建桥,而且我觉得既然现在我们已经定了下来,那么桥梁的设计和选址现在就可以开始,这样只要合约一签,双方资金到账,就可以立刻开工。”
见黄道涵似乎有些犹豫,徐志又问道:“黄书记,还有什么问题吗?”
黄道涵笑了笑说道:“没什么,只是市政府关于整个81年的诸多财政预算已经定了下来,现在突然多了这种大项目,我还得再和市委商量一下才行。”
“这样啊!”徐志明白了过来,上沪市虽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城市,也是工业之都,财政收入每年都是全国第一,但相比于其他省份,80年代的上沪市将大量财政收入都全部上交给了中央政府。
如1980年,上沪市财政收入160亿人民币,自己留用27.7亿,大约只有财政收入的17%。而同一年的京城市财政收入45.6亿,留用27.22亿,留成率59%,直到1985年,中央才将上沪的留存率提高至25%,但也只有京城的一半。
而其他省份则更夸张,如粤东省,因为三来一补模式带来的经济红利,从1980年,中央下令粤东省每年财政收入上交提高10%,但到了1988年,几乎与上沪市工业生产规模差不多的粤东省共上交15亿人民币,还不及上沪市的一个零头。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有什么好项目都放在了上沪,宝钢项目、上汽大众以及后来的浦东大开发,都是给予上沪市的回报。
不过那也是未来,现在的81年,整个上沪市能动用的资金也才27亿人民币,但要支撑整个上沪市行政系统的运行,还要负责各类基础民生建设,经常出现资金不足。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上沪市交通部门在各个交通路口兴建行人天桥,以缓解交通堵塞,但进度很慢,据说就是因为预算不足造成。
徐志想了想说道:“黄书记,如果市政府在资金上有困难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合作方案。”
黄道涵说:“什么方案,徐先生请进。”
徐志道:“我估计建这座大桥,可能需要一亿美金左右,如果股份对半,那么我们双方各需要出资5000万美元左右,我的提议就是市政府这边的资金也由我方来垫资,这样项目能够早日开工,但我希望黄书记能够答应我另外一项投资。”
“什么投资?”黄道涵问道。
徐志道:“这几天我去过几次南京东路,那里的商业氛围让我惊讶,据说只是第一人民商场,每个周末都能吸引20万人流量进入,这在整个香江都不太可能,我旗下的恒大公司致力于投资商业项目,所以希望能够进入上沪市进行投资?”
“第一人民商场!”黄道涵被吓了一跳,连忙摇头拒绝道:“徐先生,第一人民商场很是特殊,你想投资的话,我不能同意。”
“黄书记误会了!”徐志笑了笑解释道:“我并非要收购或者入股任何现有的商场或者机构,而是由我们公司来开发一个商业项目。”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真不想当恶魔 (佘大) 起点VIP2020-06-28完结总推荐数 3.44万马仲:“飞升需要多少能量值?”恶魔系统:“100万亿,提示:一...
-
我的淘宝连天庭 (木子家小柚子) 起点VIP2020-06-28完结总推荐数 138您购买了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您购买了二郎神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