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徐志接着问道:“那怎么样才能避免收购被否决?”
  柯里说道:“方法有几种:
  第一:徐先生可以转换国籍,美国国籍最好,其他西方国家的也行,比如英国、加拿大。
  第二:收购之后剥离发动机制造公司。
  第三:和政府部门签署一些协议,答应不会扩散一些敏感技术,但是签署了这种协议,如果再发生泄密,那后果可是非常严格。”
  徐志道:“转换国籍不可能,剥离发动机制造公司也不行,真要这样,我还收购这家公司干嘛?
  第三条的话可以考虑!”
  柯里点头道:“明白了,那我立刻就去安排。”
  ……
  美的电子公司的街机在美国已经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虽然市场份额只有20%,但净利润占到了一半以上。
  雷丁洛克菲勒作为美国的独家经销商,因此而赚的盆体满钵,再得知徐志在纽约后,特意飞了过来,带着徐志参加了纽约市一家大型博物馆的周年庆活动。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上的行程,徐志在博物馆里“偶遇”了一个重要人物,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一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的竞选团队的首席负责人,在雷丁的介绍下,徐志与简单的和竞选经理随意的聊了几句,双方就又分开了。
  第二天,徐志在一辆黑色凯迪拉克汽车的接待下,前往了纽约半岛的一处海港,并登上一艏小型游轮。
  在这里,他见到了后世最著名的美国总统之一——里根!
  在美国的历史上,很多职业曾经当过总统:农场主、农民、商人、牧师、铁匠、医生、律师、工人、富豪、军人、教师、警察、邮政员、裁缝以及其他总统的儿子。
  不过以好莱坞明星的身份当上美国总统的,历史上就只有里根一人。
  里根显然已经清楚徐志的资料,笑道:“徐先生,我很喜欢你们公司的几款游戏!”
  徐志道:“多谢,我公司的宗旨就是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娱乐。”
  里根道:“听说徐先生在美国收购了一家个人计算机公司?”
  “不错!”徐志点点头,收购康懋达公司只是一件小事,但也需要在当地政府部门报备,以里根的地位,知道这件事不难。
  里根道:“徐先生也很看重个人计算机行业?”
  徐志道:“苹果公司的成功已经证明这个行业未来必然前途无量,而且IBM、惠普、德仪等巨头也准备进入,我们公司当然也不会放过这块市场。”
  里根点头道:“好,这与我的政治理念相同,美国这些年的经济一直低迷,新兴的科技行业的发展必然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个人计算机是我最看好的产品之一!”
  “那就希望里根先生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理念了!”徐志笑着说道。
  这次的聚会自然不可能是专门为徐志而准备,再唠叨一会之后,里根便客气的招呼离开。
  现在是1980年,美国4年一次的总统大选已经火热展开,民主党总统卡特因为在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处理的很不成功,再加上这四年来美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共和党也开始磨刀霍霍,意图竞选新一任的总统之位。
  美国有两大党派:民主党与共和党。
  每次的总统竞选都是两派党内先内部进行竞争,然后再开始真正的总统竞选。
  现在还是年初,里根面对的仍然是同党之内的竞争,而不管是传媒甚至是党内,也并不是非常看好里根。
  当天下午,总计为200万美元的资金通过300个不同的美国账户汇入了里根竞选的筹资账号之内,这些账户的主人很多都是乞丐、无业居民,不过仍然非常“看好”里根,宁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支持自己的“偶像”!
  当然,真正成熟的企业家从来不会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两边下注才是最完美的做法。
  几天之后,民主党的竞选团队也获得了一百万美元的资金,虽然这一届民主党在总统竞选上会失败,但未来可不一定,更不用说掌控美国的可不只总统,国会的权利一样很大,两个党派都是必须要赞助的对象。
  “徐生,花了这么多钱,可未必能有什么结果。”何国原和徐志闲聊道。
  徐志道:“当然,这么点钱其实也只是意思一下而已,我们作为外国公司,一直在美国赚美元,美国本土的同行必然不爽,一些政治投资还是有必要的。”
  商业和政治永远分不开,就说日本,从50年代的纺织、60年代的钢铁及电器、70年代的汽车、80年代的半导体,以正常市场竞争的方法将美国同行打的溃不成军,然后很快就被美国政府打压。
  美的的主要产品是游戏,这属于新兴产业,美国本土没有旧的利益群体,再加上规模较小,所以才能一直安全的赚着美元。
  现在既然碰到美国大选,自然得在里根需要帮助的时候先露一下脸,即使以后不会特别照顾,但只要不被针对,也就足够了!


第233章 张中谋
  在纽约又住了几天之后,徐志又飞往了美国南部最大的州德克萨斯。
  德州仪器的总部便在这里,美的公司近年来高速扩张,街机、家庭主机、Gameboy产品销量日益扩大,除了给香江本土代工公司带来大量的订单之外,其中核心的芯片仍然必须外购,德仪仍然是美的公司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大客户来访,德州仪器自然慎重,与美的公司沟通后,派遣了公司的行政副总裁张中谋前来接待。
  张中谋出生于宁波,18岁时以唯一的中国人身份进入哈弗大学,27岁时进入德州仪器,也是当时整个公司的第一名华人员工,15年后,也就是1972年,张中谋就任德州仪器副总裁,是德仪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此时的德州仪器在工业半导体领域排名全球前三,旗下员工6万余人,一半归张中谋管理。
  “徐先生,欢迎来到德州仪器。”地处达拉斯的德仪总部,张中谋亲自来到了机场接机。
  徐志笑道:“张先生,辛苦你还要亲自来一趟机场。”
  “客户是我们的第一财富。”张中谋笑着说道:“这是我第一天进公司在前台上看到的一句话,至今我的办公室还有这样的一个小牌子,徐先生可是我们德仪最大的客户之一,为了财富,这点辛苦也没什么!”
  “张先生可真直接。”徐志说道,一般来说,公司就是为了赚钱,不过在公共场合,一群人总是会说自己是为了客户服务、为了科技发展,像这样直接的,在电子领域,徐志还是第一次碰到。
  德仪的安排还是很官方化,徐志这次拜访明面上是为了下面几年美的与德仪的合作情况进行谈判,但这种事情一般何国原就能搞定,实际上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张中谋这个人。
  在德仪安排的酒店,徐志一行人与张中谋及德仪的一些高层享受了一份非常丰盛的晚餐,为了照顾来自东方的客人,德仪特意从亚洲请来了几名顶级厨师。
  午饭之后,总统套房的配套书房之内,徐志和张中谋开始了真正的交谈。
  “张先生,不知道怎么看待目前日本半导体的发展?”徐志随口的问道。
  “日本?”张中谋稍微思考了会说道:“这些年来,日本公司靠着低成本不断的侵占着原本美国公司的市场,从最开始的纺织到后来的钢铁、汽车行业,而现在日本同行的半导体业开始进入美国市场。”
  徐志笑问道:“那张先生可有什么办法,现在德仪可是也面临着这种危机!”
  “暂时来说没有办法。”张中谋否定着说道:“这是市场方面正常竞争的产物,日本的一些半导体公司在成本控制上要低上很多,这是两个民族的文化所导致,想在成本上低于日本公司,就必须要求美国员工和日本员工一样吃苦耐劳,而且还必须去除工会的干扰,这绝对不可能,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2个方法:
  第一,加大研发,日本的16KB芯片成本低了,那么我们就生产32或者64KB的产品,保证高利润。
  第二,说服美国国会进行行政干涉。”
  “张先生的确说到了重点,不过这些方法都有太大的风险。”徐志解释道:“美国的工会问题涉及国本,能改变的话现在几大汽车公司也不会现在都快破产了。
  而说服美国国会也一样很难,不是美国本土这个行业快要破产,国会不太可能出台这种政策。
  至于研发,或者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确可以短期解决问题,但是日本公司的研发能力一样不弱,而且谁也不能保证研发一定会有成果,据说德仪的董事会最近否决了张先生提出的第四代半导体工厂计划?”
  张中谋点头道:“不错,现在公司显然更看好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
  德州仪器目前的总裁夏柏很是看好消费型电子产品,意图对德州仪器的部分产业进行转型,而半导体领域几年前英特尔还是一家独大,日本公司逐渐赶超了上来,价格战已经杀的血流成河,而这时张中谋提出的大力进入半导体制造领域自然被董事会拒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