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点头,“我知道了,K姐。”
大不了每日一更呗,小意思。
“希望你们顺利过审吧,”老胡就有点唏嘘了,举杯和他相碰。
“但愿吧。”
影视圈里,电影咖地位向来高于电视咖,像老胡这样,算是在电视圈站住了脚,但是还迈不到电影圈。
不是他演技或是形象不行,而是无人指路。
一部电影里,兴许就有个适合他的角色,但导演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导演,那还怎么搞?
像周瑾这样的,未必演技有多好,但至少让管胡、宁皓、吴宇生他们记住了。
万一有个适合的角色,他们第一时间就能想起周瑾来。
这才是迈入这圈子的最大优势。
第一百三十七章 徐争和徐小宝
周瑾赶到帝都的时候,第二版无人区已经送上去了。
当初宁皓非要在西疆拍无人区,看中的就是西疆那股子质感。
为此,他还融入了大量的西疆元素:歌舞、羊肉、烤囊,魔鬼城,还有一望无际的雅丹地貌。
这些元素本该让电影充满西域风情,可到了这个时候,反而变成了麻烦。
宁皓带着团队,在剪辑室里忙活两个礼拜,才算是勉强去除了,一部分西疆元素浓厚的镜头。
这个活不太好干,因为宁皓的电影,最讲究逻辑和巧合,草灰蛇线,伏延千里,几乎没有废镜头。
他们现在等于是在,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上动手术,还要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难度不仅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就算动完手术了,电影也未必能活下来。
因为总局的审片委员会,是个很奇葩的存在。
委员会成员一共36人,背景来自各行各业。
有北电的导演系教授,有资深的电影人,有妇联的干部,也有国宗办的领导。还有一部分来自教育部、公检法的特约委员。
这36人掌握着天朝电影的生杀大权,严格维护着“十类禁止、九类应删”。
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你还就不行。
最操蛋的是,审片子的时候并不是36人全部到场,有可能七八位,也可能是十几位,而且每次审核的人选,还不固定。
所以当导演们按照委员会的意见,修改完电影交上去后,可能委员会已经换了波人了。
“所以这次能不能过,也还是不确定?”
黄博给周瑾科普完,周瑾都觉得那帮子导演,可太不容易了。
“谁知道呢?”黄博也觉得很苦闷。
几个人挤在宁皓的小工作室里,宁皓几天没合眼,在里间补觉呢,呼噜打得震天响。
黄博和周瑾小声说着话,徐争在一旁抱着他胖乎乎的女儿,一脸慈父的表情。
“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就被宁皓拽到西疆拍电影,杀青回去的时候,女儿只认得妈妈,不认得爸爸。”
“结果电影拍完了,还可能被枪毙,你说我冤不冤呐。”徐争抱怨道。
黄博接茬,“更冤的是你女儿,能摊上你这么个爹。”
这家伙现在跟个女儿奴似的,成天抱着女儿不撒手,就连周瑾他们说话大点声,徐争都老大不高兴,说是会吓到他女儿。
周瑾补刀,“你说宁导要是补拍的话,你是不是得再减一回肥?”
看起来徐争家的伙食相当不错,这才几个月没见,徐争又已经圆乎乎的了。
徐争浑不在意,逗弄着闺女,“老宁不会的,对不对呀,徐小宝?”
徐小宝还不到一岁,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只知道伸着小胖手,去够徐争的黑框眼镜。
黄博看着有点羡慕。
徐争成名已久,经济条件相当不错,在帝都和魔都都购置了房产。
相比之下,黄博这才刚开始崭露头角,经纪条件就差一些。
在拿下一座金马影帝后,本来事业即将走向高峰。
可这个时候,无人区又出了这样的状况,就很让人郁闷了。
“你咋样啊?又接了部电影?”黄博收回眼光,问周瑾。
周瑾道:“嗯,吴宇生导演的,刚杀完青。”
“呵,”黄博笑道:“又跑龙套啊?”
“我不跑龙套好多年了,”周瑾谦虚道:“也就是个男三号吧。”
“嗬!”黄博惊叹,“你这比我混得都好啊,我才接了部电视剧,名字特傻缺,叫什么葛二蛋。”
“噶尔丹?”
“不是噶尔丹,是民兵葛二蛋。”
“明白了,就跟小兵张嘎一个性质。”
“艹。”
两人掰扯一阵,周瑾忽而又想起自己那倒霉的花千骨来,道:“我本来还买了部小说,打算改成电视剧吧,结果剧组都快拉起来了,突然发现没有发行渠道,也没有后续投资,就这么完蛋了。”
黄博更惊讶了,“我说老弟,你这是开什么挂了,这都混上投资人了?”
周瑾郁闷道:“什么投资人啊,这下全套进去了,年轻人的第一次套牢,从投资电视剧开始。”
徐争忽然道:“你没有发行渠道,可以找代理啊,把片子给他们,让他们帮忙发行。”
内行外行,一句话就能看出来。
徐争看起来对幕后也挺了解,在拍无人区的时候,他就没少缠着宁皓问东问西。
不是问角色,而是问投资啦,发行啦,后期啦,镜头调度啦,这些专业的制作问题。
周瑾对这方面还是个菜鸟,道:“我经纪人倒是考虑过,不过听说现在的发行代理都挺黑的,有的拖欠尾款,有的直接赖账了。”
蔡益蓉当年创办糖人的时候,就因为没有大陆的发行渠道,被黑代理坑了不少钱。
吃一堑长一智,这女人一下狠心,直接把公司搬到魔都来了,自己建发行渠道。
光头哥作为糖人伪高管,对这些历史自然清楚得很。
徐争饶有兴致地继续问:“对了,那你剧组是怎么拉起来的?剧本呢?导演呢?”
这些事情都是光头哥和二东子在操心,周瑾只了解个大概,道:“剧组是在横店拉的,那边这种工作室不少。”
“至于剧本,是托棒子国那边的金大姨写的,导演是我之前合作过的一个导演,现在正在帝都大学进修呢。”
徐争光头开始发亮,“那导演靠谱吗?”
周瑾实话实说,“反正他上次拍的一电影被禁了。”
黄博想起来了,“就你上回火车上和我说的那片子?”
“对啊。”
这边无人区很可能成为禁片,那边又有一个拍了禁片的导演。
徐争觉得,拍的都是禁片,那导演的水准也差不到哪去吧?而且还在帝都大学进修。
“哎,你能把那导演联系方式给我吗?”徐争道。
“你干嘛啊?他现在可没开新戏。”
徐争道:“不是,我这边寻摸了个本子,正准备建组呢。”
“嗬!”黄博这下更惊奇了,“你们这是开了什么挂啊,一个个的,都开始当投资人了?”
徐小宝被黄博吓一跳,转头看见张丑脸,吓得就要哭。
周瑾凑过去,朝她拍拍手,徐小宝盯着周瑾,立马不哭了,还张开双臂,要抱抱。
“来啊,”周瑾把徐小宝抱过来,“真乖~”
果然,女孩子都喜欢帅的,不论几岁。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无人区和囧囧囧
电影除了是艺术,还是产业。
在2009年末的档口,国内电影圈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一部电影想要有高票房,就得大明星+大制作。
观众花钱买票进影院,看什么?
看明星,看特效啊,这才能值回票价来。
这个逻辑倒也不能算错,可惜却少了最重要的一环:一个好故事。
夜宴、无极、墨攻、赤壁等几部大片,特效制作、明星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却几乎砸尽了大制作的口碑。
反倒是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这样的小成本喜剧,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宁皓生生在商业片里,杀出了条血路来,这也是他备受推崇的原因。
天朝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徐争很快就发现了这里面的机会。
喜剧+小成本+丑丑的演员=口碑+票房。
这是宁皓探出来的路,已经成功了两次。
于是在徐争第一次见到《人在囧途》的剧本时,就萌生了把它拍出来的念头。
周瑾逗弄着胖胖的徐小宝,道:“你怎么不自己当导演啊?”
徐争道:“别闹,我又没当过导演,再说了,人家投资方也不认我啊。”
话说中戏有个小导演叫田宇洁,编故事的能力不错,可就是找不着投资,于是索性不干导演了,改行当编剧。
《人在囧途》就是他跟几个朋友攒出来的本子,不知怎么的,被徐争给买下了。
这厮拿着本子四处找投资,最后找到了汉东省那边的一个影视公司,老板叫刘大伟。
刘大伟本是生意人,这几年看见影视圈特繁荣,就成立了个影视公司,打算进来捞一票。
公司刚起步,得小心谨慎着,就打算弄部小成本制作练练手。
于是两边一拍即合。
相似小说推荐
-
巨星洪泽 (懒人长庚) 起点VIP2020-06-13完结总推荐数 3.24万张昂,中国九十年代最成功的童星,八岁站在了金马奖的领奖台上,但在发表获...
-
我家养着小妖精 (以惰七少) 起点中文网2018-05-08完结她们会唱歌,会跳舞,会撒娇,会卖萌,会酿酒,会养植,会炒股,会赚钱,也会治病救人。她们能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