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玩宝大师 (青木赤火)


  这个笔筒,就是康熙年间的东西。
  康熙皇帝用来制作匏器的葫芦,当然不能随便采用了,他一道旨意,瀛台丰泽园,开种葫芦!同时,还安排专人管理,设计套模用具,进行艺术加工。
  这个负责管理葫芦的专人,是一个平时和康熙见面最多的人。
  他的名字,叫梁九功。
  平时和康熙见面最多的人,不是娘亲儿女,不是妃嫔佳丽,更不是王公大臣,而是太监。
  梁九功,是康熙朝太监总管。看过康熙王朝的,那个李德全的原型,就是梁九功。
  不过,梁九功可没有李德全那么笨。康熙三十九年有道谕旨,是关于为太子胤礽选太监的,里面提到过一句:即如梁九功人甚伶俐,凡有差遣,朕尚时加防范。
  最后,康熙给太子选了个老实的太监。
  皇上说“时加防范”,只不过是为给太子找个老实太监的说辞。因为梁九功一直在他身边用了那么多年,要是不舒服,早就换人了!
  但是,说他伶俐,那肯定是真的。
  伶俐的人,办事一般不会差,康熙很满意梁九功,特别是在制作匏器上。
  让梁九功负责种葫芦,不是随便的决定,因为梁九功在宫外有自己的副业,那就是种葫芦,“葫芦未成时,束以范,方圆大小唯所欲”,“售必获巨值”。
  由此还有了一个混号,就叫“梁葫芦”。
  余耀只是大约记得一些史料,了解也不全面,甚至他怀疑,是不是因为“梁葫芦”,康熙才喜欢上葫芦?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这件匏器方形笔筒,从包浆,从工艺,再加上“九功恭制”的印章,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一件康熙朝的宫廷匏器!


第89章 虬角
  匏器的收藏群体,比起瓷器玉器字画青铜器等等这些,要小很多。而且普通的东西,价格一直上不去;清三代的宫廷匏器呢,又很少流出来。
  清三代的宫廷匏器,余耀在拍卖年鉴上见过。其中的落款,有模制的也有刻制的,但多以年号为主,比如康熙年制,乾隆年制。
  他还从来没见过“九功恭制”的款儿。
  没想到,就在瓷都这么一家小小的店面里,居然见到了这么一件好东西!
  “老板,我本来只想买那把折扇,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动了心了!”余耀笑着说。
  “老弟,你就别玩儿虚的了。我这是以藏养藏,摆出来的东西虽然也是出手,但肯定会比别家便宜。”
  “那就好。”
  “但实话实说,这笔筒本身贵点儿。我也不是乱要价儿,你知道这笔筒贵在什么地方么?”金鼎说着,面露郑重之色。
  “噢?难道不是套制工艺?”
  “工艺确实是加分项,不过还有一点。”说着,金鼎点了点余耀手上笔筒的底边。
  余耀一听,第一反应就是,这倒怪了!他既然不知道梁九功,那就不知道这件匏器笔筒的真正价值啊!怎么说了半天,还要说印章落款?
  不过,一经琢磨,余耀便反应过来,他说的可能是镶嵌材料!
  “老板你给指点下?”
  果然。“这底座,封口,内嵌,都是一种材料,这可是上好的小叶紫檀啊!你看这牛毛纹,多漂亮!”
  余耀绷住了点点头。
  好一个小紫檀!原来,他连镶嵌材料也没认出来!
  小叶紫檀虽然不便宜,但这点儿材料也值不了多少。
  这材料,是不普通,不过,却不是小叶紫檀,而是虬角。
  虬角,就是海象牙。
  之所以是紫黑色的,是因为染色了。在清代,虬角一般都是染色之后使用的。
  上面的纹路也不是紫檀的牛毛纹,而是老虬角的“笑”。
  笑,是行里对裂纹的一个说法。古玩行的说法,除了为了不难听,多少都有点儿意味。比如象牙上的裂纹叫“笑”,是因为牙在嘴里;瓷器上的裂纹叫“冲”,是因为多是磕碰形成的,冲撞嘛。
  虬角其实并不是很难认,现在文玩圈里也有不少玩虬角的,比如珠子三通扳指戒指这些,也有仿制古法染色的。
  而且余耀就在金鼎轩,也看见了一只虬角扳指。
  但这位金老板,还是认成了紫檀!
  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虬角染色,大多数是染成翠绿色,很少有染成紫黑色的。
  第二,玩过虬角的知道,虬角根据结构质地分成两部分,中心的部分,叫做“脑”,如同脑花状;边缘的部分,就是常见的牙质。
  脑要比牙贵。全脑最贵,半脑次之,牙质最便宜。一般人关注虬角,重点就是脑。
  比如店里的虬角扳指,就能和这两个原因全对上,染成了翠绿色,还是全脑。
  但是这个笔筒,却是两个都不沾,用的是牙质,还染成了紫黑色。
  而且毕竟过了几百年,上面的笑纹有点儿乱,也确实像牛毛纹。
  在一件红黄光润的笔筒上,从口到底到内部,都镶嵌绿色,真不好看;而且,虬角的脑,只有中心那一部分,太细太少。所以,才选用了牙质,染成了紫黑色。
  套制葫芦匏器的,是梁九功;但镶嵌装饰的,却应该是造办处的能工巧匠,这些都应该会考虑到。
  “小叶紫檀?”余耀沉吟,“我看不太像,倒是像非洲黑檀,不怎么值钱的。”
  “我要是想压价,也会这么说。”金鼎呵呵一笑。
  “行了,金老板,咱们也别讨论了,你还是直接报价吧!”
  “少了两万不行。”
  “什么?”余耀故作一脸惊讶,“就是买一件小叶紫檀笔筒,也用不了两万啊!”
  “兄弟,那也得看是什么料。再说了,我又不是卖工艺品。这东西,有年头儿了,一百年起!而且你看这葫芦做的,多精美!人家自己都说费劲无数了!”
  余耀盘算了一下,根据他看到的清三代匏器的拍卖纪录,精品价格一般能冲到几十万。这一件,即便在清三代宫廷匏器中,也属上乘之作。最关键的,还有这个罕见的“九功恭制”的款儿,估价应该在百万以上才合理。
  两万,其实算是个大漏儿了。
  “八千吧,不就是个葫芦么?那点儿紫檀也值不了多少。”余耀思量之后,开了口。
  “不行。我早就说了,我是个玩家,不报虚价儿,我报十万,最后你讲到两万,不是一样么?”金鼎连连摇头。
  “一万!可以了吧?”
  “就是一口价儿。你也别还口了,不行就放下吧!”
  余耀还真就放下了。
  可是,他放下之后迈了两步,金鼎还是没有半点儿让价儿的意思,直接说,“那你看看别的吧。”
  余耀无奈回头,却也没有一口应承,而是又加了两千。
  金鼎继续摇头。
  余耀就这么两千两千地加,最后一直到两万,犹豫之后同意。
  成交。
  其实,余耀放下之后,根据金鼎的反应,就知道少了两万拿不下来了,但他还是两千两千地加,最后才两万同意。
  越是一心拿下的东西,越不能急。这个加法儿,会让金鼎感到,你虽然想买,但很在意价格,太高了不行!
  同时,也让他觉得,他最开始一口报出的价儿,没报漏。
  否则,余耀一下子就同意两万,很可能会惊了金鼎,这就是所谓的买炸了。
  万一他立马改口,“不好意思啊兄弟,两万,我说的可是美元哪!”
  横生枝节。
  此时的金鼎,很满意,“老弟,我给你找个合适的好盒子!”
  此时的余耀,更满意,“谢谢金老板了。”
  “怎么着,你是先结了,还是再看看,有东西一起算?”金鼎一边找盒子一边问道。
  “先结了吧,这件你咬价儿咬得这么硬,再有看上的,可得给我优惠啊!”
  “没问题,放一百个心!”
  濮杰见余耀居然出手了,两眼放光,心说鱼头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又是捡漏了!
  这个在店里不能问。不过,他手上的这件东西,可得先问问,“来,看看我手上这件!”


第90章 夜明珠
  余耀没看濮杰,先应了一句,“我先结了账!”
  他是没当回事儿,心说,开筒子钱能撞大运,可在这古玩店,古钱都是明摆着的,哪能撞大运?
  等着余耀手机转了账,拎着东西走过去,却发现濮杰手里拿的,不是古钱。刚才余耀谈价的时候,他早把古钱放下了。
  濮杰拿的是一颗灰绿色的珠子,鸽子蛋大小,看起来应该是石质。表面光润细腻,不过质地并不均匀统一,感觉有些斑块纹路。
  余耀看了,不由愣了一下子,因为他一时也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
  濮杰一看余耀的表情,低声道,“嘿,你也有卡壳的时候?”
  余耀沉吟,他确实一时不能具体定性,可大体上也有感觉,“应该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干脆,濮杰直接冲着金鼎招了招手,“老板,这珠子能便宜点儿不?”
  这话问的,有点儿技巧。也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连价儿都不知道,直接就问能便宜点儿不。而且挺溜到,没显得自己不懂。在行里这几年,也不是白混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