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玩宝大师 (青木赤火)


  这也是青花瓷器,是一个花觚。基本就是一个细圆筒形,口和圈足微微外撇,画片主要云龙纹。
  老周蹲身拿起这件花觚,边上有空儿,余耀也在他旁边蹲下了。
  老周对余耀低语道,“还记得邹宁那个笔筒么?我看画工和青花发色挺像。”
  余耀微微一笑,轻轻点头,“先好好看看”。
  邹宁那个笔筒,是龙马相会的崇祯官窑;这件只是像,却不是崇祯官窑,不过倒是和那件笔筒一样没款儿。


第545章 终于捡漏了
  对面的摊主没听清他俩说什么,笑着招呼,“两位有眼力!刚才有个行家也看上了,只是不愿出价儿;这样的好东西,我可不能便宜卖了。”
  这一句话带了好几个意思,老周看着东西没应声,余耀却笑呵呵应道,“既然是行家,说不定是因为东西不好呢?”
  摊主干咳两声,“他自己说是好东西。”
  “再好的东西,也得价儿合适,要是出价太高,我们也拿不了。”
  “还是先看,先看吧。”摊主没再接茬说,心道这小伙儿看来是不太好糊弄。
  老周此时冒出一句,“这青花用的什么料啊,怎么像化学料?这又没款儿······”
  摊主立即应道,“这哪是化学料?这青料,典型的浙料啊!”
  余耀一听,心道摊主肯定要朝康熙青花上忽悠了。果然,摊主又道,“别看不带款儿,但这青料,这画工,那就是官窑的水准。”
  康熙青花官窑,不带款儿的情况,算是比较多的,而且康熙青花确实也多用浙料。
  只不过,这花觚所用青料,其实不是浙料;确切地说,是浙料和江西土青按照一定比例调制的青料。
  老周接口,“你这意思,就是康熙官窑了?你要是按康熙官窑出价,那我也不用看了。”
  摊主嘿嘿一乐,“这可是您说的,我没说。我只是提示一下,至于价格,我只管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不赔就行。”
  老周此时不由又扭头看了看余耀。
  余耀立即说道,“那就别啰嗦了,报个最低价。”
  摊主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三百啊?”老周撇嘴。
  余耀心想,老周的心态还是没稳起来,虽说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你就是还三块钱摊主也说不出什么,但既然看上了这东西,这一口太毛糙了点儿。
  有时候,还价太低反而不好,容易激发对方的不良情绪;当然,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象具体应对。
  摊主面儿上倒似不急不恼,但口气不善,“你的价儿,得翻一千倍,老兄!”
  “三十万?”老周脱口而出,“太狠了!这东西,我看清末民窑差不多。”
  “哪有您狠啊?就算是清末民窑,三百它是个价儿么?”
  余耀一听,确如自己所想。别看摊主吹吹呼呼,但这东西绝对靠不上康熙官窑,摊主应该明白,只是找个“靠山”而已。康熙青花,乃是清代青花之最,无论从胎釉青料,还是画工,那都不是这个成色。
  摊主本来伸出三个手指头,应该是想报三万的。可是老周的“三百”太离谱,摊主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心里估计肯定不爽,竟也便跟着离谱了一把。
  老周其实也看不透这东西,但是他往崇祯官窑上靠了之后,余耀并未反对,所以他觉得至少也是明末清初民窑的精品。
  若是如此,三万太高,三千太低,他一时随口却压了个三百;可没想到,摊主居然回了个三十万!
  余耀自然得相助老周,“我说老兄,这东西什么成色,咱们心照不宣;这么着吧,我回一口实在的,一万八,如何?”
  摊主看了看余耀,“哎哟,要是清末民窑,一万八您可不是亏大了?”
  余耀笑笑,心说这摊主挺有意思,从开始就说上一个买主不愿多出价、自己不能便宜卖;虽说未必是真的,但即便是编谎儿,也有点儿带性子。
  “哪能是清末?我是照明末的民窑精品出的价儿,够有诚意了。”余耀很平稳地应道。
  听了余耀这话,摊主脸色稍缓,“两位,到底是哪一个买?”
  余耀指了指老周,老周不咸不淡地冲摊主“嗯”了一声。
  摊主冲余耀微微一笑,“原来是请你来掌眼的,到底是水平高。得,我也不多说了,三十万我报的有点儿虚高,那就十万。一万八是万万不行的。”
  老周此时的情绪本来回稳了,听了摊主这话,脸色又变,刚要说话,余耀抢了过去,“老兄,我们是诚心诚意想要,因为好歹是件老东西。但行市就是行市,你不能跳出去乱飘啊!”
  摊主嘿嘿两声,没说话,只是看着余耀。
  余耀问老周,“还能加么?能加就加点儿,这年头儿,民窑的老东西也不好碰了。”
  老周一听,立时便明白了,余耀这意思,似乎这东西十万拿下也有漏儿!当下精神一振,迅速调整了情绪,对摊主说道,“我说,和气生财,这么着,我再加最后一口,凑整两万。要是不行,我也就不啰嗦了。”
  余耀跟着说道,“老兄,可以了!”
  说罢,余耀直接站起了身子,也不看摊主,径自点了一支烟。
  老周来回把了把这花觚,似乎随时都要放下的样子。
  “唉!”摊主重重叹了一口气,“实话实话,少了三万不行的,我这人和别人做生意不一样,不喜欢搞来搞去,一开始就准备报三万;你来了个三百,我只好也往高了飘。现在把话说明了,可要不能到三万,就放下吧。”
  老周没看余耀,便准备来个欲擒故纵,真就把东西放下了,而后起身,“走吧!”
  说罢,老周从余耀身边走过,到了前头,头也不回。老周走了两三步,余耀才转过身,作势要走,但是眼睛的余光还是瞅着这花觚。
  摊主并没有立即喊他们;而就在此时,摊子边上来了一个人,抬手一指花觚,“老板,拿过来我瞅瞅。”
  余耀旋即转身,弯腰抄起了那件花觚,对摊主喊道,“成交!”
  老周听到余耀的喊声,不由停步扭头,随即就迅速回来了,“啊?太高了吧?”
  “你既然喜欢,就不差这一万了,信我就拿了吧。”余耀冲他眨眼。
  刚才那个要看花觚的人不由瞪了一眼余耀,但东西没上他手,他也说不出什么,只是闷哼了一声。
  摊主眉开眼笑,其实他本来是想等老周走出个五六步再喊的,不料一个新买主帮了他的忙,陡然间多赚了一万,岂有不开心的道理。
  当然了,他是没看明白东西,要是知道到底这是什么东西,三万卖出去,非得吐血不可。


第546章 将行汝都
  老周小心从余耀手中接过花觚,随即便和摊主进行了交易。
  远离了摊子,老周连忙问,“真是漏儿?”
  “三万买顺治官窑,你说呢?”余耀反问。
  老周面色一变,“这个······我一开始也往这上头想来着,但有两点不太对啊。顺治官窑大多用浙料,发色比花觚要青翠;再一点,顺治龙纹号称‘一龙三现’,这画片上的云龙纹有点儿对不上。”
  余耀哈哈一笑,“那你还听我的?”
  “必须得听啊!我要不听,你自己就拿了,然后肯定能解释我这两点疑惑。”老周也哈哈一笑。
  余耀摆摆手,“本来就是你先上手的,莫要说咱俩这关系,就是普通关系的圈里人,我抢也是坏了规矩。而且你要今天不捡漏,我手里这两个漏儿握着不踏实。”
  “你也忒小看我了,我不就是有点儿着急么?”老周接着道,“赶紧说为什么如此笃定是顺治官窑吧!”
  “顺治官窑青花,出现过三种青料,一种是纯粹的浙料,这和康熙官窑是一致的;一种是江西土青,是最差的;还有一种,是浙料和江西土青精调,发色虽不如纯粹的浙料青翠,但也是比较明快的。”
  老周一听,“这种就是浙料和江西土青提炼调配的了?”
  “对。”余耀简单捋了捋,“满清入关之初,御窑厂基本停产,这时候的官窑,量少而质低。顺治八年,瓷都御窑厂恢复生产,一直到顺治十一年,这几年因为朝廷自顾不暇,所以御窑厂的瓷器质量参差不齐。就说青花的青料,三种情况都有,同时样式、画工、风格等等,基本都是沿袭了明末的,所以你才觉得和崇祯官窑很像。”
  老周一拍手,“是了!这个阶段,不就是青花瓷器的过渡期么!”
  余耀点点头,“为什么我说顺治十一年是个节点呢?因为从顺治十一年开始,朝廷开始要求御窑厂烧造龙缸了,龙缸太大,烧造极难;这说明,从这一年开始,朝廷对御窑厂的要求开始严格了,瓷器质量也就上来了。”
  “青料的问题我明白了,是顺治时期御窑厂恢复之初的产物。但是这为什么不是典型的‘一龙三现’呢?”老周又问。
  所谓“一龙三现”,是顺治官窑青花云龙纹的一个典型画法,也叫“一身三现”。一条龙,只画一个龙头、一段龙身、一个龙尾,其他的,隐藏在云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