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既然有观众喜欢,就说明有市场,这种说法当然没问题,我也不会干涉大家的自由选择!但作为电影人,我必须要强调综艺电影不是电影!它是纪录片!”
“综艺节目的低成本,高收益,快收效,必然吸引投资人的目光,那么很多好的一部分电影吸引投资人就会成为问题,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长远来看,绝对会影响到电影市场的健康成长!”
“现在市场很火,我觉得我们这些真正的电影人职责已经变成了要让观众知道什么是好电影,什么是好的国产电影。”
“我们不能过分利用大家的喜好去模糊电影市场,我不会让有关部门介入,市场经济,政府部门介入,会变得很奇怪!如果我们这些人连综艺大电影这样的怪胎都打不过,干脆不要做电影了!”
“我嫉妒?我嫉妒什么?别说它卖了两亿,就是卖两百亿,我也不会嫉妒,市场每年上映的烂片数不胜数,烂片大卖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你见过我说话吗?我就是针对综艺大电影这种现象!”
吕潇然现的热度,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引发巨大的关注度!
很快,网上开始讨论起了综艺大电影现象…
反对得居多,有的说‘其实市场才是最好的裁判,供需关系是王道,让观众自己去选择,观众才是最好的评价手段!’
‘制作方自有自己做电影的权利,个人也自有自己看电影的权利。吕潇然的做派我不喜欢,市场的东西就交给市场自己做好了。’
‘《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带着老人家一起去看,挺乐呵,不明白这样的电影哪里得罪吕大导演了!’
‘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还有说什么‘我同意这些电影是粗制滥造,缺乏诚意。但是这种片子,有人拍,有人看,很合理。吕潇然作为导演看不上这类电影自然是正常的,可是号召抵制是怎么回事儿?’
当然也有支持的,业内不少人就支持,大刚子很罕见的力挺:“这些现象会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
于冬也发了微博:“综艺大电影是不是电影?不是!那我们应不应该抵制?”
……
2月14号当天,情人节,大盘再创高峰,3.2亿!
《北京爱情故事》单日拿下1.06亿的票房成绩,陈老师第一次担任导演,出手不凡,可惜,没能打过《智取威虎山》,后者单日再拿1.1亿,上映15天,累计票房超过18亿,所有人都猜测,《智取威虎山》的票房落点应该在25亿上下…
吕潇然发了两篇微博,第一篇是感谢观众:
电影上映半个月,票房18亿,刷新了一系列记录,感谢观众…
《智取威虎山》是我筹备很久的作品,期间阅读了很多历史记载,后来推翻了最初的设想——按照记载做一部符合史料的作品,就做成简单的商业类型爆米花电影,所以,除了武器考究了一下,很多东西都是夸张的说法。
被很多人骂成‘神剧’…
这个我要小小辩解一句,怎么就神剧了?我们从一开始宣传就是‘传奇故事重新演绎’,从来没说要按照本来的故事打造!
第二篇就是针对综艺大电影…
“由综艺电影衍生出的“大电影”并不能称之为电影,只是在电影院放映的变相收费电视节目而已,为什么电视免费节目要放进电影院?”
“综艺电影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让观众花几十块钱在电影院找个乐子,制作方又能轻松盈利,何乐而不为?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中,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但是这决不代表这该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一个电影人站出来反对,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我当然承认现在很多烂片的质量比不上《爸爸,去哪儿》这种纪录片,但是,在国内这种浮躁环境下,成本低廉的综艺电影大获成功,只会让那些高成本的优秀商业大片更难产生吧?好莱坞模式下的大片也是需要砸钱、需要长时间投入的,真正的精品如《阿凡达》、《指环王》、《冰雪奇缘》更是花了多少年创作。”
“如果几百万投资、不到一个星期创作的《爸爸去哪儿》能赚3亿票房,投资者怎么有动力去支持那些投资几个亿、却连回本都有风险的特效大片?”
“行了,就此打住吧…”
第3卷 疯狂的时代
第615章 新年布局(4/6)
吕潇然现在是行业内的领头人,领头人就得说一些可能得罪观众的话。
好在,他比较理智,没说什么呼吁有关部门介入…
电影的事情,还是少点介入吧!
电影,从行业逐渐变成产业…
开始可以很粗放,很生猛,很野蛮!
然后呢?
出现这样的综艺电影其实没啥,市场催生出来的,市场自己会来修正。
大众也不是傻子,吕潇然说这个事,是因为他看到了…
但是很多营销号带节奏说什么‘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己拍好作品’…
不要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大哥,其实观众有时候真的挺好糊弄的…
这件事最后也没有解决。
最多也就网上评价两句…
……
公司,会议室。
“四大档期: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我估计这四个档期的头部作品票房都能有十亿往上!”
“为什么不是二十亿?”
“…你以为每部片子都叫《智取威虎山》?”
“咳咳…”这个马屁拍的吕潇然暗爽不已,但这是在开会:“接着往下说!”
“好,”张进笑了笑,接着道:“国庆档的《心花路放》应该没什么悬念,贺岁档的《唐人街探案》…我们现在缺一部主打暑期档的作品,还有明年春节档…”
“阿谋导演的《国际市场》冲击明年的春节档怎么样?”
“…不好吧,那是一部大悲剧!”
“什么悲剧?明明是一个大哥为了家族,努力一辈子,那里悲剧了?”
《国际市场》,主线剧情就是男主角为了兑现自己对临终父亲的承诺,一辈子把家庭扛在身上:
(剧情讲述的是唐人街一家人,不是国内…)
从45年开始,唱着乞丐歌给别人擦皮鞋。
大了些就去干体力活,去码头给人扛鱼箱子练出了八块腹肌。
最后为了弟弟上大学,放弃了学业,远走西德当了矿工。
九死一生回了美国,娶了美貌的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是还不行,他需要养家!
幸好,虽然很辛苦,但是弟弟妹妹都长大成人了,儿孙满堂热热闹闹,总算完成了对父亲的承诺…
剧情很深刻,尤其是里面的那段话:我们这一代经历这些,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经历!
还没拍完呢。
“…这个再说吧,”钟丽芳看了眼张进,然后问:“《地心引力》明年春节上映不行吗?”
陈祉兮默默插了一句:“你想多了,我觉得明年暑期档之前能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18个月的后期?”
“可能不止,具体我也不太清楚,要看计划…”
“春节档,纯喜剧会不会好一点?”
“…这个我们下半年再说,先说说今年的暑期档,你们准备怎么办?”
“《匆匆那年》+《夺宝联盟2》+《催眠大师》三部电影!”
“行…今年、明年的市场都会很好,只要电影质量达标,大卖的可能性就很大…”
聊完这些,钟丽芳宣读了座谈会的意见——关于春节档的座谈会。
座谈会很常见,也叫做吹风会,如果总局想要传递某种信息或者就某个问题表看法,就会召集影视行业的相关人员开会。
听取圈内人意见的同时,也把总局的意思传达下去。
特意指出,重启红色经典可以做,但一定要做好!
吕潇然有点困惑:“什么叫做得好?卖得好的意思吗?”
“…不知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我听桑华导演(八一厂导演)说,《智取威虎山》大卖的时候,内部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好像说的是八一厂姓军,不能变成其他资本的加工厂之类的的。”
“倒也是,八一厂本身是军资,跟我们合作确实招人非议。”
“那之后的合作还继续吗?”
说好的,《智取威虎山》后,会接着拍《永不消失的电波》、《铁道飞虎》,现在看来,有点难了…
吕潇然琢磨了一下,然后道:“我们就不跟进了,他们跟其它公司谈吧。”
……
今天是2月25号,《智取威虎山》上映26天,单日票房跌到了1500万上下,这几天排在《霍比特人2》下面…
收敛票房的速度大大减缓,这也是所有电影的必然规律。
每部影片都有一定的保值期,以商业大制作为主要卖点的影片院线保值期相对更短!
成熟的市场,除了《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那种变态,大部分的热度也就前两个星期。
相似小说推荐
-
影帝之巅峰演技 (玉米骨头) 起点VIP2020-03-07完结总推荐数 3.99万巅峰的演技,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一个拥有如同鬼魅附体般表演天赋的演...
-
都市之特种兵王 (风灵幻想) 红薯网VIP2020-03-01完结总字数:97.94万 点击:1.97万他是兵王中的王者,战场中的死神。为了保护战友的妹妹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