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潇然没忍住,直接怼了:“我就问一句,橙子出品的电影,哪部是烂片?我拍的电影,哪部是烂片?”
“票补是推进电影市场繁荣以及吸引更多低收入群体观影的有效手段,而且这些补贴并不是来自于国家,而是从片商的投资收益划拨出来的,也就意味着这一部分钱实际上已经计入了电影成本中,片商愿意用这样的市场手段吸引更多观影人群,为什么不可以呢?”
“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经济人,在有票补扩大了基数高票价基数缩小的商业判断博弈中选择了前者,这不就好比菜市场卖水果一个3块,两个5块一样的道理!”
“现在的国产电影还没到放开了跟好莱坞大片硬碰硬的程度,竞争力远远不够!”
张进发微博解释了一下票补:
电影票价构成:税、制片、宣发、院线、电影院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叫补差价。补的这个差价,就是你买票的所值的价格和广电规定最低票价之间的差额。
最低票价一类城市一般是30-40之间不等,40的很少很少!
我们和影院会签订一个协议,结算价不会低于限价,而观众买到的9.9、19.9和结算价之间的差额,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贴钱做的预算。
为什么要贴钱?
就是宣传啊!
既然可以砸钱做首映,为什么不能把钱落在实处?
我们做票补,本质上是一种宣传手段。
一方面吸引观众进影院,另一方面,观众也能低价看到好电影,为什么不行呢?
现在一部电影的宣传、营销费用都在3000万左右,我们基本也维持在这个线,不明白票补怎么成了中国电影的毒手了?
我们做票补不是政府财政补助,而是电影片商和票务平台给电影院线的补助。这种补助最终是给到了消费者,给到了电影观众的。
这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
张进的微博很多人点赞…
有人说“实话实说,影院里超过80%的电影真的只配十几、二十几块的票价,超过三十能值回票价的真不多。花个一二十去吹个空调还算行,花五六十的话那我就真成傻子了,出品方花钱请我们去吹空凋,我很乐意呀!”
还有人说:“从我自身来讲,取消票补如果要导致票价的提高:那么我将彻底放弃国产电影!”
毕竟票补这种东西真正收到实惠的是观众!
……
反正微博吵得很凶,各有各的道理。
黄家兄弟松了一口气——没人骂他们了…
都在讨论票补,这一手玩的真漂亮!
其实《神都龙王》也砸了票补…
只不过,没什么人关注罢了…
然后网上突然出现了一篇文章:超国民待遇的弯弯小生们…
直接登上了热搜——因为吕潇然点赞了!
文章出自大V‘广木木海风’之手,举例说明内地中生代上位的艰辛,用来对比弯弯小生的上位。
“为什么一个弯弯小生可以空降《狄仁杰》、《鬼吹灯之九层妖塔》这样的大剧组做男一号?这些电影主角的资源有多难拿,我找几个其他艺人给对比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邓朝,有颜有演技有人气,刚起步的《少年天子》收视率爆表,《甜蜜蜜》、《幸福像花儿一样》也是大爆,然后呢,转战电影圈,《集结号》、《狄仁杰》他是男配,只有成本比较低的《画壁》、《四大名捕》、《绣春刀》之类,他才能当男主,这样的资源是他一步一步拼出来的,我们能看的见!”
“冯泰迪,《宫》爆红,《二次曝光》男主角,到了《狄仁杰2》,只能演男二?”
“我想问,你们谁认识赵又挺,不是对他演技、人品有什么质疑,只是觉得他的资历上来就是大制作的男主角,很不爽!”
“还有一个软惊天,《血滴子》他是男主角,教主的戏份都没他多!”
“我不排斥港台艺人来大陆发展,只是反对“超国民待遇”而已。”
网友们很激动:“就是,一直看不惯此君,偶像剧出道,凭什么一来大陆就是男一号?”
“有点阴谋论了吧,赵是金钟奖视帝!”
“请问金钟奖是什么东西?有几个人知道?”
“说的太对了!为什么这几年橙子推一部火爆的电视剧、电影,大众就能发现一个新的让人惊喜的男演员?那是因为之前他们拿不到像样的资源,你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他。那么,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资源都到哪里去了呢?”
“抵制《狄仁杰》就完事了呗,写这么长一段有什么用?”
……
原本张进想多搞点黑料什么的,被吕老板喊停了。
没有必要,《狄仁杰》系列也算是徐老怪的心血之作,《神都龙王》号称水下3D…
宣传上大吹大擂的澳洲3D拍摄!
不管是不是真的,肯定用心了。
吕老板对徐老怪还是很尊敬的。
只是没想到网上居然有人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手一滑,直接就点赞了。
公司,吕老板问钟丽芳:“北美那边的成绩出来了没?”
“…三天票房400万美元。”
《月球》9月23号就在北美上映,今天是26号…
400万美元,还三天?
吕老板看了看钟丽芳:“这个成绩算好吗?”
“…还不错,单日票房进了前五名…估计总票房能有1500万美元!”
“…这也叫还不错?”
“已经创下了国产科幻电影北美票房记录了,我让他们按照这个做宣传了!”
“嗯…”
这话听着没问题,但总觉得不对劲…
第591章 上映
好半天,吕老板反应过来…
踏马的,《月球》就是国产第一部 科幻电影啊!
哪来的刷新纪录的说法?
上映三天,拿下400万美元,绝对不算票房大爆…
其实《月球》还是偏小众,尽管口碑不差,但是观影基数摆在那!
还有,9月之后,北美的电影市场也很冷清,一堆单日一百多万的作品,《月球》的票房不出众,但也不是无人问津。
不少影评人点赞说什么:这是一部令人激动但是又令人恼羞的电影。一方面,它给了观众视觉上的震撼,另一方面,观众还是无法接受电影里人类被机器愚弄的情节。
《芝加哥太阳报》评价:《月球》一定是讲述人类和机器之间异化关系的佼佼者。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月球》做到了完美。
但还是那句话,本身的观影人数摆在那,票房大爆的概率为零…
国内不太一样,橙子的宣传营销团队全力以赴,又是砸硬广,又是砸票补…
当然,票补没有砸那么多。
现在橙子票务跟影院之间的合作已经不是一次性买票,而是有用户购买,产生了购票记录,票务平台才会补贴购票。
影院会在电影下映后直接跟票务平台结账。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票务平台算是掌控了发行…
……
《月球》9月26号上映,4000万的预售,预售就过了150万人次!
排片达到百分之五十二。
韩茗茗去看了《月球》…
然后有点懵逼。
整部电影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他以为这电影是那种爆米花爽片,就是克隆人对擂地球人,双方摆开阵势互殴…
然后呢?
全片几乎就一个演员,所有镜头都在在太空站完成…
大写的‘我很省钱!’
《月球》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有关克隆、人性、孤独甚至人伦方面的问题。
月能公司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了一个有过月球开发新能源的经验的无数克隆人替身。
于是就出现了片头,耿浩单独一个人在月球生活的场景。
唯一的晚玩伴只有那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果汁。
每一个克隆人都承继了本体的记忆,深爱的妻子、刚出生的女儿…
他还记得与月能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契约,三年之后就可以重返人间,重获自由。
承载着对妻女的想念,承载三年后重返人间的希望,一天一天周而复始地在只有他一个人的世界里继续着枯燥无味的工作。
终于到了重返地球的时刻,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脱发吐血等不良反应,他仍然充满着希望看着妻女的照片躺在了以为是重返地球的深度睡眠机,在甜蜜的希望与想念以及兴奋中被销毁了…
但直至销毁,他仍然是幸福的,这是一种不自知的幸福。
按正常程序,每一个克隆人都将这样进行他不自知的一生——虽然悲哀但并不痛苦。
事情在第五号克隆人那出现了差错,五号出去采集能源时撞了车,他昏厥在车里。
但工作得继续,于是六号被唤醒,并被果汁软禁在太空仓内。
六号却逃出了太空仓并见到了与他一模一样的五号克隆人。
在无比讶异的情况下,六号把五号救回太空仓。
两人的内心跌宕起伏,开始时都认为对方是克隆的自己——谁的内心都坚定无疑地认定自己就是本体。
相似小说推荐
-
影帝之巅峰演技 (玉米骨头) 起点VIP2020-03-07完结总推荐数 3.99万巅峰的演技,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一个拥有如同鬼魅附体般表演天赋的演...
-
都市之特种兵王 (风灵幻想) 红薯网VIP2020-03-01完结总字数:97.94万 点击:1.97万他是兵王中的王者,战场中的死神。为了保护战友的妹妹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