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CPhO实验环节进行中。
实验题80分,理论题280分。
实验+理论就是这次国决的总成绩。
沈奇在前天的理论考试中拿到满分280,今天的实验环节只要不犯低级错误,他的总分将进入一个较高的区间。
昨天遇见的那位苏杭二中的选手为啥哭呢,因为他的理论分只拿到172分,就算实验得到满分80,他的总分也不可能比沈奇的理论分更高。
理论考试当然是国决的重头戏,但实验题也不能松懈。
所有选手分成两拨,上午考一拨,下午考一拨,上午下午的实验题都是电学实验,题目有所区别但难度相似。
沈奇抽到签是下午做实验题。
监考人员发放的实验仪器和用具是:
直流稳压电源1台,数字式万用表2只,电位器2只,标准电阻箱1只,直流检流计1台,恒温水浴锅1台,待测二极管一个,可编程计算器1台,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是:
根据给定实验仪器设计一个实验,精确测量t=27℃时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电流的变化范围为0.5-1000μA,要求测量不少于20组数据。
以及,画出电路图,说明实验原理,写出实验步骤,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还要画出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得出反向饱和电流I0、理想因子n。
如果完成了上面所述的步骤,得到正确结果,还没完,下面请继续:
当二极管中的电流恒定时,设定二极管的电流分别是5μA、15μA、20μA,试确定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推导出在绝对零度时的二极管电压Vg(0),并分析不同恒定电流条件下,所获得绝对零度时二极管正向结电压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以上就是实验答题纸上给的题干要求了。
这道实验题不难,但80分也没那么容易拿全,除了写在答题纸上的步骤和结果需要保证准确性之外,选手的实操行为也算在计分或扣分项目中。
监考老师在实验室中巡查,记录各选手的实操行为,一对一盯防是做不到了,没那么多监考老师。一般就是一位监考老师盯住周围几名选手,所以今天的实验环节分为上午、下午两场,对选手进行分流。
沈奇在穆蓉的指导下实操过,练过电学实验。
复赛的实验题也是电学,决赛还是。
因为电学实验仪器简单易得,当场就能验证实验结果,便于设定为竞赛实验。
各选手人手一台粒子加速器,中华物理会也没这个能力和财力组织呀,中华物理会总部就一台粒子加速器,还是二手的。
沈奇首先利用电桥法画出测量电路图,接下来设定水浴锅的温度为27度。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电位器的初值,使分压电路输出电压为0,设定电阻箱的值为1万Ω,检流计调零。
做完这些基本的实验准备工作,沈奇接通电源,慢慢调节电位器,使电流表读数增加。
继续调节、反复调节电位器和电阻箱,使电桥在设定电压值处于平衡。
然后沈奇在答题纸上画出记录表格,记录数据。
电压0.430V、电流0.52μA
电压0.441V、电流0.77μA
……
记录了20组数据,沈奇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计算出反向饱和电流I0=3.397×10^-14A,以及理想因子n=1.001。
这个实验的第一个小部分完成。
一直到这里,都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电学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处理、计算的基本能力。
所以实验环节拉不开分数,别说物竞选手了,普通的高中生,物理成绩马马虎虎、动手能力还凑合的那种,做完国决实验题第一个小部分也没问题。
第二部分要稍微麻烦一些。
推导出在绝对零度时的二极管电压Vg(0),分析不同恒定电流条件下,所获得绝对零度时二极管正向结电压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这其实是个理论推导计算题。
CPhO考来考去,说白了就是考理论知识。
经过理论推导计算,沈奇得出Vg(0)在无限接近绝对零度时的值为1.225V、1.233V、1.244V,这三个电压值分别对应5μA、10μA和15μA的电流值。
实验环节到此结束。
包括沈奇在内,很多选手都顺利完成了实验和答题。
实验题的分数在当天就公布出来了。
没有一位选手拿到80分的实验题满分,最高分是79.5分。
在实操动作这个环节,每位选手多多少少都被扣了一点分数。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实操动作又没有标准姿势,没人敢保证自己的每一处细节尽善尽美。
沈奇的实验分数拿到77分,被扣了3分。他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实验分数出来了,意味着本届CPhO国决总分敲定。
中华物理会公布了各选手的总分排名:
1、沈奇(南港二中),357分;
2、唐梦奇(长郡中学),352.5分;
3、苏小烈(华师一附中),352分;
4、卢槐松(苏杭二中),350.5分;
5、马子辛(雅礼中学),349分;
5、韩玄策(石家村二中),349分
7、金声强(特区中学),348.5分;
……
200、曾露娜(东北育才学校),112分。
总分成绩只公布到前200名,其中前50名获得全国一等奖,51-200名获得全国二等奖,201-412名都是三等奖。
国家金牌分数线划到了282分,即排名第50位那位选手的分数。
国家集训队分数划到了298分,即排名第40位那位选手的分数。
尘埃落定,有50位选手获得国一即金牌,其中排名靠前的40位金牌选手入选物竞国家集训队。
跟往届一样,排名前50位的选手基本上都来自国内的物竞强校、学科竞赛强校。
除了排名第一的沈奇。
第101章 历史性成绩
数竞冠军沈奇再夺物竞全国冠军。
结果一公布,中华物理会震惊了!(其实在早些时候他们统计成绩时已震惊过一次)
中华数学会震惊了!
各著名高中震惊了!
燕大震惊了!(惊中带喜)
水木震惊了!(非常不甘心)
相关部门震惊了!
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没有震惊,他们不关注这个。
科教相关的媒体震惊了!
沈奇创造了历史,继去年勇夺数竞全国冠军后,他于今年再夺物竞全国冠军。
全国冠军的意思是,数竞、物竞的总分都是全国第一。
金牌中的金牌。
超级金牌!
双冠王!
“随便考考无所谓结局,沈奇创造学科竞赛历史!”(标题)
“中国学科竞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高中生在两种不同的学科中,都获得全国性的最高荣誉,而沈奇做到了!我省南港二中沈奇同学以357分夺得今年CPhO冠军,个人总分第一。而在去年的CMO和IMO中,他……”(正文)
大粤网的记者秦武特别激动的写了篇稿子,他知道沈奇很神奇,但没料到沈奇居然神奇到飞起,简直超神啊!
“不夸张的说,在全国诸多学科竞赛中,数竞和物竞的竞赛难度排名前二。沈奇同学在最难的两种学科竞赛上都获得全国第一,这很‘沈奇’,很神奇!”报道CPhO国决的记者不止秦武一个,搜虎网记者在稍后发表了新闻稿件。
“数竞、物竞‘双冠王’沈奇的成就已超‘第一学神’胥小雨,中国再次迎来天才少年辈出的黄金时代!”速浪网的记者也来凑热,他将沈奇跟胥小雨对比,发现沈奇貌似厉害一点点。
胥小雨何许人也?
他是位神级高中生,被誉为“中国第一学神”。
高中就读于人大附中的胥小雨比沈奇大几届,他读高二时获得CMO金牌,这是枚满分金牌,全国第一。
高三时胥小雨再次获得CMO金牌,这次他没有拿到满分,因为他分心了。
为啥分心呢?
因为CMO国决结束后没多久,胥小雨马不停蹄的去参加CPhO,获得了CPhO国决银牌。
数竞、物竞双修的胥小雨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天才少年,他面临跟沈奇类似的命运,水木、燕大抢着要他。
做出的初选和沈奇一模一样,胥小雨选择了燕大。
胥小雨的英语马马虎虎,托福110+,SAT2300+。
就在去燕大的前夕,胥小雨忽然变卦跟普林斯顿联系上了,最后他去了普林斯顿读大学。
学神天才就是这么任性,没办法的事情。
关注学科竞赛的媒体将沈奇和胥小雨做对比。
沈奇:IMO满分金牌(+1)(世界第一),CMO满分金牌(全国第一),CPhO金牌(全国第一)
胥小雨:IPhO金牌(世界第一),CMO满分金牌(全国第一),CMO金牌,CPhO银牌。
从金牌和奖牌数量上来说,胥小雨比沈奇多一枚银牌。
从含金量上来说,沈奇稍微高一点点。
英语方面,沈奇没考过托福和SAT,无法数据化的对比。
从创造历史角度考虑,沈奇胜出。
CMO、CPhO均拿到全国第一,只有沈奇做到了,他是国内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