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全本校对] (术小城)


  沈奇走到林星宇旁边的座位,入座。
  “大佬,什么个情况?”林星宇迫不及待的询问。
  沈奇笑道:“互相访问,友好交流。憋说话林星宇,穆老师准备放大招了。”
  林星宇狐疑的望向黑板,搞不清楚发生什么了事情。
  穆老师敲了敲黑板:“这道潜水艇题,哪位同学得出了答案?”
  刷!
  刷刷!
  台下队员们纷纷举手。
  “看来CPhO初赛题目对你们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或许我的教学太保守。”穆老师看着齐齐举起的手臂,说到:“白玲烨,你上台给出答案。”
  一位男生上台,在黑板上写出他的解答过程。
  穆老师走到黑板一侧的多媒体操作台,启动电源,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
  等待的时间中,沈奇问林星宇:“穆老师来物竞队多久了?”
  林星宇:“刚来不久,春节前才来的,她春节前带过我们一堂训练课,然后就放假了。”
  “我记得之前物竞队是岳老师带的?”沈奇问到。
  “岳老师突发脑溢血,住院了。”林星宇露出可怕的表情。
  岳老师接近六十岁快退休了,是南港二中的资深教师。沈奇也觉得可怕:“这……你们这群不成器的家伙,把岳老师气出脑溢血。所以还没来得及全面交接,穆老师就仓促上岗,她出这么简单的题目给你们做,是在摸底?”
  “或许吧,但穆老师特别有学问,特别厉害。”林星宇崇拜的说到。
  “她才带过你们一堂半的训练课,就有学问了?就特别厉害了?”沈奇反问。
  “她是物理学的女博士耶。”林星宇满眼小星星。
  “哦是吗,这么吊?哪个方向的博士?”沈奇瞟了眼正在操作多媒体系统的穆老师,她还是个物理学博士?
  “天体物理,研究宇宙的。”林星宇对穆老师仰慕的不要不要的。
  “厉害厉害,穆教主。”沈奇对穆老师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研究天体物理的女博士流落民间中学出low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时台上的男生完成解答,穆老师说到:“不错,全对,白玲烨你回座位上去吧。”
  沈奇初步观察,这支校物竞队的整体实力还凑合吧,至少林星宇和白玲烨具备晋级全国复赛的实力。CPhO的赛制是初赛、复赛、国决,跟CMO差不多,历经几轮考验后,最终选出最优秀的几位选手进入国家队,参加IPhO。
  “请各位同学认真看大屏幕。”在穆老师的操作下,实验室前方缓缓落下一张屏幕,屏幕上投影出一部动画演示。
  画面正中是一个红色小球,小球上标注一个黑色英文字母H。
  很明显,这个小球代表着氢原子。
  氢原子两端各有一个造型古怪的发射器,滋滋,发射器不断射出蓝色射线,向红色氢原子发起进攻。
  咔咔。
  多媒体音箱发出物体凝固冷却的声效。
  代表氢原子的红色小球逐渐变色,球体颜色越来越淡,最终变为淡蓝色。
  演示动画到这里就结束了。
  包括沈奇在内,台下所有学生都看的津津有味。
  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尖端科研工作者能亲身参与原子层面的微观实验,大多数人都是依靠教学资料或者科幻片脑补。
  “我向你们演示的是原子的激光冷却,看明白了吗?”穆老师问到。
  “再演示一遍吧穆老师。”台下学生纷纷提议。
  “好,再来一次。”穆老师重放一遍原子的激光冷却演示动画。
  在这次演示中,穆老师同步讲解:“激光冷却是利用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减速原子运动以获得超低温原子的一门技术,世界上少数国家已掌握这门技术,其中美国处在领先地位,中国也在迎头赶上。华人科学家朱棣文先生凭借对这门技术的理论研究,荣获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聘为中科院外籍院士。”
  “那么我的问题是,在屏幕所展示的原子参考系中,由于反冲效应,温度存在一个最小值,请计算出这个最小值。”穆老师结束第二次动画展示,放出一张新图,是一张平面原子参考系示意图。
  “这……”台下学生目瞪狗呆,刚才明明是物理竞赛初赛级别的难度,现在直接拉升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层级,穆老师保守起来特别保守,一旦激进那便是要上天啊。


第080章 多普勒先锋官和德布罗意大将军
  其实早在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就注意到光对原子有辐射压力作用,因为仪器设备的限制,直到最近几十年激光冷却装置发明出来之后,原子的激光冷却技术才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朱棣文先生在斯坦福的实验室中,利用三维激光束形成磁光阱将原子囚禁在一个小区域空间中加以冷却,获得了更低温度的光学粘胶,这时是1985年。
  之后苦心研究十几年,朱先生和他的科研伙伴更上层楼,他们利用这种技术得到了低于光子反冲极限的极低温度。凭此成果,朱先生、柯亨·达诺基、菲利普斯三人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时是1997年。
  又过了十几二十年跨入21世纪,南港二中的实验室内,穆老师基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成果出了道题:“原子的激光冷却实验中,考虑到反冲效应,请问温度存在的最小值是多少?”
  台下众学生抓耳挠腮:“穆老师,我们只是高中生啊,有这脑洞我们不拿诺贝尔奖了?”
  只有沈奇沉默不语,他明白穆老师的题意,她没指望哪个高中生具备诺贝尔奖的水平。
  这题又是激光发射器、又是原子囚禁什么的,乍一看无比高端,归根结底,原子的激光冷却实验是对多普勒、德布罗意等人理论假设的验证,并发扬光大逐步完善。
  在高中物理课本里,高中生都学过多普勒效应、德布罗意波、光的波粒二像性、玻尔能级模型、α粒子轰击、原子电子基础理论等知识点。当然了,这些是高中物理最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
  沈奇已经自学到了大物,他理解起来的障碍相对较小。
  仅仅就解题而言,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必要的数学工具(公式、推论、定理等等),你将束手无策解不出相应的数学题,而物理题更多是理解程度上的递进,辅以少量计算。
  “这并不需要诺贝尔奖级别的脑洞,你们只需具备物理竞赛级别的脑洞就足够了。”穆老师笑了笑,问到:“你们觉得这题难吗?”
  “难!”
  “IPhO的中等难度试题,或者CPhO国决理论试题,差不多就是这个难度吧。”穆老师扫视台下一周,说到:“要知道参加竞赛的时候,没人会给你们播放教学片,你们看不到3D演示动画,唯一的线索只有卷面上的平面示意图。喏,就是类似屏幕上的这张平面图。所以我给你们播放动画,播了两次,还给你们同步讲解,你们不该露出好奇宝宝的懵懂表情。未来的物理学家们,拿出点真本事来吧,请不要让我失望。”
  台下瞬间鸦雀无声。
  物竞队的队员们水平自然不会太差,自学过选修或者部分大物知识的也不仅仅只有沈奇一人而已。
  物竞队所有队员拿起笔,埋头在草稿本上写写画画,推导计算。
  沈奇没带笔也没带纸,他空手而来,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原子参照系二维示意图,凝神思考着什么。
  “老哥,你不可能心算出最小温度值吧?”林星宇写着写着发现身边的沈奇抱臂而坐稳如山。
  “心算?不存在的。”沈奇摇摇头,摊开一掌:“笔来。”
  林星宇的笔袋里装有一堆笔,他取出一支价格最贵的水性笔递给沈奇。
  “纸来。”沈奇再次摊掌。
  嘶拉。
  林星宇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撕下一页纸,递给沈奇。
  想想一页草稿纸应该不够,嘶拉嘶拉,林星宇连撕几张。
  “一张草稿纸够了。”沈奇摆摆手,持笔在草稿纸上进行推导。
  在这个原子的激光冷却实验中,要计算出最小温度值,计算量不大,但推导的步骤比较繁琐,沈奇必须打草稿,装逼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把握尺度。
  刷刷刷。
  沈奇运笔如飞,很快写满了草稿纸的正反两面。
  “呼……原来如此。”沈奇仰头舒口气,扭扭脖子,搞定。
  穆老师注意到了沈奇:“看来沈奇同学已有结果?”
  啪。
  沈奇打了个响指:“有了。”
  啪啪。
  穆老师左手右手连打响指:“那请沈奇同学展示一下你的结果。”
  将黑板上刚才的潜水艇题擦干净,穆老师有请沈奇上台作答。
  沈奇上台,拿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这题的第一步首先要得到激光的频率,根据经典的多普勒效应可得:
  ω(1+vx/c)
  其实多普勒本人也不可能意识到,他当年灵光乍现提出的理论效应,在一两百年之后被广泛运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诸多领域。
  如今医院里的彩超就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在军事上同样运用广泛,以及原子微观层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